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南方朱雀――二十八宿故事之四(4)

七、南方朱雀――二十八宿故事之四(4)

晋献公听了非常高兴:“真是天助我也!

这丙日是哪一天呢?”

偃用手指掐算了一会儿,说:“嗯,下一个丙子日,在今年十月初,正好有这些天象”

晋献公一拍巴掌:“好!

就在这天拿下虢国”

于是晋献公下令这天全面总攻,不久,就拿下了虢国,虢公果然逃亡到了洛阳。

晋军随即凯旋班师。

携带大量战利品经过虞地时,虞公以为那些战利品都是给他的,就亲自到城门外迎接,不料在百姓的夹道欢迎中,晋军统帅里克、荀息一声令下,兵士上前把虞公五花大绑起来,随即轻而易举地开进都城,把虞国灭掉。

荀息找回宝玉和良马,亲手归还给了晋献公。

晋献公摸着这两件宝物,得意地说:“好!

这宝玉一点没变样,只是这马又多长了一岁”

这段故事给我们后人留下三条成语:假途伐虢,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儿童歌谣中的鹑火即柳、星、张三宿。

原文很难懂:“丙之晨,龙尾伏辰,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按古代神秘主义的解释,天下若要发生大事,往往先从儿童口里以歌谣的形式传出,虽然儿童自己对歌谣的含义一无所知。

比如东汉末年董卓当政时,城郊小儿歌谣传出:“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千里草”

合成“董”

字,“十日卜”

合成“卓”

字,整个意思是“董卓当死。

南方朱雀为少昊氏民族的图腾,汉高祖刘邦出生于沛县,正是少昊氏的后代,所以汉室自认为有火德,(南方朱雀丙丁火),要代替西方白虎的秦。

这使我想起了刘邦赐老人鸠杖的故事,相传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在洛阳、荥阳之间刘邦吃了败仗,狼狈逃跑时,见项羽率兵追杀过来,就藏在了灌木草丛中。

项羽追到的时候,正要去林丛中搜索,听到树上有许多鸠鸟在栖息鸣叫,就说:“草里肯定没有人,到前面去搜吧”

这下让刘邦逃了一命。

刘邦建立了汉王朝之后,一想起这件事,就非常感谢鸠鸟的救命之恩,认定鸠鸟是一种幸运鸟。

后来他把这种幸运鸟的形象刻在手杖上,赠送老人。

随之这事成了汉代尊老敬老的传统,年满70岁的老人都要由官府出面赠送“鸠杖”

以祝其长寿。

连汉代的画像石里边,都常也可看到手持鸠杖老人的形像。

所以我们读到“坐看溪云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

这样的诗句,就应该明白一定是写70岁以上老人的。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天上人间--中国星座的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天上人间--中国星座的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七、南方朱雀――二十八宿故事之四(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