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

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

犹太教与《旧约全书》

犹太教是世界各地犹太人信奉的宗教。它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的巴勒斯坦,其历史渊源则可上溯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神教。犹太教的经典是《圣经》,基督教称为《旧约全书》。

《旧约全书》是约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由犹太教祭司编订的希伯来人的一部历史、宗教、传说、神话、法律、诗文的汇编。但在编订的过程中,祭司们按照犹太教的观点对原始材料作了篡改、拼凑、删节、加工,致使部分史实颠倒、舛错丛生,失实之处甚多。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史学家和圣经学者们对《旧约》的成书时间、性质、各卷章的可信程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根据晚近圣经考古学的成果作了大量的考证、鉴别等去伪存真的工作。他们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尽管意见有所分歧,但都认为,《旧约》是人类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特别是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其中许多有关历史、宗教、地理方面的记载是真实的,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并提醒我们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应持慎重态度,注意掌握两点:第一,古代以色列与埃及、两河流域的历史紧密相连,须结合纸草与楔形文字泥版的记载作比较研究,确定旧约记载的年代与史实的真伪;第二,结合考古发掘核定有关情节的真实性。总之,《旧约全书》尚不失为研究以色列—犹太古代历史和宗教的主要史料。

犹太教的教义、组织和礼仪

犹太教的教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1)崇拜宇宙间惟一的全能全知、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耶和华(Jchovah)这一名称是基督教会对犹太教的上帝“雅赫维”之误读。犹太人在古希伯来文圣经中将其上帝写为JHWH,因古希伯来文仅写辅音,不注元音,此字的读音业已失传。同时,希伯来人不敢直呼上帝之名,仅称“吾主”(Adonai,音译阿特乃),在注有元音和标点的手稿中,在JHWH之下仅注明阿特乃之元音,致使基督教神学家在确认JHWH之读音时,将阿特乃一字的元音放入JHWH中,遂读为耶和华。近代语言学者推测JHWH之读音为雅赫维(Jahweh),意为“永存者”。

耶和华从众多的神珝之一发展为宇宙的惟一神有一个历史过程。约公元前2000年纪初之亚伯拉罕时期,希伯来人信奉的是原始多神教,耶和华为诸神之一,是沙漠之神和战神。后来,随父系部落领袖权力的增长和祖先崇拜的发展,耶和华上升为部落的最高神,他保护部落添丁进口,畜群繁茂。到约公元前1500年的摩西时期,其宗教向一神教的方向发展了一步,耶和华成为希伯来人惟一的部落神。这是他们在埃及居住的四百三十年期间私有制和奴隶制的发展、部落领袖的权力日益集中的现实在宗教上的反映,也是受到埃及专制王权、法老的绝对权力影响的必然结果。至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之囚期间,犹太教祭司在帝国京城中开阔了眼界,受到王权无限和世界主义的熏染,在宗教思想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耶和华发展为宇宙惟一的、排它的真神和宇宙的本源。

(2)坚信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即相信耶和华从众民族中特选出以色列人为其子民。耶和华与他们订有“圣约”,内容是:以色列人仅崇拜耶和华并遵守其律法:上帝则保护、赐福给以色列人。“选民”具有排他性,上帝的恩惠仅及于以色列人,而不包括其他民族。对以色列人的赐福与降祸则根据其表现,当真诚崇拜耶和华并遵守约法时则赐福,否则即降福。选民的标志是“割礼”。

(3)崇信弥赛亚将降临。弥赛亚(Māshiah)一词希伯来文的原意是“受膏者”,因古代希伯来人封立君主和祭司时在受封者的上额涂以膏油而得名。在巴比伦之囚前夕,弥赛亚的含意有了新的萌芽,预言上帝将派弥赛亚复兴犹太王国。《耶利米书》第23章第5至6节叙述,“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与公义,在他的日子,犹太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这一新的观念在巴比伦之囚期间得到发展,幻想上帝终将派遣弥赛亚重建犹太王国,遂成为“复国救主”的专称。《以赛亚书》第59章第20节说:届时,“必有一位救世主来到锡安”。第63章第4节说:“救赎我民之年已经来到”。至犹太复国后,信仰弥赛亚成为犹太教教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后,一当犹太人处于危难之秋,则祈求弥赛亚的降临。

犹太教的教规、礼仪和节日的内容均体现出“选民”

的排他性,具有异于其他民族的独特内容,反映了犹太教仅是以色列人的民族一神教。其目的在于巩固民族的信仰与独立的信念和决心;永不忘记本民族的灾难与耻辱,以防止被异族同化。其教规有六:

①除耶和华外不许崇拜他神。

②禁止偶像崇拜。

③守安息日,每逢安息日(星期六)需按规定参加宗教礼仪,禁止从事任何世俗活动。

④禁止与外族通婚,实行严格的民族内婚制,如与外族人通婚,则对方必首先皈依犹太教,行割礼。

⑤食物禁忌。不许吃走兽中仅倒嚼而不分蹄者,如骆驼、兔子;仅分蹄而不倒嚼者,如猪。认为这些走兽不洁净,肉不可吃,死的不许摸。只许吃蹄分为两瓣又倒嚼者,如牛、羊。鱼类中有翅有鳞者可食,无翅无鳞者不可食。其所以不吃猪肉较为实际的解释是因为希伯来人长期过游牧生活,没有畜养猪的习惯所致。

⑥按犹太历法纪年。其历法为阴阳合历,均依此历计算节日。基督教的复活节亦按此历法计算,所以每年日期不定。

犹太教的礼仪和节日较多,仅述其重要者。主要礼仪有四:

①割礼,这是犹太教徒一项必不可少的神秘仪式,象征献出自己的血肉以表示对上帝的忠心。这一仪式很可能是在埃及时期吸收的习俗,因为埃及的祭司均实行割礼。犹太教认为,割礼是选民的标志。每个男婴生后第八天行割礼,用石刀(现代用钢刀)割破其包皮,然后命名。女婴在出生后第一个安息日在会堂命名。

②祈祷,按传统方式每日晨、午、晚祈祷三次,祈祷时先念《旧约·诗篇》第137首,是关于巴比伦之囚的哀歌。

在安息日和节日则要先念《诗篇》第136首,这是一首从巴比伦之囚回到耶路撒冷后对耶和华的赞美诗。

③婚礼的最后一项仪式是新郎将一只酒杯重力猛摔于地,以纪念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和犹太人的流散,表示永志不忘这一民族灾难。

④葬礼,尸体洗净后用白布包裹,始入土埋葬。

主要节日有五:

①逾越节,春初,犹历7月14日开始,七至八天,纪念耶和华庇佑以色列人胜利走出埃及。据《出埃及记》第12章第12至14节记载,耶和华为保护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欲杀死杂居的埃及人,故命以色列人用羊血在房顶上作出标记,耶和华一见血印就逾越过去,以避免误杀,故称逾越节。

②五旬节,春五月间,犹历9月6日至7日,纪念耶和华在西奈山向摩西授“十诫”。

③住棚节,又称结茅节。犹历1月15日起连续七至九天,以纪念以色列人在西奈沙漠流浪期间居茅棚之艰苦岁月。

④犹历元旦,公历10月初为元旦,元旦至初10,是集中赎罪和祈祷的日子。

⑤奉献节,犹历3月25日始,共八天,纪念玛喀比起义胜利后恢复对耶路撒冷圣殿的奉献。

犹太教是全民族的信仰,活动的中心是耶路撒冷的圣殿。巴比伦之囚后,犹太人流散至各地,逢安息日或节日,由祭司主持在聚居处进行宗教活动。这种露天的聚会处后来发展为犹太教的会堂,成为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亦是对本族青少年进行民族文化和宗教教育的中心。公元前6世纪末犹太复国后,耶路撒冷的祭司阶级成为新的统治集团,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直接统治犹太居民,各地的犹太人均需向圣殿缴纳捐税。玛喀比起义胜利后,耶路撒冷建立了以祭司集团为首的神权政体,政权与神权集于大祭司一人之手。公元2世纪耶路撒冷毁灭后,犹太人流散他乡,各地均建有犹太人会堂,作为他们宗教和文化活动的中心,这对于长期维系犹太人的宗教信仰起了很大作用。

《旧约全书》的成书和内容

犹太教的主要经典是《圣经》,即基督教的《旧约全书》。

犹太教的祭司们经过巴比伦之囚,重返巴勒斯坦恢复圣殿后,为巩固神权统治,强化一神的犹太教信仰,着手编订其经典《圣经》。他们把自公元前12世纪流传下来的有关法律、历史、宗教、传说、神话等资料,按照一神论的犹太教的观点进行加工、编纂、增删,陆续纳入了《圣经》,编订工作自公元前5世纪始至公元1世纪,历时五百余年,始最后定型。其内容非仅宗教的经典,还涉及到巴勒斯坦地区一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它对于我们今天研究犹太史、西亚地区的宗教史、法律史、文学史和基督教的产生都具有相当的价值。《旧约全书》共分39卷,包括四个部分。

