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四百六十四章 始料未及

第三千四百六十四章 始料未及

两千人的战阵,也能称得上堂堂之阵?当你身为虎豹骑或者朴刀手的士卒,看着蛟龙军的军阵出现在眼前时,会这么认为。

前排的士卒,双手持戈,长一丈四尺,比之张飞的丈八蛇矛,还长了三尺两寸,丈八蛇矛,全长也不过一丈零八寸。

按照汉尺,两米五左右,蛟龙军的长戈,有着三米的长度。放在从前,如此长度,只能是对付骑军的长矛,且是震慑作用。

一寸长,一寸强,这句话不假,长兵器在对战之中,是有先手优势的。但这个优势,与距离密切相关,一旦被敌军近身。

那就变成一寸短一寸险了,是以顶尖战将,包括哪些身经百战的士卒,一旦用长兵器作战,把控距离,是必须要做到的。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保持距离优势,发挥长兵器的特点?答案是有的,就是眼前的堂堂之阵,你无法迅速接近敌军。

曹军的长矛有多长?或者说,大汉普遍的长矛有多长?叶欢会告诉你,多半在一丈以内,九尺是标配,丈二就算长了。

道理很简单,技术跟不上,兵器太长,容易断,全部用精铁,重量又上去了,一般人拿不动,勉强拿动,也无法持久。

叶欢的凤翅镏金镋,八十二斤十三两,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八十三斤,典韦的玄铁双戟,八十斤,丈八蛇矛,七十九斤。

拿着如此重的武器作战,威力的确是大,但对人的负荷,战马的负荷都是极大。所以只有猛将能用,平时都有专人拿。

所以不是关羽才有周仓为他扛刀,而是所有的猛将,用的重兵器,都有专门的士卒为主将背着,战时使用,不损耗体力。

一般这样的士卒,都是军中孔武有力之辈。当年胡车儿前来投奔叶欢,就为将军背过一阵凤翅镏金镋,他的力量,不输典韦。

你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士卒,都有和关羽张飞一样的力气,为他们打造兵器,就得兼顾重量与韧性,且样式,越简单越好。

兵刃如此,铠甲的要求就更高,地位也更重要。历朝历代,你在家里舞刀弄剑啥的,还好,你弄套铠甲试试看?

那可是谋反重罪,各朝各代规定不同,但超过十件,一定算。

当年在边疆与乌桓、匈奴、鲜卑皆有大战,异族骑军,对铠甲并不是那么讲究,说到底,还是与战术有很大的关系。

厚重的铠甲,可以加强士卒的防御能力,但灵活程度,肯定会有所降低。定边军之后的百战百胜,也与此有关。

看看蛟龙军前锋士卒,人人装备半身铠甲,且是器物阁精心研制的半身锁链甲,面对步卒的刀枪,弓兵的箭矢,都可防护。

这些铠甲,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叶欢绝不会觉得过分。兼顾防御与轻灵,加上高强的骑射飞射,恰是定边能克异族之因。

同样的骑术,同样的骑射,你打不死我,我却能打得死你。说穿了,这就是定边军克敌制胜之道,越简单,便越朴实。

当然,从当年边疆十二队开始,叶欢就推崇绝对的实力。抛开兵刃铠甲上的优势,单论马术,骑射飞射,定边也胜过异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在战场上也是至理名言。蛟龙军前锋士卒手中的戈,精心打造,强韧坚固,就可以先声夺人。

