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的衰败

罗马帝国的衰败

罗马哥特战争

第一次罗马哥特战争

哥特人与罗马人之间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249—254年),是在达契亚和巴尔干半岛发生的。

罗马的北方行省达契亚,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在罗马皇帝图拉真时期(98—117年在位),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达契亚战争(101—102年;105—107年)之后,才归属帝国。

但是,罗马人对这一行省的统治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实际却没有部署任何军力或财力来加以防护。这里的人民也习惯了和平宁静的生活,从来没想过要进行战争。但是,238年春季,一支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开始对达契亚省进行骚扰性进攻。当时的多瑙河驻军长官德西阿斯,因防卫不力被元老院撤职,代之赴任的是图里乌斯·迈诺菲卢斯。242年,罗马皇帝戈尔狄安三世被迫在与波斯交战期间撤离前线,率军抵达莫西亚和色雷斯,以驱逐哥特入侵者,到罗马皇帝腓力(244—249年在位)时期,哥特人的进攻更为频繁,有文字记载的规模较大的入侵,发生于246年和248年。此后,罗马人在阿卢塔河(联接莫西亚与达契亚省的交通干线)沿线修筑了大批防砦,以制止哥特人的突然进攻。

248年,哥特人在其国王阿尔盖修斯率领下对罗马发动进攻。参加哥特人队伍的还有一些北方少数民族,包括喀尔巴阡山麓的喀尔巴阡人、巴斯塔奈人和黑海地区的萨尔马特人。为了应付这支蛮族大军的入侵,罗马大将德西阿斯率大军于248年底以前,进入多瑙河地区,在马尔西安堡(下莫西业首府城市)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由于该城受到哥特人长期围攻,城内居民恐怖异常,把大批金币藏在地窖里。

这成为后来考古学界的一大收获。

249年夏,罗马军队撤回意大利,哥特人随后又回到莫西亚。次年,哥特人国王克尼瓦的主力军(号称7万之众)突破了莫西亚防线,抵达厄斯库斯城下,控制了特兰斯瓦尼亚的重要山口。另一支军队则进入下莫西亚省,抵达色雷斯重镇菲利普城下。克尼瓦的军队东行至诺瓦伊,被驻守该地的下莫西亚将领迦鲁士击退。于是,哥特人暂避锋芒,回军折向莫西亚腹地雅特鲁斯河谷,包围了尼科堡。这时,德西阿斯已取得帝位(249—251年在位),在平定了内乱之后亲率军队火速来到多瑙河前线。

当德西阿斯大军来到莫西亚时,哥特人立即撤围转移。

两军相遇后,罗马军取得了优势,克尼瓦的军队损失了3万人之多。哥特军不敢战,立即南下菲利普城,欲同另一支哥特人会合。该城位于色雷斯境内,是亚历山大之父菲利普二世时建立的。德西阿斯误以为哥特人兵败溃逃,遂尾追不舍。但罗马军团多由重装步兵组成,动作极其缓慢。当哥特人已越过了海拔4000英尺的巴尔干高原时,德西阿斯的军队还在艰难地攀登什普加山口。在经过了一片荒无人烟的原野后,疲惫已极的罗马军在巴尔干山南麓的奥古斯塔—塔雅纳地方休息整顿。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哥特人就在他们前方不远处。这时,哥特人迅速回军,袭击了罗马人的营寨。罗马人猝不及防,很快溃不成军。皇帝德西阿斯仓惶逃离战场。

哥特人转而包围了菲利普城。城内守军将领朱利乌斯·普利斯库斯在此危急情况下背叛了帝国,自立为帝,企图博得哥特人的青睐,拱手让出了菲利普城。但哥特人并不信守诺言,而是在进城之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死者计10万之众。许多居民,包括元老贵族被哥特人掳为战俘。普利斯库斯本人也未能侥幸活命。

这时,德西阿斯已率其残部退至多瑙河岸的厄斯库斯城。在此整顿了军队,并与迦鲁士率领的援军会合。他在哥特人后方筑起一道鹿砦防线,使一批忠勇的将士把守各路山口,欲阻止北方喀尔巴阡山的蛮人南下与哥特人会师。同时,他令迦鲁士防守多瑙河沿线,以阻断哥特人之退路。当时,德西阿斯身体已十分虚弱,甚至不能行军、登山,而且军马兵力也很不足,因为罗马帝国的高卢和东方各省正在发生暴乱,帝国政府已没有机动部队可以自由调动。因此,德西阿斯别无选择,只能在多瑙河沿线守株待兔,以雪当日劫营之耻。

后来,哥特人被罗马人完全包围了。他们军中的精英在菲利普一战中损失惨重;加之当地居民饱受蹂躏,已不可能为军队提供足够的军粮。哥特人企图用他们掠得的战利品作为议和的交换条件。但是,德西阿斯求胜心切,拒绝接受任何议和条件。这样,哥特人被迫背水一战。251年6月,双方军队在莫西亚省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弗卢姆·特莱布拉尼(今多布罗加,在保加利亚境内)附近相遇。哥特军构成三道防线,其第三道防线的前沿阵地是一片沼泽。克尼瓦企图利用德西阿斯求胜心切的情绪,把罗马军诱入他的圈套。战斗一开始即异常激烈,德西阿斯的儿子埃尔尼乌斯·埃特卢斯库斯在战斗开始不久即中箭身亡。德西阿斯强忍悲痛,继续指挥战斗。罗马军迅速突破了哥特人的二道防线,向第三道防线发起进攻。这时,战况发生了根本的转折。罗马军欲夺取穿越沼泽地的小路,恰恰中了哥特人的计谋,因为这里处处是淤泥,一不小心,就会遭没顶之灾。罗马人难以停留,也不能前进,在一动即陷的淤泥中,他们手中的投枪根本投射不出去。可是,日耳曼人则习惯于沼泽地作战。他们身材高大,投枪又长,可以在远距离杀伤敌人。罗马军在这场战斗中伤亡惨重,皇帝德西阿斯亦壮烈牺牲。

德西阿斯逝世后,他的部将迦鲁士继承帝位。德西阿斯之子霍斯蒂利安虽也被首都人们拥立为帝,但他很快即被迦鲁士杀害了。迦鲁士独揽大权后(251—253年在位),同哥特人签订了和约。在和约中,迦鲁士答应使哥特人保有他们的战利品和大批有才华的战俘;同时供给哥特人一切军需给养,助其撤离帝国领土,另加上一笔贡金;哥特人则许诺他们不再侵犯罗马边境。

此后二年间,哥特人并没有停止活动。他们会同其他各族于252年骚扰了帝国的欧洲诸行省。253年,哥特人从海上向小亚地区发动了第一次远征,蹂躏了以弗所和佩西努斯。同年春天,哥特人首领克尼瓦再次向帝国索要更多的贡金,下莫西亚戍军首领伊米利乌斯·伊米利亚努斯在反击哥特人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并自立为皇帝。10月前后,迦鲁士在发兵讨伐伊米利亚努斯时被其部将杀害。而伊米利亚努斯亦被弗利里安所取代。

