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审”的不只是论文,更是教授的人格

“盲审”的不只是论文,更是教授的人格

如果有损教授形象的“顺口溜”在社会上流传一时也就罢了,可就连大学校园里,办学者也对教授的学术声誉和整体诚信度表示怀疑,典型的事例就是对学位论文实行“盲审制度”。为提高论文评价的科学性,现在很多大学实行一种盲审制度,就是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这似乎是一套严格的制度,十分科学、合理。但是,知情人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猫腻”:盲审,首先需要有人将文章盲起来,而将文章盲起来的人也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由此也就孕育着新的**机会,出现“假盲”事件。接着,人们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大学里有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针对学生的论文答辩,还有答辩委员会,每个学生的论文答辩都要请若干专家作为答辩委员。有这样严密的体制,怎么就不能保证论文质量呢,怎么可能让不达要求的论文过关呢?如果对他们的工作成效存在质疑,那么他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在他们之外,再设立一个盲审制度,是不是对资源的浪费呢?我们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那就是教授的学术声誉在下降,教授的诚信被打上了问号。甚至有人断言,怎么想就怎么说、保持个性独立的学者或教授,已经“绝种”。高校要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要走上国际舞台,提升教授的价值,为教授正名,是必经之路。因为,人才是大学最为宝贵的资源,教授是大学的形象代言。进行学术研究,需要的是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执着。学术声誉(而不是学术成果)是学者的生命,但我们追求的恰恰是学术成果,而非学术声誉。这种政策导向,导致了教授诚信度的下降。几年前,我国高校衡量一个教授是否合格、是否优秀,不是以其带出的博士生、硕士生是否写出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是否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而是以他带了多少博士生、硕士生,以及他的博士生、硕士生是否能按时毕业为标准的。如果某个博士生中途被退学,或者答辩不通过、延期毕业,那对他的导师而言一定是脸上无光的事。因此,学生不能按时毕业,老师比学生还着急。有的教授因此使出浑身解数帮助“弟子”,或给杂志社打招呼,请他们录用弟子的论文,或跟其他教授说情,请他们多多关照。如此你来我往,学术声誉与诚信几乎荡然无存。某教授过去10年只带了10名博士生,目前为止只有6名毕业,还有两位退学,但这6名毕业的博士生中,有3位的学位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有两位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100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1999年国家教育部组织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前,这位教授被学校认为不太合格,而现在,学校将其列为了典型。教授说,他坚持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没有精力绝不多带学生,而且,他从来不看“弟子”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而只检查他们在该领域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的成果,达不到要求的,就退学。在组织答辩时,他喜欢找那些“挑刺”的教授做答辩委员,并让正在求学的其他学生前来观摩。此情此景,被一些教授和学生“诊断”为“有病”。“自己被人认为‘有病’不重要,只要学生‘没病’,我就心满意足了。”教授说。可十分遗憾的是,像他这样的教授,高校中实在太少。要让这样的教授多起来,大学需要把这种许多人认为“有病”的状态判定为正常状态,不要强调博士修学的年限,不要抓准时毕业率,而要看重每一个学生的质量。在大学不放心教师的同时,教师也对学校没多少信心。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在一项随机调查中,70%以上的高校教师对“高校深入改革,改变当前各种不良做法,形成健全体制”的能力表示怀疑。2002年,上海大学实行教师聘任制,有45名正副教授“下岗”①,很多高校教师对此事的第一反应不是产生危机感,而是认为这只是炒作,对于年轻教师,心系校外的教师来说,就更是如此。“我本来就不想干了,下岗?巴不得呢,还有相关的保障,再说我的职称证书学校总不可能没收吧!”这是青年教师中比较普遍的心态。①《华师大名教授王晓明100万“转会”上大?》,张毅、施庆,东方网,2001年12月21日。大学真能建立起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建立起一个尽展人才所长的体制吗?很多教师急切地盼望着这一天,但是它的到来似乎仍然遥遥无期。第三章在学术的江湖里沉沦教授名声的丧失,不在于某个个体的错误行为,而在于培育这些错误行为的土壤,竟然是如此的肥沃。  [返]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全面讲述大学现状 透视大学生态环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全面讲述大学现状 透视大学生态环境
上一章下一章

“盲审”的不只是论文,更是教授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