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模:文化差异杂感(1)

戴模:文化差异杂感(1)

戴模,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系,曾在西北大学计算机系工作。1983年公派赴法国留学,在法国国立波尔多高等无线电电子工程学校(ENSERB)“自动化、模式识别及农业机器人”实验室学习,1986年在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继续在西北大学任教。1989年底应邀返法合作研究。1992年10月起在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计算机系任Ma?tredeConférences。其研究领域是:数字图象处理、模式识别及其应用。法兰西的文学名著使孩提时代的我第一次认识了这个距我的家乡--中国十三朝古都西安万里之遥的国度。正如大、小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大师们用他们的著作在我面前展示了一幅幅俄罗斯的风景、社会及人文画卷一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和小仲马的“茶花女”也使得我在少年时代就知道了法兰西文化的灿烂辉煌。象当时大部分男孩一样,为了祖国的“四个现代化”,上大学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工科。每每回首往事,我永远感谢我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老师们。是他们给我打下了牢固的知识基础,也是他们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十年“文革”,几经蹉跎。得益于祖国的改革开放,一九八三年,年过卅五岁的我,脚踏上了法兰西的土地,开始了我的留学生活。一九八六年,顺利地获得博士学位后,我回到了家乡一所大学任教。三年之后,应法国导师的邀请,我又来到了法国。没有想到这一呆就是十二年。从留学到在法国大学里任教,十多年来感慨颇多。其中如何从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中走出来,以平和的心态了解另一种文化,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现在人们常说“全球一体化”,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但我深深体会到,人们要真正相互了解,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相互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历史的原因使得全球各个人种,各个民族曾经很难也很少往来。人类各自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创造了各自的文化。在法国十多年的生活,和法国人、其他国家的人以及从祖国来的中国人的接触交往,深感一个人要“完全融入”另外一种文化的不易,特别是你有一定根底的自己的文化。刚来法国时,自认为自己对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但没几天就发现事情并不完全是我想象的那样。法国人的观念和自己从小养成的观念大不完全相同。一般的讲,大部分法国人自我感觉良好,不象我们中国人总是不满意自己。如果你第一次到一个法国朋友家做客,他或她在带你参观房子时总是会露出一副满意的神态。房子大、豪华自然不用说了。既是房子小,他们也会对你说房子虽然小一点,但结构合理,很适合他们等等。总之,他们满意,而且可以看出他们是真心满意。也许不满意自己的现状可以激励自己去改变现状,可从另一方面看,法国人的自我感觉良好本身就会使生活美好,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知足者常乐”。我们自小都知道谦虚是美德,可不少法国人常常说自己怎么怎么能干,洋洋自得。一开始我很不以为然,天长日久也就渐渐习惯了,这可能是东、西方观念基本差别--西方人外露,东方人含蓄。现在对这点已习以为常了,尽管我自己还是作不到。还有,我们自称是“礼仪之邦”,但说实话,欧洲人比我们礼貌多了:女士优先,前面进出门的人为防止门的反弹总是等后面的人上来后才放开门把手,在公众场合从不高声说话,需要排队的地方一定排队,既是三、五个人,也必是先来后到、秩序分明,…。但不敢恭维法国人的是,他们一上自己的汽车、手一握方向盘,就将“礼貌”丢到“爪哇国”里去了。不少人总想超车,总想把别人抛在后边。所以超速、前后车距太小常常是交通事故的原因。警察当局为此想了不少办法,其中一招就是在发生过致死的交通事故的公路旁竖起黑色的人型警告牌。这些警告牌和真人高低一样,有的甚至头上还用红色画出血迹。每次我驾车看到这些警告牌,总觉得毛骨悚然,大煞风景。说到驾车,在国外驾车一上车第一件事就是习惯地戴上安全带。一九九七年回国时高兴地看到国内的交通规则也要求驾车的人戴上安全带,否则罚款。可二OOO年再回去时,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驾车的人戴安全带。问之,答曰:太麻烦。我大惑不解,为什么这一小点为己安全的洋人的好习惯国人就学不到手呢?几乎所有的法国人都为自己是法国人而自豪,我想他们有一定的道理。只要稍微翻翻法兰西的历史,除过上述的大文豪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到象伏尔泰、蒙泰涅和孟德斯鸠这样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象傅立叶和拉普拉斯这样的数学家,以及象居里夫妇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法国大革命、“拿破伦法典”也都是法兰西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大手笔。法兰西的饮食文化以及以波尔多为代表的葡萄酒文化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所以当“马赛曲”响起的时候,法国人应该为自己是法国人而感到自豪。从一定意义讲,法兰西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也是值得称赞的。切不说一百年前埃菲尔能在塞纳河边竖起了他的钢铁怪物,贝聿铭的玻璃金字塔会出现在卢浮宫大院的中央就证明了这一点。正因为如此,也才会有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的印象派,毕加索的现代派和马蒂斯的野兽派等等。可以说,法国人的文化品位是高的。要不,为什么一百年后埃菲尔铁塔仍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毕加索们的作品可以开出天价。还有一个小小的例子:近年来大概为了改善交通的原因,在法国越来越多的交叉路口被改建为大大小小的盘旋路。几乎每个盘旋路的中央都成了法国人发挥艺术灵感的用武之地。形形色色的园林、各种流派的雕塑点缀其间,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煞是好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留法学人20年回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国留法学人20年回顾
上一章下一章

戴模:文化差异杂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