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荀子的礼治及其局限性(5)
这样,荀子理论自然就带上了强调道德成就的强烈精英倾向,以及严格按照社会和道德地位画线的阶级区别。我们可以主张儒家对个人道德潜力的强调有助于社会自治,并减少对全能国家的依附,因而荀子压根就没有提出过任何关于建立利维坦之类的主张。然而,这同时也造成了国家治理更依赖社会精英而非平民大众的倾向。毕竟,虽然他们和圣哲共享同样的人性,绝大多数人却不可能成为尧舜;更重要的是,少数人确实更可能成功培育德性或转化本性。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他们统治呢?如果国家要为人的道德教育承担至少部分责任,那么让那些没有修炼成熟的小人掌控政府似乎显然是荒唐的。因此,在荀子看来十分自然的是,《礼记》中的全部道德规范和原则都只能由远古圣王制定;那些人性没有被完全转化的普通百姓显然不能插手,因为他们正是被这些规则转化的对象--用一个未必恰当的比喻,总不能让罪犯去制定惩罚自己的刑法规则吧?既然人民要接受国家的教育和转化,那么国家权力当然不可能来自这些被转化对象之间达成的某种立国契约,而是必须来自道德上更优越的源泉,也就是少数几个圣贤和君子;他们从尧、舜、禹等古代圣王那里继承了道德权威,并和他们一样通过不懈道德努力从根本上转变了自己的人性,而这些都是平民百姓力不能及的。
(三)荀子政治理论的局限性
和孟子不同,荀子很少谈及“仁政”,但是荀子的某些主张表明两者的理想政府在本质上是相似的:“轻田野之赋,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夫是之谓以政裕民。”《荀子·富国》。这表明荀子和孟子一样,都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说服君主施行仁政,因而都预设了君主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如果君主崇尚礼仪、爱护臣民,那么他拥有的国家将得到良好治理,自己的王位也将永久稳固;否则,最终后果只能是衰败和覆灭:“故修礼者王,*潢色小说http://Www.ShuBao2.CoM/class12/1.html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荀子·王制》。;“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荀子·王霸》。;“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荀子·强国》。;“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荀子·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