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术头衔的图腾崇拜(1)
还有3个月,吴教授就要满60岁了。10天前,他刚收到学校人事处的通知,让他准备明年开春办退休手续。吴教授是这个研究所的所长,一手把这个研究所从无到有再到强地拉扯大,他多少有些舍不得。他并非留恋这个所长位置,早在5年前,他就提出辞去这一职位,让贤给一位40岁的博士生导师,但学校不同意。虽然年近60,吴教授的干劲仍然很足,他喜欢与一帮年轻人一起工作,有时为一个课题甚至可以讨论到天边泛出鱼肚白。他觉得还可以做,还有精力做。可是,学校有规定,要求所有教授,除非是院士,到了退休年龄就一定得退休。多年来,对这个问题学校里一直有争议,很多人认为某个人的年龄不应该是他从事科研活动能力的标尺,从事科研活动有黄金时段,但争取科研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应是平等的。只要你展示给大家的是活跃的思维和旺盛的创造力,即使70岁,你也可以和30岁的年轻人竞争,反过来,哪怕你博士刚毕业,但你的科研能力有目共睹,你同样可以获得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机会。但争议归争议,学校的一刀切照样切得干脆利落,套用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有些时候,是年纪大了不行,要求某些岗位的应聘者、某项科研计划的申报者必须45岁以下、35岁以下;有些时候,又认为年纪轻了不行,连机会也不给年轻人。在他所从事的学术研究领域,吴教授可以称得上权威,获得过国家大奖,担纲过千万元的科研项目。但是,吴教授的学术生涯却并不得意,从50岁出头开始,学校就为他申报院士,总是到了关键的最后一轮,由于种种因素而功亏一篑。据他身边的人说,吴教授为人比较高调、张扬,以致“关系”没处理好。“要是院士评下来,您老就不会退休了!”一道工作的年轻人喜欢与他直来直去。一直声称不在意院士称号的老吴,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一个头衔,改变不了自己的学术水准,却能改变自己的地位以及未来人生的轨迹。朱教授本来也是3个月后就要退休。可是这几天,人事处长一见他就满脸的歉意,要收回发给他的退休通知书。老朱却希望把它留下来作为人生的一个纪念。一个朋友很务实地为老朱算了一笔账:如果按原计划明年退休,退休金以3000元一个月算,活到80岁,可以拿到72万元。而现在评上了院士,估计学校给的院士津贴一年12万元,加上工资,到80岁的话,可以拿到300多万元!朋友说,这仅仅是钱,还有名气和地位,据说,有关待遇相当于“副部级”。你看,这几天来的记者,是你过去60年见到的记者的总和吧?今后,你还会被邀请参加各种场合的活动。院士这个头衔此时到来,真是时候。要不,你退休了,最多到民办学校发挥一点余热,或者自己找点课题研究研究,可谁还会知道你这个糟老头子是谁。“难道一个院士头衔就真那么重要吗?其实,也就是几票之差。”老朱有时想,要是某个院士没把票投给他而给了别人,他也许现在正拿着退休通知书,孤独地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组织部门办理各种手续,然后回到家中,推开窗,看眼前高楼林立,叹自身如此渺小……既然一个学术称号能给人生如此的改变,又怎不让人怦然心动,为之奋斗?一个院士头衔,给本人带来的是名和利,即便院士们不这么想,别人也会这么现实地认为;而给学校带来的,则更是毋庸讳言的大名大利。诞生一个院士,这表明学校师资建设、学术发展均取得重大成果,而且,在未来一些关乎学科发展的大事中,有没有院士,大不一样。这是对学术的尊重,还是对学术头衔的尊重?对学术的尊重,是不论资排辈,是对人本身能力的尊重,谁能做出高水平研究,就创造条件给谁做。而对学术头衔的尊重,是凡事更看重人的“身份”,所拥有的“头衔”,只要你有“头衔”,有“身份”,一切都好办。不幸的是,我们的大学属于后者,往往对学术头衔拥有一种近乎图腾崇拜般的盲目敬畏。学术头衔是对某个人某一阶段学术成绩的肯定,但它并不代表着这个人一直具有的学术水平、学术能力。目前我国一些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中,基本上没有年轻人的份,牵头的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老院士。不可否认,老科学家、老院士曾经做出过很多科研成果,但是我们不能违背科学研究的规律,认为他们到了六七十岁都还具备十分活跃的思维,还能始终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这只能是个别情况。这种对所谓学术名望的盲目信赖在申请科学研究基金时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位总理基金获得者说,10年前是他科学研究最活跃,也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但他没有任何名气,因而也就得不到任何支持。现在他已经过了出成果的最佳时机,做不出多大成果了,却很容易获得各种基金、经费,有的甚至是“送上门来”。做科学研究,有一个黄金时段。拿理论物理研究来说,25岁~35岁这段时间,人的思想最活跃,最具创造力,最容易出成果,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绝大多数是在30岁左右取得的成果,这时最需要获得大力支持,但是,却很难如愿。这两年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年轻人获得资助的幅度还是很小。  [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