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去,收回来(1)
“请叫我们中国IBM公司,而不要叫我们IBM中国公司。”IBM公司的一位中国管理者告诉我们。很多人认为这是IBM公司在努力表白:它是一家“善于本地化”的伟大公司。事实上,对于这家同时在十百六十多个国家跨国经营的公司来说,最重要的目标是“销售”或者说“有效市场占有”,而不是其他任何方面(比如搞搞睦邻友好、跨国制造、技术共享、多赢合作等)。的确如此,这么多年来,由于中国政府逐渐向外资开放投资领域,跨国公司成群结队地来到中国投资,这些公司在中国制造产品,从事技术研发,寻求投资收益等等。但是谁都知道,长期以来真正影响到这些跨国公司股票涨落的不是中国市场,而是欧洲、日本和美国市场。为什么呢?因为那里有更强的内需,更大的消费,也就是说那里购买了最多的商品。在其他国家的市场同样如此,跨国公司在异国市场的真实利益在于“有效市场占有”,就是像IBM、可口可乐、星巴克、柯达公司那样彻底深入了异国市场,并且大规模占有市场份额,获取足够的利润,异国市场消费者的生活被这些公司深刻影响,他们会长久、大量地购买这些公司的产品。市场销售业绩就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的核心所在,不然肯德基公司为什么闹着要把总部迁到中国呢?因为中国实在有太多人愿意接受这家快餐公司所提供的食品。可口可乐公司每到一个国家,也都像模像样地宣称:我们不是一家美国公司,我们只是碰巧把总部设在了美国的城市里!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该公司80%的销售收入都来自美国以外。在中国,1927年就有人能买到可口可乐,并且觉得味道不错;1979年可口可乐公司重新进入中国,花费十多亿美元,投资了24家装瓶厂。要知道,中国有超过12亿的人口,人均年饮用可口可乐为7瓶。“我们到世界上每一个地方去,去了就永远留在那里。”可口可乐公司董事会主席艾华士曾经这么表白过。谁都知道这话带有欺骗性,这家公司不会在没有人喝可乐的国家停留很久的。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克莱斯勒公司全力推进其“全球化战略”。在这段时期,克莱斯勒公司收购了十多家海外汽车公司,并且陆续在欧洲和日本等19个国家中设立了生产和销售网点,制造产品占其全部产品量的40%,世人称之为“克莱斯勒旋风”。全球化帮助公司进入了历史上增长的黄金期,但是进入70年代,“克莱斯勒旋风”就再也刮不起来了,因为海外扩张对它来说,已经不只是个市场概念了,而是完全变成另一个美国市场。通过收购兼并,海外公司拥有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所有的功能和业务,这牵扯了公司太多的精力,而无法纯粹地“卖东西”,最终加重了克莱斯勒公司的亏损(当时亏损的重要原因是美国市场被日本汽车公司打败)。福特公司呢?它长期延续亨利·福特坚持的全球化原则—到每一个国家都要做一个有贡献的公民,并且把它称为“在你销售的地方建造”。福特汽车公司的确这么干了,它在全世界建立了无数的“小福特公司”,福特公司多年来无法走出亏损泥潭,它为什么不从这一方面找找原因呢?它需要反省一下,本质上异国市场的功能很单纯,它就是要帮助你消费你提供的商品,然后让你赚到合适的利润。为什么非要像大宇公司那样,跑到伊朗去修建铁路呢?很多情况下,跨国公司之所以在异国市场大举投资,大兴土木,是因为任何一个政府都不愿意白白地便宜了贪婪的跨国公司,政府需要明确跨国公司是个“良民公司”,它们到某国市场“不只是为了卖东西”。但是,基于市场意义的全球化扩张一旦遭遇失败,更容易全身而退,而那些在海外市场大肆安营扎寨的跨国公司,常常面临“收不回来”的代价。在1986年以前,林肯电气公司基本上是一家生产焊接产品的美国本土公司,当美国经济衰退时,公司想到了海外扩张。该公司在1986—1991年间,在以欧洲为主的市场展开大规模收购。5年中,该公司花费了4亿美元,在日本、委内瑞拉和巴西建立3家新工厂,并且在欧洲高价收购了8家工厂。林肯电气公司甚至希望在海外建立一个又一个的林肯电气公司,而不只是向那些市场销售出色的电焊条。1988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刺激了西班牙的建筑业,经济也出现短暂繁荣,林肯电器就抱有投机心理,收购了一个经营设施,但是不到一年西班牙经济又疲软了;林肯电气把它们最擅长的“计件激励”和“奖金主导薪酬”制度引入欧洲,结果却发现欧洲人最讨厌这种激励模式;1991年,林肯电气预计德国经济会强劲起来,就花费7000万美元收购一家德国公司,结果恰逢德国统一后政府为重建德国而开支大增,为防止通货膨胀,德意志银行提高利率,紧接着欧洲经济又陷入严重衰退。林肯电气公司遇到了复杂的难题。在欧洲建设“小林肯”的扩张计划显然遭遇重创,公司开始负债数亿美元,亏损1000万美元,手里没有现金发放员工奖金,公司面临很大危机。林肯电气公司最后放弃了全球化战略,开始收缩,关闭或出售了很多海外业务,再次把重心转移到美国,并且重建销售队伍。收缩调整以后,全球化依然重要,但是林肯电气公司更加关注“如何在海外市场成功销售”,结果它摆脱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