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城市――中国农民向城市的远征(5)

包围城市――中国农民向城市的远征(5)

户籍制度改革趋向城市化,地方层面兴起了推进城市化的**,学术界在讨论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产业界则在摩拳擦掌——盯住掌握权力的官员展开“公关”,拿到廉价的土地,然后从银行贷款开发一个社区,赚回更多的钱。从90年代初的开发区热开始,IT高新科技园、大学城、工业园、县改市、撤乡建镇、撤镇并镇,任何一个新名词的出现都意味着农田的消失。有关统计显示:仅1992年一年,“开发区热”就占掉了耕地2400万亩。乡村变成了城市,田野变成了高楼,一些地方政府以“经济开发区”为名圈地,但是这种圈地运动式的城市化,却没有把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真正的城里人。过去“农转非”对于农民的吸引力在于“吃商品粮”,政府责成征地单位负责安排工作,如今商品粮和其他福利性的补贴早已不复存在,政府已经无力再为城市居民安排工作,更何况新入城的农民。用土地换来的一纸城市户口,并不能给他们带来进城后的住房、就业和相应的社会保障。社会环境变了,安置政策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征地补偿依然是非市场化的、强制性的行政标准,再扣除村集体、乡镇政府以及和各部门所得,最后落到农民手中的一次性了断补偿极其有限,大约仅占征地价的25-30%。这种不公平的土地与城市户口的交换,都是在公共利益的名义下进行,往往是强制性的。如果说进城打工的农民还有回乡的选择,那么落入“农转非”的农民们则已是彻底无路可逃。为了国家工业化的梦想,农民曾经交出土地上的收获,当城市化梦想来临的时候,农民交出的则是土地。拥有土地长期使用权、经营权和大部分受益权以及部分处理权的农民,在新时代到来之际,并不知道自己对土地有多少发言权,不知道土地到底值多少钱。土地价值的闷棍还没反应过来,有了城市户口的农民还必须面对另一个残酷的就业竞争,他们的素质技能在城市里明显处于劣势,很多人因为在城镇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职业,而沦为城市新的流民。和九十年代大规模流向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同,流民的社会地位比农民还低。农村包围城市,在世纪之交出现的格局却是截然相反:城市向农村侵袭。学术界描述的城市化是“人口的城市化”,即劳动力的非农化。城市向农村侵袭,拿走的是农村稀缺的土地而不是农村富裕的劳动力。未来5年到10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经济发展对耕地的占用还将保持较高的需求。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从1997年到2010年,全国共安排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950亩,其中95%以上为集体土地。据测算,将有近2000万被征地农民需要安置。但面对各地已然兴起的城市化热潮,这个数字还过于乐观。有传媒报道了部分地方政府的城市化计划:山西,建好一个现代化大城市,搞好5个城市群,发展100个小城镇;广西,“十五”期间城市化要“采取超常规速度向前发展”,城市人口比重由20%增至28%;河北,拟将城镇人口比重从目前的提高到2005年的37%和2010年的43%;江苏,城市人口比重由1999年的提高到2005年的45%;湖北,2005城市人口指标是38%;广东,2010年城市人口指标计划达到50%。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的全新的城镇化大战略,其目标是转移农村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中国最浩大的“农转非”工程。城市大门对农民敞开的含义,已经不仅仅是让农民进来挣钱,然后再返回乡村,而是要让农民转为市民,面对这个大跨度的转型,农民还将付出代价,甚至是几代人的代价,那是另一场远征——农民到市民的远征。(完稿于2002年7月21日蛇口)参考文献:《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温铁军2001年10月《中国如何应对高失业率的挑战》胡鞍钢2002年7月17日《农村包围城市: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罗小韵提供2002。6《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陈廷暄2002年7月8日《流民的诞生》2002年4月18日南方周末2002-09-25中新社消息:中国农村人口比重十年降一成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4%。而200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总人口为13亿,农村人口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4%。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世纪转身:中国社会变迁的视觉记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世纪转身:中国社会变迁的视觉记忆
上一章下一章

包围城市――中国农民向城市的远征(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