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节 静功篇(二)
逆式呼吸静坐法
1.导引:当腹式呼吸静坐练到丹田发热以后,就可以进行逆式呼吸静坐的练习。
要改变呼吸方法,即吸气时逐渐随气收缩小腹,小腹凹下去,同时收肛提谷道;呼气时腹肌逐渐放松,小腹部慢慢鼓凸,肛门微收。
呼吸要自然进行,不要有丝毫勉强做作。
全部用鼻呼吸。
吸气时用意念导引这股热流,使之冲破尾闾关,沿着督脉向上引,令其穿过命门、夹脊,过玉枕,上百会,经上鹊桥向下经人中降至任脉,再由承浆、华盖、膛中、七坎直达丹田。
热气周而复始,一呼一吸一个循环,称之为打通任、督二脉,以上所叙述的就是任、督二脉上的穴位。
实现了任、督二脉相通之后,即为小周
天。
2.收功:不想再坐时,首先必须慢慢散意,即从练功之意散开来,进入收功。
撤桥,舌头不用再舔住齿龈了。
松齿,牙齿也不用再咬合了。
明目,慢慢睁开双眼。
吞津,将口中的口水缓缓咽下。
撒手,慢慢地将两手放开。
这时,意念上想象气从全身的毛孔向外放出约1-3分钟。然后可微微摇动身体,两个手掌互相摩擦,直至掌心发热之后,将两手掌心贴于面部,上下摩擦脸面24次。
然后轻放双足,两手扶在双膝上,再向前缓缓伸直,静待片刻后才慢慢起立。
卧功
筋经功的卧功又叫如意卧、吉祥卧。
这种功法看似简单,但如能长期坚持下去,很有好处,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最为适合。
由于功法简单,易学易会,疗效显著,曾有多位神经机能障碍、肢体不能活动的瘫痪病人,长练此功,治疗好了顽疾。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太清调气经》云:“服气功余暇,取静室无人散发脱衣。
”早晚静时解松衣扣,作好卧前准备之后,端坐于床上,坐好后不要呼气,也不要吸气,突然空吐出一口气,将体内的浊气吐尽,口鼻同时一吸一呼3次,吻唇,合齿,舌尖轻舔上腭,微闭双目,留一线缝。
由鼻
缓缓吸进新鲜空气,一口咽下,以补丹田呼出之气。
向怀中屈膝收双腿,两脚心涌泉穴相对,两手心向上,静默片刻,从左右同时分开,上举至头顶,将左手的劳宫穴平压在头顶的百会穴上,右手之劳宫穴重叠在左手的外劳官穴上,女性将右手的劳宫穴平压在头顶的百会穴上,左手之劳官穴重叠在右手的劳宫穴上,然后平心调息。
自然呼吸,鼻进鼻出,略坐片刻,
约3至5分钟左右。
手足保持原状,顺势向后倒下,仰卧,面部向上,仍然保持坐的姿势,卧约5分钟。
身体向右翻转,左右手掌同时向下移动,贴着左太阳、右太阴,抚摩沿脸颊下,至右手小指的螺纹面贴放在太阳穴上,无名指、中指、食指靠拢与掌面贴在脸颊上,大拇指的指尖,内侧贴靠在耳垂下的夹车穴后的凹下处;左手顺左肋下移放在股骨头下,左大拇指外侧掐在左手食指的商阳穴上;右腿曲,左腿伸,意守丹田,自然呼吸,鼻进鼻出,有意守丹田20分钟。
开始练此功时,易于入睡,练一段时间之后,全身发热出汗,那时可以从20分钟增加至一小时左右,一般练30-40分钟即可。
,每日起床前、晚睡前练功。卧时将被盖盖好,以免受凉。
站桩功
筋经功的站桩功又叫浑元桩。它可以使气血流畅,所以既可以练精气神,又练筋骨肉。习武者都必须以站桩为基础。
1.姿势:
面向南方站立,右脚向右横跨半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平稳地站立,双脚尖向前。
2.调息:
空放一口气,排除体内浊气,沉肩,坠肘,全身放松,口鼻同时一呼一吸3次。
吻唇,合齿,舌尖轻舔上腭齿龈处。
