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安排

第四章 安排

刚送走周科中的柳长风,坐在沙发上陷入了沉思。其实对他来说,为周科中找个工作,不是什么难事,给几个熟识的县领导打个电话,估计他们也能给自己面子的。

可是,现在不是时候,说严重点,是多事之秋。听说市委最近要大面积调整干部了,这是市委书记李潇酝酿已久的结果,也是全市权力和利益的一次再分配。图穷匕首见,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幕后各路高手此刻也凝神定气,琢磨着将手中的棋子在这最关键的节点放到最关键的位置,以图一击制胜。

柳长风,有幸成为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所以最近更加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唯恐有什么把柄留给别人。再说,他现在也没有心思和精力去管这些事。

可是,当他一想到周科中的岳丈老周,就又犹豫不决了。毕竟,在他家最艰难的时候,是老周不计回报的帮助了他。锦上添花可以忽略不计,雪中送炭却是没齿难忘。尽管柳长风的母亲死了多年,两家也没有走动,可是人情毕竟是在十几年前栽下了,得还,而现在,就是回报周家的最好时机。

柳长风轻轻叹口气,从沙发上站起身,准备吃点早餐。在一旁的盛饭的妻子蓝漪,看他若有所思的样子,就开口说道:“这小伙子看起来还不错。是不是看看先给他们县里杨百里打个电话,简单说说,点到为止,具体结果就看他造化了。另外,关键时刻,还是低调为好。”

刚才在卧室里,其实周科中和柳长风说什么,她都听得一清二楚,出来给周科中续水,其实是为了缓解当时气氛的尴尬,更是为丈夫思索创造时间。以前丈夫也向自己说起过周家的恩情,蓝漪多多少少也知道点他老家的事,所以这时还是像以前一样,在柳长风拿捏不准的时刻,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柳长风结果蓝漪递过来的饭碗,连连点头。这倒不是他是什么妻管严、应声虫,而是内心里一种对妻子的敬重和信服,甚至还有点顾忌。

这主要源于蓝漪的家庭,蓝漪的父亲退休前曾官至市委宣传部长,是市委常委。在此期间,为自己的女婿柳长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铺设了光明道路,可以说柳长风在仕途上的每一步,都播洒了他岳丈的汗水。这样,柳长风从市农业局的一名科员,到市委办公室秘书,再调任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直到当前的副秘书长。

尽管后来老人家去了人大出任副主任,两年后又退休回家,彻底退出了权力中心,不过依着他多年来自己精心建立的人脉网络、错综复杂的人情储备,加之本身也算谦虚低调和蔼可亲,所以余威尚在,多少还是有点影响的。对这次马上要到来的干部调整,他了然于胸,大概也了解了决策者的意图和布局,就拉下老脸,亲自往李潇书记那儿跑了两回,极力推荐柳长风。

按说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头,跑去市委推荐干部,推荐的人还是自己的女婿,虽然有什么“举贤不避亲”来盖脸,可毕竟不是正大的事情,好说不好听。要做出这个举动,得需要多少勇气。

可见对柳长风,这个老人家付出了多少心血,寄予了多少希望。这个世界上,只有几个人是真心希望你过的好,其他的,面对你的成功只有嫉恨和煎熬,甚至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你小于等于他们时,彼此可以相互取暖真心扶持,当你努力跃出这个行列就会有隔阂产生矛盾以至于仇恨。

所以,在工作生活中,柳长风把对岳丈的尊重和敬畏复制到蓝漪身上,对她一直礼遇有加。何况,凭着多年来的家庭熏陶和女性特有的精明,蓝漪的政治敏感性不比柳长风差,往往在复杂的形势或者关键时期,她都能找到正确角度,分析精辟独特。而且事实证明,基本上还都是正确的。

凡是事业上成功的男人,背后的女人绝对不是平庸之辈。如果一个男人多么能力卓群又官运亨通,而与其朝夕相处的女人却俗不可耐尸位素餐,那么结果就是这个男人肯定在仕途上走不远,甚至还会有身陷囹圄的下场。可以从那些落马的或者边缘化的领导身上看出,这一点绝非危言耸听。

由是在柳长风心目中,蓝漪不但是同床共枕的妻子,还是志同道合的好战友,很多时候自己的决定,都是在家里两人商量后共同做出的。

打个电话说说吧,起码,自己去做了,对良心有个交代即可。这么寻思着,柳长风心里就做出了决定。

此时周科中正神清气爽的往火车站行进。他知道开往县里最早的车次,还有3个多小时。他决定溜溜达达往那走,既能省点打车钱,又能好好观赏下这个城市的风景,不枉出来一回。

等火车到达地同岭镇,天色已晚。周科中急匆匆赶到安老师家,谢绝了夫妻俩的挽留,跨上车子,一路狂蹬。转过山脚,下了公路,在淡淡的夜色中,能依稀看到自己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周科中心头顿时涌上一股热流。

隔天,天桥镇党委书记严德铭,一大早就推开自己的办公室,刚刚坐定,烟还没来得及点一支,桌上的电话就响了。三四声之后,他才拿起电话,话筒里传来一声:“德明书记吗?”