罗马的内乱助长了哥特人侵略的气焰。254年,哥特人又一次渡过多瑙河,劫掠了色雷斯,直抵萨洛尼卡城下。但最后被罗马军队击退,且损失惨重。于是哥特人进入希腊半岛,希腊的居民陷于极度恐慌之中,他们修复了温泉关和科林斯地峡的防御设施,重修了雅典城墙,但却没有一支有力的军队能够有效地打击哥特人。因为与此同时,西部各省也受到蛮族的侵扰,潘诺尼亚、莱茵河流域及伊利里亚都处于危机之中。为了保卫家园,希腊人进行了积极的准备,许多城乡居民组织起民兵,参加抵抗侵略者的战斗。254年以后,哥特人开始把其注意力转移到黑海的小亚细亚沿岸地区。

第二次罗马哥特战争

罗马人与哥特人第二个回合的冲突(259—261年),主要发生在小亚细亚和黑海沿岸。而且,哥特人以骚扰性进攻为主,双方没有进行大规模战斗。

由于罗马军民在多瑙河一带对哥特人的成功抵抗,哥特人暂时停止了对巴尔干半岛和多瑙河沿岸的骚扰。罗马皇帝弗利里安在位(253—259年)期间,哥特人开始向黑海和小亚地区发展。在今刻赤海峡附近的博里斯蒂内河流域,驻于乌克兰地区的哥特人及萨尔马特人,时常对帝国的小亚领土进行骚扰性进攻,罗马军队在此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抵抗。

当时,在刻赤海峡周围地区,有一个博斯普鲁斯王国。

这里本是古希腊移民和一些半开化的蛮族人建立的城邦,在罗马帝国早期,曾被米特拉达梯吞并,奥古斯都以后,归属于罗马帝国。3世纪中后期,博斯普鲁斯王国发生内讧,一些篡位者把哥特人引入王国腹地。不久,哥特人控制了博斯普鲁斯王国的舰队,开始进行海上冒险活动。哥特人所控制的这支黑海舰队是由结构十分简单的小船组成的。小船皆用圆木凿成,平底,上有风帆,在暴风雨来临时,则张起临时船篷,以利船上人们避风雨。哥特人虽不善长航海,但其企图劫掠黑海南岸富庶之地的愿望,压倒了一切恐惧。

哥特人约于254年第2次进行黑海冒险,他们沿海岸东向航行,但收获不大;次年则攻占了罗马帝国东疆的庇底厄斯城和特拉比松德(今土耳其特拉布宗)。庇底厄斯城中守军曾在其将领萨克希阿努斯指挥下进行了英勇抵抗。但因萨克希阿努斯被调离该城,哥特人立即攻进城市,随后,哥特人航行300英里至黑海东端的特拉比松德城下。这座城市亦建于古希腊殖民时期,罗马皇帝哈德良在此建立了人工港口。城市规模很大,有1万守军,两重城墙。但是,城中守军纪律松弛,长年沉溺于声色享乐之中,有苟且偷安之心,无流血护城之意。哥特人看到了守军的这一弱点,在夜里用木柴捆贴城墙垒起了高高的柴堆。然后,手执武器沿柴堆爬上城墙,攻入了毫无防备的城市。城市居民惨遭杀戮,罗马守军则仓惶地从另一城门逃遁。城里神庙和宫殿也受到惨重破坏。哥特人攫取了城内贵族积蓄的无数珍宝,抓获了大批战俘。紧接着,哥特人又毫无顾忌地掠夺了本都省。他们的船只满载珍宝停靠在特拉比松德港口,被俘虏的青壮年则被捆去为哥特人划船。于是,哥特人凯旋回到博斯普鲁斯王国,略事休整后又开始第三次黑海航行。

256年,哥特人的大规模舰队又开始其海上冒险活动。

他们这次沿着海岸西向航行,步兵随同舰队在岸上行军。这支大规模舰队穿过博里斯蒂内河口、德聂斯特河口和多瑙河口,渡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抵达小亚城市卡尔西顿。尽管这里有着坚固的城防。有数量上占优势的守卫部队,但由于军队腐败,厌战,他们没有进行任何抵抗,见到哥特人舰队的桅杆即弃城而逃了。城内丰富的武器和粮食、金钱储备皆落于哥特人之手。随后,哥特人劫掠了尼科米底尼斯、布尔萨等。这些小亚古城的居民已习惯了和平生活,对于突如其来的侵扰毫无思想准备,因此,哥特人的进攻和劫掠都十分顺利。

夺取布尔萨后,哥特人向马尔马拉海上的小岛基齐库斯出发。这时,已进入雨季,暴雨连日,河水猛涨,阻断了哥特人在陆上的进军。于是,哥特人只好在赫拉克利亚休整,到秋分时节即启程返航。因为哥特人认为,秋冬季节在黑海航行,是不明智之举。于是,哥特人在黑海和小亚的入侵,暂告休止。

第三次罗马哥特战争

哥特人第三次实行大规模的入侵(267—269年),是以巴尔干半岛和希腊腹地为主战场的。

罗马皇帝加列努斯(259—268年在位)统治后期,哥特人的入侵又开始了。267年,他们仍从黑海出发,渡博斯普鲁斯海峡,毁灭了卡尔西顿,掠夺了尼科米底,然后进入伊奥尼亚,在以弗所烧毁了月神庙,并在回军时毁了特洛伊古城遗址;接着,小亚西部的利底亚、弗里吉亚和比西尼亚等地均遭涂炭;最后,哥特人取道卡帕多细亚和卡拉提亚回到赫拉克利亚港口。当罗马大将奥登纳修斯率军匆匆赶到赫拉克利亚港时,哥特人已满载掠获物和战俘扬帆远去。

268年,在前几次冒险中均获大胜的哥特人又开始准备新的进攻。他们在德聂斯特河口集结了一支庞大的队伍,据最保守的估计,仅船舶即有500艘。另一些史料中则说有2000到5000艘。如果按每艘船载25—30人计算,哥特人海军可达1.5万左右;另有32万步兵在黑海岸随舰队西行。

