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雨中杂忆(2)
在法国留学,法国导师的教诲与帮助自然是十分重要的。我的导师SERGECASTAN先生是一个热情活跃,精力充沛的学者,他当时是法国在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中的两位代表之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学生的高度信任。我在师从他攻读第三阶段博士和国家博士时,每年都与他一起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使我能及时获得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开阔眼界,对我的研究工作有很大助益。他的同事们与他开玩笑说,总是看到他和我一起参加国际会议。他大笑不止。他平易近人,精力充沛。每次在赴国际会议的班机上,或在咖啡馆中喝咖啡时,他总是不断提出问题讨论,并开玩笑地说,科学就是这么发展的。我曾与他一起访问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卡梅隆大学,布朗大学,马里兰大学等高等学府并作学术报告。我们曾一起欣赏查尔斯河畔的风光如画,留连于迈阿密的热情的海滩,徘徊于秀丽的美人鱼身边,雨中漫步于加州的原始森林......这一切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我回国工作以后,他仍然对我十分关心,多次出资邀请我到法国讲学或参加国际会议。他也曾应邀去中国讲学,访问,与我在清华的导师与师长高兴地会见。CASTAN先生已于数年前退居林下,但仍与我保持经常的电话联系。我衷心感谢他,感谢他把我引入图像处理的科学殿堂。从出国留学到现在,转眼已二十多年。我在中,法两国均当过多年的学生与教师,也在两国指导过多名研究生,对两国的文化和教育有一点粗浅的了解。两国文化的长短之处,自然是见仁见智。一般认为,西方文化精于分析,中国文化擅于综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自然远远超出这篇小小散文的范围。但如果有人问我,留学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我想说,是接触了一种对我而言是新的文化内容,开阔了眼界。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这是难能可贵的思想。中国几代学人追求一种学贯中西的境界。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确实是互补的。我想,留学人员可以起到某种桥梁作用。我现在担任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与数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从事中法合作科研项目,希望能为这种沟通添砖加瓦。中华民族勤劳智慧,我们不应妄自尊大,但更不必妄自菲薄。只要能不断吸取各种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华民族就一定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儿时记忆中的雨中故乡,宁静优美,充满朦胧的诗意,永远珍藏在心底。但社会在发展,这种诗意,包括我们自己,都要与时俱进。我们还要继续奋斗。(作者为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专家委员会主席)注:我的同学余先生,半导体,集成电路专家,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马世雄先生,信号与图像处理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已故。吴佑寿先生,信号与图像处理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青云先生,模式识别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先生,人工智能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胡启恒先生,计算机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蒋新松先生,机器人专家,中国863计划信息领域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已故。常同先生,信号与图像处理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已故。傅京孙先生,模式识别专家,句法模式识别创始人,已故。先生,模式识别专家,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SERGECASTAN先生,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专家,法国PAULSABATIER大学教授,已退休。作者简历:沈俊,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历任农民,工人,技术人员至1978年。1978年至1980年为清华大学硕士与出国研究生。1980年4月,派赴法国PAULSABATIER大学留学。1981年7月获DEA文凭,1982年5月获第三阶段博士学位,1986年5月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均为计算机科学专业;后任客座研究人员至1987年12月。1987年12月至1989年10月任中国东南大学教授。1989年11月至1991年9月任法国PAULSABATIER大学客座教授。自1991年10月至今任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专家委员会主席。他长期从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教学与研究,编著3本,在国际学术杂志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历任多种国际学术刊物编委/审稿人,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分主席,程序委员会委员,“国际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学报”杂志2000年“图像处理与识别”专号客座主编等。他于1986年6月获IEEE计算机学会最佳论文奖,自1994年以来,连年获法国高等教育与科研部“指导博士与研究奖”。沈俊教授现兼任中科院海外评审专家,中国华中科技大学顾问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及其它数所大学客座教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