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政”的本质及其局限性(11)

三、“仁政”的本质及其局限性(11)

既已假设老百姓基本上是自私、软弱、无能和依附的动物,历代儒家都失去了要求统治者尊重人性的道德基础。他们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你应该以仁待人,因为他们和你一样是上天赋予仁义潜质的人,因而理应受到人所应有的待遇”;他们只能低三下四地说:“对你的人民施行仁政,因为他们只能依靠你才能生存,而仁政也恰好能让你的统治更加稳定。”假如孟子能像墨子那样更多地谴责政府的过分膨胀,避免过分看低普通百姓的能力,他完全可以为施行仁政提出更有力的论点,并将其建立在更牢固的道德基础上。仁政不只是要求政府为人民提供福利,而且要求为人民充分发展其内在潜力提供足够的机会,而德性的充分发展将使他们有能力管理自己并满足自己的生活必需。尽管孟子时代的社会现实并不有利于自治,但他可以提出其他替代方案。或许适当的解决方案并非假设人民的弱势并寄希望于统治者的同情,而是让国家为发展人民的道德和知识素养承担义务。或许国家应该致力提供的不是具体的福利,而是建立一套公平的教育制度,为每个孩子的道德和智力发育提供平等机会,而不论其家庭背景、地位和财富状况如何。虽然孟子也谈论教育和设立“庠序学校”《孟子·滕文公上》。,但是如果他可以将出发点建基于自己关于仁的道德学说,那么他的政治劝导将在一个根本不同的新方向上发展并获得新的道德力量,而对平民能力的过分低估最终使孟子与此失之交臂。

儒家学说的根本问题在于两种“仁”的概念不协调。在伦理领域,儒家接受了“仁”的道德理念;在政治领域,他们的核心理念却变成了仁慈,从而放弃了对每个人的内在尊严和价值的基本承诺。在效果上,他们在政治实践中否定了他们在人性理论中捍卫的主张。既然假定平民百姓的低下无能,他们失去了可以用来建立国家道德良序的固有阵地,因而只能依赖超出人民控制范围之外的君主仁慈。儒家不能超越历史现实的局限,错将现存的政府形式作为永恒不变的自然纲常,进而发现自己处于只能通过君主个人利益劝说其维护公共利益的尴尬境地。既然政府的最终目的意境偏离了仁的原初理念,也就无怪乎儒家建构政治合法性的理*潢色小说http://Www.ShuBao2.CoM/class12/1.html论尝试屡屡失败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为了人的尊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为了人的尊严
上一章下一章

三、“仁政”的本质及其局限性(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