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内外兼修
张迪在哪儿,冯过是知道的。
此次征讨叛军,冯通判并未随军出征,而是作为后援呆在铜鞮统筹粮草运输供给。
杀鸡焉用牛刀……咳,区区流寇草匪,用不着冯大人亲自出马。况且,粮草事关重大,也需要得力之人主持指挥。
物资补给是战争保障,决定战争的胜负,后勤官绝不好当。
“食者,民之天,兵之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用兵制胜,以粮为先”,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无论是处在进攻还是防御状态,粮草都是其生命线。
“粮道”问题往往成为一场战争的决胜因素,甚至会影响一国之兴衰。古代的善战者,也往往是利用粮草而决胜的大师。
军队的后勤运输,完全靠人力和畜力,加之当时交通条件极差,使得远程运输任务格外艰巨,而中途的耗费也往往成倍增加——
“百里之内,供二万人食,运粮者须三千六百人”。
“六斛四斗为钟,计千里转运,二十钟而致一钟于军中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石得一石。言远费也。”
如果把二十“钟”粮食运到军中,到达目的地只剩下一“钟”;同样的,把二十“石”粮食送到军中,实际也仅仅得到一“石”。
所以,“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因为兵粮运输上的困难,古代中原用兵打仗极难实现草原民族那般的长途奔袭,而且他们一旦孤军深入敌境就将陷入断粮的尴尬境地。
而如果是需要长期对外作战,长线运输甚至可以影响倒一个国家的兴亡——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一场出兵十万的战争,至少要影响七十万个家庭不能正常从事生产劳动,而这必将对该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而如果这场战争持续时间较长,即便是强盛如当年的盛汉,也将在战争中万劫不复,正所谓“国之贫于师者,远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尽管在古代粮草运输是一件苦差事,但战争的发生往往不是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要想取胜就必须有良好的粮道维系能力。在这方面,萧何就是大师级的人物。
在楚汉战争中,萧何虽然不像韩信那般冲锋陷阵、攻城略地,但他镇守关中,通过水陆运输,将粮草远远不断的运往前线,支援刘邦作战,为其战胜项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所以,在大汉开国论功行赏时,刘邦认为萧何功居第一。而与之相反的,就是中国历史上大部分中原王朝的北伐者们。当国力强盛时,他们往往对北方游牧民族采取攻势,但千里运粮,特别是运到荒芜的大漠地区,其损耗之大可想而知。
而由于运输组织不力,中途耗费巨大,致使国内百姓疲困,进而引发天下骚动,最终可能还会导致王朝的动荡,西汉由盛而衰就是如此。所以,多数王朝才会选择更加保守和低成本的修长城。
而善战者在保护好自身粮道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的断敌粮道,这是他们的“取胜之匙”。
在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时,如果能够千方百计的截断敌人粮道,必然会使敌人陷于饥饿状态,而且随之而来的还有斗志的丧失,甚至是直接崩盘。
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星夜奔袭袁绍的粮草储备之所乌巢,致使其全线崩溃,而曹军再乘胜出击,取得大胜。
而在攻城战中,进攻一方的将领们也往往利用断粮的方式,使一些坚固的城防彻底屈服,具体的做法是:
一、深沟高垒,在城池四周挖掘深沟,筑起营垒,切断城外与城内的物资联系;
二、夺取敌人在城外的粮草储备,防止敌人就近取得补给物资;
三、安排机动部队在离城较远的地方游弋,随时切断该城与其他城市的联系。
以上三步如果能够顺利实施,无论多么坚固的城市,都将陷入坐吃山空的巨大恐慌之中,最后也往往以守将投降而告终。
总之,因为军粮运输效率极其低下,给人造成了一种“打仗耗费粮草、不打仗就不耗粮”的刻板印象,而实际上,无论是攻是守,粮草都要消耗,吃饭问题也都是头等大事。“粮饷之道,胜败攸关”,这是战场上亘古不变的真理。
张迪乱军终究是草台班子,一鼓作气的攻城掠寨,胜利来的来快太轻易,之后便是各种“享受生活”。高举反旗对抗朝廷可不就是为了享乐嘛,今朝有酒今朝醉,哪来的长远大计?粮草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大开常平仓便是。再者,“晋王”大军驾到,当地富绅得表示表示吧,要识趣,否则就不是犒军了,少不得来个“抄家问斩”。如此这般,军需暂时是不愁的,坐吃山空?不不不,那些个狗大户是韭菜,割完这茬割那茬,且有得薅一阵子呢。
总而言之,“晋王”账下缺乏守城能人,所谓“守城三法”根本就没用上,这就难怪官军掩杀过来势如破竹了。先前夺城有多快,溃败就有多快。
冯过作为“正方”后勤部长,调度指挥也算是井然有序,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此次征剿,非长距离跋涉,战事进展又极为顺利,事实上军需供给毫无压力。大军攻占汾阳后,自有本地乡绅犒军,之后一路平担过去亦是如此,真正耗费的军资其实很少。
如此一来,冯过还真的是够清闲的,“无所事事”到可以关注其它事,比如张迪去哪儿。
十八日大军开拔,冯过坐镇铜鞮,却是将“悬镜司”现有的十名探子分两人一组全撒了出去,冯一跟着宗泽,时迁则随着主力大军行动,每日都会有信息传送,他再一一汇总,作出相应的判断及部署。
传递情报信息的方式是信鸽。
现有传递信息的方式大致有:飞鸽、烽火、火箭、手语、书信、旗帜、鼓号、狼烟等。
时下的信息传递方式以人力或畜力为载体。传递速度慢,效果差,保密工作不能完全得到保证。只有官府的文书有专人快马传递。
烽火的燃气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通过山峰之间的`烽火迅速传达讯息;古有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而失信于天下,导致周朝衰败的典故。烽火主要是白日以燔烟作警,夜晚以火光作警。
骑马送信称为邮驿。商朝时就已经有了邮驿,周朝时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彼时的邮驿,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三、四里设有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马匹,在送信过程中可以在站里换马换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够一站接一站,不停地传递下去。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制订了详细的“邮政管理办法”:竹简怎么捆扎、怎么加封泥盖印保密、怎么为邮驿人马供应粮草等都有明文规定。汉代还在这个基础上,规定每五里设置一邮,每十里设置一亭,每三十里设置一驿。驿站有专人管理,并饲养驿马。大定战争频繁,军事紧急文件很多,送信的人改由士兵担任,并出现了“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加急程度。送金牌文件的,一昼夜要连续跑五百里。每到一处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送。急递的驿马脖子上系有铜铃,白天响铃,晚上举火把,撞死人概不负责。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孔明灯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他算准风向,制成会飘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书信,后来果然顺利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大昌时南方叛乱,史万岁孤军深入剿匪,那时没有快递公司,只好把战报放进竹筒里顺水而下。
此外,还有风筝传书、鸡毛信等多种手段。而一般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托人捎带信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其中,信鸽使用的频率最高。
飞鸽传书或鸿雁传书,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因为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识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苏武牧羊”的故事: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匈奴囚禁在北海无人区牧羊。后来两国和好,汉朝使节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谎称苏武已经死了。
苏武的副使想出一计,让使节对单于讲:“汉朝天子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雁腿上的信里写着苏武没死……”单于只好把苏武放回国。
此后,雁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常常出现在诗文中。“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甚至还用竹木制成雁的形状当做信封,中间夹着书信。也有的制成鱼的形状,并用“鱼素”、“双鲤”等代称书信。
信鸽驯养可是门技术活,时迁恰巧“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