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者按

编著者按

安德鲁·卡洛尔这本书信集中大约收录了近200封信,据我们所知,它们都是第一次全文发表。很多信件除了写信者的家人外不曾有人读到。有些人曾将信件影印并装订,给朋友或亲人阅读,但为数不多。也有些人把保存的家信录入网站,我想这是扩大阅读范围的好办法。书中收录的信件基本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些书信被编入“系列通信”中,并非因为它们更重要或写得更好。它们只是一系列附有通信者信息或照片的信件,我们希望人们会由此对这些年轻的战士们有更多了解。书信的年代跨度大约有140年,但仍有重要的战事未被提及,比如19世纪下半叶的印第安战争、美西战争等。我希望本书能从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涵盖我们国家历史上的所有战争,但很遗憾,我们收集到的信件决定了书的内容。但是有一条纽带将发生过的战争连到了一起并汇成此书,那就是国人对战争的思索与内心的情感。1600万战士在二战期间服役,我能收集到他们所写的家书,这在我意料之中。但我没想到,那些一战老兵的子女或妻子会把他们珍藏的信件送给我;也没想到,内战期间南北方士兵写的信,会由他们的孙辈转交到我手中。这也使人不由感慨,我们的国家是如此年轻。我们真心感谢书信的所有写作者,感谢所有为我们的“遗产工程”提供书信的人。这些信使我了解了很多家庭,我很骄傲,能自称为他们的朋友。使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篇幅所限,我们不可能在书中收录所有的书信。衷心感谢所有使本书得以面世的人。感谢珍尼·菲利普和阿比盖尔?范?伯恩,他们于1998年11月11日开辟了《亲爱的艾比》这一专栏,向人们推介“遗产工程”。此后,信件才如雪片般飞来。感谢我的代理人米里亚姆?阿特舒勒,始终以其正直、智慧、经验与友谊给予我莫大的帮助。感谢其他和我一起工作的朋友们,他们了解本书的理念,了解“遗产工程”的深意。感谢吉利恩?布莱克,我的责编,她对本书的体例和说明文字提了很多可贵的建议。艾森豪威尔研究中心主任、历史教授道格拉斯?布林克利不仅对所选的书信提了意见,还为此书作序,并介绍我认识其他相关的人。他们激发起包括我在内的无数人对美国历史的热爱。我还要感谢艾森豪威尔研究中心的其他成员,以及所有帮助过我、所有帮助促成此书问世的人们。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感受战争,思考生命:《美军战争家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感受战争,思考生命:《美军战争家书》
上一章下一章

编著者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