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巅峰状态的回归(3)

从巅峰状态的回归(3)

实际上,他最后这句话值得我们反复重读。因为从更大的视野中看,我们整个人类文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因为我们用于控制整个人类社会风险的数据仅来自过去几百年的时间,这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作典型的稳定时期。其实我们谈论的不仅仅是银行类企业已经膨胀到大而不能倒的程度,我们整个现代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达到了这个程度。我们这个社会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正在经历着犹如爱丽丝梦游之前刚混混欲睡的那种状态,这种半睡半醒的状态最根本的起因就是人类社会的爆炸式发展。纵观人类的历史,人类在物理世界中所占的比例都是小的,自然占据的空间是大的;但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这种非常重要的比例关系已经被反转了。通常情况下,这种比例的反转都是以很慢的速度在进行,使得我们根本意识不到其存在,但是偶尔这种反转也会出现十分明显的代表**件。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是J·罗伯特·奥本海默(J.RobertOppenheimer),他曾亲临新墨西哥州沙漠地带的阿拉莫戈地区(Alamogordo)观测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核试验。他当时借用了薄伽梵·歌(BhagavadGita)的话说:“我们正在把自己塑造成上帝,那位有能力摧毁全世界的神灵。”由于核爆炸的威力足以威慑所有人(特别是经过广岛和长崎轰炸之后),所以我们尽了一切努力来制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但是我们很难想象世界上每分钟都有无数的子弹出膛,它们造成的伤害和原子弹爆炸同样巨大。但这就是现在的人类。一切都凭规模说话。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规模超过一定程度之后必然引发问题呢?

一个很直接的原因就是一旦规模膨胀之后,对这种潜在问题的回复意见就越来越少——我们所见的发展情况与真实的情况相距越来越远。对2008年金融危机最早的警示性新闻报导应该算是《美式生活》(ThisAmericanLife)广播在当年5月播发的一个节目,题目叫做“巨大的现金池”。当时的播音员亚力·布伦伯格(AlexBlumberg)仔细的探查了住房贷款危机演化的路线图,一直把最早的苗头追溯到了美国西南部阳光地带的区域性商场开发计划上。他采访了雷诺(Reno)的负责借贷的银行人员,这位银行工作者承认他们曾把50多万美元贷给根本无力偿还的人。他还发现纽约州北部有个人,凭借自己编造的一处大型锅炉房每个月获取10万美元的贷款,在其拿到钱之后又把这种虚无缥缈的资产马上转手卖给银行或者证券公司,最终全国的纳税人都不得不为拯救这些金融机构而掏腰包。《纽约客》的一篇文章写到,“这些人其实连买车的分期款都付不起,但是我们却为他们奉上了价值40万美元的住房。”这些一辈子困死在一个地方的人如果需要亲自去银行申请贷款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一分钱也拿不到,转过来讲,如果花旗银行的贷款人员亲自接触了这些负债累累的人,那么他们肯定一分钱也不会放,但是就因为整个银行的体系过于庞大,一些至关重要的信息根本没能到达它们本应达到的地方。当然了,银行的人也不会想去刨根问底的找出更多他们所需知的信息之外的实情,因为至少在那一段时间里他们一直在赚钱。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千疮百孔的生存之地:即将来临的地球末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千疮百孔的生存之地:即将来临的地球末日
上一章下一章

从巅峰状态的回归(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