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会(1)

大刀会(1)

大刀会

儒童寺小学门临大路,大路通向五里以外的沛桥镇。沛桥镇濒临沛桥河,两江三湖的船只,都在那里停留。因此沛桥的茶馆,成了这一带的新闻中心。村上天天有人上沛桥,挑着青豆芝麻山黄鳝地木耳之类去卖,少不了泡泡茶馆,回来时带点儿新闻。新闻零碎,且不及时,但是数量一多,也可以拼出点儿大致的图形。

日军的暴行,骇人听闻。但他们的势力范围,仅限于高淳县城和几个较大的市镇据点,有时从那里出来一下,“扫荡”,抢粮,烧杀一阵就缩回去。尤其山乡一带,从不久留。在山乡,平行地存在着两个中国人的政府。下坝的东皇庙有一个“江南行署”,是国民党政府。靠近溧水县的洪蓝埠一带,有个“苏南行署”,是政府。两党也各有一个“高淳县委”,分别设在青圭塘和曹塘。属下的“工委”、“特委”、“兵站”、“工作站”、“办事处”等,和他们的武装“新四军”、“挺进队”、“四十师”、“游击大队”、“忠义救”等,这里那里流动不息,弄不清谁是谁。可以听到他们与鬼子“驳火”的消息,也可以听到他们互相“驳火”的消息。

村上的人们,不在乎党不党,什么消息都一听了之,照样的昼出耘田夜绩麻,无为而治。有个公堂屋,没人管,塞满了各家的斛桶水车织布机摇篮甚至棺材。村上的许多人家,中堂屋里都放着一口或两口棺材,是屋主为自己和老伴身后准备的。生前也不是空着,可以装粮食干货,或者被褥蚊帐,盖头蓑衣笠帽随便放。这不是因为他们很禅意很老庄,对死亡没有恐惧,而是风俗习惯如此。有些人家东西多,家里放不下,就放到公堂屋里来了。外来的人到村上办事,如果走进公堂屋,看到的就是这些东西。

凡是有陌生人进村,大抵都是来要粮的。谁撞上了,就任意把他们领到某一个长辈老人那里,老人找几个人商量一下,各家摊一点儿,集中起来,派个人用手推车推到某个指定的地点,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是有些难题,他们解决不了。比方秋收前,日伪军、挺进军、新四军三方都来要粮,只准给自己不准给其他两方,他们就没辙了。

处理这类问题的,是村上几个“秀”字号的人物。“秀”是“秀才”的简称,泛指读过书能识字的人。高淳的方言,山乡圩乡不同,都无“先生”二字,“秀”字代之,“张秀”、“李秀”、“王秀”,都是尊称。村上有个光棍汉,酒瘾很大,常醉卧墙根。爱吃狗肉,常屠狗。一字不识,但插秧插得特好,快,直,行距株距均匀,成活率高,众所不及,人称“秧秀”。我父亲教书,人称“高秀”,但他是难民,村上的事没人找他。“秧秀”呢,也没人找。找得最多的是“方秀”。

方秀是个矮子,很矮,大家背后叫他方矮子。他有两个老婆,在村前头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供应村上的日常所需:火柴、盐巴、茶叶、针线、草纸、明矾、卤碱、灯芯草、黄烟、水烟、白酒、酱油、蚊香、奇楠线香、仁丹、冥钱、做冥钱用的锡*健*…**应有尽有。小老婆站柜台,大老婆打杂。门外摆着桌凳,可以坐下喝点儿。备有五香肚丝、臭豆腐、干拌花生米,给你下酒。但是村上的人买东西,还是喜欢上沛桥。说沛桥的东西便宜,酒也酽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寻找家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寻找家园
上一章下一章

大刀会(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