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涨——凯恩斯主义的特产(2)
由此可见,凯恩斯从来就没有胜利过。但他的干预需求面,人为地刺激经济的手段倒是一次又一次地祸害人间。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在越南战场泥足深陷,虽然消耗了大量的资金(美国国防工业因此大发战争横财),但可惜得很,苦战无功还平白地令经济内伤。虽然政府遵照凯恩斯教条而不断注资,避免了经济不至于大萧条,但通货膨胀由战后二十余年平均年增幅约1%急升至5%以上,债券“大出血”等现象均是拜凯恩斯学派的需求面干预哲学之“福”所赐。短短数年间,积极地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美国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的滞涨苦果。而我们现下,人为压低利率再辅以积极地财政政策之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十年大滞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凯恩斯主义的^H小说指导下,美国经济采用的是需求管理政策,在财政支出和货币扩张的刺激下,衰退得到了缓解,经济的起伏的确要比战前平稳了很多。这段时间里,其生产率年平均增长为3.2%,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4.6%;就业情况也有了改善:20世纪50年代的平均失业率为4.5%,60年代虽有上升,但也一直控制在5%以下;消费物价指数的年平均上涨率更是低到2.5%。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为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第36届总统林登·约翰逊提出了建设“伟大社会”(GreatSociety)的内政纲领,其核心是保障民权,向贫困宣战。它向美国人民许诺了宏伟的目标——通过社会变革来全面消灭贫困,实现种族平等。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扩大了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对社会福利所承担的责任,其福利范围和对象比原先更广泛,主要表现在有关就业、医疗、教育、生活和住房、城市发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机构的设置和政策的实施上。
当时美国经济周期正处于扩张阶段,联邦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然而州和地方政府却面临着技术和资源的不足,于是约翰逊决定通过授权计划的方式将联邦资源输送到州和地方政府。由于这些措施是前总统肯尼迪政策的延续,而美国人民对肯尼迪总统英年早逝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同情心,美国政府和国会的意见达成了罕见的高度一致,一系列相关法案被迅速通过。在约翰逊时期,美国共制定和实施了近500项计划,用于增加社会福利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