无论如何,这是3世纪以来侵入罗马领土的最庞大的日耳曼人军队。舰队主要由黑海岸的航海民族赫鲁利人组成,陆军成员多是哥特人,另外还有黑海及南俄罗斯地区的其他民族。这支大军的目标已不是在黑海地区掠夺,而是直出博斯普鲁斯海峡西行,欲进入色雷斯和希腊腹地。博斯普鲁斯海峡欧洲一岸的拜占廷,和与它隔海相望的赫里索城,受到了这支舰队的侵扰和掠夺。但在穿越海峡时,由于水急浪大,通道狭窄,一些经验不足的水手无以应付,许多船只撞到岸边,有的则互相碰撞而损坏;加之罗马海军的进攻,这支海军出海峡后,已元气大伤。侥幸留存的舰队,沿途蹂躏了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上的岛屿和沿海城市。其中有基齐库斯,莱姆诺斯,斯基罗斯,科林斯,斯巴达和阿尔戈斯等。当时,已有300年之久未受战争侵害的希腊人,正在罗马官员克莱奥德姆斯领导下修复城防设施。但有一支哥特人进入了彼雷埃夫斯港,随后抵达雅典城,并大肆掠夺。驻守雅典的罗马官员德克西普斯迅速集结了雅典的部队,吸收了一批略有军事知识的雅典市民计2000人左右,占领了橄榄园的有利地形,构成严密的封锁线,以限制哥特人活动、迫使其撤出雅典。这时,克莱奥德姆斯在海上对哥特人的舰队发动了进攻,并大获全胜。在雅典守军的海陆军联合打击下,哥特人退出雅典,取道维奥蒂亚、伊庇鲁斯、马其顿北上。在经过菲利普城时,曾经攻城而未克。另一支驶出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舰队,在阿索斯山下休整后,包围了卡桑德拉和萨洛尼卡城。

这时,罗马皇帝加列努斯的大军已赶到伊利里亚,与另一支罗马军队会合于纳苏斯城(今尼什);海军舰队也进入爱琴海待命。在纳伊苏斯城外,罗马军与哥特军交锋。罗马军先败后胜,歼灭哥特人大军逾5万人,许多哥特人在流动战车阵内拥挤而死。这时,罗马后方发生奥勒俄卢斯的叛乱,迫使加列努斯回军西顾。在米兰城外,加列努斯被自己的部将谋杀。克劳迪乌斯继承帝位(268—270年在位),继续组织对哥特的战争。当哥特人因缺乏给养而从设于格萨克斯的大车阵中撤至马其顿地区时,又两次受到罗马骑兵的打击而退却。269年初,另一支哥特军渡过多瑙河,但由于饥饿和瘟疫的打击损失甚大,幸存者被罗马人俘获,用于从军或耕耘。

270年春,克劳迪乌斯染上瘟疫去世。哥特人和汪达尔人残部又组成联合部队渡过多瑙河进入帝国领土。罗马皇帝奥勒利安(270—275年在位)率军抵抗,经过了1天的激战后,罗马人和哥特人都不想继续对抗下去,双方签订了和约。和约允许哥特人自由地回到他们家乡多瑙河北岸,但他们需向罗马人提供2000名士兵,包括骑兵。和约同意,罗马人将在多瑙河沿线设立定期集市,与哥特人进行物资交易。这2000名士兵将由罗马皇帝亲自统辖,使之受到罗马文化的正规教育,并使他们与罗马上层贵族通婚,实现罗马人与哥特人的民族融合。更重要的是,罗马宣布放弃达契亚省,从这里撤出所有的军队,从而使哥特人和汪达尔人在此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原来驻于该省的罗马军队和居民则撤往多瑙河南岸。这样,罗马人似乎是退却了,但在实质上,却使哥特人成为罗马北疆的主要防卫军队。另一方面,不肯随大军南迁的罗马居民,留在了当地,与哥特人共同生活和劳动,帮助他们掌握了罗马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开始过定居的农业生活。多瑙河两岸的商业和文化交流也因此得到繁荣发展。从此,哥特人和罗马人间保持了较为友好的关系。

第四次罗马哥特战争

第四次罗马哥特战争(376—378年),是居于帝国境内的哥特人为反抗帝国统治者的暴政而进行的斗争。

376年,由于匈奴人的入侵,结束了哥特人与罗马帝国间的和平关系。匈奴原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期成为中国边境要患。汉武帝时期匈奴人被汉将打败,从此衰落。公元1世纪以后,匈奴人由于内部争夺单于位的冲突,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入居塞内,逐渐与汉人杂居、融合;北匈奴仍坚持与东汉王朝对立,处境日艰,遂于公元1世纪后期西迁乌孙,康居,约于4世纪出现在欧亚之交的草原上。不久,匈奴人击败了黑海以东的阿兰人,越乌拉尔河,伏尔加河,又打败了顿河草原上的阿兰人,于374年出现在黑海北岸,与东哥特人发生冲突。不久,匈奴人又打败了东哥特人,以黑海与多瑙河北岸地区为基地,向西哥特人发难。西哥特人无力抵抗,遂欲越过多瑙河边境,进入罗马帝国。

376年春,哥特人抵达多瑙河岸,苦苦哀求罗马当局允许他们过河。他们表示,若帝国允许他们定居于色雷斯和莫西亚地区,他们愿为帝国提供兵源,并遵守帝国法令,做帝国的顺民。地方官立即把这一信息火速报送朝廷。皇帝瓦伦斯(364—378年在位)召集文武官员讨论此事。大多数官员乐于接受这一事实。因为,自3世纪以来,多瑙河沿岸长期受到战争的侵害,土地荒芜、城市凋敝、人烟稀少,哥特人的到来将有助于这些地区农业的振兴和罗马军队兵源的补充。于是,帝国政府允许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定居于莫西亚省。据史料记载,当时进入帝国领土的人数达30—40万,其中有半数以上的青壮年可以从军。皇帝瓦伦斯令边界将领采取措施安排哥特人定居,并供应粮食。开始,这些蛮族颇为遵纪守法。但是,腐败不堪的地方官吏和将军们利用这个机会,挪用贪污了帝国拨下来用于哥特人安家的费用,迫使哥特人出卖子女换粮;他们还任意捉拿无人保护的哥特人,强迫他们为自己种地,或把他们卖为奴隶。统治者肆无忌惮地虐待哥特男子,奸污他们的妻子,侮辱他们的孩子。许多哥特人不堪虐待,乘船渡海到小亚定居。留下来的哥特人,对政府的愤怒之情也日益高涨。最后,他们终于忍无可忍,于376年夏天发动了起义。参加这次起义的,不仅有西哥特人,而且有来自多瑙河北岸的东哥特人,阿兰人和匈奴人。

多瑙河地区的罗马人(农民、奴隶、隶农和士兵)也参加了起义,声势十分浩大。起义军在哥特人首领弗里迪盖伦领导下,杀死贵族,或把他们驱赶到多瑙河北岸,夺取了他们的土地。对起义不加抵抗的城市则保持其自由,免纳租税,也不受侵害。罗马将领吕皮西那斯企图镇压这股声势浩大的起义巨潮,但在马尔西安堡惨败。当罗马政府匆忙在各省调集的援军集结起来时,起义军已控制了整个莫西亚。377年秋,两军在萨利西斯相遇,罗马军战败。罗马军中的日耳曼将领在这次讨伐他们自己同胞的战斗中表现甚为出色,但未能挽救罗马军的败局。不久,哥特人完全控制了色雷斯,对首都君士坦丁堡造成极大威胁。一场生死决战不可避免。

