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髻烨烨牵牛花(7)
何民伟和郁晓秋交割完毕,以下的事情就顺当了。
不用说,新房做在亭子间里。
何民华派了自己的丈夫和手下几名徒弟——她已经带徒弟了,派了来粉刷,打蜡,装壁灯,顶灯,窗帘盒,将个九平方装饰成个小宫殿。
何民伟只管和柯柯逛家具店和电器店。
何民伟早工作几年,但工资不高,所以没什么积蓄,柯柯也没有。
这并不是问题,因是双方父母撮成的婚姻,两家大人都情愿掏钱,连何民华都出了一笔可观的钱款。
他们的婚事办得很是富裕,酒席定在新亚酒楼,总共十桌,又拟定旅行结婚的计划。
凡是这个年头有的,他们都有。
可是,何民伟渐渐有些烦,他没想到结婚的事务那么琐细。
他不像柯柯,是女孩,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很看重,许多要求其实都出自,期望受到珍惜。
而且,他是有过恋爱经历的,又相当冗长,心理上有些疲了。
当然,这一个不是那一个,但在何民伟来说,时间上却是排序着。
他是想快些结束这些准备,好进入另一种状态,婚姻里面去。
同时,办婚事的过程中,他还发现柯柯的母亲也不是个省事的,亦开始令他生厌,是另一路的生厌。
临到结婚,她似乎突然不舍得把柯柯给何民伟了,要求层出不穷,几乎像在为难何民伟。
要拍婚纱照,放成二十四英寸大,挂在新房。
于是新房里涂料粉刷的壁就显得寒碜了,要贴墙纸。
酒席忽却多出一桌,加上去,是十一桌,单数又不吉利,再加一桌,凑十二桌。
人数且不够,就要搜罗亲朋好友,最后是从苏州请来一家故旧,于是便要安排食宿。
何民伟被烦不过,不免会想到郁晓秋,想要是他和她,她母亲是决不会有这么多花样的。
柯柯的母亲在提要求时,总是从旁提醒,何民伟是集体所有制的单位,而柯柯则是全民企业,比方说,“不要让柯柯的朋友同学觉着,柯柯嫁给生产组的人是委屈”
,等等。
使得何民伟不能不多加小心,有时竟是在曲意奉承了。
就这样,好不容易捱到喜期,何民伟在疲惫的心情下,走入婚姻。
其时,郁晓秋的生活被另一桩事占据着,就是她姐姐的生产。
她姐姐怀孕的事本来都没有告诉娘家人,可临近产期,不免慌了。
郁晓秋的姐夫前一年考了北京的大学读研究生,两人就暂居两地。
说好分娩时回来,可谁知道什么时候分娩呢?虽有公婆在身边,总不好意思事事麻烦。
到这时,就还是要找至亲的人。
母亲自己生了三个孩子,不以为生产是什么难事,但想到这是头生,还是派郁晓秋去,陪她姐姐睡觉。
她们从小不亲近,此时亦是不亲。
从小作下的习惯,在哥哥姐姐跟前,郁晓秋的活泼劲立刻就收起,再加上这段日子的挫折,不觉变得沉闷了。
人家以为姐妹俩睡一张床,有多少心里话要说,岂不知她们背靠背的,连一句问候都没有。
郁晓秋一是受拘束,二也是不想麻烦姐姐的公婆。
她每晚吃过饭,洗过手脚,才往姐姐家去。
姐姐已经睡下,在浴间里留下几件要洗的衣服,她顺手就将老人换下的衣服一并洗了,晾在楼梯口上方横架的竹竿上。
姐姐婆家的浴间挺大,四周贴有洁白光亮的瓷砖,郁晓秋将自己洗净的手绢,贴在瓷砖上。
于是,素白的壁上就有了一小帧颜色鲜艳的小画。
一早起来,也是不吃早饭不用厕所,回到自己家中进行。
此时,姐姐还熟睡着,窗帘拉得很严实,房间里暗暗的,打蜡地板发着幽光。
郁晓秋蹑着手脚,像只猫似地悄无声息。
这个房间是一个封闭的世界,她只能从它的边上滑过去。
当她轻手轻脚溜似地下楼去时,有时会碰上姐姐的婆婆,正从浴间出来。
