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的面试(第2题)
其实刚开始想第一题的时候,1号考生的笔记是这样的:
“1.围城——辩证看待+孺子牛——张富清,拓荒牛——顾方舟,老黄牛——黄大发”
当时他并没有选择袁隆平院士,有两个原因:第一他家喻户晓,考官听着可能没有新意,第二袁隆平是04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离现在有点久远。但没想到考试前天下午他看到网上流传着袁隆平爷爷离世的消息,那一句句对袁老的吊念让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网友1:无双国士下农田,万户千家起炊烟,虽已驾鹤西游去,却留稻香在人间。
网友2:一日三餐,永远怀念!
网友3:永远缅怀袁爷爷!我会好好吃饭不浪费粮食!也会告诉我的孩子珍爱粮食,粒粒皆辛苦!!!
网友4:袁爷爷,我刚刚吃好饭,吃的特别特别干净。
网友5:有的人走了,如一粒尘埃消失;有的人,如一颗星辰,生命不在,精神依然闪耀。
……
虽然后经证实,这是谣言(袁爷爷于2021年5月22日离世),但这也让1考生转变了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一个人离世后,才去缅怀;为什么不在他还健在的时候,就好好珍惜呢?所以,1号考生决定以后使用例子时,不管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只要是发自内心喜欢的,就大胆的使用,千万不要让大众的意识完全左右自己的想法。
……
平复了一下心绪,1号考生继续开始答第二题:
“考生第一题回答完毕,现在开始回答第二题。如果当时我就在现场,我会采取这样三种方式:
第一,适当的沉默。有句话说得好‘最怕空气突然很安静’;通过适当的沉默能够引起同事的注意,让大家快速看向我;
第二,趣味的话题。在大家看向我后,我会迅速调整讲话内容,去掉那些僵化的形式,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单位近段时间发生的轶事趣闻,同时简单总结一下这些故事的启示。
第三,互动与交流。在分享故事的过程中,我会加强与在场同事之间的互动,如询问他们的看法以及当事人的切身体会。
相信通过以上方式能够解决现场的尴尬氛围。待表彰大会结束后,我会私下以委婉的方式询问与会者对我讲演的看法,并针对问题及时制定计划,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与第一题相比,第二题明显更贴近实际,属于应急应变题,不需要考生像第一题一样分析很多,关键在于对策,即做法,只要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说多长时间都可以。
因而1号考生并没有像前面一样,洋洋洒洒说了很多。而是简单直接地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虽然他没有多少处理这类事件的经验,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出了以上答案。不过,在他的内心深处总觉得这一答案缺乏了一点新意。可他也知道面试不能追求十全十美,能中规中矩地答完也是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