当时,东罗马皇帝瓦伦斯正在波斯前线,闻讯立即于378年4—5月紧急回师,稍事休整后于6月底开赴色雷斯前线。这时,哥特人已控制了什普加山口,并北据尼科堡,南守维罗亚,扼住了巴尔干半岛的中段。西罗马皇帝格拉提安(359—383年在位)也派大将塞巴斯提亚努斯率领援军来到,占领了色雷斯重镇亚得里亚堡,固守城池。弗里迪盖伦遂令哥特人退守卡比勒休整待命。此时,西罗马皇帝格拉提安率领的另一支援军也正向亚得里亚堡赶来。最初,瓦伦斯不顾军士疲惫,欲立即与西帝的援军会师,率军匆匆越过马里查山口。恰在此时,罗马人发现弗里迪盖伦的军队在向南移动,瓦伦斯担心哥特人会切断自己的后路,遂立即回师亚得里亚堡。然后,弗里迪盖伦又向布鲁克—德尔奔特山口迂回,造成欲切断瓦伦斯与首都之联系的假象。这就使瓦伦斯必须在等候援军和立即交战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瓦伦斯选择了后者。他过低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满以为自己会轻易取胜,这一错误的判断导致他的失败。

378年8月9日黎明时分,双方军队开始出发,到中午时,双方阵线已清晰可见。罗马军仍由传统的步兵构成,以步骑兵混合军团居中,骑兵保护两翼。哥特人则排成传统的战车阵,弗里迪盖伦为了赢得时间,一开战即放出和谈的烟幕,但当他的骑兵从远处的牧场飞驰赶来时,弗里迪盖伦立即不失时机地向罗马军发动攻势。罗马军团正在全力攻击哥特人战车阵时,一支骑兵仿佛从天而降,冲垮了罗马军的左翼。罗马人猝不及防,被哥特骑兵践踏于马蹄之下,拥挤于战阵之中。罗马军的步兵左翼亦被突破,中军和后卫在骑兵冲击下大乱。罗马步骑军团和步兵大队的军士们,在惊慌失措中被挤压成堆,无以立足。战场上的皇帝卫队、轻装军队、投标兵、辅助兵及步兵等,在哥特骑兵冲击下,阵脚已乱。右翼骑兵和轻装步兵见大势已去,遂撤离战场。这时,被暴露于敌军面前的主力步兵陷于十分可怖的境地:他们侧翼被围,后有骑兵压阵,前有哥特人战车掩护下的大批哥特军士,无处可逃;但他们的队形又太过密集,在敌军的挤压之下无法还击;他们的长矛互相碰撞,七倒八歪,既站不起来,也无法挺枪战斗,很快被哥特骑兵击溃。到夜幕降临时分,瓦伦斯所带6万精兵已死伤4万多,只有少数人逃离战场,与先行逃命的右翼部队会合逃遁。瓦伦斯本人战死沙场。

哥特人在亚得里亚堡赢得的胜利,不仅是一次被压迫者反抗罗马暴政的胜利,而且是骑兵对步兵的胜利。它宣告了罗马的重装步兵将退出战争的舞台,起而代之的是灵活机动的骑兵。于是,哥特人当之无愧地成为中世纪骑士的祖先。

第五次罗马哥特战争

第五次,即最后一次哥特战争(379—382年)的主战场是巴尔干半岛北部。

亚得里亚堡之战完全毁灭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因为瓦伦斯调去镇压哥特人起义的军队,是波斯前线和亚洲部队的主力。瓦伦斯死后,在小亚细亚及其他有哥特人居住的地区发生了罗马人对哥特人移民和雇佣军的报复性大屠杀,这使取胜的哥特人更加怒不可遏。于是,他们进行了十分残酷的破坏性战争。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直到狄奥多西大帝(379—388年在位)登基以后这种混乱局面才告一段落。

狄奥多西本是西罗马的将军,他父亲也是远征不列颠时期的名将。当亚得里亚堡之战进行时,他已卸甲归田,在西班牙闲居,瓦伦英逝世后,西帝格拉提安为了挽救东罗马帝国的危难,重新起用狄奥多西,并使他成为东方皇帝。狄奥多西到任后,由于瘟疫和饥饿,哥特人已撤离萨洛尼卡,狄奥多西不失时机地进驻该城。萨洛尼卡是北希腊重镇,位于爱琴海北岸,城内有公路直通多瑙河和君士坦丁堡:该城的优良港口停泊着来自亚洲和埃及的商船,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海上得到给养和援兵。因此,萨洛尼卡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塞城市。狄奥多西以萨洛尼卡为基地,兵分两路对哥特人进行了讨伐战争。他的部将莫达雷斯率军东向色雷斯,扫除哥特人残部,他本人则北上抗敌,沿途进展顺利。但当年冬季(379年)狄奥多西突染重病,几临死亡边缘,对哥特战争无法进行,已取得的成功亦付之东流。哥特人在弗里迪盖伦率领下蹂躏了塞萨利、伊庇鲁斯和阿黑亚;另一支哥特军直取潘诺尼亚,威胁西部帝国。西帝格拉提安在此关键时刻又一次派出援军,制止了哥特人北上之势。381年夏天,格拉提安的军队抵达萨瓦河上重镇西尔米乌姆(今密特罗维查,在南斯拉夫境内),在此与哥特人议和。格拉提安在和约中允诺,帝国将为哥特人提供给养,而哥特人将为帝国提供士兵。9月,格拉提安与狄奥多西的军队会师。不久,哥特人的领袖弗里迪盖伦去世,由于群龙无首,他们遂离开帝国边境而北上,从此不再构成对帝国的威胁。

382年,狄奥多西与哥特人正式议和。和约中,狄奥多西允许哥特人继续在莫西亚定居,并把哥特人中的精英编入自己的卫队。这些哥特人没有被编入罗马军团中,而是直接向皇帝宣誓效忠,成为皇帝的亲兵;皇帝则给他们一笔年俸。此后,帝国的安危主要系于这些蛮人“同盟者”身上,因为他们实质上成了帝国军队的骨干。这样,哥特人与罗马人在战场上的公开对抗,转移到罗马政府机构内,成为哥特人军事贵族与帝国元老贵族间的对抗。帝国陷于新的危机之中。

罗马帝国衰亡

公元前30年,屋大维上台成为罗马的军事独裁者,由此开始了历史上的罗马帝国时期。此后的一二百年间,罗马帝国迅速扩大了领土,地跨欧亚非大陆,奴隶制经济呈现出非常繁荣的景象。

不过从2世纪末开始,罗马帝国开始出现社会经济的混乱,大规模的奴隶制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农业萎缩,商业衰落,政局动荡,国内经常爆发奴隶起义,因此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名被称为“三世纪危机”。

导致罗马帝国开始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奴隶所有制生产关系日益腐朽,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导致社会经济停滞和萎缩,政局陷于混乱状态。从2世纪中叶开始,罗马帝国通过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而掠夺战俘,使之成为奴隶。但是奴隶主对奴隶进行残酷的压榨,而他们自己却过着穷奢极欲、荒淫无度的生活。因此,奴隶经常发动起义事件,他们破坏奴隶主的劳动庄园、矿场和手工作坊,导致奴隶主的生产遭到致命打击,奴隶经济迅速走向衰落。

