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治维新(7)
日本就是通过这些政策改变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出发点和通常顺序”
它不是从轻工业出发,而是优先发展核心的重工业。
兵工厂、造船厂、炼钢厂、铁路建设都属于这样的产业,因此得以突飞猛进地发展。
当然,这些产业并没有全部转卖给私人财团。
政府依然掌握着巨大的军事产业,并给予其政府补助。
小工商业或民间经营者不在政府优先考虑发展的产业范围内。
获得优先权的那些产业都是受国家信赖、在政治上享有特权的大财团。
但正如日本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样,产业界内也有相对自由的领域。
这就是尽量削减成本、建立在尽可能多地榨取剩余价值的“多余的”
产业。
这些产业不必依靠高科技,直到现在还大量存在。
这些产业都是在美国人所说的“家庭血汗工厂”
中运作的。
一个小规模的制造商先买进原料,然后将其借贷给这样的家庭工厂或只有四五个人的小工厂加工,收回产品后再借贷出去,然后再收回产品,这样多次反复,最后将产品卖给一般商人或出口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百分之五十三以上的工人在这种员工不超过五人的小工厂内工作。
这些员工和工厂主的关系就像旧式的学徒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一样。
在大城市的许多家庭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带着婴儿干手工活的年轻母亲。
在日本,工业的双重性和政治宗教等领域的双重性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的政治家们如果觉得有必要在经济界建立一个与其他领域中的等级制对应的贵族阶层,他们就会创办一些具有重要战略性意义的企业,然后转让给在政治上享有特权的商人,这样就使得各个领域之间的等级制相互联系起来,做到各得其所。
日本的政治家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割裂政府与这些受政策保护的经济界巨头之间的联系。
他们不仅想方设法使这些企业获得高额利润,而且还给予他们极高的社会地位。
如果参照日本传统的金钱观和利润观,这些商业巨头难逃公众谴责的目光。
而日本政府所要做的就是利用公认的等级制来为这些商业巨头保驾护航。
但这些做法有时也会遭到失败,商业巨头们常常受到所谓少壮派军官阶层和农村的指责。
但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比起这些商业巨头来,“成金”
才是公众舆论奚落的焦点。
所谓成金,常被译成新贵(nouveauriche),但这个词不能充分表达日语原文的感**彩。
在美国,新贵的准确定义是新来的人(newcomers)。
新来的人之所以受人鄙视,是因为他们不像原住民一样有很深的传统文化的修养。
但他们的这些缺陷却可以通过让人羡慕的致富道路来弥补。
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最终成为腰缠万贯的石油大亨。
但在日本却没有这种形象。
“成金”
一词是日本将棋术语,指步兵升变为金将。
它像大牌一样在棋盘上横行霸道,但从等级制的角度来考虑,这是一种逾距行为。
日本人都相信成金致富的道路上都充满了罪恶,纷纷加以诟病,完全不同于美国人对白手起家的人的态度。
日本人在等级制中给予商业巨头极高的社会地位,并让政府与之建立起牢固的联系。
但如果这些商业巨头的财富来源于其他领域的话,他们将遭到公众舆论的狂轰滥炸。
总而言之,日本是通过等级制来建构他们的世界观的。
在家庭生活和社交生活中,年龄、辈分、性别、阶层决定了各自可以采取的行为。
政治、宗教、军队、产业等各个领域都有严格的等级制,无论哪个阶层,只要越过了其所在阶层的范围,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日本人只有在一个各得其所的世界中才能找到安定,觉得没有危险。
当然,从每个人都有权追求个人幸福这一理念出发,他们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但他们之所以不觉得危险正是因为他们不像我们一样觉得等级制不合理。
这就是日本人的世界观,就好像平等和自由是我们的世界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