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七月之痛
“我是个悲剧人物。”20岁的徐浩平静地表白自己。这个长着一双好看的大眼睛、端庄秀丽的女孩却有一个男孩的名字,和她的年龄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她抑郁的神情。她很少说话,但一开口就让我暗暗吃惊。“我来这里,选择在1秒内完成。”她依然那样平静,但却时时让人感到她内心的翻江倒海。这种奇怪的感觉也许来自“先入为主”,在见到她之前,我读了她在网上留下的文字:酸。不知从何时起,我不喜欢回家,害怕面对父母和亲人。来到西安,同学们都很想家,有时候在电话旁哭。家,不就是我休憩的地方吗?我总是这样认为,但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可悲。有一次去自习,桌子上有一句话:“你孤单吗?”面对这个问题,我一时难以说出答案,只觉得我的心空空的,想了很久,才知道原来我很孤独。舍友们差不多每天都能接到父母的电话,而我的父母却一次也没打给我。以前在家里总是过着非常单调的生活,没有一点激情。在饭桌上,一次我说了一句与学习无关的话,爸马上反驳我说:“每天就知道说这些,要是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你的学习还会这么差吗?”我默然,但心里一直在滴血。从小到大,我没听过一首歌,基本上没看过电视。我知道父母望女成凤心情之切,可他们不该……我每天在题海中挣扎,怎么也爬不到岸。我不是一部学习的机器,也有丰富的感情,也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要再逼我,女儿已经尽力了,给女儿一点时间吧!苦。这是热桌子冷板凳的煎熬之苦。每天课堂上的填鸭式让我感到很累,课余时间也没有喘息之机。数学老师刚发下一大摞卷子,语文、历史、英语等老师又来给我们布置很多作业。天啊!打死我也做不完啊。接二连三的测验,搞得我头昏脑胀。从黑色的七月中走出来,回首往事,一切都成为了痛楚的记忆。……每天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总以为自己很坚强,总以为寒冷的冬天过去便会嗅到浓浓的春意。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沉默不是金,沉默是玻璃渣子。同学来信说:“要学会放弃,为一些不必忧伤的事而忧伤,那就太不值得了。”学会放弃,才能走出烦心的泥潭,才能更有朝气和活力,更有信心和力量,这也许是我感觉到的一点甜意吧。来到思源,我终于知道了该如何去面对未来,面对生活,潇洒地踏上明天的道路。其实阳光是有味道的,不管怎样,我都应该去品味阳光,以豁达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幸和伤感。这是一篇少有的没有高调结尾的文章。在我读到的民办大学生习作中,总能看到最后露出的“光明的尾巴”。但徐浩没有。她是犹疑的、彷徨的,当然也是沉重的,自相矛盾的。似乎刚刚捕捉到了一丝阳光的影子,倏忽间又消逝不见了。留下的是更深的惘然。黑色的七月。这成了落榜生心中永远难以拔除的荆棘,滴血的伤痕。因其发生在刚刚开始人生苦旅的起点,更令人心悸难安。我在网上读到了大量类似的“伤痕文学”:我被挤下独木桥,我的身心被冰凉的水击得发颤,可我的心还是不甘。然而茫茫水域,何处是岸?我在一望无际的水中游弋,艰辛寻找,苦苦寻觅,那怕寻到一段枯枝也好。我的心在无声呐喊:上帝啊!救救我吧!空旷的水域,毫无回音,它只是在唱它那千百年不变的歌,我绝望了,无泪可流了,几乎是万念俱灰……失败,痛苦,命运,这些冰凉、沉重的字眼缠绕着本来年轻热情的生命。如果说黑七月是每个中国学子没法回避的一道门槛,是万千不幸者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的偶然事件,那么对于徐浩来说,一段高中的求学史就是一部不堪回首的痛苦史。她讨厌地理。从小方向感就不好,下雪天老是迷路,所以她很绝望,这辈子恐怕是学不好地理了。所以,她怕地理考试,到现在还是很讨厌。那些日子是如此晦暗,像墙角的蜘蛛网,看不到一点亮色和出路。别无选择的考试,不得不注定的竞争,残酷的竞争。她也曾经“辉煌”过,但像流星般沉入黑夜了。她是长女。在农村,除了上大学还有什么更好的机会呢?爸爸为她上学费了不少心思,从经济上到关系上,对她的期望很高。她是长女,应该给辛苦的双亲挣脸。但是……想逃,只想逃。徐浩的回答只是这一个字。8月30日,她知道了等待自己的是什么答案。电视里正播放着民办大学的招生广告,第二天,她就跑到徐州的招生点。招生老师告诉她,自考很难。她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坚决,说还是来。第三天,她就北上西安。临行前,只和一两个同学说了,其他人谁也没告诉。“因为我什么都说不出来”。她就这样留下了,很仓促地融入了自考大军。不久就有了新的目标:一定要拿到自考证书才走。她选择的专业是英语,要花大力气的科目。打击接踵而来。第一次考专业,英语阅读(一)没通过,她不能解释什么,没过就是没过,就是功夫没有到家。这种打击甚过高考,是她没有想到的。“不允许再失败。”这是她给自己定下的律条,近乎苛刻。只有这样,她的心才好受一点。可是,失败还是如影随形地纠缠着她。有时候,她近乎绝望。永远没法摆脱的阴影越缠越深,她深深地怀疑自己,宣称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一直以为自己很坚强,没想到这么脆弱。她梦呓一样地述说大学生活,不紧不慢,不悲不喜,似已麻木。但是,她还是不甘心。她觉得了自己生活的单调。学校里有那么多社团,那么多活跃分子,整天忙得风风火火。她看着眼热,可是,我行吗?刚想迈出一步,就退缩了。“不去尝试,怎么知道就不行?”我鼓动她。她不做声。却讲起了刚刚发生的一件事,说是一件小事,当时对她却是破天荒的大事。《英语国家概况》课程,老师改变了教学方式,鼓励同学们先讲。同学和老师选择了她。她本能地惶恐:英语四级都没通过的人,怎么能上讲台?她找到班干部,要求退出。你能行!肯定行!班干部鼓励她。她只得走上了讲台。为了准备,她事前还预讲了一两次。她太紧张了,不敢去看台下的眼睛,只能听见自己陌生的声音。糟了,肯定要砸!她很恐惧。但是,迎接她的是热烈的掌声。她在掌声中找到了自己。后来,一个舍友对她说:“徐浩,今天我用你的事例鼓励了一个同学。”她迷惑不解,接着就释然了。快乐的翅膀,有时只需要一点点小小的成功就会激发,就会飞起来。“也许,应该换个角度欣赏自己。”她一向忧郁的脸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但很快就消失了。大学两年,她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大学生。每次回家,家乡人说,大学生回来了。“我扭头就走,心里挺难过,也许只是因为自己不是统招生。”这种异常的敏感、自我怀疑摧折着她的自信心,阻碍着她实现自我的跨越。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能够更深地体会到她的挣扎。没有人知道,她能否走出失败的泥沼,放弃不堪负荷的精神包袱,走向明朗,走向阳光。这个过程也许漫长。但是,真正从痛中站起来的人生当是超乎寻常的美丽。因为,痛也是歌。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