(一)五经或律法书,希伯来文称妥拉,又称《摩西五经》,因据传作者为以色列部落领袖摩西,故名。它是犹太教祭司以斯拉奉波斯国王亚达薛西之命,自巴比伦回到耶路撒冷主持编订的犹太律法。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这五卷纳入圣经最早,约为公元前444年。

《创世纪》的内容是上帝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始祖,以及伊甸乐园、洪水传说、挪亚方舟、上帝与以色列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订立圣约等神话传说。据圣经考古学的发掘与楔形泥版的记载证实,这些内容大多取自于苏美尔人的神话和传说,并非以色列人所独有。洪水的传说亦经乌尔城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出埃及记》的内容是记载以色列人在埃及的处境和从埃及出走,经历四十年回到巴勒斯坦的情况。本卷中最重要的史料是第20至23章,记述了希伯来人最古老的律法,其中提及大田、园艺、休耕等内容,显系回到巴勒斯坦进入农业社会后的产物。这几章除记有摩西十诫外,还包括有民法、刑法、家族法、婚姻法等内容,反映了以色列人私有制和奴隶制的发展和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如第21章第2节规定,“你若买希伯来人作奴仆,他必服侍你六年,第七年他可以自由,白白的出去”。其中许多规定与《汉谟拉比法典》雷同,如第46节规定“人若打坏了他奴仆的或婢女的一只眼,就要因他的眼得以自由”。自由人的伤害罪的处理原则是同态复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若伤害了奴隶则赔偿银两。

《利未记》,利未即祭司,故又名祭司法典。此卷大量篇幅是犹太教的教仪、教规、节日的有关规定,对各种祭祀包括燔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等以及割礼、食物禁忌、各种节日均作了较详细的说明。与历史研究最密切的是第25章、第27章,记述了以色列人进入农业社会后的奴隶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矛盾,规定对本族奴隶应定期释放,以及缴纳什一税的具体内容。

《民数记》的内容有二。其一,列举以色列人离埃及后的户口、财产调查清单,据记载当时有12个部落,二十岁以上男子有603500人。这个数字显系夸大,当时的西奈旷野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生存。据圣经学者考证,当时仅有6000名男子,连同家属共约2.5万人。发生舛误的原因是希伯来语中表示“千”的名词“埃列夫”同时具有“家庭”或“帐棚”之意,圣经编订者误将600个家庭理解为600个“千”所致。其二,记述以色列人回到巴勒斯坦、进入农业社会后吸收了许多迦南人多神教信仰的情况,如对巴力神和亚斯他录神的崇拜等。

《申命记》为重申法律之意,记述关于公元前621年犹太国王约西亚进行宗教改革、法律改革的情况。公元前7世纪的最后三十年犹太王国处于内外交困的境遇,外有新巴比伦之威胁,内部阶级矛盾尖锐。约西亚欲通过提倡一神论的犹太教的信仰和改革,加强统治。他重申“惟有耶和华是上帝,除他以外再无别的神”和遵从十诫的法令,规定拜多神者处死。“如拜太阳月亮、天象,三人作证,不论男女,在城外用石头打死”。并为了缓和矛盾,规定:每七年施行一次豁免年,凡本族人欠的债逢此年全部废除,被卖为奴者恢复自由,并给予一定的生活出路。

(二)史书,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共十卷,是以色列和犹太王国兴亡的史记,纳入圣经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世纪。

史书的内容是以色列人征服巴勒斯坦后,经过部落领袖“士师时期”,建立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始末,以及国家灭亡流散他乡的历史。它虽以宗教的观点和文学的形式记述,但其中许多内容是真实的历史著述,至今仍为犹太史研究的主要依据。

《约书亚记》和《士师记》记述了军事民主制时期征服迦南人和征服后按部落抓阄分配土地的情况,以及从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的历史材料。《撒母耳记》上下卷叙述了以色列—犹太王国建立的经过,主要是记述扫罗和大卫的事迹。

《列王记》上下卷叙述大卫死后列王的情况,特别是所罗门盛世的政绩。《撒母耳记》上下卷,与《列王记》所述之史实前后衔接,二书的初稿均写于公元前6世纪。约公元前3世纪,又出现了《历代志》上下卷,从亚当开始叙述,直至亡国被掳和重建耶路撒冷为止的历史,可谓希伯来民族的一部简明通史。此书强调血缘关系和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民族主义思想。《以斯拉记》和《尼希来记》记述了犹太人经过巴比伦之囚被释后,重建圣殿,确立一神论犹太教信仰,整顿律法,编订摩西五经的史实,它是研究犹太史和犹太教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三)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及12部小先知书,共15卷。这里所说的先知书非指早期的先知,早期先知权力很大,如撒母耳有权立扫罗为王,女先知底波拉本人即为士师。这里的“先知”是指以色列、犹太行将灭亡前开始兴起的一批先知,其年代约为公元前8至3世纪。他们被认为是先知先觉,“奉主之名发声,乃是神启”,是神的代言人,实际上是出身于社会下层的社会改革家和思想家。他们谴责社会的不平等,大声疾呼,唤醒群众。如出身下层的阿摩斯,在亡国前三十年写了小先知书之一《阿摩斯书》,谴责社会的不平等,“以色列人三番四次犯罪,我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因为他们为银子而出卖女人,为一双鞋卖了穷人,他们看见穷人头上蒙的灰也要垂涎……”因此,耶路撒冷的圣殿将毁于火。另一小先知书《哈巴谷书》约于公元前6至5世纪写成。作者目睹巴比伦之囚的惨状,描写新巴比伦的骑兵比豹还快,如鹰鸟抓食,谴责其不知正义。

《耶利米书》、《以赛亚书》均非一人所作,年代亦不一致。《以赛亚书》的第40章以后的内容明显属于巴比伦之囚以后的事。这两部先知书均把耶和华视为宇宙惟一真神,都预示了救主将降临领导犹太人复国。《以西结书》并设计了未来复国后理想中的耶路撒冷城之蓝图。

(四)诗文集,包括《诗篇》、《雅歌》抒情诗集、《箴言》、《传道书》、《耶利米哀歌》哲理诗集,大型诗剧《约伯记》和小说《路得记》、《以斯帖记》、《但以理书》,共九篇,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前2世纪中期成书。编入圣经亦较晚,最晚者为公元1世纪末年。

《旧约全书》中原始材料写作的年代,上自公元前12世纪,下迄公元前2世纪,历时千年。各卷编入圣经的时间先后不一,最早是摩西五经,约于公元前5世纪,最晚是雅歌,约为公元1世纪,历时五百余年。

犹太教的经典除《旧约全书》外,还有《圣法经传》,即犹太法典,包括两部分:一为《圣法经》,内容为政治、宗教、道德和民事方面的法律和条例;一为《圣法传》,内容是祭司对《圣法经》的解释。《圣法经传》在犹太人中虽视为神圣,列为经典,并作为言行的准则,但其主要依据仍为《旧约全书》。

《旧约全书》随犹太人的流散,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流传于世界各地,版本众多,迄今,已译为1685种文字。

基督教发展概况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和佛教一样,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信仰上帝(即“天主”)和“救世主”(上帝之子)的宗教。在古希腊语中,上帝之子被称为基督,基督教由此而得名。

基督教最早产生于公元1至2世纪小亚散居的犹太人中间。但是,基督教并不仅仅是犹太民族自己的宗教,也是罗马社会广大下层人民在现实生活中无数次反抗斗争均告失败而感到绝望,在精神上和思想上的解脱和安慰又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从而将摆脱人世间苦难的希望,寄托在宗教幻想之中的产物。

基督教首先产生在犹太人中间,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的。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历史上曾先后遭到亚述、埃及、波斯、塞琉古、罗马的侵略,多次饱尝亡国之苦。在罗马统治时期,犹太人曾掀起多次的反抗斗争,但均被镇压。犹太人又一次背井离乡,流落异地。早在“巴比伦之囚”期间,犹太人就产生了救世主的观念,到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间,在散居小亚的犹太人中间出现了一个宣扬“救世主将要降临”的秘密宗教派别,基督教就是从这一教派中脱胎而来的。

基督教的思想来源主要有犹太教中的救世主思想;东方一神教中神为救助众生死而复活,赎罪献祭的思想;希腊、罗马哲学中斯多噶学派的天体神圣说;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斐罗的学说,以及西尼克派的伦理学等。

公元1世纪时,罗马帝国的一些城市中出现了一些传教者,他们到处宣扬耶稣基督的神话:上帝为了拯救人类,使耶稣之母玛丽亚(圣母)未婚而孕,在伯利恒生下耶稣。

因此,耶稣是上帝之子,是救世主。他在巴勒斯坦收下12名弟子,并到处传道,表演起死回生、医治病人、驱除妖魔的奇迹。后来由于弟子犹大的叛卖而被害。犹太上层分子勾结罗马总督彼拉多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是日为耶稣受难日),但死后三天又复活(是日为复活日)显灵,然后升天。

早期基督教教义的主要内容是:救世主不久还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穷人易升天国,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信教者应把财产献给公社,一起过共产生活。这些教义中包括实行现有财产的共产(不包括共同生产),鄙视富人,反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这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但同时,基督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度,也不主张组织起来以暴力实现其教义。当时罗马奴隶制比较稳固,奴隶和其他穷苦人民的反抗已被镇压下去,在绝望中,人们纷纷加入了基督教。这就是基督教得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社会背景。