曹军与徐州军的步军军官士卒,心中都清楚,他们的盾阵,是无法阻挡敌军的滚动推进的,敌军的戈,可以轻松贯穿盾牌。

这只是其一,他们一旦破除盾阵,接下来的战术运用,亦是踏踏实实。身为将领,不该只会打呆仗,反过来,道理一样。

连呆仗都不会打的将领,一定是不合格的,此处,不容分辨。

陷阵一军为什么强,能在号称天下无敌的定边军步卒之中,为最强一部?答案就在他们的基础,做到了没有任何的瑕疵。

周必率领蛟龙一军后续士卒赶到战场,他们列出的战阵,也带给敌军这样的感觉,无论你从任何角度打击,对方都稳如泰山。

稳如泰山,步卒必备,是破敌战阵的第一步。曹军列出的坚阵,看似盾阵坚固,但在蛟龙眼中,挡不住自己的兵刃。

用重量与坚韧兼顾的兵刃,破除对方的盾阵,后续的步卒,将会迅速切入敌阵,进行无差别打击,他们的兵刃,是战刀。

定边骑军,如今的制式兵刃,叫做铬!兼顾刺击与劈砍,皆是骑军必备的战术,但二者之间,却有很大的战术区别。

刺击的好处在于,任何铠甲都抵挡不住,锋锐的箭头,可以破开所有的防御。但万事有利必有弊,弊端,在于防御。

倘若敌军能躲过你最大威力的第一次刺击,反击就会随之而来,长兵器防御方面的弱点,也会在此时,暴露无遗。

武道,可以入兵法,反过来也是一样。异族骑军,为什么在定边面前尽皆胆寒?攻守兼备这四个字,可以解释一切。

堂堂之阵的较量,定边军一定占据上风,周必心中,这是不可置疑的。敌军想要加以改变,就得在接近之前,变招。

你不变?那也简单,敌不变我不变,整体队形的推进,定边军会占据绝对的上风。对自己麾下的蛟龙一军,周必信心十足。

当然,这种战法,也有前提,你的弓兵,要足够压制敌军的相同兵种。就在前锋三十步的身后,便是蛟龙军的弓兵队。

距离敌阵一百二十步,也就是最前方的士卒,距离敌军盾阵一百五十步之时,弓兵的齐射就开始了,目的,不是杀伤敌军。

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弓兵队统领,在此时,打击敌军的目标,一定是对方的弓兵。射程更远的优势,就是要在此时发挥出来。

抢先手!三个字足以概括一切,己方的堂堂之阵,无懈可击,敌军能够加以打击的,便是远程。那就简单了,先行压制住。

弓兵队的任务,不需要对敌军的远程造成多少的杀伤,他们的第一要旨,永远是不让敌军的弓兵,对前方同袍造成威胁。

目的相同,其中的巧妙,各个主力军都有自己的风格。单单从射术上而言,周必有信心,自己的一军,可以进入前三之列。

蛟龙军是水军,水战之中,弓箭为先。甘宁主导蛟龙军,要求也不复杂,哪怕你是辎重营,也要随时能拿起弓箭射击。

很多时候,军中的训练,都是自发的。比如甘将军可以要求辎重营也具备不俗的射术,但医疗营,从未有人做出过要求。

叶欢在此目的明确,专业兵种,专业强是最重要的。这个专业,不仅仅是指医疗营的医术高强,能在战场上抢救更多士卒。

两军对阵之时,能不能正确判断形势,在最合适的战机出击,接回自己受伤的同袍,能不能在最快时间,保护自己的士卒?

专业是第一,必须要保证,但凡医疗营的士卒,哪怕只是担架手,都要具备急救能力,常见的伤情,必须能娴熟处理。

这是将军对麾下专业兵种的要求,但在定边军,求全是所有主力的常态。他们的日常训练,战场战术,可不会逊与主力。

军法之中,军中士卒要全力守护医疗营,但军法归军法,站在医疗营的角度,是绝对不愿意拖全军后腿的,训练丝毫不差。

以至于叶欢后来明确下令,军中医者,参与军事训练,每天不得超过半个时辰。且完全自愿,不得以任何形式加以逼迫。

这是医疗营,庖厨营的战力,那是真的不输任何主力。广陵之战,太原军的庖厨营奋勇突进,杀敌数量,丝毫不在同袍之下。

前线的先锋之后,跟着的就是弓箭手与刀盾手,双方的职责,划分的十分清楚,前者负责攻击,后者负责防御。

攻击者一心攻击,心无旁骛,弓箭手能做到,对一切的敌军攻击,视而不见,他们相信,自己的同袍能够挡住。

防守者,全力防守,自己的性命,是同袍的最后一道屏障。

就在蛟龙弓手的第一轮攻击开始之后,虎豹骑的骑军冲锋同时发起,借着这个空挡,他们能躲开,敌军弓手的初始攻击。

骑射,是骑兵对抗步军后阵的有效战术,虎豹骑也能熟练用之。他们的水平有多高?按张海龙的说法,不逊当年乌桓虎豹所部。

虎是伏图虎,豹是冉合豹,边军之时,若论骑射,乌桓可算异族之中最强一部。而前二者,又是乌桓部落之中的佼佼者。

虎豹骑能与此两部相比,一来有个谐音梗,二来也是三大王牌真正的认可。只不过,定边骑军,也远非当年可比了。

论骑射飞射,铁骑营,白马军,尤其是三大王牌,已然达到了一个巅峰。这是叶欢一年前,全军大比之言,亦是出自肺腑。

身为王牌,不断精益求精,在他们的努力和各部互相刺激之下,定边军骑军的骑射水准,恐怕是叶欢当年也始料未及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三国之凤舞九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国之凤舞九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千四百六十四章 始料未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