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网易掌门人——丁磊

第四十二章 网易掌门人——丁磊

丁磊语录:

1.人生是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有摔倒,即使贴到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2.我对机遇的看法是:强者创造机会,智者抓住机会,弱者等待机会。

3.企业最后是被谁打死的,是自己把自己打死的。

4.动作可以慢,但战略一定要正确,看准了再跟上去,这样风险比较小,这样别人犯过的错误就不会再犯。

5.一个人的生活就像大海里航行。如果你连自己的目标都不知道在哪里,那么,任何风向你来说都是不顺的。

丁磊简介:

丁磊经历了从技术开发人到门户掌门人,从上市到摘牌;从50万元的创业者到中国首富;从2003年“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到人选“全球青年领袖”;从2006年第三届“中国软件行业杰出青年”到2007年的广东“十大魅力浙商”、“广州志愿者形象大使”。

1993,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

1993至1995,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

1995至1996,就职于Sybase广州公司。

1996至1997,就职于广州飞捷公司。

1997年5月创办网易。

网易公司首席架构设计师,丁磊1997年6月创立网易公司,将网易从一个十几个人的私企发展到今天拥有近300员工在美国公开上市的知名互联网技术企业。2000年3月,丁磊辞去首席执行官,出任网易公司联合首席技术执行官,2001年3月,担任首席架构设计师,专注于公司远景战略的设计与规划。在创立网易公司之前,丁磊曾是中国电信的一名技术工程师,后担任一家美国数据库软件公——美国赛贝斯(中国)公司(Sybase)的技术支持工程师。丁磊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新华网浙江频道8月6日电上周,网易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其股价猛涨,最高蹿至52.21美元。以每股50美元计算,网易市值已达15.7亿美元,创始人丁磊持有58%的股份,账面价值约合人民币75亿元。在去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中信泰富的荣智健和世茂集团的许荣茂分别以70.35亿元和64.56亿元的个人资产排名前两位。

网易成立后的最初两年,丁磊把资金和精力主要放在开发互联网应用软件上,其中1997年11月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双语电子邮件系统。2000年3月,丁磊辞去首席执行官,出任网易公司联合首席技术执行官,2001年3月,担任首席架构师,专注于公司远景战略的设计与规划。

★第一节:网易BBS和虚拟社区

人人都会有梦想,然而梦想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实现的,天使偏爱那些付出艰辛努力的人。往往会实现这些人的梦想。丁磊为追求自己的梦想,曾放弃了人人都羡慕的“铁饭碗”。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毕业后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单位,从城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丁磊,被分配到宁波市电信局工作。按照传统的观念,毕业后能捧上让后半生衣食无忧的“铁饭碗”;而且电信局的工资收入高,福利待遇好,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但是丁磊却不喜欢电信局的工作。他喜欢创新,他感到每天工作按部就班,非常枯燥。而他喜欢钻研新技术,他认为电信部门是接受新技术和新信息最快的部门,基于此,他向单位提出很多革新技术的建议,但他的热情遭到的只是冷落。丁磊说:“一个人应该关心自己的成长,在一个岗位上学到些什么,而不是一些别的什么事情。”丁磊决定离开这单位,他想展翅高飞,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施展自己的抱负。

由于他好学,在电信局待了两年,让丁磊收获很多,可以说使让受益终生。他不仅学会了Unix技术,并且搞懂了Internet是怎么一回事,掌握了TCP/IP技术的基础。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互联网中蕴藏巨大的商机,互联网在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他是一个非常喜欢玩网的人,希望把很多的想法结合自己的技术变成现实。1995年4月,他离开了工作两年的单位,离开了父母,只身一人来到广州,为了自己的梦想。

他在广州奋斗了两年,中间有很多坎坷,但丁磊是一个乐观的人。他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在1997年5月,靠写软件赚的50万元,与伙伴两人一起创办了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网易于是就在数据分局的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开张了。网易公司的出现是广州Internet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网易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三人,丁磊、周桌林和一个文员。

