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当年西方的香港热(7)
没有上千人的反感,也不会形成品味,拥趸会在叫骂声讨中发现无穷乐趣。偏见与内行出现例牌冲突之时,新鲜的侮辱字句便会登场。但多数拥趸的文章,都是赞的多贬的少,特别之处在于极度夸张的形容词(不可思议、叹为观止、如痴如醉、癫得过瘾等等),而且还爱用连字符号,如形容场面的字有:jaw-dropping(惊叹到合不拢嘴)、eye-popping(瞠目)、super-charged(超能量)、high-octane(活力爆棚)、whiplash-edited(剪接霹雳啪啦)、over-the-edge(过火疯狂)、edge-of-your-seat(紧张到坐不住)、balls-to-the-wall(劲到爆),以及千篇一律的over-the-top(OTT,犀飞利【港语,“厉害之极”的意思。——译者注】)。这些经常在影迷杂志出现的词组,犹如荷马史诗式的表语贯串成篇,省字号之多往往使眼睛疲于奔命;有时,连篇累赘的词组,犹如摊开的赎金钞票。然而,这股热情是有传染性的,信手拈来,有这么天花乱坠却情真意切的篇章:“媒介之神徐克及其班子搬出阴阳,来展现性格最粗鲁的龙‘女’——舞刀弄剑最似男人婆的可人儿,所有电影中身手最敏捷、最灵活,性格最野的变性人!忽(弗)男忽(弗)女【GlenorGlenda,艾活cult片片名及其角色名字。——译者注】全不是那一皮,拍马亦追不上徐克那些扑朔迷离的男/女主角的高速动作。”影迷杂志也许只是过渡现象,但港片拥趸文化在网络上发放得更多姿多采。以VHS(家庭影带制式)包装的国际电影,很自然打入电视录影文化中长大的一代,且亦配合他们掌握纯熟的数码文化。此外还有一有利因素:港片犹如神秘软件、电子游戏及网络文化,都是大人无法明白的东西。因此,拥趸聚头的地方遍及留言板、聊天室、影迷会网址、资料库及个人网页。个人网页使自己的喜好变成不朽:TaunatheBlack偏爱邵氏作品;GirlsonFilm所搞的“流口水网页”(DroolPage)充斥“大量美味养眼糖果般”的男明星。阁下若尝试在网页追看八卦消息、意见栏(连串的“犀飞利”)及常识问答(如指出周星驰影片所有以舌头为题的笑话),便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处圣地,任何有关港片的东西都可拿来谈论。换了是别的事情,老师要他们学这么多,影迷定会大呼**。然而,若只有影带拥趸与网络专家吹捧港片,各新闻周刊就不会长篇报道亚洲片入侵美国的消息。港片从影展文化及影迷次文化进入大众意识时,主要把关者其实是审美派的影迷。他们即电影记者,爱以赞美声改变大众看法。其中多数先是影痴,后来才成为港片影迷,但他们的文字犹如摇滚乐评论般带有安非他明的兴奋节拍。他们在《电影评论》、《村声》及全国各地的免费周刊中,都落墨于港片的异国特色,好借题发挥,大书别国文化种种。以下例子,混杂了高低文化的参照,教人联想起香港电影的魔光幻影:“徐克《反击王》剧情似有若无,内容的空洞推向极端,几乎达到纯形式化的地步。范·达姆、丹尼斯·洛德曼及米基·洛基三头马车演得比塑胶模特儿更不济(演来及看来,都似在大卖男性健身院的广告),徐克把他们拍得宛如健身男子照似的雕像,有些地方甚至暗示似Mapplethorpe摄影廊,却滑进60年代非常规间谍片的氛围。(最见效的广告字句将是:‘肯·罗素的《电脑间谍战》〔BillionDollarBrain〕将是一部紧张到令人最坐不住的惊险片。’)”作者从流行新闻写作的原则出发(还有无处不在的括号插入语),走进影迷对话的惯性之中,个中不仅有连字符号的形容词,还有影片互相参照,但为免低俗故措辞文雅;此外,又混以画廊艺术与间谍惊险片作参照,并插入节奏感的用字(outr?非常规;beefcake:健身男子照片),还引用高级艺术概念,说情节可以变成“纯形式化”的实验。忠实影迷有天真的狂热,但讲究审美眼光的人更是影迷中的影迷。他们不仅喜欢追逐与打斗镜头,还会珍视特殊的场面、刺激的变奏。他们沉醉于camp及另类阅读快感,因此往往赞同吉米·赫伯曼(JimHoberman)“庸俗现代主义”(vulgarmodernism)的观念,认为娱乐电影的非主流制作,可与高级艺术的前卫派相提并论。据这种后超现实主义的观点,普及艺术优胜之处,在于极端放逐的时刻:荒谬牵强的剧情转折,不讲品味与逻辑的放肆。影迷那“哗!何方神圣?”的自然反应,成为自觉的标准,显示他们懂得欣赏极端怪异的东西。港片吸引到大众传媒品味塑造者的注意,审美派的记者居功至伟。作为影评人,他们必须察觉在边缘里蠢蠢欲动的东西。港片其实有不少与好莱坞相同的特性——都粗鄙通俗,都追求感官刺激、暴力动作及激情,只是港片走得更远而已;所以认定港片为类型片,也实在无伤大雅。是故《新闻周刊》及《娱乐周刊》(EntertainmentWeekly)的影评人称许香港电影的话,都应该是真心的:港片不讲规范,与自持式的反叛态度一拍即合,这种反叛,塑造了今天消费大众娱乐的一种方式。因此,流行文化也可循别的途径打入国际,情况也许类似世界音乐,非洲、亚洲及欧洲等民族音乐传统松散结合起来,在平平无奇的主流音乐中突围而出。录影的出现,或多或少缔造了世界电影,包括日本动画、印度通俗剧、意大利恐怖片、墨西哥蒙面摔跤手影片、印尼神怪片,以及不同国家的非主流制作。所有这些例子,都是地方电影先成为次文化,再晋身为国际电影。从这个角度看,港片便占有世界电影的边缘领导地位,其地方特色由于异常出色,便攫住了好莱坞的注意力。华纳的《轰天炮4》(1998)网页冷落了李连杰,惹来影迷咆哮抗议,华纳为此而要重新设计宣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