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墨子》
12.《墨子》
【点击作者】
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原是手工工匠,善于制造守城器械等,学过儒学,后创墨家学派。《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情节浓缩】
《墨子》原有71篇,现存33篇,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第二,天志明鬼。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间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
第三,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第四,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下面是非常有名的《墨子·公输》一篇的简介:
工匠公输般,为楚国制造了一种称为用于攻打敌国城墙门的兵器云梯,云梯造好之后,楚国将准备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来拜见公输般,希望能够阻止这场战争。但是公输般却说他已经答应了楚王。
墨子又拜见楚惠王:“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绣花绸袍,去偷人家的一件旧短褂子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攻宋国的打算。公输般也认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
墨子不慌不忙地说:“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楚王为他们准备了道具,包括城墙、守城的器械、云梯及其他攻城的兵器。公输般模拟攻打宋国的城墙,结果任由他多次改变攻城的战术,都被墨子抵挡住了,公输般攻城的器械用完了,墨子守城的方法还有余。
此时,公输般想杀了墨子,但墨子说他已将守城方法传给了弟子,即使杀了他,也不能攻入宋国的城门。
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作品赏析】
《墨子》内容广博,较多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