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法度
“将军,这城里的士兵看上去不像是没有准备的样子啊。”巴特尔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道。
苏合泰眉头紧锁,用蒲扇大的巴掌轻轻摩挲着下巴上的粗硬胡子盘算着自己下一步的行动,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巴特尔说的没有错,只要稍有常识的人就能看出来,大同城内的守备状况丝毫不像是群龙无首的状态。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苏合泰能确定的消息只有姜镶的确是造反了,但造反之后对大同城到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他却是一头雾水。
由于卫景瑗刻意封锁消息的缘故,李大海联系姜镶的时候只是知道大同城“乱起来了”,但具体怎么个乱法,城里现在到底是谁说了算,李大海也说不清楚,所以苏合泰来之前并不知道,姜镶已经叛逃出了大同城,现在大同城里面做主的是明朝巡抚卫景瑗。
在这种情况下,苏合泰仅仅靠着手下两万蒙古牧民组成的骑兵已经没有了攻下大同的本钱,此时最佳的策略毫无疑问应该尽快原路返回才是。
然而这次出征是满清体系内少见的下克上行动,颇有些后世日本关东军中“昭和参谋”们军部独走,搞满洲事变的意味。
这次行动要是成功了,一切都好说,要是无功而返,只怕自己的政治前途就要结束了。
好在满清此时还不像后来那般集权主义,哪怕是虏酋皇太极也要靠军功才能服众。
此时在满清体系中,只有一种人才会被责备,那就是无能的人。
所以说,对于苏合泰而言,现在需要考虑的早已不是拿下大同,而是如何刷出一份功绩来帮自己将功补过!
“将军,将军?”巴特尔在一旁小声提醒。
苏合泰终于打定主意,冷哼一声说道:“明军戒备森严,看来要么是姜镶那厮欺骗我大清,要么就是明廷已经将姜镶那厮收拾了。既然明军没有生变,那打大同也就无从谈起,传我将令,各部沿着大同城附近劫掠一番,抢到的粮草子女一半归将军府,一半各部自行分配!现在执行军令吧!”
巴特尔巴望着的就是这句话。一听苏合泰说完,连忙欢天喜地的下去分拨兵马,让各部台吉带着本部的牧民散到四周劫掠附近的汉人。
“抚台大人,清兵似乎没有要攻城的意思啊。”大同镇权总兵武大烈疑惑地问道。
不得不说,这次苏合泰擅作主张率军南下接应姜镶的时机其实选的已经是非常好了。
卫景瑗这边刚刚逼走了姜镶,那些平素跟姜镶走得近的将领们都开始人人自危。卫景瑗为此不惜放下文人的身段,亲自在巡抚衙门设宴和一群武夫们把酒言欢,安抚军心。
卫景瑗这边好不容易哄得大同镇各营军头们定下心来继续跟着朝廷走,结果朱慈烺这边又开始搞晋商案大清洗,几乎每天都会有锦衣卫来带走几个大同镇上的文武官员。
要知道,在边镇混的,有几个没拿过晋商好处的?大家的屁股可是都不太干净。朱慈烺这么干,谁还能定的下心来为朝廷卖命?
为了这事儿,卫景瑗私下里没少埋怨朱慈烺。
在他看来,武夫们收了商人几个臭钱,朝廷申斥一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算了。毕竟现在国朝多事,还要指望着这些武夫卖命呢。
谁知道朱慈烺非要较真,凡是涉案的官员有一个算一个,绝不宽恕!
实际上,反对朱慈烺这么做的不仅卫景瑗一人,就连朱慈烺的父亲崇祯皇帝都看不过去了,在给已经率军出征的朱慈烺的家信中指责朱慈烺这样严刑峻法会让边军将士寒心。
朱慈烺当然知道自己这么做会让朝臣和边将联想起当年苛刻的太祖朱元璋皇帝,更知道大同和宣府镇中必然会出现担心被牵连进来而想要去投奔满清的叛将,这无疑会给满清随时可能到来的入寇行动带来极大的助力,甚至因此丢到大同,宣府,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朱慈烺还是会选择绝不宽恕。不是因为这些边将的财产,而是为了维护法度的尊严,给后世立一个标杆!
在穿越之后,朱慈烺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汉人的王朝在国初的时候往往国势鼎盛,到了中后期就开始一个劲儿地往下滑。这里面的原因当然不会只有一条,但人情牵扯导致的法度不张绝对是原因之一!
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的统治者看来,所谓的法律不过就是一个政治工具,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清除不听话的臣子,情势紧急的时候律法就被丢在一边。
就好像晋商卖国案这件事,无论是交给崇祯来办,还是交给“我大清”的那些酋长来办,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抄几个倒霉蛋的家了事。然后等风头过了,新的晋商又会重新顶替老晋商的位置,继续贿赂边将,走私卖国(参考走私鸦片的中国商人)。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告诉所有人,从现在开始,“法不责众”,“议亲议贵”,“事急从权”,这些理由都将不再是违法者的保护伞。
从此刻起,直到大明终末,法律的地位将要高于一切!
