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教铁汉也流泪――吴宇森(1)
影展电影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导演独特的个人风格及世界观。不管是安哲罗普洛斯(Angelopoulos)、北野武或基阿鲁斯达米(Kiarostami)的作品,都可视作个人宣言。但针对大众市场的电影,也一样有作者导演,像格里菲斯、希区柯克及奥逊·威尔斯等人。他们一部又一部作品,主题与技巧都贯彻自己风格。虽然多数港产片看上去都是大同小异,但吴宇森的作品却夸张得极之突出,个人化的程度甚至到了滑稽漫画化的边缘。在这个极度张扬的国度里,吴宇森活脱脱就是个张扬的作者导演。像众多作者导演一样,吴宇森的生平亦带有传奇色彩,别人对他作品的观感,难免受此影响。吴宇森于1948年生于广东,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随家人定居香港。据他说,童年生活辛酸,一家大小无安身之所,父亲染上痨病,周遭黑帮横行,他们生活一贫如洗。幸有路德会送来美国捐助,他才有机会升读中学。吴宇森自言年轻时,内心给暴力及信仰两种力量撕裂,因此这两种力量都成了他作品的重心:“我是基督徒,受爱、罪恶及救赎等宗教观念影响。古代侠士行侠仗义精神现已荡然无存,我们得独自面对邪恶。”吴宇森出身片场体系,最初任职国泰制片助理,1971年转投邵氏,当暴力功夫武侠片大导张彻的副导。他曾表示从张彻那儿学会炮制动作场面,其1979年的作品《豪侠》,可视为向张彻男性情谊的暴力电影传统致敬。他获私人投资的首作《铁汉柔情》碍于过度暴力,经删剪后才获准于1975年公映,但嘉禾却赏识他并罗致旗下。吴宇森诚然多才多艺,执导功夫片之余,还协助许冠文,从对方身上学会炮制喜剧,1976年他执导粤语戏曲片《帝女花》,纵然题材老旧,但一样成功。翌年起用许冠文之弟许冠英担演的《发钱寒》,更卖座鼎盛。1977~1986年间,他先后为嘉禾及新艺城执导了八部喜剧片。他坦言自己摇摆于不同类型之间,并曾向来访者说:“我爱娱乐观众,令他们开怀大笑。”但他也爱描写暴力:“不少人看到人家捱打,情感会得到宣泄。”其后因作品票房惨淡,他给调职台湾,监督新艺城的次级制作,并执导了两部不太重要的喜剧。1983年他拍了沉郁的影片《英雄无泪》,讲香港雇佣兵在越南的故事,但遭雪藏至1986年才获准公映。事业最低潮的时刻,吴宇森与徐克决定重拍龙刚1967年的经典《英雄本色》。新版《英雄本色》遂于1986年面世,讲黑道人物欲改邪归正的辛酸故事。影片空前卖座,且开创了黑帮“英雄片”电影潮流,此外,主演张彻众多武侠片的狄龙亦因此再度当红,周润发更成为香港极受欢迎的红星。《英雄本色》卖埠成绩极佳,亚洲各地青年都争相仿效周润发的打扮:披大衣、戴墨镜、以极有型的姿态口衔火柴枝。片中口头禅,成了香港人日常用语,尤其片中死党面对维多利亚港夜景时的一段真情对话。《英雄本色Ⅱ》(1987)继后推出,虽然卖座依然,却不及《英雄本色》。1989年吴宇森拍出更风格化的《喋血双雄》,在本土既叫好亦叫座,90年代初更受西方观众欢迎,使他有了突破。此外,《喋血街头》(1990)虽然赔了大本,却很受影评赏识。《纵横四海》(1991)则是贺岁片,赚个盘满钵满。《辣手神探》(1992)票房不俗,却遭影评人冷待,但在海外却因紧接《喋血双雄》推出,口碑甚佳。上述所有影片皆见吴宇森不加节制的执导方式,在当地电影中很罕有。他这风格不仅表现于神采飞扬的枪战场面设计,还见于因道义及友情走在一起的城市战士之间,泪水与深情的交流。林岭东表示,“他的东西英雄感较强,我的较写实……拍摄时,我的角色从来不会边凌空翻腾边开枪。”西方观众给影片过激的场面和感情弄得不知所措,他们想知道香港观众是否会窃笑。可香港观众没有笑,他们懂得极端风格化是怎么一回事,也知道吴宇森镜头下自我牺牲的英雄好汉,和现实沾不上边(尽管黑帮也开始模仿周润发的有型打扮)。对于那种既狂暴又会流泪的男性情谊,影评人罗卡评说是“感性偏激狭隘,有时不免于为文而造情”,但李焯桃却认为:“吴宇森的激情动作片我们往往也吃不消,西方的类型片迷却看得兴高采烈,正因为如此心无旁骛地相信类型的西片已难得一见。”依本土影评人之见,吴宇森更新了60年代既浪漫又暴力的武侠片传统。戚家基认为《喋血双雄》借取大量武侠小说元素,别的影评人则指出吴宇森的英雄人物,跟70年代改编古龙小说的楚原作品中的相似。最关键的人物,其实是吴宇森的恩师张彻,他亦承认:“我在枪战场面运用了他的一些技巧。”吴宇森在《英雄本色Ⅱ》中,似有跟张彻传统滴血相认的意图:狄龙在黑帮大本营决一死战,抓起军刀就像斩瓜切菜般冲锋陷阵。吴宇森拍罢《英雄本色》后表示,该片也很受张彻“那份武侠片的味道”所影响,“中国电影一向的表现就是太含蓄了,也太没风格……中国人要更奔放些,显出自己的真,再把这些性格放在电影中,就好了。”吴宇森也从香港以外多方面取经。年轻时,他欣赏黑泽明及日本黑帮片,此外,他也声称受西方各种影响,包括:萨姆·毕京柏的慢动作暴力、阿兰·德龙在梅尔维尔影片《独行杀手》中的冷峻演出,另外,还有科波拉、约翰·福特、特吕弗、费里尼、英格玛·伯格曼、库布里克、西科塞斯等人,西科塞斯更是“我长期的偶像”。吴宇森纵然不属于新浪潮,但对借镜外国电影十分自觉,故有助港片走向国际化。作品《八彩林亚珍》(1982)的推拉镜头优美、剪接技巧高明,其技术水平在当时本土喜剧片中难得一见。吴宇森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动作,像定格及慢镜的步姿与眼神,在西方早已见怪不怪,但他在“英雄片”系列中,把这些动作配合MTV式的音乐连续镜头,再加上永无休止的弧形运动摄影及浓郁背景映衬下忧郁的人物轮廓,还有那些魅力四射、心事重重的主角。作品结果光采夺目,集合了意式西部片、武侠片、黑色电影及浪漫通俗剧等各类型之大成,不管香港或西方,都属前所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