后来丁磊找到了身为广州市数据分局局长的张静君,他希望她能提供一些便利给他,比如说:免费的网络通道等。丁磊以给ChinaNet可以增加一些服务吸引网民,而且还增加电信的收入为由,说服了张静君。张静君觉得丁磊是个很有才气的人,就提供了一些条件。丁磊首先是开了网易BBS,由于他的号召力,飞捷BBS的很多人都过来了网易BBS,网易BBS很快聚集了很多人气,而飞捷BBS就慢慢没落了。后来他开通了免费个人主页服务。免费个人主页给网易带来了极高的知名度,而网易BBS则后来演化成为网易社区,成为网易的招牌。

1998年9月,网易改版,推出一个类似美国AOL的门户站点。网虫出身的丁磊深知,建立用户对网站的忠诚度只是提高网站流量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利用网站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起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网站之间的感情纽带。因此,网络门户必须提供论坛、聊天室等功能,这方面,充分利用互动性和即时性体现情感因素的虚拟社区将会是网络门户的最佳选择。

丁磊倡导了虚拟社区概念,就是让网民把网站当做生活、工作的模拟场所,形成一个虚拟的社区,以期把用户固定在网站里。在这样一种深刻的理念下,网易继个人主页和排行榜之后,主推虚拟社区服务。虚拟社区的前身是网易早期的BBS。

1999年1月,网易虚拟社区web界面开始正式使用,同期北京社区和网易聊天室推出,成为当时国内第一个大型网络虚拟社区。当时社区规模虽然是比较小的,同时在线用户最多不过六七百人,但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级的写手和强帖。

由于网易BBS的人气,加上广告的推广,网易虚拟社区在十二天内注册了两万人,创造了一个奇迹,当时中国的网民一共才十万,网易聚集了中国上网人数的20%的人。还有一些国外的人也来申请网易免费个人网页。一个并不太大的投入,却大大提高了网易的知名度,这对丁磊来说是个意外的收获。

1999年4月,网易虚拟社区第一次改版,这次的改版类似于升级和加强延伸性。随着第一次改版,开放了只有web界面的个人天地申请,从此有了系统版的个人版和非系统版的个人版之分。

1999年8月,网易99版聊天室推出。11月,上海虚拟社区推出。此时的网易完成了三地社区、一个聊天站的免费互动服务体系。

虚拟社区的提出提升了整个中文网站的应用水平,也为网易争得了宝贵的时间,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虚拟社区这一杀手锏,网易很可能因丁磊困于北迁和融资等诸多实际问题被新浪和搜狐抛下。

2000年12月8日,社区第二次正式改版,网易通行证开始启用,社区用户和网易用户开始统一。同时关闭了TELNET,正式成为纯Web的中文虚拟社区。此时的虚拟社区,为网易带来巨大的用户量和人气,注册用户达到1000万人以上,三地社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万人,网易虚拟社区,成为网易公司的标志性产品。虚拟社区既是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也是信息的搜索器。正如网易花巨资打造的广告“网聚人的力量”一样,虚拟社区是网易的杀手铜。

网易的虚拟社区以其功能全面、服务多样深受网友的欢迎,每天吸引几十万人的访问,成为名副其实的网上家园。当时被普遍认同的Internet理论是—现实社会中有的,Internet上同样会有。网易这一步棋可能又走对了。由于深得Unix的精华,丁磊一直担任网易虚拟社区Unix的版主。

在网易的虚拟社区推出后,各种类网易和非网易的虚拟社区接连开张。很有意思的是,从免费主页到免费电子邮件,再到虚拟社区,网易都被很多人模仿。丁磊反而认为被模仿是一种分享。他认为被人模仿是一件好事。一个新的产品出来,如果没有人模仿,充其量还只是停留在创新阶段;只有被人模仿才能形成被市场推广的动力,不断去创新、去完善,并完成向产业的转化,最后形成一个行业。在这个意义上,丁磊把被模仿看成是被共享,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开放的心态,获得做技术的最大成就感。

丁磊从一个成功的创业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从一个充满艰辛的创始人到一个充满挑战的掌门人,从一个技术专家到一个管理者,从一个创业者转变为一个守业者了。他自身也经历了人生的蜕变,也变得更加成熟了。