法律说要杀谁全家,哪怕是皇帝也不能赦免其中的哪怕一个无辜婴儿的性命!
作为一个旧式士大夫的卫景瑗当然理解不来朱慈烺对法制的执念,更无法反对皇太子的旨意。他现在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地为朱慈烺“不合时宜”的坚持擦屁股。
这段时间以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安抚各个军营的军头,和他们挨个谈心,到了晚上还要亲自去各营巡查。
好在朱慈烺也知道体谅他的辛苦,特意让苏世双就近给卫景瑗运送了五十万两白银,让卫景瑗赶紧发放下去安抚军心,不然大同城里面造反的恐怕就不是只有姜镶一个了。
就在卫景瑗这边手忙脚乱地安抚军心,整顿军备的当口,辛家堡的使者突然来到了大同城告诉卫景瑗满清大兵已经包围了处在长城之内的辛家堡,同时还说了边墙附近的三个堡垒的守备都已经投降了满清的事实。
这个消息对于卫景瑗和大同镇上下的官兵来说无疑于是一道惊天霹雳。卫景瑗接到消息后赶忙吩咐随从打开地图,查找辛家堡所在的位置。这一查才发现,满清大军已经距离大同城不足百里的距离。
如果没有意外,满清大军最晚将在两天后出现在大同城下!
饶是卫景瑗一向以沉稳著称,当下也慌了神,赶忙急匆匆地向兵部告急(卫景瑗还不知道现在兵权已经归到了以朱慈烺为大都督的大都督府中),同时传令各营守备,参将,游击,到府衙开会,商议如何抵挡满清大军即将到来的入侵。
这种会其实没什么好开的。明军上下经历过几次满清入寇之后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明军绝不可出城跟满清野战,战则必败。
至于孤悬在外,面对数万清兵围攻的辛家堡,即使是主战的卫景瑗也不得不表示自己不能主动出击去救援他们。
别看大同镇这会儿还有五万边兵,对面的清兵只有两万,五打二看上去似乎是大优势。实际上这会儿清军已经经常可以跟明军打出一打三乃至一打五的战绩出来。就清军这两万人,哪怕是集合了宣府大同两镇之力都未必有把握在野战中取胜。
更何况,受限于情报不足,卫景瑗也不知道满清大军的人数确切有多少人,使者也只是含糊地说满清兵力在几万人之间,卫景瑗不可能冒着丢失大同城的风险出城救援辛家堡。
所以,全体将领包括卫景瑗在内,立刻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紧闭城门,等待朝廷援军来救。
至于如何防御,这部分内容争议不大,历史上大同城抵御过不止一次的外敌入侵,早就形成了一整套的防御理论体系。只要城内不出现主动开城门的叛徒,大同这样的雄城几乎是不可能被外敌攻克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大同这么重要的军事重镇,历史上每次易主都是内部出了问题。
原本历史上李自成打大同,靠的是姜镶叛变,满清打大同,靠的也是姜镶叛变。等到满清打姜镶,靠的则是姜镶的部将叛变。
卫景瑗虽然不是穿越众,不知道这些知识,但他太了解这些边将了。
既然姜镶能存着明清之间搞骑墙的心思,凭什么武大烈不能?
凭什么在座的这些军头们不能?
所以这次会谈,说是布置防御,其实更多的是探探各营军头们的口风。
不得不说,卫景瑗能有这种试探部下武将的想法,还要拜姜镶所赐。历史上的卫景瑗就是太相信大明武将们的忠诚才会被姜镶这么轻易地卖给了李自成。
“抚台大人,我们全都听你的。这仗,你说怎么打就怎么打,我们绝无二话!”
当日会议上,又是武大烈这个代理大同总兵第一个跳出来支持卫景瑗。
此时其他各营的军头们手上的家丁都在追击姜镶的时候被打得伤的伤残的残,在这大同城里面,实力最大的就属这个外地人武大烈了。
现在武大烈一表态,其他各营的营头们也都赶紧跟进表忠心。
已经被姜镶搞怕了的卫景瑗并没有因为军头们口头的忠心而掉以轻心,一边夸赞了武将们的忠心,当场布置防御任务,一边悄悄安排自己的抚标亲兵将各个城门用巨石堵死。
除此之外,卫景瑗还吩咐自己的亲兵昼夜巡查各处城门,以防止有人铤而走险打开城门放清兵入城。
就这样,负责进攻的苏合泰没有攻城的意思,负责守城的卫景瑗没有野战的意思。
看上去大同城暂时没有了丢失的危险,可苦的却是大同城附近的百姓。
自苏合泰抵达大同当日起,各部蒙古骑兵连休息整备都顾不上,第一时间就开始了针对汉人的惨无人道的烧杀淫掠。
然而让苏合泰意想不到的是,散出去抢掠的蒙古骑兵们还没抢多久,就突然回报,说是在大同东北方向出现了一只急速逼近的明军,距离清军已经不到五里的距离。
“哦?明军竟然有胆子出城野战?哈哈哈,天助我也,这下子老子的军功有着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