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洪承畴万里朝圣,天子军兵败辽东

第十二章 洪承畴万里朝圣,天子军兵败辽东

正当桂藩上下庆贺赶走李自成的胜利的同时,朝廷的主力部队在陕西屡奏凯歌,最终将各路农民军残部相机包围。

眼看着农民军就要被彻底吃掉,身在北京的崇祯皇帝决意把进军的重点转移到辽东,用精锐重兵对付关外日益坐大的满洲。

崇祯十二年,崇祯帝亲自下达诏书令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入京面圣,表示要商议国家大事。

洪承畴接报,赶紧交接了西北军务,快马加鞭直往北京奔去。入了京城,直奔皇宫而去。

皇帝亲自接见,涕泪满裳地对他说:“洪爱卿,你可知朕为何叫你赶紧回来吗?”

洪承畴见皇上如此,赶紧跪伏在地,也满面泪痕的说:“臣不能解陛下之忧,实不是为臣之道啊。”

崇祯帝大喝一声,骂道:“如今国家成了这个模样,你作为朝廷可以倚仗的肱骨重臣,竟然还在这说没用的屁话!”

洪承畴是何等聪明的人物,自己在西北明明连战连捷,贼寇已经基本平定,若是在有一两个月穷追猛打,定会一举荡平。即便不能荡平,那么贼寇在数年之内,绝不可能东山再起。那么,陛下惆怅的绝不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些鲁莽群寇,而是关外的皇太极!想着想着,洪承畴的背上渗出一层冷汗来。

崇祯帝看了看趴在脚下浑身发抖的洪承畴,心中得到了莫大的宽慰,最起码这个叱咤西北的统帅,在内心里极度畏惧着自己的权威。那么,把他放在另外一个地方,当还是极为放心的。想着,他蹲下身来,对洪承畴说:“爱卿啊,朕有意叫你做蓟辽总督,都督京城以东一切军务。另外,关外所有的官吏百姓也统统归你管辖,军队随你调遣,遇到紧急事务不必上报。你给朕好好地看着东边,赶紧收复失地,击败鞑虏。若是能见将皇太极绑到朕这儿来,朕将违背祖宗成法,给你裂土封王。天子金口玉言,若是有食言之举,天下共诛朕!”

洪承畴听皇上这般说,吓得面色惨白,一个劲儿的磕头,连呼道:“臣不敢,臣不敢!”

崇祯帝大怒道:“洪承畴,你不敢什么!”

洪承畴一看陛下的脸色,赶忙说道:“臣受陛下隆恩,必当以死相报,怎敢与陛下您谈条件呢?至于裂土封疆,更为不可。陛下您想想,这大明天下自洪武创立以来,什么时候给这异姓之人封过王?陛下万万不敢破坏此例,让臣下难做圣人之徒。至于辽东边事,臣请求出师辽阳,全力攻击,誓死收复辽东故土。对于皇太极,臣想势头明朗之后,再作打算。”

皇帝看着脚下的臣子,脑海中翻腾着一幕幕往事。这蓟辽总督自自己上位以来,已经更换多人,孙传庭引咎辞职,熊廷弼传首九边,袁崇焕落得个千刀万剐,这个洪承畴,该不会也是跟他们一样的货色吧。一到了边庭,就想着与满洲鞑虏议和,全然不把朝廷的严令放在眼里。这姓洪的要再是出些问题,那么我大明关外防线就有崩溃的风险。自己必须上一层保险。

第二天一大早,洪承畴就收到了宫里传来的圣旨,宣旨的是大内殿前总管王承恩。这王承恩虽不是第一号大太监,但却实实在在是崇祯皇帝的心腹,早在崇祯还做藩王的时候,这王承恩就已经是他面前的大红人了。后来,在平灭魏忠贤党羽的过程中,这个王承恩也功劳颇大,嘴角洪承畴害怕的是,他还举荐过吴三桂,而这个吴三桂,现在是蓟辽总督下辖的宁远镇总兵官,统辖着大明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不管是内还是外,王承恩都有着很深的基底,没有人知道,他的眼睛盯在哪里,可是一旦被揭发,那边是尸骨无存。

王承恩见洪承畴愣愣的站在那里,笑了一声道:“洪总督,怎么,见老奴来传旨,不愿意接吗?难道是洪总督认为,老奴不配给总督大人宣旨?若是这样,老奴这就回去,叫陛下再派个洪大人中意的人来。”

洪承畴腿肚子一软,瘫倒在地上,赶紧哀求道:“王公公哪里话?我洪某不过是一小吏,仰仗公公方有今日,怎敢有如此荒谬之想法。”

王承恩笑道:“瞧总督大人样子,老奴不过是随口开个玩笑,洪总督又何必当真呢?别人晓不晓得我不清楚,可是我自己是晓得的,洪大人对老奴是爱惜的,不像别人说的那样。”

