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尹建莉――另类好妈妈(11)
晨晨今年五年级,特别喜欢读小说。有一次,他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一本小说,本来这个星期三已经到期了,但是他还没有还。后来他来到图书馆,问老师得赔多少钱时,老师才知道,他的书被妈妈给撕坏了。
原来,他的妈妈一直反对他看“课外书”。那天放学回家后,他一头钻进他的房间,关上门,埋头读那本小说。刚巧他的妈妈想让他帮忙做件事,连叫几遍他都没听到。等妈妈推开房门看到儿子又在看“课外书”,而且看得那么入神时,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一怒之下就把那本小说给撕了……
不可否认,这些阻挠孩子看课外书的父母的初衷也是为了孩子好,他们担心孩子多读课外书会“野”了心思,冲击孩子读“教科书”,从而影响功课、影响学习成绩,这是许多父母不让孩子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其实,父母们的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孩子们懂得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功课,考试要考好,不会因为喜爱读课外书而放弃学习。即使有个别的孩子因为痴迷于读课外书而影响了学习,也是可以引导的。
多读点课外读物不但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而且从课外书上孩子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尹建莉对自己的女儿就是让孩子多读课外书。她让女儿读的第一本小说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她说因为这样的小说有情节、有故事,能够吸引孩子往下读,慢慢地孩子就能够对读书产生兴趣了,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对其他书感兴趣的。
作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综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特别是那些伟人、名人,没有谁不在青少年时代有一段如痴如醉的课外阅读经历。
他们也许学历不高,但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了眼界,给一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底子。亲近人类的优秀文化,特别是那些丰厚的人文资源,应该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它可能不会带来多少眼前的利益,但却是孩子一生信心、力量、勇气、灵感永不枯竭的源泉。
因此,少读“有用”的书,多去读一些课外阅读,这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对孩子的学科学习也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家长要去掉一些功利心,不要给孩子的课外阅读加上太多的负担,应把课外阅读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孩子,让孩子自由地选择阅读的书目、学习的形式。
二、培养孩子自由阅读
不强求孩子读“有用”之书,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阅读一些对自己有益的课外读物,那么,怎么做才能够让孩子的自由阅读更加健康、持续、有效呢?家长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孩子对课外书的兴趣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但不是完全按照孩子的性子来。因为孩子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毕竟还不成熟。父母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来培养孩子正确的阅读习惯。
一般来讲,中小学生会从天性出发选择自己想看的书,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不是暴力、淫秽、恐怖的书籍,孩子都可以看。
2.根据孩子特点帮助孩子选择课外书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给孩子推荐一些好的读物,同时应该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年龄有差异,感兴趣的事物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所以,父母最好选择适合孩子的书,不妨和孩子一起讨论、选择书籍,以适应孩子的心理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