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腔调——转型进行时(1)
2、腔调——转型进行时
透明会吓死一帮人
凤凰卫视关注了一下获得财政部招标的若干机构网站建设的预算,有三千多万的,有几百万的,有近百万的,有没写款项的。这一公布立刻引起了不少反响,人肉搜索的结果更是揭发出一些显然有猫腻嫌疑的东西。其实这仅仅是网站建设,要是把电站建设、电信基站建设、公路铁路站建设、公共汽车站建设等等在内的所有站点建设或者非站建设的财政项目公开透明的话,大概我们一下子就又有了更多可以去质疑的项目了。在我们参与的一些地方财政资助的项目成效评估中,各项目的实际成效与预期成效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如果再把所有公共预算资助项目的成效的独立评价结果予以公布,那么就有更多的项目值得去质疑了。如果我们再把过去项目的成效与现在没有机会得到的项目的历史做个公布,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优胜劣汰的机制,那么就又会有另一堆值得质疑的项目了。
财政预算透明是否是政务公开的关键,不同的地方政府有不同的答复,广东的广州市和河南的焦作市,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另外有些地方政府的回答则是否定的。实际上,不管我们说一千道一万,民主机制的关键之一是预算应受到某种公众的控制,如果预算是黑箱@,则其他的一系列说法就很难避免有作秀之嫌。在预算控制之中,透明化是起码的操作机制。需要透明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招标机会的透明公开,我们现在的很多公共项目都是在小圈子里玩,这本身一开始就决定了其不公平性,要是财政拿出一百万做招标广告,我可以说那些网站建设的预算能省下一大半;二是招标过程公开,包括谁是评标的,怎么评,用什么指标评,都谁参与应标了,弄个视频直播也花不了多少钱;三是招标结果公开,让大家去验证与质疑;四是项目成效有相对独立的评价机制并把评价结果公开,比如有人回应说网站建设贵是有很多后期维护,那么就进行两三年的跟踪评估好了,看看你是怎么维护的,需要多少成本,因为你拿了公共财政的钱就要受到公评;五是过去项目的评价表现要作为背景资料在今后再参与招标时公开。虽然这些透明措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也不是防范的绝招,但是至少最显眼的那些问题就会有明显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