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缘遇同族 乡音诉归
微夜风冷
远处隐隐传来鸣金的声音,慌乱息兵的兵士相互搀扶,拖拉着疲惫的身躯渐渐散去。
乌江江畔慢慢的静了下来,越来越静,越来越静。。满目的凄凉伴着雷雨忽明忽暗。
强撑着身体终于坐了起来,环顾四周,偶尔还有西索和人在哼哼的声响,尸堆里还偶尔会爬起晕迷挣扎着苏醒的人。
发生的一切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仿佛熟悉的场景就在眼前一幕幕的显现。一脸的懵逼,心想:“穿越??”这是第一反应,“不会吧??做梦??太真实了吧??”
低头打量了下周身,还是在家时当睡衣穿的那身仿古对开风衣,很脏,全身已是浇湿,被地上流淌的血水混合的已无法分辨原本的颜色。
就地坐正了身体,缓了缓劲,“不应该啊,他妈的什么情况?”低吟一句。
抬头看了一眼这乱糟糟的江滩,顺势环顾了一眼江面,在狂风暴雨的加持之下,江面上除了翻滚的大浪,什么扁舟、艄公啥也没有了,岩崖之上只剩一滩血水和被撕开的碎肉。
一队人马隐隐的出现在不远处的江畔,时不时的翻弄起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缓缓朝着这个方向走来,不一会已到跟前。
有人在收集散落在地上的兵器,也有人在翻弄尸堆,把和他们穿着相同盔甲的兵士尸体抬走,旁边一提短刀模样的人指手画脚的指挥着。
见尸堆之中坐着一人,来人顿时警惕了起来,提刀的兵士惊慌的大喊道:“是人是鬼??”
其它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站在原地。
一阵闪电划过,还懵着呢,也没反应过来怎么回答,就那么耷拉着脑袋坐着。
提刀的兵士拔出手中的短刀缓步走了过来,壮了壮胆,用刀尖拨弄了一下说道:“喂,兄弟,干嘛呢??”借着微暗的闪电电光,他迷着眼看了看问道:“那边的??”
撑了许久,这会儿总算有所感觉我是我了,抬头望了望来人,右手提短刀,左手刀鞘横在面前,一身校尉打扮,满脸的横肉感觉比我还胖。
“是人”我强撑着身体慌忙说到。
想要站起切怎么也站不起来,感觉腿上压着什么。我回头一看,原来自己也在死人堆里坐着,一具血肉模糊,只有上半身的尸体压在腿上,吓的赶忙推开,一下蹦了起来,惊恐的大声说到:“怎么回事?这是哪里?我怎么在这儿??”
见没有威胁,周围的人嘿嘿的笑了几声,又开始各忙各的去了,偶尔几声零碎的声音道:“嘿嘿,又打蒙一个。”
提刀的校尉说到:“兄弟,看你不像当兵的,怎么会趴在这儿呢?在这死人堆里想什么呢??找死来的吧??”
我赶忙回到:“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在这儿了,这是哪儿呀??发生了什么??”此时已是浑身浇湿,冷的全身发抖,只能斜着头看着对面的人。
校尉插刀入鞘,向前几步来到跟前说到:“此处乃乌江是也,先前之战尔屈身于此也看见了,至于它事,吾也不能说,见尔也不像当兵的,还是速速离开此地吧。”说完便转身继续去指挥周围干活的人。
此刻,我已渐渐恢复意识和反应,虽然全身冷的有些蜷缩,但整体状态感觉已然回归。
非常好奇的一步一回头,踉跄着慢慢的择路跳过一堆又一堆的尸体,来到离江畔较远的一处能稍微避雨的土堆边,慌乱的脱掉湿透的衣服,就穿一个裤衩光着膀子,
一边左脚搓右脚一边瑟瑟发抖的拧着衣服,眼神无比慌乱的到处乱看。
“哎,这他妈哪儿是哪儿啊??活见鬼啊~~~”心里慌的一逼。
衣服拧的差不多了,雨也渐渐下的小了许多,天空乌云已然散去,江畔已是黢黑晚上。
一阵缓缓的脚步声,身边隐隐出现几个身影停了下来。
我吓的一激灵,慌乱的扔掉了手中的衣物,靠在土堆上随处乱摸了一块石头拿在身后,眼前黢黑根本看不到来人什么模样,只有几个身影在跟前晃动。
来人也未出声,好像搬来了几块大石头摆在地上,然后围坐在我的身边,一人掏出个什么放在嘴边呼呼的吹了几下,一道微弱的火光闪现了出来。
我知道那是火炼子(也有人叫它:火折子)。
