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南下传艺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晚年自号乐寿老人。生于直隶天津大沽口(今天津塘沽)。中国近代军事、政治人物,中华民国直系军阀的首领,也是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因驻军保定,又称“保定王”。---百度百科
清朝末年,我是来填坑的嘛,不我还是来挖坑的,有完整传承的师门就这点好处吧,有写不完的秘史,拳谱写起来太累了,要把动作都交代清楚,也不能凭空捏造,所以就慢慢打磨吧,下一章一定发!插旗
开头我为什么放了一段百科呢,今天他不是主角,不过我说的故事与他有关
说光绪年间,群雄割据军阀混战,在这乱世之中,有个老头闯入了大家的视线,这个老头不一般,以六十岁的高龄,只身提刀赴京城
刀宽一掌,长五尺(约一米六),即苗刀,苗刀,是一种双手持用的长刀,因其刀身修长如禾苗,而故名苗刀。明朝早期用于对付倭寇,因为比他们的武士刀还要长一掌,就凭此一掌之距胜之,后期用于对付鼠尾辫的骑兵,专门砍马腿,电影《绣春刀》中,加钱居士用的那把就是了,想了解自己去看电影吧
这老头姓刘名玉春,通背合一拳近代有史可查第一人,所以说,进庙拜佛三炷香,这头香我拜的就是他,在他之前的祖师爷都已经无史可查了
刘玉春六十岁了还要带上苗刀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去京城只因他也是天津人,一路护送军阀曹锟进京述职,曹锟也是有魄力,后来就成立了大刀队,让刘玉春担任教习,这个大刀队专杀日本人,趁夜摸进部队暗杀,毕竟火器的年代,大白天容易被发现完犊子了不是,晚上用枪也是声音太大容易暴露,所以都用刀
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曹锟下野了嘛,刘玉春也就赋闲在家了,后来倒是也还有人来请他出山,不过刘玉春的武夫臭脾气也是犟,给出了一将不侍二主的说法,至此招揽的人这才走了一干二净
都说隔代亲,辈倍亲,一身武艺的刘玉春偏偏对自己的孙子疼爱有加,晚年病床之上,一事无成又没有一技之长的孙子近前询问今后的安身之法,才告知,早年曾有两位入室弟子任氏兄弟,一名秀峰一名鹤山,如今已在上海站稳脚跟,遂让孙子带上门内关隘投奔而来
两兄弟见到门内的刀谱拳经自然是喜出望外,至此勤学苦练终在大上海闯出了一番名气,当然这是后话了,包括后来的兄弟分家,传艺苏州等等,我们有缘再续
我有一卷苗刀刀法,汝等学否。。。
(想什么呢,这是能写在免费章节的?)以后写以后写哈了个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