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大连(2)
我上的小学是西岗区实验小学,这个学校特别注重体育,也许我身上真的秉承了父亲的遗传基因,一些运动项目,我一上手,就特别熟练。
所以,我刚进学校,就被召到了学校的田径队。
我想,可能是为了圆一个梦,父亲把他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都放在了我的身上。
我记得小时候,我很瘦,但是劲很大,一般人都撞不动我,爸爸常常捏着我的肌肉,说我的肌肉纤维中白肌多,一般来说,这样类型的人,爆发力好,速度快,那时候我还听不懂他说的这些,我只是反复听到他说我是一块天生练田径的料。
我4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带我练田径,每天早上,都被他从被窝里拎出来,然后就跟他出去长跑。
从那以后,几乎每个星期天,我都和爸爸在运动场上度过。
我父亲一直认为,跳远、三极跳是田径运动中最好的单项,既有爆发力和速度,又有灵敏性和协调性,所以我和父亲练过好一阵子跳远和三级跳。
父亲还教我背跃式跳高,让我学打乒乓球和篮球,那时候,我家里条件不好,父母的工资收入都很低,爸爸就在我家门前拴衣绳的立柱上端挂上一只没有底的大箩筐,让我天天往里练投篮。
后来,我到了英国的曼城队,训练热身时,基冈就让我们玩篮球,好在我有从小练就的底子,一下子就从人堆里冒了出来。
不过我后来也发现,在曼城,篮球并不是一项单纯的娱乐活动,还是一项训练内容。
实际上,我父亲有他自己的一套训练理论,我在后面会详细介绍,大了以后,我常常和爸爸开玩笑,说我从小就是他的实验品。
如果我不是在1984年遇上张斌教练,也许,我真的会如了父亲的愿,成为一个田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