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带来的启示(1)
一张退票初创《皇冠》时,一直在极度艰辛中苟活。有一次我开出了一张支票,面额只有小小的一百元。预计绝对可以到期兑现,却因为前一天应收的一笔款项未曾收到,使我的银行存款不足。我要求持票人延迟两天被拒,只好到处求人周转。只是区区的一百元,就到处碰壁!支票终于被退票,当年的票据法很严苛,退票三次就成为所有银行的“拒绝往来户”,非但信誉受损,也影响了大部分的商业活动。这件事使我深受打击。于是我想出一个计谋,以后付账不开自己的支票,而用别人给我的客票支付,万一客票退票,我负责补还,但不会害我退票。我禁不起再一次的退票纪录。同时,我觉得银行是“必要之恶”,一切商业活动不能没有它,但应该“戒急用慎”,最好的态度是敬而远之。所以,我决定不到生死关头,绝不向银行借钱。我以收到的支票,支付应付的账款,虽然不再有退票的风险,却徒增会计作业上的麻烦,实在是土法炼钢的笨拙手法。行之多年后,财务情形已大为改善,我修改了收支的原则:我要求所有往来的厂商,每月月中送来请款的账单和支票,每月二十日就可以前来领款。支付时一律用自己的支票,以示负责。这小小的规范,在当年的商业活动中,算是创举,深受厂商的欢迎,也因此而赢得信用卓著的美名。“皇冠”开出的支票,被圈内商界视为“铁票”。我们大量订购纸张等,从不要求付订金,“‘皇冠’信用好,付款快,何必付订金。”厂商都这样认定。至于不向银行贷款的原则,五十年来始终没有改变。当台湾经济起飞的那些年,一般中小企业,都大肆扩充,当房地产飙涨或股票疯狂的年代,大家更蜂涌向银行贷款,我还是坚持原则。“这是用别人的钱赚钱的时代!”企业界的朋友笑我太傻。和我们往来二三十年的银行,主动提供巨额融资,但我还是不为所动。当年借一百元,难如登天,现在居然主动提供巨款,怪不得有人说“银行只借钱给不太需要借钱的人。”虽然我没有用别人的钱赚到钱,但也没有因此赔掉钱。有多少人房地被套牢,被拍卖;有些人玩股票玩到倾家荡产;更有多少当年呼风唤雨,动不动向银行贷款几十亿、几百亿的大企业,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多少人避债海外,甚至锒铛入狱。一场误会“皇冠”草创初期,就决定杂志与丛书双线经营,因此,除努力办好杂志,也努力争取好书的出版。有一位散文作家,在那时代,可说叱咤风云,稳坐出版界的第一把交椅。我以完善的出版企划,说服了她,取得了她新书的出版。出版后,销数果然很好,当我兴冲冲的派人送去版税时,接到她的电话,语气是淡淡的、冷冷的:“难道我的书,真的只销了这些?”她说:“为什么我在别家出版社出版的书,好像成绩比较好呢?”“真是这样吗?也许我们的发行系统有缺失,我会检讨并改进!”我说。“我的书有基本读者,就是有一定的基本销量,但从你们结算的版税看来,似乎与实际销量有距离!”她说。“你的意思是我们隐瞒了销数,吃掉了应付的版税?”听出她的弦外之音,一时间怒从中来。“有吗?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她还是很冷峻地说。沉默了一分钟,我的语气转变得“很平静”。“请问你有几个孩子?”我说。“什么?我有两个孩子。”显然她对我突如其来的问题困惑起来。“那你一定知道做父母的如何爱自己的孩子!”我还是用“平静”的语气说:“我有三个孩子,我非常爱我的孩子,现在,我用我们的孩子来起誓,我们没有短少你一分一毫版税。我们公司很小,也没有很有钱,但我们有很多的尊严,绝对的诚实,今天,你污蔑了我们的人格!”“你,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听出她语音中的哽咽。“既然我们的合作不能建立在互信上,”我开始激亢地说:“我不再发行你的大作,好在这一版版税已经全部付清,你不会有任何损失。库存的及市面上的书,我会立刻收回销毁。”以当年“皇冠”的经济情形而言,这是很大的负担。但我还是毅然这样做了。后来,经过理性的思考后,我觉得当年那位作家的怀疑,是“合理的怀疑”,她有权怀疑,我们既然无愧于心,应该提出各种数据,如印刷的付印纪录、发行到各地的数量,以及经销书店的结账报表等,轻而易举就能取信于人。因此,我嘱咐会计部分,任何哪一位作家都有权随时查询销售情形,我们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机作业后,应该在数分钟内),提出数据。现在回忆起来,当年的那场风波,是我年轻气盛的轻率之举。一件心平气和就可以解释清楚的事件,被我把事情扩大了。因此,我应该向这位作家道歉,我更应该感谢她,因为这个事件使我更明确地建立起与作家间的互信关系。五十年来,出版四千多本丛书,与每一位作家都能相处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