另一人躬身拢了拢带来放在地上的柴火杂草,从腰间几个大小不一的葫芦中,掏出了个较小的葫芦,往柴火上浇了一些油一样的东西,吹火的人顺势点燃了地上的柴火堆。
拢火的人不断的吹着火,起初微弱的柴火越燃越大,来人不断的添着柴草,还有一人不断的起身坐下在周围到处捡着稍干的柴火和杂草。
借着燃起来的火光,总算看清了来人一共三人,都是兵士打扮,盔甲长刀,头戴布荆。
拿火炼子点火的是位年纪稍长的干瘪老兵,大约50来岁,很瘦精干,满脸黝黑,抬头纹很深,捥着裤腿,一双军靴明显不合脚。
只见他长刀靠肩环抱胸前,盖灭拿的火炼子,放入怀中,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短小的旱烟斗。
那烟斗很熟悉,一头烟嘴,一头烟锅,中间是竹竿做的斗身,斗身上挂着装烟叶的烟袋,烟斗很短,人手一掐长,在我家中也有一个一摸一样的烟斗。
旁边拢柴火的兵士年轻精壮,约莫30来岁,六尺身高,长刀放身边地上,筋骨强壮,腰间挂了三四个大小不一的葫芦,脚上穿着草鞋,已经完全被雨水和血水打湿,满脚的泥,他低着头只顾自的在哪里扒拉着柴火。
走动的兵士年纪不大,十八九岁左右,长刀挂在腰上,坐下站起的走动添着柴火,看不清模样。
“小兄弟,莫怕,快来,过来烤哈(一下)火”只见老兵操着一口我比较熟悉的口音,向我微微一笑,招着手说话道:“打个赤膊儿,莫不冷或,烤火来。”(土家语)
“你是那坎儿(哪里)的芒?听你讲话好像和我们是一个地方的呢。”(土家语)
我顿了顿,皱起眉头侧耳听着老兵说话,心想:“依~~~这口音怎么这么熟悉?是我们那边的口音”看着老兵还算和善,我悄悄的扔掉了身后的石头,探着小碎步,双手抱胸躬身慢慢摞到了火边。
“你那坎儿的?是不是西楚人~~”老兵再次问道。(土家语)
“湖南~~湘西~~”我轻声回道(土家语)
“湖南湘西是那坎儿哦??米(没有)听到过~~~”年纪稍轻的兵士说到。(土家语)
老兵望了望兵士继续说到:“兄弟莫怕,我们几个是江东西楚人氏,我喊黄岩山,他们都喊我老黄,叫黄大叔也行,旁边这个是我侄儿子米有才,我们乃是武陵郡辰州府沅陵县人。
那个小伙子是黔中郡酉阳县地人氏,我们都喊他余二佬。”老兵抽了口旱烟继续说到:“刚才听你讲话,有点像我们西楚口音,特意过来看哈是不是的。”(土家语)
(话外音:(辰州府)准确的来说是现今HUN省怀化地区、沅陵、溆浦一带,秦汉时期隶属(武陵郡);与现今湖南小湘西地区,吉首、泸溪、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一带,州府设酉阳府(现今永顺县),秦汉时期隶属(黔中郡);还与现今张家界(原名:大庸县)地区、桑植、慈利地区,秦汉时期隶属(武陵郡);近代,九十年代后期,改大庸县为县级市,更名为:张家界,合桑植、慈利自成一区;三区等地统称:大湘西,现今人们口中常说的湘西,其实多是说的小湘西)
听老兵的话后,我猛然有些意识到:此地是乌江,那之前的场景不就是“楚霸王乌江自刎”那~~~~他们因该就是刘邦的兵士啊~~~对哦,那我说湖南湘西,他们知道个屁啊,这都是几百上千年后的地名了。
我心里一笑,脑袋里开始快速搜索起,自己仅知的那点古代地理名词,想了想吞吞吐吐的用土家语说到:
“我~因该也是~~你们讲的~~江东楚西人,我因该是黔中郡酉阳县地那边的,你们到坎儿搞什么哦?”虽然是乡音,与现代乡音还是差距甚远,但土家族特有的发音音调上,还能听出个大概齐吧。
谈话中得知,原来他们三人:黄大叔和米有才是武陵郡辰州府一带土家族人氏,余二佬是黔中郡酉阳县一带苗族人氏,自古以来,大湘西流传着“土苗同源一家亲”之说。
此处战场正是刘邦设计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诱杀楚霸王乌江自刎之战。这几位是跟刚才那队人马一起,刘邦的后勤部队在这里打扫战场。
一番交谈后,气氛缓和了很多,谈话中,我也只是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说明白自己是怎么到这里的,只觉的越说越懵逼,大家都十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