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方白虎――二十八宿故事之三(5)
老爹高辛氏为此非常犯愁,本来他以为兄弟间应该和睦相处,没想到这对兄弟越近越成了冤仇。看来是这兄弟俩犯相,没法让他们住在一起了,既然仇恨无法化解,就该让他们离得远远的,永世不再见面才好。于是高辛氏找到尧帝,让尧帝下了一道诏令,把阏伯封在“商”地,把实沈封在“大夏”。当时的商即现在的河南东部一带,大夏则在山西南部,两处地方按今天的观点离得并不远,但在交通、通讯极为原始的远古,这哥俩除非有意派兵去千里迢迢跨过许多封国互相征讨,是不可能再见面的了。地上的距离只是一方面,天上的距离更能说明问题:高辛氏让阏伯作“火正”,这是个专门观测大火星(即心宿二)来确定季节、农时的职位;让大夏的实沈主管参宿,这样,俩人在天上的位置更永远碰不到一起了。因为,心宿和参宿正好分布在天球遥遥相对的两侧,每当心宿高挂在天时,参宿一定在地平线以下,等参宿冉冉东升时,心宿便悄然落下,永远不能相见。阏伯在他的封地做火正时,勤勤恳恳,为了观测得精确,他还筑了一个高高的观星台。他把他的封地也治理得很好,很受当地人拥护。他死后,人们尊他为“火神”,把他筑的台子叫“火神台”,由于他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演变至今成为地名。因为阏伯是他的母亲吃了玄鸟(燕子)蛋生的,便留下一种传说,谁能吃了玄鸟蛋,就能生贵子。因为玄鸟蛋难得,后人便以红鸡蛋代替玄鸟蛋,白鸡蛋也要染成红的,送给产妇吃或小孩过生日吃。阏伯的后裔后来建立了商朝,并追认阏伯为商的始祖,又名契(xiè);实沈封于大夏,其后代建立了唐国,子孙也绵绵不断,后来归服夏、商,据说晋国就是实沈的后代建立的。5.天关客星的故事觜、参宿往北,有一颗不很亮的星,叫“天关”。它紧挨黄道,而且是在黄道最北的部分——夏至点附近,太阳走到这里就不能再向北走,要向南偏了,所以古人把它当作黄道上的一道关卡,取名天关。古人认为,如果天关星又明又亮,则王道平通,天关星闪烁有芒,就是有外寇侵犯边关了,因此古人很重视天关星的观测。宋代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公历7月4日凌晨(这天也是后来的美国独立日),朝廷的天文生正辛勤地值班,记录着星空的变化时,突然发现天关星旁边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它一动不动,闪闪发光,亮度盖过了周围所有的星,天文生明白,这是“客星”出现了,很快上奏到朝廷。客星,顾名思义,就是像客人一样,有来有走的星星,一般常指彗星。像这种一动不动、像一颗恒星一样的客星,上古时叫“新星”,后来古人把它们与彗星统称叫客星了。这颗客星亮得惊人,很快变得白天都能看见了(按现代的说法,是一颗超新星),一连23天白天都可见,后来才慢慢暗下去,将近两年才消失不见。中国的典籍《宋史?天文志》、《宋会要辑稿》都留下了记载。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如日本也有记录。在欧洲,当时竟无一人关心这事,因为他们信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天体不变”,既然如此,那么“变的就不是天体”,他们都以为那是大气层的发光现象呢!客星消失,本来这事就过去了,到了1731年,英国一个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测时,发现金牛座ζ星附近有一个朦胧的小星云。100多年后,英国的罗斯伯爵用他自制的世界最大也是最笨重的望远镜观测它时,发现它张牙舞爪的像只螃蟹,因此给它起了个专名叫“蟹状星云”。到了1921年,天文学家检查蟹状星云过去的照片,发现它的个头一年比一年大了,原来它在膨胀。照这个速度往回推算,它应该是900年前从一个点膨胀开的。这时科学家想到了中国1054年的客星记录,天关星就是西方的金牛座ζ星,蟹状星云会不会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形成的呢?经过科学史学者的周密论证,最后肯定了这一点。有了这么一个活标本,对天文学家研究恒星的演化极有帮助。但它的故事还没完呢!20世纪40年代射电天文学兴起后,人们又发现它还是天上最强的射电源之一,并给它起了专名“金牛座A”。因为它恰恰就在黄道附近,经常被月亮遮掩,故可以通过它的逐渐被遮掩研究它的构造。慢慢又发现,它还发射强烈的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1968年又发现星云中有一颗射电脉冲星,后来用大型光学望远镜也找到了它,说明它还是光学脉冲星,现在科学界公认它是一颗快速自转的中子星。这样,现代天体物理学竟有一半的内容与这块小小的星云有关,它真可以说是天空中的“全能天体”了。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