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腔调——转型进行时(7)

2、腔调——转型进行时(7)

与欧美日韩的学位相比,中国的博士学位还是比较好读的,但即使这样相对好读的学位,如果以必修课、课时、学位、论文发表、外语分数、严格的论文独立写作相要求,我可以说大半攻读博士学位的官员如果没有人放水是绝对过不去的。而他们之所以能过去、能得学位,往往是以学风、学位管理中的歪风日盛和宽容他们为代价的。

当个好官大半与是否有个博士学位没啥关系,尤其是中国的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就其本质而言名为博实为窄,其功用多半用在学术研究与教学上。对当官者来说,对他们的主要要求在于能用人、见识宽、善协调,他们可使用博士作为某一专一行政之才,但却不宜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钻牛角尖的博士。这也是现代公共管理体制中,行政主管鲜少博士的原因。而我们现在@一些地方,盛行博士当官或官当博士,多半不是因为对公共管理的理解偏差,就是趋一种虚荣的人才偏风,钻进了对公共管理无知的牛角,其结果又在官员队伍中滋长了“滥弄学位”的似是而非的时髦。

博士不当官,当官不读博士,这不是退步而是健康进步的现象,这对社会风气有帮助,对社会治理有帮助,对促进踏实的学风有帮助。如果你遇到一个印有博士头衔的官员,大家不妨多看他几眼,至少可以有一眼是质疑的。

无谓消耗公共资源,造楼等于造孽

读了李韶鉴先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多元社会和谐:新加坡经验》一书,看到一些新加坡政府部门和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居然在很简单的地方办公,甚至租房办公,很是感慨。因为每次我到国内各地出差,总是被各地越来越富丽堂皇的党政部门的新楼、高楼塞满视野,风气所及,一个小小的部门也建个大大的楼,有的机关,居然其内部的每个部门都建一个楼或者在几处建楼。这些楼不只大量占用最好的土地和预算,而且产生大量消耗。最近国务院机关事务局副局长寻寰中在他的公开文章中披露,全国党政机关能源消费占全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7%左右,接近全国农村人口的生活用电水平。

我一直在想,大量造楼的真正动力在哪?我觉得,首先,是在建设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基建承包,如果认真检查一些党政部门建造的办公或者业务大楼,可能发现问题并不难。从以往历年揭露的贪官来看,除了道路交通方面出现问题外,楼堂馆所建设是很集中的另一个方面,只要拿下项目建设,弄钱的事就比较容易了。其次,是政绩驱动,为官一任,其他成绩不容易留,造个楼就是自己的功绩碑,当然客观上有时候造楼可以拉动某个板块的建设,但是,这同时也是很多城市政府在新区建设时以党政建设先行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最后,造了楼之后就有了空间,很多相关事业或者挂靠业务也就有了物理与交易的空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民时代:袁岳社会管理新思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重民时代:袁岳社会管理新思路
上一章下一章

2、腔调——转型进行时(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