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四海(3)(图)

中华四海(3)(图)

到了60年代初,香港成为东亚最大的电影输出地。期间,海外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规模较小的公司纷纷倒闭,邵氏与电懋的制作量仍一如往常,高踞不下,员工都做得透不过气来。1960~1967年间,香港电影产量甚至超越好莱坞。

1967年,当地观众入座人次几近一亿,打破历来纪录。但未几却出现粤语电视台,电影受到严峻挑战,粤片入座人数开始下跌,同时,东南亚观众对国语片的需求更殷。粤片制作量于60年代末期萎缩,在邵氏与国泰主导下,国片雄霸市场,粤片甚至在1972年销声匿迹。有此怪事,是因为李小龙及别的粤片影星都给配上国语,且影片都加上字幕,本地观众亦可以看懂。

国语片崛起,国泰和邵氏功不可没,他们为电影引进华丽悦目的制作质量。即使最平庸的国语片,布景与服装都很讲究,粤片鲜能望其项背,而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也无法与之相比。香港制作的不再是B级片(说是B+级倒贴切),更为东南亚提供仅次于好莱坞的最佳选择。

不过,如果不是大公司决定支持新兴的动作片潮流,国语电影大抵不会享有如此优越地位。日本时代剧影响所及,当地监制开拍连串既精彩又惊心动魄的武侠片,更形成一股潮流。邵氏是始作俑者,其中以胡金铨的《大醉侠》(1966)及张彻的《独臂刀》(1967)最响当当。胡金铨在台湾制作的《龙门客栈》(1967),把这条新派武侠片的路线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成为当年卖座冠军,还在东南亚所向披靡(图)。新风格影响下产生了数十部武侠片,没多久便出现王羽(《龙虎斗》,1970)与李小龙(《唐山大兄》,1971)等功夫片。这些紧张刺激的英雄传奇故事,不仅雄霸本土票房,还攻陷亚洲市场,更使港片打进西方影院。

胡金铨《龙门客栈》的灿烂武打

国语电影通过功夫武侠片,取得了正如电影史学者张建德所称的地位:“在东南亚发展出一种泛中国国际主义”。武侠片可能在韩国或台湾摄制,而功夫片则会在马来西亚或泰国(如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东南亚以至日本的武师与演员,都拍香港电影。70年代初,日本电影开始减产,低成本动作片输出量减少,香港功夫武侠片更所向无敌。功夫片为适应不同地方的电检条例,会以三种版本发行:最温和的版本送往马来西亚、泰国及台湾,较激烈的留给香港,而最血腥的版本,则拿到欧洲及北美这些电检较宽松的地区。

尽管国际市场一片好景,国泰却渐渐没落。国泰明星纷纷转投邵氏,而他们又欠缺有魄力的经理人才,陆运涛后继无人。1970年国泰终于关闭电影制作部门,但保留一家电影发行公司及遍布东南亚的院线,仍不失为实力雄厚的娱乐大企业。国泰淡出电影制作,刚好为新成立的嘉禾腾出发展空间。

邵逸夫旗下的两位经理邹文怀与何冠昌跑出来自立门户,于1970年创办嘉禾,邹文怀当总裁,何冠昌则监管日常制作。在泰国与台湾投资者支持下,嘉禾买入国泰位于钻石山的片场,并透过国泰将影片发行海外。邵氏猛将胡金铨、王羽、罗维等,都被邹文怀成功挖角,但予邵氏迎头痛击的,是李小龙争夺战也败给嘉禾。《唐山大兄》(1971)本地破票房纪录收320万港元,在全球各地再多收数百万。若以投资回报率计算,《唐》片及其他三部李、邹合作的影片,都属于历来最赚钱的。邹文怀有赖李小龙的魅力,才可与邵氏一较高下。到了1975年,他控制了香港最大院线,在亚洲各地拥有戏院达数十间。

功夫片最初似乎供不应求,小型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时,好莱坞一部制作平均需资金100万美元,李小龙的第二部作品则只需12万美元,而一部普通功夫片,此数之半已可拍成。由于海外市场饥不择食,香港电影变成高回报率的生意,即使最粗制滥造的,保证也能捞到两成利润。

70年代中,西方对功夫片需求放缓,但往后持续多年,功夫片产量依然高企。有的电影公司拍摄的功夫片,根本就没在香港放映过,其目标只是美国、非洲、欧洲、印度及中东等地的市场。在香港,较高质量的武侠片与功夫片仍然很受欢迎,少数导演仍可发挥创意,使类型更上层楼。与此同时,监制也发展其他类型并加以大量制作,其中包括城市犯罪惊悚片、喜剧片,以及有如《拈花惹草》(1976)及《多少风流多少恨》(1977)那样的色情片。所有这些影片,都有助香港稳守东南亚市场。

其后粤语片复苏,其实是拜喜剧片所赐。邵氏的《七十二家房客》率先出现,与《猛龙过江》一起成为1973年本土最受欢迎影片。许冠文的社会讽刺喜剧接着登场,更吸引到大批日本观众,他们称许冠文做“布先生”(图)。未几,功夫片卷土重来,大受国际市场欢迎,不过,如今落在洪金宝与成龙手上,都变成功夫喜剧。嘉禾有了这些卖座明星,便稳占影坛举足轻重的地位,邵氏票房则开始滑落。邵氏的经营方式是中央集权,邹文怀则把权力下放给一组经理,并建立卫星公司承包制,资助有票房保证者掌管的公司拍片。许冠文、成龙与洪金宝都有决策权,并享有很大程度的创作自由,但剧本、财政预算及拍摄进度仍受母公司监督。

《半斤八两》(1976)的许冠文与许冠英

粤语片复苏,正好碰上社会展开关于本土身份的讨论。电影杂志、电影会及教授16毫米制作的工作坊先后出现,本地电影文化开始成形。香港国际电影节于1977年诞生,除让外国电影在本地曝光外,还着手探讨这片殖民地的电影史。电影节一系列“香港电影回顾”特刊十分珍贵,而第一个专题便是“50年代粤语电影回顾展”。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
上一章下一章

中华四海(3)(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