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汤
□南琛印象中北方人都不太喜欢喝汤,也不太会做汤,有一年去西安在一个叫钟鼓楼(好像是这个名)的地方吃羊肉泡馍,用硕大的碗端上了汤来,是极浓的一碗羊杂碎,喝得我满头冒汗,欲罢不能,有种极爽的感觉,喝完后一算帐,才三元钱,顿觉这碗汤喝得价值不菲。南方人做汤则精细得多,特别是广东人煲出来的东西,我一般是无福消受的,主要是感觉上受不了那种像制造手表一样的认真劲,而且喝着没什么滋味,不咸不淡,更谈不上豪爽。昆明有一家很高档的喝汤处,大招牌叫阿二靓汤(据说这词和小老婆有关),生意极旺,听说里面的主厨一个月可拿五万元的工资。烧出的汤自然也是精品,价钱上则是精品中的精品,我是喝不出什么味道的,据我问过的喝过这种汤的人,也无人说好喝,不过是在里面放了些可疑的营养品和海洋生物。从词面上看这大约是一种壮阳汤,其实去喝的人都是阳气过旺的主,倒没见真正有虚弱到无法行房地步的人去治病兼饱口福,实际这是美食家兼营养学家和商家联合欺骗大众,然后由一小撮社会精英代表广大群众去上当的典型事例。云南的滇西一带有一种很流行的汤,做法非常简单,当然也不入美食家的法眼,上不了各级宴席的菜单。这种汤用晒干的青菜(这种青菜非常酸)加辣椒煮成,随便放点盐,也不加油,也无其他佐料,煮好后在上面洒几叶香菜,喝起来又酸又辣,喝完后加上水烧开又可继续喝下去,直到味道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汤最醒目之处是每碗汤都飘着一根半尺来长的大葱,看起来极是惹眼,汤名就叫作青龙过江,倒有几分神似。汤不贵,差不多算是免费赠送,在滇西腾冲一带,所有的饭馆都有这种汤,所有的餐桌上都放着一大碗。我有一位同事原来是上海知青,文革时在腾冲插队,不久前回到下乡时住过的村子怀旧寻友,正遇当初一起战斗在广阔天地的战友。昔日英俊少年已是垂垂老矣,远不似同事中年得意青春满面。入夜两人喝酒说起离别后的种种境况,同事问当初何不一起返城发达?正说间战友妻子端上一盆青龙过江,细看之下正是当初众人追逐的美丽小卜少,如今物事人非,已成腰粗如桶满面皱纹的一普通农妇。同事忙问好,随即喝了一口青龙过江,大赞不失昔日滋味。战友突然泪如雨下下,哽咽道:"都是为了这碗汤。"五一长假到轿子雪山,晚上同事相邀去一傣族风味饭店吃饭,酒后正闲聊,店主端上青龙过江一盆,同事喝罢欷嘘不已,喟叹:"人生如汤。"以我喝汤之经验,知此言不虚,遂急到小县城网吧在众目睽睽之下草就此章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