早期基督教徒秘密流动传教。教徒集会时间在黎明前,地方为野外或墓地(罗马法律保护这里的安宁)。活动的内容是举行仪式,包括祈祷、唱赞歌、发誓言、洗礼、传教、共同进餐(公餐)等。当时活动经费由教徒捐献;教徒组成公社,公社由长老、助祭主持。公社对教徒中的孤寡病残予以救济,出资赎回成为罪犯、战俘的教徒,帮助教徒解决紧急困难,劝谕人们宽待奴隶等。基督教徒的誓言是:一、不欺骗,不说谎;二、不偷盗;三、不奸淫;四、不作邪恶的事;五、不背教。

罗马因基督徒反对罗马统治,不信奉罗马旧神,不崇拜皇帝,而加以镇压。公元64年,尼禄皇帝对基督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迫害,杀死了许多基督徒。

公元四世纪初年,当皇帝戴克里先在位时,基督教徒受到一次规模最大的迫害。戴克里先下令焚毁教堂和《圣经》,用苦刑和死亡来胁迫基督教徒放弃他们的信仰,结果有数千名基督教徒都因此被杀。然而,基督教却仍然在传布,教徒的人数日渐增加。在戴克里先以后,罗马的帝王便改用怀柔政策以宽容基督教,并且利用它来巩固其专制统治。

基督教的传播和演变

罗马统治者企图用强权消灭基督教,但未得逞。随着奴隶制危机的加深和罗马皇帝残暴统治的强化,基督教日益发展起来。同时,在基督教传播的过程中,信徒中增加了富有者。他们捐献财产,并且拥有文化知识。这些富有者在教会中逐渐取得领导地位,担任主教、执事和长老等各种职务。

到公元二世纪后期,基督教就从最初“受苦受难人”的宗教蜕变为富有者、统治阶级的宗教。这样一来,基督教无论在成分上,或在性质以及组织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许多教会逐渐拥有大量的产业和金钱。这时担任教会的职务变成有利可图的事业,教会逐渐被一些有财有势者所控制。这些有财势者在早期基督教教义中加进宣扬忍耐服从、爱仇敌、寄望来世等等欺骗的内容。例如,在《马太福音》中,耶稣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转过来由他打。……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新约全书》还大肆宣扬君权神授,并号召人们服从神授的政权,号召奴隶要顺服奴隶主。《罗马书》中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上帝的: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彼得前书》还宣扬说:“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这样,基督教就逐渐失去被压迫者宗教的性质,而变成剥削阶级可以接受和利用的宗教了。

在三世纪危机中,基督教得到了更迅速的发展,受到震动和打击的奴隶主、大地主、大商人、官僚,甚至皇帝的亲属,也有一些加入了基督教。教会也有所发展,罗马、拜占廷、迦太基、亚历山大里亚等城市,成为其所在地区教会的中心,并渐渐发展成为领导所在地区教会的上级教会。教会的领导权转到了大有产者的手中,基督教从而失去被压迫者宗教的性质,逐步蜕变为剥削阶级手中的工具,到后期帝国时,终于实现了与帝国政权的结合。

基督教合法化

由于基督教的势力日增,而且教徒拒服军役,拒不崇拜罗马的神,所以3世纪时基督教仍被帝国当局视为威胁而加以迫害。其中,戴克里先对它迫害的规模较大,一部分坚持基督信仰的教徒被处死,教会财产被没收,文献被烧毁,集会被禁止。但是,帝国当局既无法消灭初创时期的基督教,如今教会已成为一支巨大的社会力量,就更不能阻止其传播了。

306年君士坦丁成为罗马皇帝后,面对基督教拥有很大力量的现实,乃于313年颁布了“米兰敕令”(“宽容敕令”)。敕令规定教徒信仰自由,即允许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并存;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同时还决定将以前迫害时期没收的教产归还,保护教徒,教会有权接受土地等遗产,教会神职人员免服城市徭役。“米兰敕令”最后地、肯定地确立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随着基督教性质的改变,在基督教内部发生了占统治地位的教派(“正教”派)同与其相对立的教派(“异端”)之间的斗争。正统教派认为耶稣·基督具有神、人二性。或者按照所谓“三位一体”的说法,认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这些说法,后来都受到有力的挑战。公元四世纪初,在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担任神职的基督教神学家阿里乌斯(约250—336年)公开反对“三位一体”说。

他认为耶稣·基督只具有“人性”而不具有“神性”。此外,他还主张基督教徒应当安于清贫,反对教会聚敛钱财。

阿里乌斯创立了一个新的教派,因为他自己的名字而被称为阿里安教。阿里安教遭到正统教派的排斥,被视为“异端”,但在劳动人民和日耳曼诸部族中却传布甚广。

君士坦丁大帝要利用基督教来巩固他的统治,乃于325年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城召集各地基督教会的主教们举行会议。到会的主教有318名,代表罗马帝国境内各地的教会组织。尼西亚大会是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的宗教大集结。在那次大会上,主教们斥责阿里安教为“异端”,确定了基督教的正统教义,并且规定了教会的组织条例。

337年,君士坦丁大帝在临死之前受洗为基督教徒,他是罗马皇帝中皈依基督教的第一人。不过这时,罗马统治集团中仍有一部分人反对基督教,他们要求帝国各地仍保持其多神教的信仰。361年,君士坦丁大帝之侄朱里安取得帝位,他就代表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传统,下令禁止独尊基督教,以恢复帝国境内各民族固有的宗教。因为朱里安以前曾一度信仰过基督教,而这时却转过来反对基督教,所以基督教徒称之为“背教者”。当时基督教的势力已相当强固,而要恢复过去多神教的信仰亦非易事。朱里安在位不到两年,后来他一死,禁令失效,基督教的传布更广。及至392年,提奥多西大帝最后终于尊基督教为国教。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这在历史上是一件大事。

不用说,基督教在取得合法地位以后,它的教徒是大大增多了。基督教使西方人的伦理观念、风俗习惯、文化教育、建筑、艺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自从基督教成了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那最初的一点革命精神也就消失了。教会变成了国家统治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那些主教们则成为高高在上的权势人物。以后在整个中古时期,基督教会本身便是欧洲封建制度之最有力的支柱。

在四五世纪时,基督教的文献传布日广。当时基督教学者哲罗姆(约340—420年)对《圣经》进行了校订,并且用拉丁文把《旧约圣经》从希伯来文·《新约圣经》从希腊文翻译了出来。那由哲罗姆斯校译的《圣经》,一直被天主教会奉为法定本。

起初,基督教并没有什么完整的神学体系。直到后来,在基督教传布的过程中,基督教神学家融合了希腊哲学中一些唯心主义学派的观点,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的观点,才产生了“教父学”,提出一整套的说法。“教父学”的代表人物是圣·奥古斯丁(354——430年)。

奥古斯丁出生于非洲北部、距迦太基不远的塔加斯特城。他原为摩尼教徒,早年生活放荡不羁,后来经历了一番精神上的磨炼,才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并长期担任北非希波城的主教。奥古斯丁留下两部著作:一为《忏悔录》,叙述他怎样由一个纨疻子弟转变为基督教徒的历程,有现身说法的意思。一为《上帝之国》(亦译《上帝之城》或《神之都》),用基督教神学的观点来解释历史。奥古斯丁毕竟曾受到过摩尼教的影响,他认为世界上有善与恶、光明与黑暗这两种势力在进行斗争,但到最后,善一定会战胜恶,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上帝之国”代表善和光明,是极乐世界;“世俗之国”(指罗马帝国)代表恶和黑暗,是罪恶的渊薮。让世俗的罗马帝国灭亡吧,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上帝之国”。奥古斯丁还认为,教会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它管辖包括皇帝在内的一切基督教徒,因此,“教权”

高于“皇权”。他这一套关于“教权至上”的说教,后来在欧洲的政、教之争中常被教会人士所引用。

基督教会的教区,是按照罗马帝国的地方行政区域来划分的。各省和通都大邑,都设有主教或大教长,其中以安条克、亚历山大里亚、罗马、君士坦丁堡这四大都市的主教为最重要。因为罗马城是京都,并且是圣·彼得殉道的地方,所以罗马城的主教显得特别重要,被称为“教皇”。后来,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会成为古罗马在欧洲西部所遗留下来的惟一有组织的力量,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作用。

由于基督教的胜利,在罗马帝国末期,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便无可奈何地衰落下去了。在这以后,基督教神学的迷雾笼罩着欧洲,为时达一千年之久。直到“文艺复兴”

时期,基督教的权威才开始有所动摇。

原始基督教教义

基督教同任何大的革命运动的一样,是群众创造的。它是在新宗派、新先知数以百计地出现的时代,以一种我们完全不知道的方式在巴勒斯坦产生的。直至今日,我们仍无法以确凿的史料清楚地说明原始基督教产生的具体状况。在公元一至二世纪犹太与罗马史学家的著作中,有关原始基督教的活动状况的记载非常简略,只说明当时存在着以“基督”

