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在城市怎么了 (2)

农民工在城市怎么了 (2)

首先农民工不再是乡村里的农民,那些穿戴得不伦不类、模仿着城里人举止的农民工,无情地破坏了城市人对质朴“农民”的田园牧歌式的想象。身穿劣质西装的小伙子、红绿失调的姑娘们在城市背景的衬托下,不仅强化了城市人关于“乡下人土气”的观念,而且还让城市人看到了“农民”对物质财富、文明享乐其实也“贪”的一面。不仅如此,“农民工”作为城市的不速之客,还打破了历来城市人“看”乡村人的心理上的安全距离。这些年来,大量农民工的进城,冲击了城市里的劳动力市场,农民工成了下层城市居民的竞争对手。农民工还到处出现在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所中,公交车上、街头广场上,有些人甚至还住进了城市人的小区。城市人真切地感觉到了农民正在侵入并瓜分原为自己独享的城市空间。另外由于城市中流动人员相对较高的犯罪率,不安全感正在城市人中迷漫开来。所有这一切,对于文化人(身为城市人)的既有的农民观,不可能不造成冲击,也不可能不影响到他们“看”农民工的视线。以什么样的视线去面对这些脱离了乡村而闯入到城市中来的“农民”,成了一个问题。观念上对社会公正的诉求与现实中对农民工的不适感,多少让城市里的文化人感到无所适从。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知识界、文化界,可以看到大量的对作为抽象社会类别的“农民工”表示价值关怀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却少见有认真以现实中的“农民工”为描述对象的视觉的或文字的作品。要么“乡村”,要么“都市”——这是笔者看过一些摄影家的纪实作品后留下的一个印象。而现在,张新民让我们看的,是进入城市的“农民”——城市中一批特殊的“来客”。图像解读的多义性《包围城市》是张新民多年经营的心血之作。为着这个专题的拍摄,他不仅北上南下,纪录下了各个地方、各种类型的城镇中的农民,他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整理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字说明。这样的拍摄,可称是一种研究型的创作。而从作品整体来看,作者举重若轻,《包围城市》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组具有解读多义性的图像:它既没有简单地将农民工群体演义为一群承受着社会不公的、需要社会来关怀的“弱势群体”,也没有刻意描述这些来自农村的人群与城市间的格格不入。作者拍摄了从农村来到小城镇、大城市的“农民们”(说实话照片中有些人我们已经难以分辨其真实身份了),各色各样的人,以及他们的生存样态。所谓图像解读的多义性,在这儿主要是指视觉资料可能具备的内涵意义的丰富多样性。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以及场景中人们的千姿百态所蕴含的各种意味,远不是一段文字的描述所能涵盖的。而生活情景的视觉化,好的图像,不应该是由作者去框定、削除这种涵义的丰富多样性,而应该尽可能地将其保留下来。要知道,图像的解读多义性,正是图像区别于文字所具有的特到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新民的《包围城市》最成功的地方正在于:他并没有将他的拍摄对象严格地镶嵌到他所规定的意义脉络中去,他为读者保留了多义的解读可能。他既不像在扮演农民工的代言人或关怀者,也没显出在迎合城市人,他首先扮演了一个有心、尽职的观看、纪录者角色。就我个人来说,读张新民的这组照片,印象最深的,是进了城的农民虽然看似无孔不入般地漫延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但显然,他们能够“在”的场所是被限定的,而且他们没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从农村到城市,除了车站、车箱以外,工地、工棚、车间、街头、还有城市贫民的简陋住宅,便是他们所能呆的地方,他们在那儿劳作、吃饭、歇息、看热闹,但所有这些地方都不是他们自己的。城市对他们来说,是他人的。此外,张新民的作品还让我注意到了一个不无特殊的情景:各种各样的小姐们的城市生活,发廊小姐、陪酒陪唱小姐、礼仪小姐……那些来自农村的年轻女性,较之男性民工,似乎较易找到一些不必出苦力的工作,也较有可能体味城市人的消费生活(照片中的她们出现在一些大众消费场所)。她们可能是这个群体中最早进入城市内部的一部分,而这一切,正折射出了城市的**、城市的诱惑。在看张新民的作品时,我曾偶然想到,我们原先看到的一些都市摄影,其实很可能是“视觉清场”的结果:那里面的人,一个个都是那么的“都市”。那样的摄影,要么是摄影家刻意选择了场景,要么是摄影家刻意选择了场景中的人;而反过来,多少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张新民在他的照片中,又让城市主要充当了进城农民的空间背景。城市社会与城市人,与这些农民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关系?同样不甚清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世纪转身:中国社会变迁的视觉记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世纪转身:中国社会变迁的视觉记忆
上一章下一章

农民工在城市怎么了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