奴隶制度的衰落,给帝国的整体经济带来了打击,此时,政府的税收减少,出现财政危机。为了克服财政困难,政府大量铸造不足值的劣币,到3世纪末时,银币的含银量只有法定的2%。劣币的发行,导致国内物价上涨,人民对政府失去信任,很多人开始放弃使用货币而宁愿实行物物交换。

与此同时,帝国内部中央政权的控制力量越来越弱,地方势力开始蚕食中央的权力,并且互相争权夺利。公元192年,当时的帝国皇帝康茂德被暗杀,导致军队和各行省的将军们纷纷拥兵自立,相互间展开内战。

从公元235年之后,罗马帝国更是陷入了长期的混战之中。例如,在公元238年这一年中,罗马就出现了4个皇帝,但是他们都在几个月后的战斗中被杀。在公元238年以后的十五年中,罗马竟然换了10个皇帝。

塞维鲁王朝覆灭后,政局陷入混乱,出现了所谓“三十僭主”的局面。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在内的高卢帝国,在东方则产生了地处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帕尔米拉帝国。这些“帝国”分别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行政机构,并且还可能拥有独立的经济体系,例如独自发行货币等。

自由民和城市的中下等阶层也在不稳定的政局中日益贫困,甚至沦为隶农,处境和地位和奴隶几乎一样。不满的人民群众不断爆发起义,在北非、西西里和高卢等地都发生了人民起义。

在3世纪中叶爆发的“巴高达”运动是当时最大的起义。起义者包括奴隶、隶农和城市贫民,他们占领了高卢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并且贡献了很多城市,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罗马政府于273年暂时平息了这次起义,但是在此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间,巴高达运动始终在进行。

罗马国内政局的混乱导致边疆防守的放松,因此边疆的驻军根本无力抵抗外族的入侵。来自多瑙河和莱茵河地区的日耳曼民族的部落如潮水般涌入高卢地区和意大利北部,到3世纪70年代时,他们已经进入到意大利的中部,直接威胁到罗马。在东部,东哥特人不断侵入小亚细亚和希腊半岛,波斯萨珊王朝也不断向西侵犯,并在罗马皇帝瓦勒里安出征时俘虏了他。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公元284—305年在位)杀死了一个月内杀害了两个罗马皇帝的军官阿培尔,登上了罗马的帝位。此后,戴克里先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王权。首先,他把元首的称号正式改为“君主”,规定君主的权力不受任何限制。这种君主制成了后期罗马帝国相袭的一种统治形式。

其次,戴克里先还意识到他一个人不可能对付国内的奴隶起义及外族入侵,于是把罗马分成两个部分,由东部各省组成东罗马帝国,西部各省组成西罗马帝国。东、西罗马帝国分别设立一个皇帝,并享有同样的统治权。戴克里先自己统治东罗马帝国,而将西罗马帝国委托给好友马克西米治理。后来,他们又各自把统治区域分成两个区,为自己使用了副职恺撒。从此,戴克里先和他的3个助手共4个人分别治理帝国的一部分,历史上称为“四帝共治制”。

最后,戴克里先还将雇用兵制改成征兵制。在戴克里先之前的帝国,由于罗马没有可用的士兵用来抵抗外族的入侵,因此雇佣了其他外族的士兵来抵抗另外民族的入侵。采用了征兵制后,罗马暂时有了大量的士兵和军队,并将军队分成边防军团和内地机动军团,分别负责抵御外族入侵和国内的人民起义。

当然,戴克里先还在货币、税收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

戴克里先退位后,君士坦丁(公元306—337年在位)于公元306年登上罗马帝位。但是此时罗马帝国东部的李西尼却一反戴克里先原先的愿望,和君士坦丁争夺罗马帝国的统治权长达数年之久。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废除了“四帝共治”制度,独揽军政大权,重新统一了罗马帝国。由于帝国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君士坦丁认为罗马不足以作为帝国统治的中心,因为一旦北方的外族再向内陆挺进,罗马城就岌岌可危,因此他在330年把罗马迁往东部的拜占廷,并将之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此外,君士坦丁在许多方面继续执行戴克里先的政策,改组国家机构,扩充官僚体系;颁布一系列法律,竭力维护奴隶制度,使得奴隶和隶农的境遇更加恶化;加强对奴隶的奴役和镇压,明确指出奴隶主有权处死奴隶,宣布贫民出卖子女为合法。

帝国通过一系列法令,剥夺隶农的自由。332年10月30日,皇帝君士坦丁发布敕令:“任何人,不但应把隶农送回原地方的原主,而且应该负担隶农在那个时期(即归他所有的期间)的人头税。”从此隶农被固定在奴隶主的土地上。

为了利用基督教巩固反动统治,君士坦丁又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加以特殊保护,使基督教逐渐成为帝国的重要支柱。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并不能挽救趋于瓦解的罗马帝国。公元337年,君士坦丁病逝,罗马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重新开始。君士坦丁的3个儿子将罗马帝国一分为三。

不久,三兄弟之间又开始了争夺领土和权力的战争。

公元379年,狄奥多西一世(公元379—395年在位)当政,并一度恢复了罗马的统一。但在他死后,罗马帝国就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以罗马城为首都,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罗马帝国从此彻底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依然推行各种反动的措施,企图加强奴隶制在帝国的统治。不仅如此,统治者们还通过法令的形式剥夺隶农的权利,使他们降到和奴隶相似的地位。公元39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阿卡第乌颁布敕令,禁止隶农控告自己的主人,隶农全部财产归主人所有。422年又明令宣布剥夺隶农签订任何契约与合同的权利。在瓦伦廷尼安三世统治时期(425—455年)规定,隶农的身份是世袭的。当时的法律规定,主人可以像拷打奴隶一样拷打隶农,隶农的婚姻和奴隶的婚姻一样,仅被视作简单的同居。

这些事实说明,阻碍社会发展的并不仅仅是哪个皇帝,而是整个奴隶制度和奴隶主政权,除非废除这些制度,封建制度才能在古罗马顺利发展,而日耳曼人的入侵,则加速了这一过程。

公元374年,亚洲北部的匈奴人进入欧洲,征服了那里的阿兰人和东哥特人,并向黑海北岸的西哥特人进攻。西哥特人在匈奴的进攻下,不得不渡过多瑙河,向巴尔干半岛迁移。他们向罗马帝国提出了进入罗马帝国的要求,在经过和罗马皇帝的谈判后,罗马帝国同意这些罗马的“世敌”进入罗马,但是这些西哥特人有为罗马帝国御边的责任。