为旗帜的一批犹太人的反抗活动。如公元一世纪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弗斯在其《犹太古事记》一书中曾两次提到基督教,除明显地被四世纪基督教会窜改过的一处外,仅记有:公元62年犹太教大祭司处死了“称为基督的耶稣之弟雅各和其他一些人〔或某些他的同伴〕”。对此句之真伪目前也存在不同的意见。罗马史学家塔西陀所著《编年史》中记有“尼禄……用各种残酷之极的手段惩罚他们……群众则把这些人称为基督教徒。他们的创始人基督,在提比略当政时便被皇帝的代理官彼拉多处死了。”其他如斯韦陀尼阿斯在《十二恺撒传》中的记载,亦大同小异,均不能确切地说明问题。因此,我们探讨原始基督教的产生,目前还只能依靠《新约全书》和《新约逸经》(或译为《新约伪经》)。《新约全书》反映出原始基督教初期情况的主要是较早的《启示录》和同观福音书(Synoptic)。《启示录》描绘了原始基督教最初的思想面貌,就史料价值来说是新约中其可靠性无可怀疑的惟一的一篇。同观福音书产生于1世纪下半期至2世纪上半期,虽然不是目击者的记述,只是后来加工的作品,而且在流传过程中搀糅了许多统治阶级的思想和观点,但其中的人物与情节多少保留了与《启示录》的观点相近的微弱的历史核心,因而,在材料缺乏的情况下,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于《新约逸经》,其称谓并不意味作品本身是赝品,首先称此书为Apocryphal者也并不认为是伪造的,只是在新约成书过程中,由于教派的斗争,或观点的分歧,而未收入正典的基督教经典。Apocryphal最初并无伪造的或不真实之意,相反,它是指一般人见不到、仅在少数人中流传的“秘本”之意,并将其视为庄严与尊贵的作品。

这个字的含意流传了三个世纪,到尼西亚会议之后杰罗姆的时代发生了变化,始含有假造的、伪的之意,《新约逸经》也被摒弃于正典之外。从这一点考虑,在反映原始基督教初期的人民性方面,其史料价值倒可能比正典更具有真实性。

总之,由于史料的贫乏与模糊,我们目前阐述基督教的产生只能勾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深入的材料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与研究。

据同观福音书记载,基督教是由加利利的拿撒勒人耶稣(约1—34,或4—37年)于1世纪30年代初创立于巴勒斯坦。耶稣之养父为木匠约瑟,母玛利亚为童贞女,因圣灵受孕生耶稣于伯利恒。福音书认为耶稣是救世主,下降尘世拯救众人。他生前的主要任务是传道与创教,并为贫苦百姓治病。因其宣传的教义不利于罗马的统治,最后被罗马巡抚彼拉多以“犹太人的王”的罪名处死,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三天复活升天,并宣称他将复临人间,建立理想的“上帝之国”。同观福音书有关耶稣生平的记载大致如此。但是历史上究竟有无耶稣其人是大可怀疑的,自18世纪英国史学家吉本提出此问题以来,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至今仍无定论。因此,在没有确凿的材料证明其为历史人物以前,视其为传说人物较宜。

据圣经学者考证“拿撒勒”意译为持守某些教义、教规的人,因为古代巴勒斯坦并无此地名,故极可能是派别名称;新约中经常将某某派称为某某人,如法利赛人、撒都该人等。拿撒勒是犹太教中的一个派别名称。该派之先驱为施洗者约翰,“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自己有罪,在约旦河受他的洗,约翰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那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旦河里受了约翰的洗”。约翰可能是此派的创始人,因有反抗罗马之嫌,被处死刑。约瑟弗斯说:“希律之子安提帕斯于公元4年至39年任加利利和外约旦罗马总督时,为防止暴动,未经审判,将约翰处死。”约翰死后,传说中的耶稣可能继为此派领袖自称弥赛亚(救主),在社会下层宣传其教义和政治主张,反对罗马和犹太上层的统治,其追随者多为劳动人民,如12门徒中之彼得、安德烈、雅各、约翰均为渔民,还有一名属于奋锐党的西门。由于其活动违害罗马的利益,也可能欲发动起义,被捕杀,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其门徒继续宣传其主张,并宣称他不久将重新降临,领导世人建立理想的国家与社会。因为此派的主张与犹太教的传统教义相抵触,犹太教的当权派撒都该派不承认耶稣为救主,遂将此派教徒逐出圣殿,他们逐渐在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教派,即原始基督教。由此说明基督教不是某人事先有意识建立的,而是在反对罗马的群众运动中自发的产物。

原始基督教与犹太教开始分离后,在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在小亚细亚、埃及一带流传甚广。其信徒最初虽以犹太人居多,但亦有非犹太人;有自由人,亦有奴隶与被释放奴隶,但主要以下层民众为主。其所以比当时存在的各民族宗教更具有吸引力,这与其初期教义和礼仪的改革有直接关系。原始基督教初期的教义并无后来的三位一体、原罪等说教,其根本的特点是打破了民族宗教的狭隘性,建立一种新的世界性的信仰。初期的教义有以下三点:(一)一神与选民。崇信犹太教的耶和华为宇宙的惟一真神,但选民的内容与犹太教不同。犹太教的选民仅限于阿伯拉罕的子孙,排除犹太民族之外的任何人。而原始基督教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把选民扩大到一切民族,“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启示录》描绘站在上帝一方前面的是犹太人,后面的则是非犹太人,信徒中既有“为主的”,也有“为奴的”。这正说明基督教是罗马帝国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它在三百年后能战胜其他民族宗教的一项基本因素。

(二)信仰基督降临与因信得救。宣扬信徒不分民族,不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只要信仰基督降临,必将得到拯救与上帝之赐福。这一思想在宗教史上是一项重大的革新。它打破了原始宗教需靠大量的繁多的献祭,才能赎罪祈福的传统,为穷人的宗教解脱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对于贫困的社会下层特别具有吸引力。

(三)改革仪礼。原始基督教废除了犹太教的各种献祭与繁琐的仪式,打破了犹太教的排它性、孤立性与保守性,由于祈福与赎罪均来自基督,故主要是精神崇拜。仪式仅有洗礼与圣餐,洗礼是入教的仪式和“选民”的标志,圣餐则是犹太教公餐制的演化,亦含有济贫的因素。

原始基督教由于教义与仪式的革新,为其广泛流传,特别是在罗马社会下层的流传打下了基础。然而,对劳动人民最富有吸引力的,最能打动他们心弦的还是原始基督教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基督——耶稣

公元前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正处于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罗马统治者横征暴敛,鱼肉人民,深为犹太人所痛恨。

当时,奴隶和平民的生活都十分困苦,他们多次举行暴动、起义,遭到罗马统治者的残酷镇压。因此,他们在思想上极为悲观、苦闷和空虚,试图从宗教中寻求解脱,希望真有个救世主降临人间,解救人类的苦难,这样就产生了对基督一类人物的幻想和崇拜。

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演化而来的。早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巴勒斯坦一带的犹太人就信奉犹太教。犹太教是一种神教,笃信“救世主”,认为“救世主”是上帝的儿子,他降临人间是为了拯救所有受苦受难的世人,补赎一切人的“罪”,指引世人摆脱苦难,进入一个与基督“共享福乐”

的“千年王国”。基督教正是吸收了犹太教的某些教义而逐渐形成的。

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也是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

据说,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年轻时就已许配给一个名叫约瑟的青年,而未婚先孕。作为未婚的“童贞女”怀孕,给约瑟带来极大的苦恼,他辗转反思,忧心忡忡,想暗里离弃她。

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恍恍惚惚与玛利亚来到一个郊外旷野上,要与玛利亚分手。忽然,一位天神从天上飘然而下,问约瑟道:“若瑟,你想和玛利亚分开吗?”若瑟气犹未消地说:“她和我还没有成婚,就已怀孕了。”天神哈哈一笑地说:“不要紧的。约瑟,你尽管娶了她,是圣神授给她怀孕的。”约瑟说:“那孩子……”“她生出来的可能是个男孩,你要给他取名叫耶稣,他会把人类从罪恶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让他来拯救世界吧。”约瑟欣然领旨。

约瑟醒来后,遵照梦中天神的嘱托,娶了玛利亚。

在公元元年的一天,约瑟偕同怀孕的妻子玛利亚来到伯利恒城(耶路撒冷以南),夜又黑、天又冷,一时找不着适当的住宿地,只好借住在一个马棚里。这天夜里,玛利亚就在马棚的马槽里生下了一个男孩,约瑟按照天神的嘱托,给男孩取名叫耶稣。基督·耶稣就这样诞生了。

青少年时期的耶稣,隐居在一个名叫“纳匝肋”的地方。“听圣母圣约瑟之命,立孝顺勤劳之美表”。到三十岁时,才出外传教,讲天国的道理,传授“神国福音”。据说,他是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人,会给人治病、会驱魔,叱风平海,会使瞎子复明、死人复活等。因此,深为人们所崇拜。他招了12个门徒,经常给徒弟们讲授天国的道理,并训诫门徒说,要“爱人如己”,甚至要“爱仇敌”,“恨你们的,你们要待他好!诅咒你们的,你们要为他祝福!”要忍受世间一切苦难,争取死后升入天堂。而那些达官、贵人、富人是不许进天堂的,他们要进天堂比骆驼穿针还难”等等。

