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不亏(1)
五十,七扣八扣、到文绣手中时早已所剩无几了。最早是在离开静园之前就先交给玉芬1千元,请她在外边先事“打点”。玉芬邀请了律师,在国民饭店包租头等房间,再加上文绣离开静园以后,用在打官司上的开销更大,经文珊手先后借垫了大量的钱,都等着用那笔没影的养赡费归还呢!
离婚签约那天,刚刚拨付的养赡费立即由文绣做了如下切割:赠文珊五千元,赠玉芬五千元,赠文绣留住的张家女主人五千元,赠张绍曾、张士骏和李洪岳三位律师各一千元,赠来往于离婚双方之间传话说和的中间人齐子度、赵香玉和李寿如三人各一千元,此外,还债五千元,赏下人及各种零碎开销三千元。最后剩在文绣名下只有二点六万元了。文绣确实没从离婚中获得经济实惠,可她得到了自由,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政治上的自主权。溥仪与文绣离婚第十九天后就乘坐日本商船出关入笼,卖身投靠、当上日本军阀的傀儡皇帝。文绣则再也用不着跟他去玷污自己清白的历史了,从这一点来说她不比婉容更幸运么?文绣在辛寺胡同居住时,有一次族嫂尹秋宜去看她,文绣第一次向外人透露了她与溥仪离婚的政治因素。她说,和溥仪仅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再加上种种虐待,这都属实。此外,她提出离婚还有更要紧的原因:自从冯玉祥逼宫后,溥仪心怀愤恨,口说愿当公民,其实无一日不想复辟。这且不说,在天津的园子里不断与日本驻军的司令官们以及领事馆的官员们往还酬酢,勾打连环,他是想让日本人用武力帮助他复国。这不是连点民族气节也都没有了么!
要当中国的皇上,起码要当个好中国人哪!
“溥仪太糊涂,不懂得这一条,我何必还跟他厮守在一起!
”辛寺胡同的四间民房,与长春东北角上那片富丽堂皇的伪满帝宫是根本不能相比的。然而从政治上说,前者又显得清白、圣洁、美好。历史证明:文绣这一步是走对了!
1932年暑期刚过,文绣重又启用了傅玉芳的名字,来到北平西城府佑街的北平市私立四存中小学校长办公室。说起来,这座四存中小学还是原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首创呢!
学校董事长张璧就是八年前随鹿钟麟前往故宫驱逐溥仪的那位北京市警察总监。正在接待文绣的学校校长姓齐名振林,也曾在北洋政府中任过某司司长。学校中的几十位教员大多是北平的旧家子弟,在籍学生四百余人,多数出自官宦商贾之家。学校从初小到高中层次俱全,校风、校纪颇为严格。齐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文绣,并安排她任该校的国文课兼图画老师。当老师是文绣先跟族兄傅功清提出的,族兄劝她:不缺吃不缺穿的,何必去挨那份累?不如在家读书学画悠闲自在。可文绣坚持要去当教员,她说有几次经过学校门口,听孩子们朗朗地读书、快乐地游戏,直把她馋得就想一头扎进孩子堆中去。族兄看看劝不住,就说四存中小学教务主任是他的朋友,可以介绍,但据他所知该校经济拮据,教员的薪水很低,入别的学校又没有把握。文绣爽快地答复族兄说,就上四存学校可也,不付工资也行!
傅功清这才理解族妹的心愿:文绣一定要去吃这口粉笔面,并非物质需要,而是寻求精神寄托。心愿得遂的文绣昴首走上讲坛,教孩子们识读第一个生字、第一篇课文。文绣是位称职的教师:板书写得很漂亮,讲解课文清楚、明白,嗓音又透亮,学生们渐渐喜欢上这位新来的女教师了。文绣能够胜任教职,因为她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诗经》中许多篇章,屈原的《离骚》、《九歌》,以及《牡丹亭》、《西厢记》和《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文绣能够滔滔不绝地随口诵出。汉唐以来的名著名篇,直至现代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文绣看得很多,知识面宽阔。加之在皇家十来年天天习字、日日练笔,画猫像猫、画虎像虎,这一切都在五尺讲坛上见功见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