一听这声音,闫德明就知道是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杨百里。他的声音比较有特点,带着点山东味。

“是我,杨县长这么早?最近挺好的吗”闫德明赶忙接过话道。

对这样比较重要的电话,决不能开口就问:“领导什么指示?或者领导有什么意见?”否则不但容易显得对对方不太尊重,有点有话快说的意思,而且还把两者交流的空间挤兑没了。做领导的,这是最基本的功课。

“德铭书记,在乡镇怎么样,还习惯不?住宿还是天天通勤呀?”

闫德明嘴上一边回答,脑子里一边飞速的旋转。他知道今天老杨亲自给他打电话,绝不是这类婆婆妈妈的事,甚至不是工作上的事。只要是工作上的,都是以文件下发或者政府办通知的固定程序,予以进行的。这类电话,往往都是私事,或者拿不到台面上的,却绝对比经过工作程序传来的重要,切不可等闲视之。否则,你就会在不经意之间,把不该得罪的人得罪了。

果然,杨县长电话里寒暄一阵,话题一转,好似不经意问道:“你们中学是有一个民办教师,叫什么---周科中的,刚被辞退?

闫德明嘴里啊啊着,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周科中,也没听说过这个事,就直接切入主题:“应该是有的,领导有什么指示,我马上安排调查一下。”

杨县长打着哈哈,说:“听说这人比较优秀,文笔不错。当然我也是听说而已。如果真是这样,看看有没有必要留在你们政府呀。当然,我也是听说而已呀,德明书记。”

闫德明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叫自己安排个人呀。

对一个基层领导来说,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人事安排。因为要招进个人,就意味着县财政里多个口吃饭的嘴,不是某一个部门就可以决定的,而是牵扯着方方面面,关键的步骤也不可能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要在恰当的时机,多次争取名额、协调关系,反复做工作,才能正式落地。当然,合同的、临时的除外。

按说,常务副县长是实权领导,位高权重,也是常委,有资格在常委会上发声,在事权财权方面可以有相当的话语权,不过在干部管理和资源调配方面,对一个大权在握的乡镇党委书记,还没有绝对的影响力一说。也不至于说杨县长颐指气使一个电话,不管什么事,闫德明就马上屁颠屁颠的去办,毕竟,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这根针眼虽小,还要确保上级形形色色的线条穿过。

上面能影响自己、决定自己的人员、部门、组织,实在是太多了。而自己本身各项资源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精心统筹,认真调配,尽量争取让各路大仙都满意,对自身产生最大的效益。

大脑在高速运转之后,闫德明已经敏锐的意识到,杨百里肯定是受人之托,才打的这个电话。而这个人,在杨百里心中分量也不会有多少,电话里一再说“只是听说”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闫德明当即心里就大致有谱了,不过稳妥起见,他还是想再试探一下。

“县长关注的人,肯定差不了。我马上着手了解一下,尽快办好。只是,把他放在什么位置,才能更好发挥他的才能呢”。他这么问,实际上是想套一下,怎么摆布周科中的身份和编制问题,这可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环,他当然希望这个问题最好由杨百里承包。

杨百里当然明白,他打着哈哈,说“具体什么位置,身份什么性质,当然由你决定了。至于以后什么样,我肯定是没有时间过问了。能进行到这一步我也算满意了。谢谢你呀,德明书记。”

这下杨德明彻底有数了。如果说以前他还是在县政策研究室当主任时,这么看似云里雾里的话,还真听不出来,可现在已经在党委书记位子上坐了一年多了,几乎天天接触的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应付起来也渐渐驾轻就熟,不是什么头疼的事了。

其实,托请杨百里办这个事的人,正是柳长鸣。当杨百里接到电话后,心里也是一番衡量。正如杨德明所猜测的,在杨百里心目中,柳长风还真没有什么分量----一个市政府副秘书长,和自己平级,实际权力还没有自己大,如果所托之事是自己权利之内的,当然小事一桩,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就要动用自己资源,人家给办是看你面子,就要欠下人情债。自己可不是一把书记县长,还没有到一言九鼎的地步。不过柳长风毕竟是权力核心圈的人,刚刚四十岁,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而且他和自己平时工作接触也很多,关系也不错,面子还是要给的。

思来想去,他决定点到为止的操作一下,就是先把人安排到工作岗位上,具体什么职位,是临时还是占编,承办人自己决定,自己不过问更不会追踪。这样好歹对柳长风是个交代,也不会欠别人什么人情。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爬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爬活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