这样,耶稣就带着他的徒弟四处传教,有一天来到一个城里,该城有许多人害病、挨饿,耶稣很可怜他们,就先给他们看病,接着叫徒弟拿东西来分给他们吃,可是在徒弟手里只有“5个饼、两条鱼”,而坐在草地上的竟有“5000人”之多。徒弟们不知怎么分,耶稣就从他们手中接过饼和鱼,挨个掰给坐在草地上的人吃。可是这些饼和鱼却掰不完,越掰越多,这5000人都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捡起来,还能装满12个大篮子,这使徒弟和城民们都惊奇不已,佩服耶稣的神术。

一次,耶稣渡海到加大拉的地方去,他和徒弟们分乘几条船,在海上行驶。忽然起了风暴,船随着波浪剧烈地颠簸摇晃,浪花翻进了船中,船眼看就要翻了。徒弟们惊慌失措,耶稣却在船尾上高枕而睡,徒弟们叫醒他,他问:“怎么啦?”徒弟们说:“主啊,不好了,起大风啦,船就要翻了!您看怎么办呢?”耶稣起身,向大风喝了一声,向海道:“快平了吧,安静点!”大海随即风平浪静,大家平平安安。耶稣说:“没什么大惊小怪的,遇到什么事都要沉着冷静,要有信心!”徒弟们信服地说:“师傅真乃神人,暴风和海都那么听您的。”

耶稣和徒弟们来到一个部落,看见部落首领的家门口围着许多人,闹哄哄的。一打听,才知道是首领家的独生女死了。耶稣推开众人,走到台阶上,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悲伤,不要流泪,小女没有死,是睡着了。”首领和众人都半信半疑,耶稣便走到女孩身旁,拉了一下女孩的手,嘴里念道:“快起来吧,别再睡了!”小女孩果真霍地站起来,看了看大家,害羞地低下了头。首领和众人都哈哈地笑了起来,感激耶稣的救命之恩。

耶稣来到了耶利哥城,有一个瞎子坐在路旁要饭,他听见许多人从他面前匆匆经过,就问路人发生了什么事?路人告诉他:“有个拿撒勒人耶稣要到这里来了!”瞎子就嚷道:“主啊,耶稣,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耶稣听见瞎子的叫唤,就让徒弟去把他带来,耶稣问他:“你要我帮助你什么呢?”瞎子说:“主啊,我想见到东西!”耶稣说:“好吧!”随即摸了一下他的眼睛说:“好了,你的信仰使你得救了。你可以看见东西了!”瞎子的眼睛果然亮了,可以看见东西了,他感激不尽,他跟着耶稣,一路宣扬耶稣的功德。

可是,耶稣的救苦救难行动,却遭到犹太教祭司长和官吏的嫉恨,他们串通一气,用30块银币收买了耶稣的一个徒弟——加略人犹大。他们在逾越节前夕拘捕了耶稣。耶稣的徒弟伯多禄拔剑削掉大祭司仆人的一只耳朵,耶稣斥责伯多禄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人必死于刀下!”这个门徒只好把刀插回鞘里。耶稣终于被抓走了。

祭司们以耶稣“谋叛罗马”、“自称犹太王”之罪,把他送交罗马驻犹太总督比拉多审讯。比拉多审问耶稣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是听别人谣传,还是出自你自己说的?”比拉多说:“是你本国人和祭司长们说的!”耶稣说:“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如果我的国是在这个世界上,那么,无疑会有许多人来保护我,我就不会落到犹太人的统治下。我的国不是在这里的。”比拉多无计可施,只好让祭司们以“自称犹太王”罪处耶稣以死刑。

临刑时,祭司们用种种方式来侮辱、戏弄、虐待耶稣:如拳打、吐唾沫、用荆棘做帽子给他戴、把他的衣服剥光、并用苇子抽他,耶稣要喝水,众人端来的水被祭司的仆人打翻。祭司的仆人用海绒蘸满了醋杵给他喝。戏弄够了,把他钉上了十字架,耶稣大叫三声“以利亚(我的神)”后断了气。这时,突然山摇地动、岩石崩裂,殿内帐幔自上而下裂为两半,众人大为惊异。而那些祭司和仆役则四处躲避,惊呼:“这真是神的儿子!”

据说,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即显现于诸门徒之前;第四十天,耶稣的肉体升入天堂。不过,他此时的肉身与死前肉身迥然不同,是一种神灵的活现,基督的显圣。

原始基督教的历史背景

原始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众多派别中的一派,是犹太人民反抗罗马统治的群众运动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巴勒斯坦的历史密切相关。

古代以色列—犹太人是西亚地区的一个灾难深重的弱小民族。自公元前11世纪建国以来,先后被亚述、新巴比伦、波斯、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与托勒密王国统治和奴役长达数百年,公元前2世纪罗马势力扩及东地中海后,犹太人的民族灾难达到了顶峰,反抗外族统治的斗争也达到了最高潮。

公元前63年罗马侵入巴勒斯坦后,庞培与克拉苏等先后四次占领耶路撒冷。庞培曾屠杀12000名犹太人,勒索巨款后,将犹太大部分领土划归叙利亚行省,设傀儡统治;克拉苏继而掳掠耶路撒冷,席卷圣殿一空,总数达12000塔连特。公元前40年,罗马扶植军事贵族希律任巴勒斯坦国王(公元前40年至前4年),他任职期间曾残酷地镇压了犹太人民的反抗。公元前4年希律死后,罗马将巴勒斯坦国土三分,北部为加利利及外约旦,中部撒马利亚,南部为犹太,分别由希律的三个儿子担任国王。至公元6年又将犹太划属罗马直辖行省。在罗马数次入侵和统治下,除被屠杀者外,有记载的被俘为奴的人数达6万多人。犹太被划归直属行省后,所受统治和剥削更为加重,经过普查人口,厘定税金,犹太人民缴纳人头税、农业税以及其他苛捐杂税,此外还要向圣殿交什一税。流落他乡的犹太人,每人每年也要向圣殿交两个德拉赫麦的贡赋。在这种残酷的剥削下,犹太人民尝尽了国破家亡之辛酸,发动了持续不断地反抗罗马的运动。

公元初,加利利的犹大、约旦河谷的奴隶西门、牧羊人阿斯朗琪先后起义,自称犹太国王,掀起抗交人头税的斗争,结果被叙利亚总督瓦鲁斯率领的两个军团镇压下去,起义地区的人民被屠杀与掠夺,2000人被俘后钉死在十字架上。直到公元66年前,起义和反抗连绵不断,加利利的犹大的三个儿子先后担任起义领袖,自立为王。其中二子于公元48年失败后被罗马巡抚钉死在十字架上,另一子曼那汉是犹太战争开始时的领袖之一。此外,还有伊里查起义,斗争长达二十年。至公元60年代初,由于罗马的高压政策和罗马军队再次抢劫圣殿金库,激起了犹太人的反抗,从而爆发了遍及巴勒斯坦全境的奴隶、平民大起义,史称第一次犹太战争。起义者占领耶路撒冷,烧毁债券,杀死罗马步兵队,并得到其他地区的响应。罗马派军3万人前来镇压无效,公元68年又派大军围剿,至公元70年耶路撒冷始被攻陷,起义失败。

在反抗罗马统治的群众斗争中,犹太人由于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分裂为许多教派和政治派别,二者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些众多的派别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派(或四大党)。

(一)撒都该派,“撒都该”原是所罗门王时代的一个大祭司家族的名称,后来演化为派别名称。此派是当时的祭司贵族,为犹太之当权派。他们经济上富有,掌管犹太人缴纳的什一税,兼营银钱业,并且掌管犹太教圣殿的司法权,世袭大祭司的职位,与犹太富人和罗马统治者狼狈为奸,主张服从罗马统治,仅保持宗教独立和犹太教规,在政治上是投降派。他们在宗教上只承认成文的律法摩西五经,不承认其他口传的教义;坚持以圣殿的崇拜为中心,不重视耶路撒冷以外的会堂活动,因此,在圣殿毁灭,失去阵地后走向衰落。

(二)法利赛党,词义为“隔离者”,是犹太中产阶级和宗教知识分子的派别,《新约》中称为“文士”或“律法师”。他们是非当权者,犹太上层的反对派,在政治上主张不与罗马人合作,但亦不积极反抗。此派在宗教上承认口传律法,接受天堂、地狱、复活、永生的思想,要求保持传统的文化与宗教,消极地等待救主的来临,以拯救犹太人,并且重视各会堂的活动。

(三)艾赛尼派,意译为敬虔派,其成员为农、牧民,约4000人,主要活动于巴勒斯坦农村。据古罗马作家普林尼在其《自然历史》第5卷,第17章记载,“他们居住在死海西岸”。考古学家在死海西北岸的库兰镇废墟发掘出此派居住的建筑群,包括住房、写经室、水槽等。根据约瑟弗斯·斐洛的记载和库兰古卷中该派的《纪律手册》说明,他们实行离城独居,财产公有,经济互助,禁欲主义,在思想上具有明显的末世论倾向。认为救主即将来临,新耶路撒冷即将出现。因此他们选出12名领袖主持社团,严守戒律,举行公餐,共同研究圣经,每天集体劳动五小时,一般不许结婚,消极等待救主的降临。社团具有严格的纪律,入社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悔罪时实行洗礼,但与基督教不同的是每当悔罪时均用水洒洗。他们还特别将《旧约》中有关弥赛亚的经文摘录列表,经常阅读,作好弥赛亚降临的准备。

