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当年西方的香港热(4)
80年代初,美国社区影院及深宵电视经常可见功夫武侠片的踪影。美国的唐人街人口愈来愈多,港片排山倒海涌至,之后,各地影展也发现这充满爆炸力的电影。1983年马可·穆勒于柏沙卢(Pesaro)电影节安排了“亚洲电影面面观”(Cinemasia)此一环节,组织专题放映港片。配合此次放映活动,他们还刊印了两册亚洲电影评论文集,更引发法国《电影笔记》(Cahiersducin巑a)编辑于1984年出版了一期内容精采的“香港制造”专题(MadeinHongKong)。当时,《电影笔记》在西方电影文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人人惟马首是瞻。港产片开始陆续在影展亮相,通常都安排在特别午夜场放映。1988年,喜爱港片的大卫·舒特(DavidChute)为纽约期刊《电影评论》(FilmComment)组织了一系列由影评人与电影策划人撰写的鸿文,内容都围绕徐克、成龙及恐怖片。未几,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中心的芭芭拉·莎利丝(BarbaraScharres)开始举办每年一度、选映最新港产片的活动。【1987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东方视域”(EasternHorizons)节目放映了十四部港片,哄动一时,亦对港片登陆北美居功不小。——译者注】港片蓄势待发,1991年春,《黄飞鸿》在曼哈顿连续放映了一个月。是年秋天,非牟利发行商AsianCineVision搜罗了一篮子港片并命名为“热力四射的电影”(CinemaofBlazingPassions),安排在各地校园与文化场所放映,观众反应热烈,《纽约书评》(NewYorkReviewofBooks)更刊载谢弗利·奥拜仁(GeoffreyO,Brien)对该放映活动一篇颇有见地的评论文章。一个新兴的小众市场适时打开了,至90年代中更发展得异常蓬勃。电影节目制作者们发觉在录影带年代里,布努艾尔与阿伦·雷乃已没法吸引观众买票入场,而港产片带来的不仅是亚裔观众,还有年轻的和赶时髦的。“卖座的,只有这些与动画了。”有人不无遗憾地跟我说。影迷文化也与别的新兴事物结合起来。功夫武侠片于70年代兴起后,功夫杂志亦一并刊载香港电影消息。一种崭新动作电影出现的消息,亦在影带爱好者之间流传。《武术电影:从李小龙到忍者》(MartialArtsMovies:FromBruceLeetotheNinjas)一书于1985年面世,是百分百的影迷指南,包罗丰富的历史背景资料及大量图片,又列出该类型最佳与最劣的作品。指南的作者写道:“差劲的时候,功夫武侠片幼稚可笑,完全可以授人话柄;但出色时,功夫武侠片给观众带来的兴奋,其他电影望尘莫及……这些都是杰出的动作片、出色的超级英雄片;其所提供的乐趣,是其他欠缺想像力、夸张作大的超级英雄片所没有的。”此际,动作片已成为好莱坞类型最重要的一环,香港导演亦开始制作相对成本较轻、实景拍摄的城市惊险片。《夺宝奇兵》及《轰天炮》制造的不少影迷,都发觉香港警察片及历险片比功夫片更易消化。1988年,即《电影评论》刊载一系列港片评论文章之际,英国电视纪录片集《奇片共赏》(TheIncrediblyStrangeFilmshow)的其中一集,以成龙及徐克的动作片为题,在美国有线电视台大受欢迎,不断重播。AsianCineVision于1991年巡回各地放映的一系列港片,还特别推介枪战电影如《龙虎风云》、《英雄本色》及《赌神》(1989)。未几,评价港产片的西方标准渐次成形,肯定的主要有吴宇森的黑帮英雄片,徐克新瓶旧酒的功夫武侠片,以及美艳女警身手惊人的警察片。港片在本土放映时,都已配上英文字幕,和所有其他外国片都不一样。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它们都有录影带广泛流传。住在唐人街附近的影迷,固然可在大银幕一睹新作并炫耀一番,但多数港片影迷都要看影带,他们不是到小型影带店,便是到亚洲杂货店搜罗珍品。我们居住的镇上,从中国餐馆到杂货店,甚至美容院都可租到港片。但影带往往质量差劲,部分学生便定期到芝加哥租借一批镭射影碟,然后躲到汽车旅馆一连数天翻录那清晰的画面。影带引发香港热,市面遂充斥不同版本互相竞争。有缺去一些场面的盗版,也有专为个别亚洲市场而设的版本。即若合法的影带版,有时亦异于原版,此因香港公司给予海外发行商有重新剪片的自由。成龙《警察故事》(1985)的美国影带版,竟删掉近25分钟;片末字幕出现时,背景的一组NG镜头亦与原版有别。相反,徐克《黄飞鸿》(1991)的影带版则比原作长,香港放映的版本为迁就影院的放映时间表而删短了。90年代初,香港热挥之不去。在欧洲,cult片热潮渐炽;在日本,更可买到重点介绍著名港产片取景地点的旅游指南。自资出版的影迷杂志充斥市面,英国有《东方英雄》(EasternHeroes)及《电影极端》(FilmExtremes);加拿大有格林·吉德斯(ColinGeddes)眼光独到的《东方眼》(AsianEye)及其后的双语杂志《银幕机器》(ScreenMachine);美国有《香港电影联系》(HongKongFilmConnection)、《香港电影杂志》(HongKongFilmMagazine)、《亚洲垃圾电影》(AsianTrashCinema,后改为《亚洲Cult片》,AsianCultCinema)及《Skam》(后改为《电影突击者》,Cineraider)。到了1998年,杂志多数已先后停刊,但那些年间,却出现了很有生气的影迷文化,他们的园地公开,投稿的年轻男女仿佛只为追看港片而活,对港片赞个没完。他们会兴高采烈复述剧情,品评动作场面,又会大谈小圈子笑话,分辨那些演小脚色的,更会对某个明星死心塌地,对某些怪鸡的**及暴力场面叹为观止,而且,又会依据一套很精细的计算方式,为每部影片排名。杂志的影痴显然没有留意香港电影节的刊物,便都大胆为读者编写参考工具书。影迷必须知道的,是应该租看哪些影带,以及怎样区分成龙早期电影(很可能是劣作)与后期佳作,而且,也要了解何以《皇家师姐Ⅲ雌雄大盗》的英文片名IntheLineofDuty3又叫做YesMadam2【《皇家师姐》(Yes,Madam)第二集是《皇家战士》(RoyalWarriors,又名IntheLineofDuty)。——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