一个宁波老太,灰白的头发整齐地梳齐在耳后,紧俏的脸型,皮肤还很白皙。
她目光严厉地对着郁晓秋点点头,算是招呼过了,然后径直回了房间。
也有一两次,她并没有进门,而是看着郁晓秋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心想:这姐妹俩多么不像。
这家公婆对自己的媳妇,多少是碍了儿子的面子,有些供奉着的,平日里相处很谨慎。
这媳妇进门多年,与他们却好似路人,与她自己娘家也极少往来,也是形同路人,性情竟淡漠至此。
有时候,听小两口掩门在房里说笑,他们都会疑惑,这难道是同一个人吗?他们对她,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因她与他们到底没有过龃龉。
他们是连面都见不上几回的。
她总是在自己房里,将门关上。
自儿子上北京读书,老人甚感寂寞。
现在,来了一个郁晓秋,虽然早出晚来,听不见一点声气,他们甚至都没看清过她的长相。
可是,一夜之间,晾在楼梯口竹竿上的衣衫,还有她在浴间里随手归置好的物件,瓷砖壁上的花手绢,总带来一股清新活跃的气氛。
他们内心里开始希望她能在这家中多留些时间。
有一次,早上,她婆婆遇着郁晓秋,点了头之后没有放她过去,而是说:吃了早饭再走吧!
不料她惊了一跳,一边摇头一边绕过去下楼梯,差点跌下去。
她看见这女孩子的一双形状特别的眼睛,眼睛里的神气照亮了肤色暗淡的脸。
像她这样古板又挑剔的老太,通常都是喜欢白净细致的女人,所以觉着郁晓秋是不如她姐姐好看,可也觉着她姐姐好看是好看,却像个玉琢的,不如妹妹活泼。
郁晓秋的姐姐很准时地在预产期里,开始阵痛,送去医院,又过了两日,才进产房。
此时,姐夫也已从北京的大学请假回来。
郁晓秋从姐姐进医院那日起,就住回自己的家,每天下午负责送些汤水去探望。
一日清早,姐姐产下了一个六斤重的男婴。
生产过程算是顺利,只是依医生说法,“胎盘早剥”
,产后一直流血,到了下午竟发生休克。
诊断为“羊水栓塞”
,立时下来病危通知。
到晚上,人却又苏醒,流血也止住些。
病家都不太懂医术,从没听过“羊水栓塞”
这个病名,但只见医生紧张,眼面前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总不相信会过不去。
平稳了两日,再又不好,人事不省的样子,这才真正急起来。
姐夫当场给医生跪下,求他们救命,亦无人理他。
各科医生在病房走进走出,各种药水器械挂上去,又忙了两日。
姐夫一步不离,吃睡都在边上,短短几日,人已憔悴得不成样。
这天中午,郁晓秋去,见姐姐像是好些了,半睁着眼睛,护士问她,这是谁?她说出两个字:妹妹。
郁晓秋从不曾听她称过自己“妹妹”
,听了自然是辛酸。
有限的几次姐妹相处涌现眼前:她到医院探望生肝炎的姐姐,两人面对面嚼吃肉脯;哥哥打重她,姐姐发出的一声厉叫;还有那些背对背睡一张床的夜晚。
姐姐其实非常寂寞,郁晓秋甚至认为姐姐生活得还不如自己,虽然自己恋爱惨遭失败。
她想起小时候,姐姐去认她父亲的情景,父母兀自激烈地争辩,她被忘在一旁,踩着甬道边沿的花砖,两手张开,双脚走成一条线。
这天夜里,姐姐去世了,姐夫哭也哭不动了,一头栽倒,接下来就是抢救他了。
混乱中过去一周时间,那新生的男婴在婴儿房里,没人想起他来,全是由护士喂养着。
这时,到了该出院的时候,大人的事却还没消停,结果是由郁晓秋领回家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