双脚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各向左右移成内八字,身体重心移至双脚外侧,脚趾内抓地。双膝稍曲,亮出涌泉穴,自然呼吸,鼻呼鼻吸。
3.意守:
垂帘,双眼微闭,留一线之缝,内视鼻尖,向下从任脉路线直想到丹田,两手成莲花掌,双手虎口相对,两臂慢慢抬至胸前,肘关节稍下垂。
此时营造意境,心里想象着怀中抱的是一棵大树(如松柏树),你自己此刻头顶蓝天,直耸云宵;脚踏大地,巍然而立;背靠大山,四周弥漫着松柏树的清香……沉醉在这样的意境中,意守丹田,练至丹田发热。
当丹田发热后逐渐会出现一些内动现象,全身气血旺盛,经络通畅,两腿有股暖流往下冲,两脚发热,如深深嵌入地中,屹然而立。
如果达到上述境界,身心有如在雨过天晴后感到的无比轻松愉快。
练站桩功的时间最初为5分钟,逐渐增加到半小时以上。
如感到腿部疲劳,要适当坚持,才能收到功效。
4.收功:
慢慢睁开双眼,松齿,开唇,翻掌,两手在丹田处交叉,左手劳宫穴对准丹田按在小腹上,右手劳宫穴对准左手的外劳宫穴重叠地放在丹田上。
女性相反,右手劳宫穴对准丹田,按在小腹上,左手劳宫穴对准右手的外劳宫穴,重叠地放在丹田上。
双脚并拢,松舌,吞津,默数20-80拍时间,仍然想着丹田。
撤手,双手同时四指并拢,大拇指外侧指尖掐住食指甲根的外侧商阳穴上。
两手下垂至两大腿外侧,意守丹田24拍时间。
两手掌心相合,用力摩擦使之发热,然后两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由下而上贴面擦推,上至额部,下至面颊。
这样作可使面部气血畅通。
站桩功结束后可以自由散步活动一下,如感到全身酸麻,可进行四肢的自我按摩或拍打。
以上坐、卧、站四种静功就介绍完了。
坐、卧、站功各有其特点使身体过累,尤其是重病、身体太弱的人,也不宜行站桩功。
卧功的优点是比较舒适,不累,易于松弛诱导入眠,对久病体弱者最为合适。
坐功为初学者常常首先采取的姿势,它兼具了站、卧二功的优点。
,选择哪种静功姿势,要根据体质和病情灵活采用,但为了多方面配合,最好坐、卧、站三种静功都能掌握。
一般是先练坐功,辅以卧功,有一定基础之后,再加上站桩功,采用“坐”“站”结合的方式。
第二节静功要领及注意事项
静功的要领不外乎调身、调心和调息三个方面,而且三者必须密切结合。
这里讲的姿势、意念和呼吸是气功锻炼的三种手段。
各种功法对这三者的锻炼虽然常有其侧重不同,但这三者始终是气功锻炼的一个整体;是在意念活动的主导下进行的。
具体说来,筋经功静功的要领是:松静自然,意气相随,调整呼吸。
:i一、松静自然:《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里强调了真气的产生与“恬淡虚无”有极密切的关系。
“恬淡虚无”四个字翻译成现代气功术语,就是“松静自然”。
放松、入静、自然,是气功锻炼的基本原则,它们对于静功尤为重要。
在这里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努力作到一个“松”字。
这个“松”既指肢体的放松,也指精神上的放松。
前者不仅是指肌肉、关节,连内脏都要自然松弛,同时,练功的姿势要正确。
姿势不正确,不仅会影响肢体的放松,还会影响人静。
这就是古人说的“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
”后者精神上的放松,主要是要解除精神上存在的某些紧张状态。
精神不紧张,才能作到肢体的真正放松。而身心的松弛必然使得经络通顺,气血流畅,这样大脑才易于入静,呼吸也才易于调匀。
当然,这种放松不是松懈,不是松散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