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儿所的小歌星(2)
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大妈牵着王菲的小手,将她交给托儿所的阿姨。
星期六的晚上,又由大妈把她从托儿所里接回来。
即使是星期天,妈妈也常常都是不在家的,小王菲的星期天,常常在大妈家度过,也是王菲最开心的日子。
她害怕托儿所的孤独,害怕那午后的阳光透过一动不动的花布窗帘,明晃晃地照在小床上,照着自己的脸。
每到夏天的中午,周围的小朋友都进入甜蜜的午睡,只有王菲静静地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大睁着眼睛,看着窗帘,并且期待有一阵风吹来,让窗帘开始起舞。
她想象着,窗帘的背后,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只要窗帘一动,仙女就会翩然而来,走到她的身边,和她说话,为她唱歌,陪她跳舞。
带过王菲的阿姨,教过王菲的老师,都曾说过同样的话:这孩子常常独自一个人发呆。
成人后的王菲说,确实如此,因为她常常感到用语言同人交流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而她最擅长的,是独自一人进行思维漫游。
在托儿所那些日子,几乎每个中午,她都是在这样的漫游中度过的。
后来渐渐长大,进小学上中学,坐在课堂上,若觉得老师所讲的课程沉闷无趣,她的灵魂会迅速飞出躯体,在漫无边际的幻想世界游弋。
甚至在成为著名的歌后以后,面对媒体记者的采访,一旦被问及些无聊的问题,她便开始飘忽,开始神游。
因为长时间沉浸于幻想的世界,她更加不善于同现实世界交流;另一方面,这种漫游经历,又强化了她的想像,增加了她的艺术修养和气质。
日后她成为歌手,不仅仅只限于表现自己天生的音乐天赋,同时游刃有余地操笔写歌,淋漓尽致地发挥她的神游天份,与这段孤独体验和心灵的自我完善,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托儿所,唯一令王菲感到快乐的是那些孩子们的游戏。
所有的孩子围成一圈,大家一齐唱: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
她感兴趣的不是自己成为那个丢手绢的小朋友,也不是那些站在人堆里合唱的小朋友,而是成为小朋友的领唱。
阿姨常常当着所有的小朋友的面表扬她歌唱得好,让她站起来领唱。
她于是带着惊喜和慌乱,紧张地站起来,张开小嘴唱着。
兴之所致,还无师自通地做几个舞蹈动作。
那时候,小王菲是托儿所的小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