从一开始就技术色彩浓厚的丁磊已经将网易打造成中国互联网最富技术含量的公司。直到今天,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很多想法。可见天道酬劳,有梦想就要去努力,只有去不断努力梦想才能变为现实。

★第二节:把163.net在中国打响

在1997年的时候,接触的网络的人还比较少,而且当时可以分类编辑的中文网站实在太少了。丁磊当时就对中文搜索引擎,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他认为它应该是未来中国未来Internet上的一棵常青树。

于是在1997年6月他看好了Hotmail,仿照Hotmail,他和伙伴们开发了免费的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当初开发技术是没有问题的,他们还想到必须有一个好的域名,丁磊和同事一边开发免费电子邮箱系统,一边想域名。

域名既要朗朗上口,又要好记,丁磊想。在当时大部分的网站用的都是汉字的拼音,可当他查了英文字母的组合,有意义的域名几乎被美国人都注册了。他冥思苦想,忽然一天零晨两点钟,丁磊想到注册数字域名,没错,最复杂的问题亦是最简单的问题!简单得令人难以想象得到。于是立刻起床打开电脑,发现这些数字域名没有被注册,就赶紧注册了十几个这样的域名,包括163.net、263.net、188.net。事实上,这些数字域名后来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

丁磊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数字域名的开发者。今天的我们才意识到抢占域名的商机,随后高价拍卖,而丁磊早已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摄取了无限的风光。目前,163.net的用户已有40万,263.net也有40万。

由于公司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开发软件的工作中,公司没有进项,几乎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软件开发整整用了7个月,到1997年11月,经过了日日夜夜的奋斗,丁磊等人成功开发出中国双语电子邮件系统,并注册了大串域名。

产品已经做完了,163域名也有了,但做免费电子邮件只有软件不行,硬件投资就要上百万,网易那时还没有实力经营。丁磊相信这个项目在中国能做的只有一家,那就是电信局。当丁磊向电信局提出申请增加免费邮箱服务,电信局却不允许他独立经营。所以尽管软件开发出来了,却不能使用。

丁磊经常说“免费”和“易用”是Internet的基本法则。这个法则让网易在今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几年前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丁磊拿着免费邮箱的可行性分析四处寻求合作,都没有结果。遇到最多的质疑就是“这个项目什么时候可以赚钱?”“免费的东西怎么赚钱?”在他们看来,这个免费的东西无法赚钱。永久的用户是不是企业的真正财富,人们无法肯定。

丁磊老实地告诉人家:“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赚钱,但我知道这个项目很有前途。”当时他所有的信心来自于他认为163.net或163.com的邮箱一定能成为中国最好的邮箱。

“第一,免费邮箱肯定很多人都想要一个,而且要永久的;第二,每个人上网的时候不一定要去其他网站,但是邮箱是一定要用的,所以你这个免费邮箱做出来以后,这个上网的点击率会很高,还有就是每个人用免费邮件的时候都要登记一个资料,这个资料将来可以做电子商务。”

这样的回答不能让人满意。大家想到的都是短期利益。不能立即赚钱的项目没有多少人会关心。

就在他四处碰壁的时候,美国《商业周刊》1997年11月份中期的刊物封面以及封面故事非常吸引人,讲的是Hotmail的网站太火爆了,它的封面很酷,就是Hotmail的CEO拿着一个灭火器在电脑面前说:“我要灭火,我的电脑太火爆了!”就在这篇文章刊登后不到两个礼拜,互联网上传来消息:Hotmail被微软以3.5亿美元收购。当时这个消息通过国内媒体广泛传开之后,那些丁磊曾经找过的电信局的领导一个个打电话找丁磊,要买他的软件。

“我们的产品不卖,只要合作。”丁磊陷入为难境地。几乎所有的人都提出来要买不要合作。他们都看到一个产品的价值所在。

到1998年年初,丁磊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软件的价值在于应用,不用就永远体现不出它的价值。于是他忍痛割爱,将中文免费邮箱系统出售给广州电信局数据分局所属的废话电信工程有限公司,1998年1月24日,飞华以119万元从网易手中购买了免费电子邮件系统。飞华提出要同时附送163域名。丁磊觉得没有好的域名根本无法成功,考虑到免费邮箱系统很重要,是否成功将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销售,于是送给了广州电信163.net域名。丁磊说当时最后一个目的是把163.net在中国打响。