但是皇帝原先允诺的粮食并没有运到西哥特人守卫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罗马官吏则任意欺侮这些西哥特人,甚至任意抓人充当罗马奴隶主的奴隶。378年,不堪忍受的西哥特人举行武装起义,当地的奴隶和隶农纷纷加入起义队伍。起义军占领了墨埃西亚和色雷斯,罗马军队毫无招架之力。西罗马皇帝瓦伦斯急忙调集守卫在东罗马边界上的军队。不久,两军在阿得里亚堡展开决战,起义军歼灭了2/3的罗马军队,瓦伦斯也被哥特人围在一所房屋里烧死。

公元401年,西哥特人在首领阿拉里克领导下,从巴尔干半岛侵入意大利,西罗马皇帝一度要求向阿拉里克献纳大量财物而让阿拉里克暂时放弃对罗马的围攻。但是阿拉里克拒绝了西罗马帝国的请求,继续向罗马城挺进,沿路的奴隶和隶农纷纷加入这支西哥特人的队伍。在4万奴隶和数万“蛮族”出身的罗马士兵的配合下,终于在410年攻占了被称为“永恒之城”的罗马城。

西哥特人冲进了罗马城,经过三天三夜的洗劫后,罗马城到处是燃烧的大火,巍峨的殿宇和壮丽的宫殿化为一片焦木。

公元419年,西哥特人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得到罗马帝国承认的“蛮族”王国——西哥特王国。

到5世纪中叶,西罗马帝国的境内已经出现好几个日耳曼人建立的王朝。

继西哥特王国之后,汪达尔人也经过高卢进入西班牙,后来由于西哥特人的威胁,他们横渡直布罗陀海峡而占领了北非首府迦太基城,建立了汪达尔王国。在奴隶和隶农的支持下,汪达尔人迅速占领整个北非,罗马帝国的贵族大部分被屠杀和逃亡到东方各行省。公元455年,汪达尔人渡过海峡而攻占了罗马城,劫掠了大批奴隶和金银财物。

罗马城遭到汪达尔人洗劫后,西罗马帝国从此一蹶不振。罗马城经过几次蹂躏,从原先的几十万人口一下子变成了7000余人。瓦伦斯之后的西罗马帝国的皇帝们为了避免帝国灭亡的命运,都做了极大的努力,但是仍然不能摆脱亡国的命运。帝国的皇帝们已经不住在罗马城,而是龟缩在沼泽围绕的拉温纳。他们得不到帝国军队的保护,反而成为雇佣军的傀儡。

此后,西哥特人再次侵入意大利,法兰克人和阿勒曼尼人侵占了莱茵河地区,西哥特人一部和汪达尔人一部共同占领了西班牙。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穆勒·奥古斯都被日耳曼雇佣兵首领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至此正式宣告灭亡。就这样,这个曾称霸地中海、历时12世纪的奴隶制大帝国,终于在国内奴隶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情况下覆没了。

民族迁移与西罗马灭亡

公元1至2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它雄踞于地中海一带,俨然是一个不可一世的大帝国。然而,到公元3世纪,罗马的奴隶制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农业衰落,政局动荡,帝国的没落已成无可挽回之势。这时候,东方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向西迁徙,也开始冲击罗马帝国的城墙。

公元前6—前1世纪,在欧洲中部日耳曼尼亚的广阔土地上,居住着许多语言和物质生活相近的部落。他们来自斯堪的那维亚南部和日德兰半岛,被古希腊、罗马人称为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居住在北至北海和波罗的海南岸,西到莱茵河,南抵多瑙河的广大区域内。

公元前2世纪,日耳曼人与罗马人发生了冲突。到公元9年,双方在战略上取得某种均势,暂罢干戈。这时候日耳曼人进入原始社会末期,力量日益强大,而罗马帝国则日渐衰落。此时位于亚欧大陆另一端的匈奴,在汉帝国精锐骑兵的攻击之下,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开始了缓慢的向西迁移,在匈奴的推动之下,其他民族也一波一波向西运动,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震动世界的民族大迁徙。公元2世纪,原住维斯拉河河口地区的哥特人由于人口增多,原住地狭小而开始南迁,到4世纪形成东西两个大部落,称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公元375年,顿河草原上的匈奴人进攻东哥特人,逼迫日耳曼部落向西大迁徙,成为日耳曼人征服欧洲奴隶制罗马帝国的起点。

与此同时,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终于分裂为东西两部,即以君士坦丁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城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千疮百孔的罗马帝国民怨沸腾,奴隶起义风起云涌。所以,日耳曼人所到之处都受到奴隶、隶农的欢迎。

西哥特人仅用几年时间就踏遍了意大利全境。最后,他们矛头直指帝国首都——罗马。

公元408年,西哥特人在他们最有名的勇士阿拉里克的率领下向罗马挺进。阿拉里克出征前曾对妻子许愿说:“我要打进罗马,把城里的贵妇给你做奴婢,把他们的财宝给你作礼物。”阿拉里克首先占领了罗马的港口,断绝了罗马的粮食来源。这令罗马的统治者惊恐万状。罗马元老院决定派军使到阿拉里克那里求和。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罗马人出黄金5000磅,白银3000磅,绸料4000块,皮革3000张,胡椒3000磅。罗马人为了凑足5000磅的黄金,甚至将金质的神像都熔化了。哥特人收到这些贡品,才允许罗马人出城买粮食。

公元410年,阿拉里克决定打进罗马城,他向士兵们宣布:攻进罗马,可以任意抢劫三天。于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夏夜,穿着兽皮的西哥特人吹着牛角号,冲进了罗马城,三天三夜的洗劫,四面八方的大火,使巍峨的殿宇、壮丽的宫殿化为一片焦土。金质神像和黄金器皿装满一车又一车,都被拉走了。

抢光、烧光之后,哥特人在入城的第六天放弃了罗马,向意大利南部推进。不久,阿拉里克突然死去,据说哥特人强迫罗马俘虏排干了一条河,把阿拉里克的遗体和无数宝物一起埋在河底,然后再把水放进河里。工程完成后,全部俘虏都被杀死。所以阿拉里克的葬地及殉葬品始终未被发现。

其他地区的民族迁移与欧洲版图的雏形公元419年,阿拉里克之孙提奥多里克出任领袖,他以土鲁斯为首都,建立西哥特王国。从此,西哥特人历经半个世纪的大迁移活动结束了,他们在南高卢和西班牙定居下来。

在哥特人西迁的同时,居住在潘诺尼亚的日耳曼人——汪达尔人、苏维汇人和阿兰人,因受到匈奴人的威胁,也被迫西移,到达了诺立克和里西亚两省,从此,开始踏上大迁移征途。公元410年,汪达尔人、阿兰人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在高卢劫掠两年后,他们又越过比利牛斯山到达西班牙,占领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苏维汇人获得了西北部的加里西亚,阿兰人占领西部地区,其余部分归汪达尔人占领。

公元416年,西罗马皇帝唆使同盟者西哥特人进攻西班牙。

经过十年战争,汪达尔人、苏维汇人、阿兰人被驱逐到了边远地区。新上任的汪达尔人领袖盖塞利克,为了摆脱困境,决计去攻打罗马的北非行省。

公元429年5月,盖塞利克率兵8万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在北非登陆,受到奴隶和隶农的欢迎。盖塞利克先后征战十年,于439年占领北非首府迦太基城。这标志着罗马帝国在北非的六百年统治的结束。盖塞利克以迦太基为首都,建立了汪达尔人王国。