(四)狂热派,音译为吉拉德派,意译为奋锐党,是各派中最年轻的一派,为犹太人民反对罗马统治和犹太上层斗争的产物,创始人为加利利的犹大。该派政治观点鲜明,主张通过暴力斗争,把犹太民族从罗马统治下解放出来,建立上帝之国,即独立自主的犹太国,其成员为犹太下层的无产者、游民、乞丐、贫穷手工业者与小商贩,曾发动多次起义。约瑟弗斯说:“他们焚毁契据文件,因为他们都是负债累累的难”图中所能看见的只有一个空的十字架和一根罗马军团百人队队长刺向天空的长矛,因为该画的作者认为基督只是一种精神力量,艺术家们是不能够想象上帝之子是长得如何模样的。

到了15世纪,基督教艺术中的那层神秘色彩开始消失。

在崇尚唯美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手下的耶稣充满了人性。安吉利柯塑造的孩提时的耶稣就不是中世纪那种神态庄重的侏儒,而是一个双颊丰满,逗人喜爱的娃娃。拉斐尔在他的名画《基督变容》中描绘的成年耶稣给人一种超尘脱俗的美感;画中,微风轻轻撩起耶稣的头发,那长长的白袍拖曳在他的身后。当然,也有人认为像《基督变容》这样的画过分强调了耶稣完美的外表,不免削弱了耶稣作为上帝之子的神威。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一生就一直处在这个矛盾之中。他在早期的那幅雕塑《哀悼基督》(即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那幅)中,通过对耶稣外貌的细致刻画,唤起了人们对一个年轻人之死的悲痛之感。而在他后期的《哀悼基督》(现收藏在米兰)中,人们却只能看到耶稣那冷冰冰的躯体。因为,晚年的米开朗基罗已经觉得:肉体终究不能表现出上帝之子的神威。伦勃朗每次画耶稣前,都要到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居住区去找模特;他画的耶稣神采动人,不失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伦勃朗所画的耶稣画像至今仍被视为人物肖像画的典范。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多数艺术家所塑造的耶稣的形象都变成了我们在西方国家的一些日历上看到的那种脆弱无力的耶稣的样子:他紧握着双手,虔诚地做着祷告,那双无神的眼睛凝视着上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世纪一些严肃的艺术家又为耶稣画了一些所谓“真实”的画像。墨西哥画家利巴拉画的耶稣种牛痘这件事的《圣经》中没有记载。出生在德国的法国画家欧恩斯特画的是孩提时的耶稣坐在圣母玛利亚的腿上,玛利亚在轻轻地拍着他的臀部。美国艺术家莱布安更是别出心裁,居然根据一些集中营受害者的照片来塑造他的“十字架上的耶稣”的艺术形象。

从基督教开始传播到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许许多多的艺术家都在根据自己对耶稣的认识塑造着他们自己的耶稣。

难怪迄今为止,耶稣基督的形象始终是变幻莫测的。

一种意见认为,尽管耶稣被神化了,关于他的许多故事,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历史上确实有耶稣其人。约在公元前后数年,他生于罗马帝国的属国犹太,即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区的拿撒勒。耶稣成年后,是犹太教一部分下层群众的首领,从事传教活动。后为犹太教当权者所仇视,被捕送交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公元30年左右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持有这一看法的学者,其主要依据是记载耶稣生平事迹的众多福音书,包括《新约圣经》中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合称符类福音),以及《约翰福音》。他们认为,福音书在经过一段较长的口传时期后,逐渐成书,作者不一,分布地域也较广。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耶稣其人。不独如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公元2世纪初年所撰写的《编年史》中,同样提到了耶稣被处死一事,其情节与《新约圣经》的记述相符合。

据有的研究拉丁原文的专家分析,塔西佗的行文有其独特的风格,是别人难以模仿的;从3世纪到五六世纪成书的犹太拉比文献中,也有十多处提到耶稣。

有的论者则认为,《新约圣经》中关于耶稣的记载并不可信。耶稣的故事纯属虚构,在历史上实无其人。《新约全书》中的许多内容,本来就是神话传说,今日所据的版本,更是几经后人修改,不断添加,自然不能作为信史;《新约全书》中最早产生的一篇作品是《启示录》,大约问世于1世纪60年代。首尾虽都提到耶稣的名字,但没有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材料。所描绘的耶稣基督形象,也同一个具体的人物毫不相干,整部《新约圣经》中对耶稣的许多描述也相互矛盾。例如关于他的家世、生卒年月就有好几种说法。因此,理所当然地不能作为耶稣实有其人的根据。

有的研讨者认为,传说中的耶稣生活的时代,罗马帝国不仅地域上横跨欧、亚、非,文化上也出现了不少哲人。奇怪的是,同时代的史料中,找不到对耶稣其人其事的直接记载。足见他本来就是子虚乌有。如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此人生年比耶稣早二十年,卒年迟二十年,是名副其实的同时代人。他是一位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一生留给后人约50本论著,但里面没有关于耶稣的史迹;贾斯特斯出生在所谓的耶稣遇难时期,又是他的同乡人,在他所著的《编年史》中,也没有提及耶稣。

有的研讨者则不同意上述意见,认为,有些史家对耶稣不作记载,是有其复杂的原因。9世纪,拜占廷历史学家福蒂厄斯,当他读了贾斯特斯的《编年史》后,就尖锐地指出:贾斯特斯是犹太人,他满怀犹太人的偏见,不愿提及耶稣的生平事迹,这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也不是所有的史籍都只字不记耶稣。几乎与耶稣同时代的史学家约瑟福斯,在他的《犹太古事记》中,有一处就提到了耶稣和他兄弟雅各的事,说雅各和其他几个人,被传到公会面前,指控为违法,遭石头猛击致死。

持有耶稣确有其人的一些论者认为,耶稣是作为图谋叛乱罪,遭到罗马总督彼拉多残酷鞭打,在哥尔哥达山丘被钉上十字架,最后气绝身死的。《新约圣经》和有关史籍对此事有详略不同的记述。1978年,意大利的都灵公开展出过一块亚麻裹尸布,布上有明显的影像。据有人考证,这个影像酷似福音书上所描绘的耶稣肖像。这块布就是耶稣遇难后,有人替他包裹后所留下的。尽管许多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信以为真的也不少。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与耶稣的其他故事一样,他的遇难经过也是后人虚构的。既然他是被罗马驻犹太的总督处死的,但在罗马政府当年的档案中,却没有留下片言只字的记载。

基督教起源的争论

基督教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1世纪到2世纪间形成于罗马帝国的东部地区。长期以来,教会宣称,基督教是由上帝耶和华的独生子、“救世主”耶稣在巴勒斯坦地区亲手创立的:耶稣的母亲是玛利亚,许配给了约瑟,但尚未成婚便圣灵感动而怀孕生下了耶稣。耶稣十三岁时开始传教,宣传天国的“福音”(好消息),因此被巴勒斯坦犹太教祭司和罗马总督判处死刑,钉死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的十字架上;不久复活“升天”,他留下的教会便是基督教。基督教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耶稣是否确有其人?成为国内外基督教史专家探讨的历史悬案。

耶稣是凡人,基督教是从其信徒中发展起来的我国学者不承认耶稣具有神性。有的学者认为,耶稣其人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的,他是当年犹太社会的群众首领,基督教是在他的信徒中发展起来的。持此见解的学者说,凡人耶稣的家在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区的一个市镇——拿撒勒。父亲是木匠约瑟,母亲是玛利亚。当时,巴勒斯坦是罗马奴隶制帝国的一个行省,犹太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不少群众揭竿而起。耶稣因为憎恨罗马帝国的统治而开始传教,结果以“叛逆罪”被捕,并被处以“钉十字架”的极刑。耶稣在世时,很难说他和信徒已经形成了一个组织,其信徒人员不固定,神学理论亦欠明确具体,最多不过是犹太教的一个革新派别;确切地说,他们是一个以耶稣为核心的群众团体。基督教是在耶稣死后,犹太人民长期铭记着他,从而在耶稣的信徒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于是,耶稣被奉为“救世主”——基督,是上帝耶和华(犹太教信奉的上帝)的儿子。至于基督教是怎样从它的原始形式逐渐发展、壮大,这是一个很长、很复杂的历程。

耶稣并无其人,耶稣创立基督教说不能成立但我国不少学者包括有关论著,都认为耶稣是个子虚乌有的传说中人物,基督教则是罗马奴隶社会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产物。有的著作认为,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三四百年间,犹太下层居民中间曾流行一种笃信“救世主”的秘密教派,同时在分布于小亚细亚各地的犹太人移民中,也出现许多宗教狂热的“先知”,宣扬关于“救世主”的信念,基督教大致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从这些秘密教派中形成的。