“这一送,我也知道里面的价值含量有多少。广州电信建163.net,连硬件投资只用了100多万元,其中的硬件和数据库系统占整个投人的75%,我们税后利润很少。但网易的发展需要资金注入,不得不为之。”丁磊回忆道,“当初做这个决定是我人生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为我成立网易想做一个网站,但我做软件就意味着要做一个软件公司。所以当我想成立一个软件公司的时候,当我决定要把这个邮件作为软件卖掉的时候,它的价值是很低的,同时也告诉我要想成立一个软件公司,就必须帮客户把它的网站建好,这样你才有可能实现第二套软件,第三套软件。”出售免费邮件系统为丁磊赚得第一桶金。

在163.net于1998年2月16日开放使用,反应很强烈,果然大受欢迎,很多网友纷纷抢注163.net邮箱的账号。注册用户数也以每天2千人左右的速度在增加。有了163.net这个样板,网易乘此东风,不到一年又卖了263、188、371、china.com、ynmail等,免费邮箱服务遍地开花,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一道风景。看到他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如此好的会把结果,他自然是高兴极了,“把163.net在中国打响”的梦想实现了。

几个月下来,163.net流量剧增,后来首都在线也来找到网易,这次网易卖了十万美元一套。163.net的成功,使很多公司纷纷打电话到网易公司要求购买该系统,一反往日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场面。1998年下半年,丁磊作为公司的老板兼推销员,走遍了大江南北。首都在线没想到的是,评选1998十大中文网站时,首都在线(263.net)取代了瀛海威,并且排名在前五名之中。

这时,网易成立刚刚一年多,人数不到10人。

“1998年度中国互联网络十佳网站”评选出的网站中,有两个网站是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公司创办的,其中第一名是网易(),第七名是其公司的“yeah!”搜索引擎()。排在前十一名的网站中,第四名163.net、第五名263.net、第十一名188.net都是使用的网易公司的电子邮件系统,网易由此一鸣惊人。

七分理想,三分生意,丁磊这句话其实能给很多想在因特网上赚钱的同行有些启示,精神的东西也许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包括财富。

★第三节:网易北迁——跻身门户前三甲通过丁磊和同事们的不断努力,1999年初,网易在广州的发展步入了顶峰,就在这时候,丁磊决定要转战北京。他认为北京的环境更适合因特网的发展,当时北京的公司多,网络发展已经形成规模。那里的媒体众多,容易扩大知名度,且外企多,容易争取到网络广告。也更适合网易打出自己的品牌。地处广州的丁磊决定把网易总部搬到北京,好与其他两大网络门户网站新浪和搜狐一决高下。

1999年4月,网易在长城饭店隆重举行“网易北上”仪式,标志网易公司大本营迁到北京,丁磊称此行为“回家”。

之所以称此为“回家”,是因为,丁磊在1995年从宁波出来的发展的时候,他就在广州和北京两地之间选择上犹豫不决。最终选择了广州,但在那里发展两年之后,又有些后悔,后悔当初没有选择北京。在经济在经济市场化方面广州虽然赶在最前列,但互联网的传播北京却是发展最快的。北京应该是互联网的家。因此,丁磊将这次北迁称为“回家”。

随着网易日益强大,投资商看到网易的未来,员工也看到了未来。丁磊需要用产权关系来明确大家的共同利益。这是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团结和凝聚力的需要,通过股份可以调动负工的积极性,避免人才流失。从1999年10月开始,丁磊为网易员工配股。员工和管理层占15%的股份。丁磊还将自己4%左右的股份转让给网易新加盟的几位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

网易北迁是网易公司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是网易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为日后登陆纳斯达克(NASDAQ)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京后的网易宣布公司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为“网络新媒体—中国数字生活与数字商务的新特点”。