居住在莱茵河和马斯河之间的日耳曼人,被称为法兰克人,他们分滨海法兰克人和滨河法兰克人两部分。公元5世纪初,他们趁高卢地区的巴高达运动(奴隶、隶农反对奴隶制,梦想恢复农村公社的斗争)的发展,于420年向南推进。但法兰克人的迁移是以原有土地为根据地向外蚕食的办法进行的。

在法兰克人向北高卢进发的同时,原居住在奥得河口一带的勃艮第人也南下进入高卢,在罗纳河流域定居下来。

公元451年春,匈奴国王阿提拉率军攻打高卢。西罗马军事统帅阿提乌斯联合西哥特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于6月20日在卡塔龙尼安平原的特洛伊城附近与匈奴人会战。

两军伤亡惨重,不分胜负。阿提拉退出高卢,阿提乌斯也回到意大利。滨海法兰克人乘机南侵罗马土地。不久,勃艮第领袖贡德里斯以里昂为首都建立勃艮第王国,于是西罗马政府同北高卢的联系中断了。

由于法兰克人、勃艮第人的相继入侵,罗马在高卢的领土很快被分割完了。当时西哥特王国占领南部、西南部,东南部归勃艮第王国所有,西部为不列颠人占领,只有高卢中部地区仍属于西罗马帝国,但已同西罗马隔绝,由高卢贵族西阿格留斯治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阿格留斯处于四面楚歌之中,滨海法兰克人克洛维继承墨洛温为首领,联合其他法兰克人向西阿格留斯王国进攻。公元486年,双方会战于苏瓦松,西阿格留斯兵败被杀。克洛维就以苏瓦松为首都,建立法兰克王国。不久,又将首都迁到巴黎。496年,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并把西哥特人赶出高卢。

到公元6世纪中叶,法兰克王国便据有与现在法国大致相同的疆域,成为当时西欧最强大的国家。

大不列颠岛上的最早居民是凯尔特人,公元1世纪中叶大不列颠被罗马征服,罗马派总督治理。但罗马的统治主要在东南部平原区,西北部山区仍为原始的凯尔特人控制着。

从公元4世纪起,罗马帝国在奴隶、隶农起义和日耳曼入侵的联合打击下,日渐衰落,帝国政府就不断从边远行省不列颠撤军,从407年开始,至442年全部退走。从此,罗马对不列颠的长达四百年的统治结束了。于是这就给了另两个日耳曼部落以可乘之机。他们就是居住在日德兰半岛南部的盎格鲁人和居住在易北河、威悉河下游的撒克逊人,由于二者语言风格很难区分,因此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他们同法兰克人毗邻,但势力比法兰克人小,无法越过法兰克人向高卢发展,因此从公元3世纪起,他们就划着小船横渡北海,从事海盗劫掠活动。为了防止这些海盗袭击,占领不列颠的罗马人,沿东南海岸建立起一系列要塞和瞭望台,配备军队专门防守,从而限制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活动。但是,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尤其是罗马军团撤退后,凯尔特人内部发生争斗,使盎格鲁·撒克逊人得以大举进入不列颠。

公元5世纪中期,当匈奴人进犯北欧时撒克逊人从北海的东南岸启程,乘船到达沃什湾进入英格兰,然后溯乌斯河向南进发,在剑桥附近上岸,再沿罗马人修筑的伊克尼尔克大道进入泰晤士河流域。盎格鲁人则横渡北海,取道恒比尔河口进入英格兰的中部。凯尔特人同入侵者进行了激烈而持久的战斗。公元500年左右,凯尔特人中出现了一位能干的武士阿鲁狄尔,他采取坚壁清野等策略,打了一连串胜仗,遏止盎格鲁·撒克逊人前进达几十年之久。直到公元550年以后,入侵者才又重新向前推进。南部撒克逊人把疆土扩展到布里斯托尔湾。公元613年,盎格鲁人在今日诺丁汉郡的切斯特获胜,把占领区推进到爱尔兰海岸。这时,不列颠的大部才被盎格鲁·撒克逊人占领。从此,他们便在这个岛上定居下来。

而日耳曼人中的东哥特人,曾一度归顺匈奴人并进兵欧洲,长期活动于达基亚和潘诺尼亚一带。匈奴帝国解体后,经东罗马皇帝马尔契安同意,他们定居于潘诺尼亚。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军队统帅日耳曼人奥多亚克举兵叛乱,推翻皇帝罗穆洛·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引起了东罗马帝国的震动。奥多亚克政变后建立的军事贵族掌权的王国,被东罗马人视为眼中钉。于是东罗马皇帝唆使东哥特人向奥多亚克王国进攻。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巧妙地利用罗马贵族敌视奥多亚克政权的情绪,仅用3年就征服了意大利,建立了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包括现代的意大利和瑞士、南斯拉夫一部分。

东哥特王国的巩固与扩大,又引起东罗马的嫉恨。从公元534年开始到公元554年结束,东罗马用了二十年时间消灭了东哥特王国,而它的财力、物力也消耗殆尽。公元568年,日耳曼人的一支伦巴德人,越过阿尔卑斯山,到达波河流域,其目的是侵占领土,长期定居。他们在军事首领阿尔波音的率领下大举入侵意大利,迅速打垮东罗马军队,占领北部意大利,建立伦巴德王国。

从公元4世纪末到6世纪末,经历二百多年,先后有十几个日耳曼部落冲进罗马帝国,建立各自的国家。这些国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欧洲的政治力量布局。这次大迁移不是和平迁移,而是日耳曼人对罗马帝国的征服。在这个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因素与日耳曼因素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特殊形式的封建社会。在这种总体上介于封建性质的国家中,还存在着原始农村公社的残余,被称为“马尔克”。现在西南欧的格局,也是由日耳曼人大迁徙确定下来的。欧洲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后期罗马帝国

3世纪危机

从公元2世纪末到3世纪末,罗马奴隶制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爆发了全面危机,史称三世纪危机。

罗马奴隶制的危机早在2世纪已在意大利露出端倪,到了3世纪由于奴隶制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激化,终于导致农业萎缩、商业衰落、城市萧条、财政枯竭、政治混乱、奴隶起义此伏彼起,整个罗马社会陷于动荡之中。

与经济危机相伴而行的是政治动乱。安敦尼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康茂德(180—192年)被杀以后,帝国内部各军事将领之间就爆发了争夺帝位的内战。战争结果,潘诺尼亚省军团的将领塞维鲁被军队拥立为皇帝(193—212年),建立塞维鲁王朝(193—235年)。塞维鲁是非洲人,出身于富有家庭。他做皇帝以后,首先对军队进行了改革。193年,他解散专横跋扈和已经堕落的旧近卫军,从各省军团中选拔新的近卫军。他提高军人待遇,并允许士兵的家属可以居住军营附近,士兵可以在家里住,只是有军事任务时才住在军营里。士兵在驻防区又得到分配的土地。

