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的魅力(1)

书人的魅力(1)

TheCharmofBookPeople美国女作家爱瑞卡˙钟(EricaJong)说道:“当我还是个十岁的小书虫时,曾亲吻书上作者的照片,彷佛他们是偶像般,这些遥远的人竟能引发我去爱,曾经让我感到非常惊异。”爱瑞卡不必觉得奇怪,很多人(小书虫或老书虫)其实都有和她儿时相类似的经验,虽然每个人的偶像可能都不一样,也不见得真会去亲吻作者的照片,但是对作家的迷恋或景仰却是极为正常之事,而那遥远的距离往往才是催情剂,它让我们专注于作品本身的引人处,与作者有过度近距离的接触,往往和我们从书中提炼出的作者印象相冲突,只怕我们多半会失望!说偶像太沉重,但是我自己的确也有一些心仪的作家,其中一位是美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藏书家爱德华˙牛顿(A.EdwardNewton,1864~1940)。牛顿吸引我不仅是因为他藏书家的身分,最重要的是他把藏书、爱书、和书商打交道的经历都生动地记载下来。他的文字简单、不花俏,但是却能让人身历其境,读起来通体舒服,想必他的文风受到他所崇仰的英国著名的散文家查理士˙兰姆(CharlesLamb)的影响不小。牛顿的本事还在于他能勾引读者对他书中所描述的人物产生莫大的兴致,我第一次阅读他的成名作《集书的乐趣》时,就迷恋上第十三章中所谈到的主角哈立˙爱金斯˙怀德纳(HarryElkinsWidener,1885~1912)。我经常望著书中他那张英挺、发线中分、一脸散发着书卷气兼贵族气的黑白照片出神,此君是一九一二年时铁达尼号的殉难者之一。出身美国费城首富之家的怀德纳,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他凭着卓越的天赋与品味,并以家族财富作为后盾,才毕业没几年,就已成了大西洋两岸著名的年轻藏书家,收藏品中包括了爱书人梦寐以求的古腾堡《圣经》、一六二三年首版的莎士比亚对开本全集,以及众多书扉带有名家题献的稀有古书。与怀德乐家相熟的牛顿在书中提到,怀德乐于踏上那趟致命之旅要返回美国前,才满心欢喜地从伦敦的古董书店中买了许多珍本书,其中最特别的是一五九八年出版的英国哲学家法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的散文集《Essaies》,当怀德纳嘱咐店员将他的战利品妥善处理时,曾说道:“我想我将把这本培根小书放在口袋中,若是不幸遇上船难,它也会跟随着我。”没料到这句话竟一语成真,由于救生艇不够,在妇女与小孩优先的政策下,怀德乐最后与父亲遇难,年仅二十七岁。母亲获救后,除了将爱子的所有藏书捐给母校哈佛大学以外,更慨地捐了两百万美金,在校园内建了哈立˙爱金斯˙怀德纳纪念图书馆。怀德纳生前曾向牛顿提到,他希望自己未来能与伟大的图书馆相提并论,而非仅仅只被记得是一个优秀的收藏家而已,怀德乐的理想在死后终究实现。这则与书相关的浪漫故事,在牛顿的描述下格外动人,怀德乐聪颖、谦虚、却又带点自负的有为青年形象,更是跃然纸上,我不仅折服于牛顿的文采,更因此而对早夭的怀德乐产生莫名的怜惜,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不乏富商巨贾,但是对藏书怀抱极大热情、感性又有品味者,实在有如凤毛麟角,这样的男子,即便是存活在另一个时空,又怎么能不让人爱呢?让我印象深刻的另一组老少配书人,是十八世纪英国文坛最著名的搭档:萨尔姆?约翰生博士(Dr.SamuelJohnson,1709~1784)与小他三十一岁的詹姆士?包斯威尔(JamesBoswell,1740~1795)。众所皆知的,约翰生博士为《英国字典》(A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的编纂者,他以八年的时间,在六个助手的帮忙下,于一七五五年独力完成了这本巨著。在此之前,英国没有一部象样的字典,既有字典在字源、拼字、发音、文法上诸多分歧且充满错误,直到约翰生博士这本《英语字典》出现后,才洗刷掉英国上下背负甚久的耻辱。这部字典主导了英国最让英国人扬眉吐气的是,一六九四年出版、由法国皇家学院主导的一部法国字典,可是动用了四十位会员分工,历经五十五年时间才完成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书天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书天堂
上一章下一章

书人的魅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