三、“仁政”的本质及其局限性(10)
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在“此生”为所欲为、平安无事、无疾而终的暴君屡见不鲜,励精图治、宽厚温和而不得好报的明君也不乏其人。这揭示了自然主义(naturalistic)主张的内在困境,因为一个人的道德状态未必导致奖励或惩罚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儒墨两家学说都分享了这一困境。只要能有效镇压手无寸铁的人民,高压统治可以维持很长时间,而施行仁政却可能反而短命。因此,法家可以嘲笑儒家的迂腐,徐偃王就是因为施行仁政而丢了自己的王国。《韩非子·五蠹》。一旦君主看到德性与回报之间缺乏必然的因果联系,他很可能会把孟子的“仁者无敌”当做柏拉图式的“高贵谎言”,目的在于连哄带骗让他施舍仁政。即便孟子大致正确,仁政和王权稳固之间确实存在统计上的正相关性,即便他能精确预言秦朝暴政的结果必然是二世而亡,一个偏执或任性的统治者仍然可能对这些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谋略置之不理,从而不仅葬送自己的长期利益,而且也给人民的基本福利带来巨大危害。
当然,“君轻民贵”学说足以表明《孟子·尽心下》。,孟子自己的立场是毫不含糊的。当他诉诸君主本人的利益时,他只是试图引导统治者按照被统治者的利益进行统治,而这才是统治者的正当利益。然而,虽然统治者的利益在儒家道德框架下应该和被统治者的利益相统一,但是它们实际上是不一致乃至相互冲突的。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些本质上不同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终方案不是纯粹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更好的制度安排。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或许不应该对孟子的道德学说寄托太高期望,但是也没有必要对道德论辩的实际有效性感到绝望。更何况孟子本人并没有充分利用他自己的人性论体系,为其政治劝说提供最具有说服力的主张。尤其是在主张仁政的时候,他似乎忽视了每个普通男女的内在道德潜力,而纯粹诉诸统治者的切身利益和恻隐之心,从而一方面削弱了其政治主张的道德力量,另一方面则将平民百姓纯粹当做君主施舍赏赐的对象,因而进一步剥夺了人民主张权利的道德正当性。
在某种程度上,孟子的论辩逻辑可以说是命中注定的,因为它们是建立在他对那个时代的道德和政治现实的评价基础之上的。如果人民实际上就是无知无能,不得不依赖仁慈的统治者才能维持基本生存,那么孟子除了诉诸君主的仁慈之外别无选择。他在论证仁政过程中确实给人造成了一种普遍印象,也就是人民无能靠自己的力量维持基本生计,因而就和家长有义务养育孩子一样,统治者作为“父母官”也有义务养育人民《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公孙丑上》。,诸如大禹这样的远古英雄为人民提供了衣食、居所等一切生存必需品《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滕文公下》。,而人民则*潢色小说http://Www.ShuBao2.CoM/class12/1.html过于自私愚昧,以致不知道是明君的德政才改善了他们的生计《孟子·尽心上》。;一旦政府变得残暴不仁,人民毫无还手之力,只有等待下一位明君再世《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滕文公下》。;人民最终只是普通动物,除了基本物质生活之外就没有任何更高的追求,因而只要统治者允许他们维持基本的和平生活就“至足矣”《孟子·尽心上》。;只要人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也就开始了《孟子·梁惠王上》。。遗憾的是,孟子关于仁政的论述中没有任何部分表明平民百姓有基本自治的道德能力。“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如果就字面理解,这段话确实将老百姓等同于普通动物,因为他们未能通过修身将人和一般动物区分开来的德性发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