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儿子和猪
赶紧研究一下养猪的技巧,从战略和经营两个层面做好准备,才是中国企业家们可能的出路。我曾听到一位著名的投资银行界人士对企业家办企业的比喻:有的企业家把企业当老婆养,不容任何人插一足;有的企业家把企业当儿子养,小时候宠爱有加,淘气时巴掌伺候,青春躁动期严加管束,长大了稍加指点,自己老了则依靠儿子;有的企业家把企业当猪养,养大的目的是卖,养一个,卖一个;养一群,卖一群。这个从投资银行的角度谈企业家与企业关系的比喻,不仅仅代表了投资银行家对中国企业家现状的有感而发,也反映出企业家及企业高管人士应思考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企业家的一个特点是:民营企业大多数属于第一类,即把企业当作老婆养。在我所接触过及服务过的民营企业家中,95%是把企业看作老婆。国有企业大多数属于第二类,把企业当儿子养,差别在于大多数儿子家教不当,学校无方,养大了,反而是一屁股债,拖累了老子的官运,儿子也只能指望“债转股”。只有极少部分企业家(多数还在“海归派”及高科技行业),把办公司当作养猪,随时准备高价抛出,淘一把金之后荣归美利坚。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这种特征,恐怕不是诸多投资银行业人士所希望的,主流会从养老婆转为养猪。为什么?我个人的分析是:中国民营企业和个人财富的积累还需要10~15年的时间来发展,等到眼下这批创业者的下一代全面掌管企业一线,创业者本人隐退,才有这种全面转型“卖猪”的可能。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中国当代历史上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际延续到70年代后期,以“文化大革命”为顶峰的消灭私有经营性财产的近30年历史造成的。中国社会绵延几千年的城市私人经营性财产,在20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的30年的断档,不仅中断了企业家这一阶层的延续(取而代之者为“厂长、经理”),而且从心理上,是20世纪80年代后崛起的企业家阶层“恶补损失”的心理高涨,创办企业之初就根本没有想过要“养猪”。投行人士的遗憾,只能由历史而不是企业家群体来承担。中国企业家群体目前的发展阶段,也正在实现从“养老婆”向“养儿子”的转型进化之中。第一个原因是民营企业在大陆股市可以借壳上市。1999年以来,已有几十家上市公司易主民企老板。我听到一些消息表明,2002年是民企大举控股国企上市公司的一年,著名的房地产公司万通集团入主先锋科技就是其中的典型。第二个原因是香港二板的橄榄枝。此外,国有股从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国有股、法人股的场外转让也是极好的机遇。投行人士应是看到了希望。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从“养老婆”向“养猪”的转型进化中,最大的风险是来自于养猪之术不同于养老婆之技:养猪追求的是企业价值和市值,是股东和战略投资者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未来市场领先能力的看好;养猪之术,不仅在于每年三月份核算着上一年的利润收成,更在于核计投资回报和市盈率(Profit/Equity,P/E);养猪之术,不称道事必亲躬的操作能力,而青睐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养猪之术,不是对一个企业创业团队的信任,而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经营管理团队未来进退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达的叶龙,是在养老婆上得了高分,但在养猪上技巧欠佳,在猪市低迷时被迫卖猪出局;新浪的王志东习惯了中关村“村里人”养老婆和养儿子的生活,对于养猪,从表面上接受了,但从心底里依然是抗拒的。按这个脉络,2002年,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家要在养猪上跌跟头。这是一个不能不正视的现象,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由不得自己。所以,奉劝企业家们赶紧研究一下养猪的技巧。从战略和经营两个层面做好准备,才是中国企业家可能的出路。2002年3月15日7:42AM望京家中查尔斯·汉迪(伦敦商学院教授)我们都是自我历史的囚徒,我们很难超出习惯的方法来考虑问题。但习惯并不能解决问题,也不会改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