洪承畴跪倒在地,连连说道:“王公公明鉴,洪某却无轻视厂卫之心。”

王承恩挥了挥袖子,嗔道:“好了好了,不多说了,咱宣旨吧。陛下还等着回话呢!洪大人,您准备准备,咱这就宣旨。”

洪承畴赶忙跪正,头伏在地上,静静地听着。

王承恩展开圣旨,一字一顿的慢腾腾的读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陕西行省三边总督洪承畴经略陕西、河南、甘肃以来,战功卓著,有目共睹。昔贼寇兵众,百姓被裹挟者亦有十余万。经略一出,则诸贼寇竞相覆灭。朕闻奏报,知高迎祥早死,李自成只有十八骑兵护卫遁入山林,张献忠献表归降,其他匪众,或死或降,西北大定矣。然关外胡虏日益猖獗,屡犯内地,前年僭越称帝,伪号大清,朕实不能忍也。今特命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兼署辽东民政,统帅四十万天子之师,一举扫平伪朝,擒杀皇太极。钦此。”

一想到自己根本毫无对满洲作战的经验,又从没有统帅过手下这些骄兵悍将,对方对自己又是知根知底,辽东军民提起鞑子来又是谈虎色变、草木皆兵,洪承畴心想,这回恐怕凶多吉少。可是,这是皇帝陛下的圣谕,如果拒绝不去,照当今圣上的脾气,还不是第二个熊廷弼吗?说不定,还要落得个全族斩首。唉,硬着头皮去吧!看他满洲兵到底能翻起多大浪来,毕竟我们是大明帝国的王师。

转眼间,这洪承畴经略辽东已经将近两年。虽然清兵早在崇祯十三年便在锦州城外屯田耕种,使得明军失去了宁锦防线外的万亩良田,但是辽东的宁远、锦州还牢牢地捏在洪承畴手里。这时的他,慢慢的发现了,王承恩举荐的吴三桂是个不可缺乏的将才。他决定重用这个年轻人。

崇祯十四年,清军突然包围了锦州,明军守将祖大寿赶忙发出飞鸽传书向朝廷求援,声言若是一个月内见不到援军,锦州城必定做了沈阳第二。

皇上知道锦州的重要,若是祖大寿丢了锦州,那么松山、杏山将会不攻自破,宁远很自然的会成为一个孤城。若是那样,想守住明廷在关外的根据,只能是天方夜谭,恢复辽东故土那变成了笑话。

基于此,崇祯帝赶紧手书御旨,叫人连夜送出宫去,直接交给洪承畴,令他统帅蓟辽总督下辖之八名总兵,一起救援锦州。

洪承畴接书后,明知不可为,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四月,洪承畴亲率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镇总兵,汇集兵马十三万,直往宁远、锦州压去。

初战明军大捷,皇太极心急如焚,眼看着战局一天天恶化下去,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候,熟读三国的他突然想起了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的故事,随即计上心来。在大军继续围困松山的同时,他密令阿济格亲率一支军队袭击塔山,夺去了明军在笔架山的粮草十二堆。

正在作战的明军听说没了粮食,赶紧议定回到宁远补给再战。不料,大同总兵王朴违抗统一号令,刚一回营变带领本部人马先行南逃,致使明军有秩序的撤退变成了狼狈的逃窜。战后清点,吴三桂、王朴到了塔山,马科、李辅明到了杏山,洪承畴被围困在松山城内,没有逃脱。

崇祯十五年,清军发起总攻,邱民仰、曹变蛟、王廷臣战死,祖大寿率部投降了清廷,十三万明军的统帅洪承畴做了清军的俘虏。

一场力图回复辽东的伟大战略构想,就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十三万汉家忠魂葬身在关外冰冷的黑土地上。

崇祯帝静静地坐在乾清宫门前的台阶上,脸色憔悴,他已经三天未尽一粒米,也不跟人说话,要是哪个太监宫女上前问话,便挥刀直砍,几个太监惨死石阶之下。崇祯帝十分清楚,这辽东大败,大明王朝已经不可能在关外翻牌,恢复祖上的辽东故土已经是雾里看花。失去精锐重兵的明王朝还能走多远,崇祯帝自己不敢想,他一睡着,耳朵里便是不停的喊杀声,时不时的有人问道:朱由检,难道你要把大明江山葬送掉吗?

崇祯帝不想把大明葬送掉,从即位的那天起,他就一直在操持着,粗衣淡饭,兢兢业业,他不知道,天下臣工,为什么那么不努力,都想着捞钱,都想着坑害百姓,可是一遇到贼寇,一碰到鞑虏,就像下山的野驴一样,败退,败退,狂奔不止。自己已经杀掉了好些畏敌的将官,甚至不惜杀掉建议与满清议和的首辅大臣来振奋军心。可是,境况还是越来越差了。他不知道,这个诺大的帝国,它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回到南明做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回到南明做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章 洪承畴万里朝圣,天子军兵败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