有人还指出,多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圣经》中关于耶稣的传说纯属虚构。主要理由是:基督教产生时代的各种著作很少提到基督教,更没有明确记载耶稣本人的生平事迹,甚至连耶稣的名字都未提及;教会说耶稣是被罗马派驻的总督判处死刑的,但在1世纪罗马政府的档案中根本找不到关于耶稣的材料记载;《圣经》中说耶稣生长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并在那里传教,但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对耶稣却一无所知。其实,基督教是当时犹太民族争取独立解放高潮中派生出来的一个犹太教新宗派,犹太教的圣经被基督教承继下来而成为基督教圣经中的《旧约全书》,基督教的“救世主”观念也是以犹太教的“弥赛亚”

观念发展而来的。公元前最后几个世纪,犹太民族处于危亡时期,犹太人中盛传:上帝将重新派遣一位“弥赛亚”到世上拯救犹太。罗马帝国时期,走投无路的群众便从犹太教思想中找到了他们的救星。“耶稣”,是犹太人中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它是“纳书亚”一词的希腊文音译,希伯来文(即古犹太文)愿意为“雅赫维(耶和华)拯救”;“基督”,则是希伯来文中“弥赛亚”(救主)一词的希腊语音译。至于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更是基督教产生以后几个世纪才由教会逐步确立的,那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教会才把罗马帝国原来信奉的太阳神(米特拉神)的生日移植到耶稣身上的。仅此一点,就可证明基督教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

保罗派之兴起与教会的产生

原始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中期产生后,传播较广,信徒中不仅有犹太人,也有许多非犹太人。这固然是由于教义、礼仪打破了民族的界限与隔阂,本身具有世界宗教的因素,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罗马帝国内部旧有的民族宗教信仰出现的危机。

罗马帝国的建立逐渐消灭了各民族的政治和社会的差异,同时也消灭了古老的民族宗教赖以存在的基础。帝国初期,不仅奴隶的处境毫无改善,而且自由民也普遍处于无权的地位,公民意志消沉与精神颓废相当普遍。其他被压迫的民族则向往过去独立的生活,不满现状,但又无力改变目前的处境。总之,许多人感到现状不堪忍受,未来也许更加可怕。没有任何出路,悲观绝望……。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求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求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

然而他们又都感到旧的民族神不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于是产生了信仰危机。这就为基督教的迅速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基础。非犹太人的信徒日增,从而在原始基督教内部出现了以保罗为代表的“外邦人”基督徒和以彼得为代表的犹太基督徒。随着“外邦人”基督徒的日益增多,声势日振,两派经过较剧烈的较量,保罗派取得了优势。

保罗派的领袖人物保罗是希腊化的犹太人,公元1世纪初年生于小亚细亚的塔萨斯城。本人为帐幕工匠,其父因为罗马承办军需品有功,获得公民权,保罗出生后,即为罗马公民。他早年曾反对基督教,约于公元37年皈依基督教,是第二代的使徒。据《新约》记载他曾在小亚细亚、希腊和罗马传教约二十年,曾代表“外邦人”教会赴耶路撒冷和彼得会晤,商讨教义等问题,由于对犹太律法和饮食规则意见不一而未达成协议,不欢而散。保罗在传教中曾七次被捕,最后被送至罗马,于公元67年被处死。保罗死后其门徒继续传教。该派使用希腊语,信徒中以中产阶级为骨干,在流传中大量吸收了希腊罗马庸俗哲学,对初期的教义进行了改造,并且与彼得派的斗争较激烈。《新约全书》中保罗派的经典《哥林多后书》记载:彼得(又名矶法)为首的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另传一个耶稣”。保罗派指责彼得派迁就犹太信徒“奉行犹太律法”;彼得派指责保罗派忘记了穷人。双方斗争的详细史料不足,仅知斗争的结果是保罗派基本上取得了胜利,其教义逐渐为正统,《新约全书》中除《启示录》是彼得派的观点外,其他26篇的主要部分均反映了保罗派的观点,此派的思想在经典中占有绝对优势,并且在教义和组织上逐渐控制了各地的教会。

原始基督教的发展和演变首先表现在社会基础的变化。

初期,信徒多为社会下层劳动群众,在流传过程中,特别是保罗派的成员,不仅以中等阶级为后盾,而且许多奴隶主甚至社会上层人士都参加了基督教,《新约》记载当时信徒中有“尊贵的妇女”和“男子”、有“城内管银库的”、有“赛普路斯岛的总督”等。基徒教早期文献记载尚有“税务司的夫人以及她全家和儿女”。公元2世纪形成的《雅各书》反映出当时信徒中有的“带金戒指,穿华丽的衣服”,有的“穿着肮脏衣服”甚至“赤身露体又缺少日用的饮食”。进入会堂后,穿华美衣服的人被“请坐在好位上”;穷人则“站在那里或坐在脚凳上边。”说明了一批有产者和奴隶主加入了基督教,并且占据了显著的位置,他们在经济上和教义方面逐渐成为主导力量,控制了教会。

其次表现为神职人员的产生及其对教会的控制。原始基督教与犹太教分离后,组织与活动均很简单,只有一些分散的基督教团体,由一些游方的使徒巡回传道。反映约1世纪末年教规和教会的重要文献《十二使徒遗训》说:“凡有使徒到你们那里去,接待他如接待主,但他只得在你们处住一天,如必要时,住两天也可;然若住三天,他便是假先知了。使徒出门时,不可接受人的礼物,只可领取饼食,够他所要到的当晚住宿地即可;若他索取银钱,便是一个假先知了。”他们的仪礼也很简单,洗礼是基督徒的入教仪式和选民的标志。另外每礼拜日举行公餐,称为感谢祭。祈祷后,吃面饼和饮葡萄酒。面饼犹如群山之麦粒集合在一起,象征基督徒的团体,虽然分布在天涯海角,应聚集在一起进入上帝之国。《十二使徒遗训》第9章记载说:这饼“当初是麦子,曾散满在山岗,而后团合为一个,同样,但愿教会也从地极聚合起来,进入上帝之国……”。酒是经过踹踏、压榨而成,象征选民对敌人的仇恨和诅咒。说明当时并无饼与酒是耶稣之肉与血的说教。后来在福音书中感谢祭演化为圣餐礼与主的最后的晚餐说。

1世纪下半期保罗派基督教徒的活动亦很简单,使徒、先知来后,男女信徒聚会在一起进行宗教说教,然后共同用膳,表示团结为一体,并无固定的组织。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召集人,称为长老或执事。他们多出自富有家庭,既有空余的时间,又能提供作为会堂的场所。另外还产生了经费管理人,称为财务官或监督。最初长老的地位在监督之上,但随信徒的增加和捐献财产的加多,出现了将财权与神权、管理权集于一身的主教,他们成为专职的教会领导人。最早的主教可能出现于小亚细亚,现知最早的主教为2世纪上半叶士每拿的主教坡里卡普。2世纪中期,在罗马、叙利亚等地普遍出现了主教主持教会,但各教会各自独立,互不相属。最初主教尚由信徒选举产生,《十二使徒遗训》记载,“你们当为自己推举配作主门徒的人为主教和执事,即温柔的,不贪财的,诚实可靠而被考验无误的”。同时,教会产生了教阶制的萌芽,神化神职人员,认为基督召选使徒,使徒委派主教,主教授权长老。主教制与教阶萌芽的产生,说明教会已牢固地控制在富有阶级的手中。

2世纪的教会宗派林立,互相攻击,各不相属,斗争颇为激烈。至2世纪末年,在实力和宗教权威方面,罗马、亚历山大里亚、小亚细亚、安提柯和迦太基等教会占有优势。

罗马与迦太基的教会使用拉丁语,其他使用希腊语。此时的基督教已经结成了一个由许多个体教会组成的教会网,由一些经常相互联系的主教加以控制。

《新约全书》

《新约全书》是基督教自身的经典。据《新约·希伯来书》的解释:犹太教的《圣经》是上帝与犹太人订立的约法,由于他们“不恒心守约”已过时陈旧了,故称为《旧约全书》。现在上帝与基督徒重新订立了约法,并由耶稣作为“中保”,内容是“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基督徒遵崇耶和华的启示和约法,上帝保护基督徒,故称《新约全书》。《新约》的产生、定型与定编有一个过程。1世纪中期至2世纪中期为其产生与基本定型的时期。

公元66年犹太战争失败后,犹太人遭到严厉镇压,从而加速了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离过程,基督教需要有自己的经典,特别是以外邦人为主的保罗派教会,他们不熟悉《旧约》,更加需要新的经典;又因当时宗派林立、斗争激烈,各派也教需要着手编纂自己的圣经。特别是有一些急需回答与重新解释的问题,例如《启示录》多次预言“四十二个月”或“1260”之后将战胜恶势力,实现“千年王国”或“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但事实上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必须在经典中作出新的解释才能自圆其说。这一切均说明需要产生自身的经典的必要性。