公司迁移北京,丁磊一边融资,一边招聘人员。自己不会融资,丁磊就请能融资的人找来,因此,进入北京后,丁磊决定请专业人士来操作融资一事。网易开始了艰难的融资之路,因为在没有风险资金注入的情况下,是无法维持企业发展的,融不到资的互联网企业就像是拆除了发动机的汽车。

在融资方面他找来了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何海文。丁磊花费了6个月的时间将何海文说动,聘任她做CFO,并且将管钱、融资的所有事项都交给了她。“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公司有多少钱,但她可以很尽力地给我谈公司的价值。”丁磊对何海文已是相当信任了。在到网易工作之前,她在美国贝尔斯登公司从事了五年半的投资银行业务,重点是大中华地区以及亚洲高科技行业的金融服务。何海文的丈夫关国光,比何海文早一个月加盟网易,任企业发展总监。

网易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发展壮大。从1999年4月至2000年4月,网易北京公司从最初的2个人发展到160人。

虽然网易队伍已经扩大,但在融资方面也是屡受挫折:由于丁磊坚持对股权的控制和他选择投资对象的谨慎,1999年4月到7月,他的融资收获甚少,基本上没融到钱。在1999年网易第二次拿到CNNIC排名第一时候,丁磊找到一个著名的投资商,希望能够得到他能够投资网易,可那位经销商觉得他太年轻,对网易不看好,所以拒绝投资。丁磊只好用限的一点线来维持公司的发展。

到1999年7月,终于有两个朋友借给他200万美元。这是网易第一次融资。当时,新浪已经完成大陆、台湾与北美三地的整合;搜狐也完成了三轮投资。他面对的竞争越发强烈了。

面对融资门槛的冷清,丁磊还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说“这很正常,尽管网易当时在国内排名第一,但是,像我这样的人没有在国外受教育的背景,没有一支好的管理队伍,公司收入也不到100万美元。而且,我又没做过有关融资的事情,我不够专业,没融到多少钱,却花了很多时间。”

1999年底,丁磊去美国谈投资。结果国外投资者偏向于认同有美国名牌大学学位的CEO,丁磊没有留过洋,不被国外投资市场看好。

1999年7月,一直呈上升势头的网易第一次遭遇挫折。就在丁磊为融资四处奔走的时候,CNNIC公布了中国互联网调查第三次排名,网易落到第五,得票9044张。而新浪以12799票名列榜首,以网易产品起家的263.net得票都比网易多。

终于在丁磊的不断努力下,1999年11月,他真正拿到了一笔较大的融资,千万美元的数目,占网易10%左右的股份。从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3月,网易通过第二、第三轮融资,共获得5500万美金,网易价值达到1亿美元。从1999年年初到2000年6月30日美国上市,18个月时间网易一共融了1亿1千5百万美金。

网易在丁磊的带领下在北京发展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99年底,十佳个人主页,其中9个都是来自网易个人主页基地。

2000年初,网易为上市做准备,推出一证通行的“网易通行证”系统,将公司拥有的大多数域名、免费邮箱、虚拟社区等服务整合到163.comr名下。1月,CNNIC公布第四次中国互联网调查,网易以57164票名列第二,紧次于63918票的新浪。

2000年网易已办成一个内容丰富、风光无限的中国著名门户网站,与折浪、搜狐并称中国三大网络巨头。三大门户网站鼎立的格局形成。

截至2001年6月30日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网易的日平均页面浏览里超过了2400万(为期一周的日平均数),网易公司的网站已有超过590万名登记用户,465000个个人主页,34000位聊天室的同时使用者,以及360万个电子邮件帐号。

丁磊成功了,网易已经跻身前三甲。在他对网络的执着与热爱里。2000年,也是中国互联网最火热的一年,大街小巷都是大大小小网站的广告牌,网易的“网聚人的力量”更是无所不在。

丁磊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光灯频频打在他的身上,报纸杂志的封面也特意为他量身打造,作为中国互联网最前卫的先锋,成为无数人追捧的对象,很多青年创业者把他视为榜样,他的成功与他的背后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中国老板沉思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中国老板沉思录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网易掌门人——丁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