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品牌到底是什么?(12)

第二章:品牌到底是什么?(12)

旭日诞生的背景正是香港制衣业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制造业支撑起香港经济半边天,而尤以行业门槛较低的制衣业最为繁荣,高峰时集中了港岛劳动人口的70%。杨钊、杨勋便从这个最蓬勃、最初级的行业入门,开办了旭日制衣厂。

高度繁荣的背后是激烈的竞争。香港制造业建立在出口基础之上,成衣主要销往美国和欧洲。起初,为鼓励企业出口,港府把出口配额授权给商人。旭日成立时,出口配额几乎被起步较早的领先者瓜分完毕。没有配额,就没有出口权,旭日不得不向大型服装企业要订单。

旭日产品可靠,信誉上佳,但“人在屋檐下,必须低头。吃人家剩下的东西,只能赚取最微薄的利润”。杨钊与杨勋就想,“既然最先获得配额的企业能在香港成功,为什么不能把这种模式套用到其他地方”?当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制衣业还属新兴行业,不进行出口管制。但杨氏兄弟明白,随着出口增加,迟早有一天这些地区将实行出口管制,到那时谁掌握出口配额,谁就能获得成功。1978年,成立3年的旭日在菲律宾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工厂,此后又到不设出口管制的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中国内地开办工厂。

这是旭日最早的“人优我转”。

20世纪80年代,香港制造业竞争白热化,企业纷纷转移阵地。这时,旭日早已布局成功,在东南亚和中国内地建立优势,握有大量出口配额,实现了“人无我有”。

大量外来企业涌入,快速拉动了当地制造业,供求关系随之变化。供小于求时,生产商占有主导地位;反之,生产商地位下降,经销商地位凸显。

竞争压力下,制造业不像之前好做,许多服装企业关闭工厂,转做贸易。尽管握有出口配额,旭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行业周期带来的冲击,设立了贸易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在向贸易倾斜的同时,旭日没有放弃本行,而是一边保持制造优势,一边巧妙地将工厂、贸易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建立内部合作竞争关系。同一*集团,各部门既独立又合作——依据市场规律寻找最优合作对象,在外有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代工厂,则将订单外包;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内部工厂。这样一来,内外融会贯通、交叉互补,使生产、贸易更富生命力,实现“人有我优”。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绝对民牌:真维斯品牌20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绝对民牌:真维斯品牌20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品牌到底是什么?(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