流传于世的《新约全书》的思想内容自相矛盾之处甚多,往往一件事情前后有两种不同的或相反的观点和说法,例如把耶稣既说成是人子又说成是神;理想的国家既说在地上又说在天上;既表示仇视罗马、反对富人,又要求当帝国的顺民;既反对奴隶制度、要求平等又说要听命、忍耐、服从。圣经学者们对这些现象作了长期研究,迄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目前我国史学界较为一致的意见是: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原始基督教在流传过程中,外邦人大量参加,阶级基础的变化,保罗派大量吸收希腊罗马庸俗哲学,特别是吸收斐洛哲学与塞涅卡哲学的结果。

斐洛为亚历山大里亚希腊化的犹太人,精通希腊语与希腊文化。他将希腊唯心主义哲学柏拉图主义与斯多葛主义兼收并蓄,合为一体,借以解释犹太教教义,提出灵智论(Gnosticism,音译诺斯提主义,此字源于希腊文Gnosis,知识之意)。公元1世纪时此派仅是一个哲学派别,到2世纪后才发展为一个教派。其著作因被后来的基督教会视为异端,绝大多数已失传,现仅知其代表作为《智慧生活论》。

斐洛的灵智论的主要内容有四:

1.非所有的人均能了解与认识上帝,只有具有灵性的人才能获得这一奥秘的知识。

2.逻各斯(Logos,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解释为规律,斯多葛学派塞浦路斯的芝诺解释为神的智慧)具有上帝的属性,但上帝与神的智慧既联系在一起,又有所不同,并把逻各斯人格化,说为上帝的长子,他是上帝及其智慧(或称为道)的产物。这一解释实际上包括了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思想。

3.罪恶来自物质世界本身,人力无法改变现状,只有借助逻各斯才能得救。

4.《摩西五经》并非历史和法律,仅是一种寓言,所以不能从字面上理解,应探讨其深刻的含意,例如五经主张要行割礼,实际上并非要求肉身割礼,而应理解为行心里的割礼。因为叙利亚人、阿拉伯人甚至埃及人均行割礼,但上帝并不保护他们。又如不许吃猪肉,并非对食物的禁令,而是属于灵性的解释,实质是要求人们不要像猪一样,饿了去找主人,吃饱即走。

塞涅卡是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新斯多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尼禄的宫廷教师。此派是晚期希腊斯多葛学派在罗马的变种,其所以“新”,即因其抛弃了斯多葛学派的唯物主义外衣,集中谈论道德问题,主张尽本分,从天命,公开宣扬听从命运的安排是人类的美德。

原始基督教的保罗派从这两种庸俗哲学中吸收了大量的内容,并赋予宗教的形式,致使教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他们把上帝与逻各斯的说教演化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把人格化的逻各斯与传说中的“人子”、“先知”、“夫子”耶稣拼凑在一起,说他为拯救有罪的众生,在十字架上作出赎罪的牺牲,他从来就是“神子”与“圣子”;把耶稣一生的活动中心说成是创立基督教等等。

这样就使原始基督教的教义包含了原来所没有的,而后来的罗马国教包含的全部本质观念,所以说基督教并非从犹太教直接发展而来,而是希腊、罗马世界的产物。保罗派为坚持其教义曾与彼得派作了激烈的斗争,但为了保持对社会下层的吸引力,又不得不与彼得派有所妥协。因此,体现在《新约全书》中的教义是两派相互斗争与妥协的产物,也是其内容存在着许多矛盾的原因,但《新约全书》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保罗派的观点,正如恩格斯所说:“基督教事实上是自发形成的,是这些宗派中最发达的宗派互相影响而产生的中间物,后来由于加进了亚历山大里亚犹太人斐洛的观点,稍后又由于受到斯多葛派思想的广泛渗透,而形成为一种教义。的确,我们可以把斐洛称为基督教教义之父,那末塞涅卡便是他的叔父,新约中有些地方几乎就像是从他的著作中逐字逐句抄下来的。”

《新约全书》共27卷,原文为希腊文,包括启示录、使徒书信21篇、四福音书和使徒行传。

新约中较早成稿者之一是启示录,约写于公元1世纪后半期,原文为希腊文,作品以预言的形式反映了原始基督教初期所主张的人人平等、仇视罗马、反对奴隶制度、实现千年王国的政治思想,并预言基督将降临“在地上执掌王权”。还反映了初期教会宗派林立相互斗争的情况。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全篇仅在开头和结尾提到耶稣,更无其生平事迹,这是研究耶稣其人的一个重要参考。

使徒书信自《罗马书》始,至《犹大书》止,共21篇。基督教会传统认为前14封为保罗书信,但据德国杜宾根学派考证只有《罗马书》、《哥林多书》前后、《加拉太书》四篇中部分章节是保罗手笔,其余均为第二代保罗派的托名作品。这些书信反映了1世纪中期至2世纪中期原始基督教在教义、神学、伦理道德、政治思想诸方面适应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保罗派与彼得派的分歧与斗争。《罗马书》实际上是保罗派的教义手册,构成后世基督教教义的基础,其要点有四:(1)把“基督”描绘为一种“神力”,而非历史人物,更无耶稣之生平;(2)强调不分民族,“因信得救”,上帝是一切人的上帝;(3)不必追求形式上的“割礼”与食物禁忌,强调“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真割礼是心里的”,“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4)鼓吹顺从罗马的统治,当纳粮交税,不许抗拒。《哥林多前后书》更为具体地阐述了保罗派的教义,要点有四:(1)把基督描绘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和灵。(2)不主张公有财产,但应照顾贫者,每周举行公餐一次,行圣餐礼。(3)现实的千年王国演化为死后神灵的王国。(4)耶稣基督建立了教会的“根基”。此外,着重介绍了当时的两派斗争,说有人“另传一个耶稣……另受一个灵……或者另得一个福音”。《加拉太书》强调信仰基督,不必遵守犹太教规定的律法。“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在耶稣基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此篇还说明了两派的妥协和分工,“主张我(指保罗——笔者)传福音给未受割礼的人,正如彼得传福音给那受割礼的人……他为受割礼之人作使徒……我为外邦人作使徒。”

《福音书》包括马可、马太、路加、约翰四部福音,约产生于公元70年代至2世纪中期。“福音(Gospel)为好消息之意,福音书的内容是描绘耶稣基督的生平事迹,中心有三:(1)耶稣从来就是救世主,由灵感孕玛利亚所生;(2)建立教会,制定教义与传教活动;(3)为世人赎罪,作出牺牲,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复活升天,世界末日将复临。福音书的内容存在许多矛盾,有关耶稣的形象、言行、政治态度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因此自19世纪以来圣经学者们对其真实性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上有两说:“编造说”

与“历史核心说”。编造说认为福音书中有关耶稣的生平纯属编造,没有任何历史真实性;历史核心说主张福音书中的耶稣生平是根据一世纪中期以后教义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对过去传说中的起义领袖神化的结果,是保罗派与彼得派在教义方面相互斗争又相互溶合的产物。其中虽有许多编造、附会之处,并且笼罩着一层宗教的迷雾,但其中保留了原始基督教初期的一个微弱的历史核心。此说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赞同。四福音书的前三部,即《马可福音》、《马太福音》与《路加福音》,其内容、结构、观点大体一致,故称为同观福音书,又译为对观福音书。其中,《马可福音》成书最早,约写于1世纪末,但其中极可能包含了较早的资料,它是流传于罗马教会的福音书。传说是彼得的门下马可所编写。《马太福音》略晚于《马可福音》,约写于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初。它把原流行于叙利亚、巴勒斯坦的福音故事与《马可福音》的内容相结合而成,犹太色彩较为浓厚。

《路加福音》相传是保罗门徒、医生路加于2世纪初年,根据保罗的宣讲资料并吸收《马可福音》与《马太福音》的内容编写而成。此书流传于希腊地区。《使徒行传》传说为路加所编写,是《路加福音》的续编,成书略晚于《路加福音》。此篇记述彼得与保罗的传教活动,对彼得派基督徒与保罗派基督徒之间的矛盾加以调和,是研究基督教会早期活动的重要资料之一。同观福音书有关教义的叙述虽有许多矛盾,但基本内容大同小异。《约翰福音》成书最晚,约定型于2世纪中期,其内容与前三部福音书有显著的不同。该书依照诺斯提主义的思想写成,开卷即提出“道(Logos逻各斯)与上帝同在”,“道成肉身”,论述耶稣是“道”,是上帝的长子,并且否定了耶稣是人间的“王”和地上的“千年王国”,将理想社会演化为神秘的天国和灵魂的永生。

《新约全书》的内容在2世纪中期已基本定型。它反映了公元1世纪中期至2世纪中期两派的斗争与溶合,以及保罗派取得优势的情况。也反映了保罗派在斐洛与塞涅卡思想的影响下,在教义方面大量地吸收了希腊、罗马庸俗哲学思想;并反映出保罗派的政治思想:(一)主张服从罗马皇帝的统治,甘当顺民,神化皇权;(二)承认奴隶制度的合理性,宣扬服从听命;(三)否认地上的千年王国,把理想社会演化为虚幻的天国;(四)宣扬无原则的忍耐与超阶级的爱。

原始基督教的教会组织、礼仪的产生和《新约全书》各篇的基本的定型,标志着原始基督教的形成。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
上一章下一章

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