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登门造访才定计应召

陈云登门造访才定计应召

就在此时,出身商务职工、此时位居中央核心层的陈云登门造访,告诉他不久前到东北视察期间,见到沈阳、长春的商务分馆情况都好,请先生放心,并向他介绍了**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政策。

[13]张元济这才在9月3日决定北上赴会,他这天的日记中说:“定计应政府之召,赴北平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

[14]9月4日,“梅达君来,谆谆劝行”

,他因为要检查身体,“须明后日方能决定行止。

[15]两天后,他终于在儿子的陪同下,登上了北行的列车。

这一天在写给张国淦的信中他说:“**招往北平,参与新政治协商会议,经两月之磋磨,难于坚却,已挈小儿同往”

[16]自戊戌变法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他不但从未参加过任何政治党派,与政治一贯保持了距离。

除了1947年、1948年为青年学生仗义执言,他曾与唐文治等老人致信上海当局,他确实不问政治久矣。

1949年1月30日,甘介侯持李宗仁亲笔信来访,希望他作为和平代表去北平敲门,第二天,他给李宗仁写信拒绝了这一邀请。

“古人有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重以[垂]委,敢不勉竭微忱。

年逾八龄,精力衰惫,不克膺此巨任。

且连日在报端屡读文告,自揣庸愚,实无涓埃可再为高深之补。

辱承谆命,只得拜辞”

[17]和他一样拒绝的还有67岁的银行家陈光甫。

这次应召北上,对张元济来说确实很特殊,因为他心中确实怀抱了近百年的希望与梦想。

9月11日,宋云彬在北平见到张元济,在日记中称,他虽然83岁高龄,“而精神矍铄,腰脚甚健,殊可佩也。

[18]11月26日,张元济在商务作关于出席政协会议的报告时恳切地说:“现在有许多人对**不满意。

是的,**并非没有错处,但是现在除了**还有谁呢?还有谁能负起这一艰巨的责任呢?我们总希望国事一天一天转好,多说些话是无益的,我们唯有在**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奋发图强。

也有人说,**来了,我们的生活苦了。

要知道这苦是几百年——尤其是近百年所积累下来的苦,并不是**带来的苦。

……解放并非换朝代,这是几千年来的大变。

……我们全国人民还得忍苦忍劳,咬紧牙关,度过这一非常时期,建设起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

[19]这是一个目睹了戊戌变法以来所有历史变迁的老人当时的想法,是他真诚的肺腑之言,“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

毕竟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啊。

也正是怀抱有这样的梦想,张元济才最终接受邀请,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上一章下一章

陈云登门造访才定计应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