塞维鲁用军团的军官充任行政长官和各行省的统治者。

他加强中央集权,以元首顾问会为国家的最高机关。它的决议可以代替元老院的法令。因此元老院管理国家事务的职权实际上已被解除。塞维鲁统治时期,又对安息进行侵略,使罗马在幼发拉底河以外扩大了疆域。211年,他率领军队出征不列颠的时候,死在不列颠。据说他对儿子的最后遗训是“愿你们兄弟和睦,让士兵们都发财致富,其余的人不在话下”。

塞维鲁的儿子卡拉卡拉即位后,除了增加军饷,贿买军队外,还于212年颁布了一项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的敕令,史称卡拉卡拉敕令。这一敕令是帝国时期扩大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其目的,既在于缓和阶级矛盾以利统治,也在于扩大税源,使一切自由民都和罗马公民一样担负遗产税及其他捐税。然而,增加税收仍无济于事。217年,卡拉卡拉为近卫军所杀。到塞维鲁王朝末帝亚历山大·塞维鲁统治时期(222—235年),母后当政,元老贵族取得优势。元老组成特别委员会,施行了另一套挽救危机的措施:紧缩开支、降低赋税、确定主人对隶农农具的所有权,准许二十岁以上的自由民卖身为奴,把土地、牲畜和奴隶分给边疆移民以扩大兵源。这些措施当时已经行不通,又遭到军队的强烈反对,起不到什么作用。罗马又陷于混乱,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哗变的士兵所杀(235年)。

塞维鲁王朝覆灭后,士兵拥立马克西米(235—238)为帝,不久也为部下所杀。238年一年内,元老贵族推出四个皇帝,不久全为兵士所杀。随后,十三岁的戈尔迪安三世即位,以充当近卫军的傀儡。此后十五年,发生了多次政变,换了十个皇帝。从253年到268年,进入所谓“三十僭主”时期,军团和行省都拥立皇帝,互相残杀,政局一片混乱。在这期间,高卢曾出现独立的“高卢帝国”,叙利亚、埃及曾经分立,中央政权实际上处于瘫痪状态。

与此同时,帝国边境“蛮族”部落的侵袭日益加紧,帝国边境的防线到处被“蛮族”突破。日耳曼部落从莱茵河右岸进入高卢地区和北意大利,哥特人从多瑙河下游劫掠黑海地区,并进入爱琴海一带和小亚细亚。在东方,新兴的波斯也不断向幼发拉底河一带进攻。从前强盛一时的罗马帝国,至此已是一片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局面。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

“三十僭主”之后,从268年至283年,帝国的皇帝中有4个是来自伊利里亚的军人,因此,被称为伊利里亚诸帝。在奥列尼统治时期(270—295年),一方面与各行省和意大利的大土地所有者结成联盟,一方面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使政局暂时稳定。公元275年,奥列尼被暗杀。在此后的十年间,帝国又相继出现了3个皇帝。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284—305年)取得了帝国政权,罗马进入了后期帝国时代。从这时起,罗马皇帝不再称为元首,改称“君主”。由于共和国国家机构的一切残余均已消失,因此,政权形态被称作“君主制”。戴克里先仿效波斯皇帝,身穿皇袍,头戴皇冠,要求所有视见皇帝的人须行跪拜之礼,并宣扬自己是罗马大神朱庇特的后裔,被奉为神明。

为了加强统治,戴克里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了防止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他下令把帝国分成四部分,由其3个副手和他共同统治,即所谓“四帝共治制”。四帝中有两个正职,由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担任,称奥古斯都;两个副手称“恺撒”。并规定“奥古斯都”任职二十年,二十年后,将权力交给“恺撒”,并将他们收为奥古斯都的继子或女婿,其目的是用亲缘关系巩固统治,防止发生军事政变或宫廷政变。但实际上,在戴克里先统治时期,最高权力仍属戴克里先。为了防止行省的分裂倾向,他重新将帝国划为100个行省,分属几个行政区。行省中实行军政分立,行省总督不再掌握军队。此外,戴克里先还对军队进行了改编,将军队的编制增至72个军团,军种分为边防军和巡防军,并招隶农和蛮族加入军队,使军队进一步蛮族化。为了扩大税收,戴克里先改革了税制,对农村人口一律收土地税和人头税,对城市人口收人头税。此外,还进行了币制和物价方面的改革。

公元305年,戴克里先宣布退位。随着戴克里先的退位,四帝共治制也随即破灭,在他的继承者之间发生了相互敌对的斗争。312年,君士坦丁一世在罗马的米尔维桥打败了罗克森提乌斯(马克西米安的儿子),从而成了西部的惟一皇帝。次年,李锡尼乌斯获得了对东部的毫无异议的控制。这样在罗马历史上又出现了两个皇帝共治的局面。323年,君士坦丁击败李锡尼乌斯,从而成了罗马世界的惟一统治者。

君士坦丁在其统治期间,首先废除了“四帝共治制”,加强皇帝的个人独裁统治,他任命三个儿子为恺撒,授权治理帝国各地。君士坦丁三世掌管西班牙、高卢和不列颠;君士坦丁西乌斯三世管辖叙利亚、埃及等省;君士坦图斯则治理意大利,伊利里亚和北非。君士坦丁的三个侄儿分别统辖北部边区和黑海一带。君士坦丁自己则直接控制帝国的核心地区:巴尔干、色雷斯和小亚。这种实际的分权管理由于有四个近卫军长官的存在而得到了保证,这四个近卫军长官领导着四个行政区:东方、伊利里亚、意大利和高卢。不过,这时的近卫军长官已经失去了其军事性质。

君士坦丁完成了戴克里先的官僚改革,增加了官僚职位,扩大官僚人数。同时实行官阶制,以严格的等级划分全国官员,按阶品授以尊贵的头衔,并享有一系列特权。这些特权包括:免纳租税,免除在市政机构中服役,免受拷打;也包括:可以进入宫廷,职管元首的审判等。高级军政官员完全由皇帝指派,效忠皇帝是他们的职责。皇帝的意旨已经成了惟一的法律。皇帝本身也已神化,凡是涉及皇帝本人的一切措施均冠以“神圣的”形容词。在军队方面,君士坦丁取消了近卫军,而用皇帝直接控制的宫廷亲卫队来代替它。这样,近卫军长官也就失去了其军事势力。军事领导权则交给“军事长官”和他的副手“骑兵长官”手中。同时,他又降低了边疆驻军的重要性和实力,使之变成地方民兵性质,由地方将领指挥。此外,他还大大的增加了军队中的日耳曼人的比例,大量接受日耳曼人在内地和边防内服役,有的甚至进入了宫廷亲卫队。四万名哥特人构成了“联盟者”

的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从帝国政府那里领取饷银,并为帝国服务。

为了表示专制政体的彻底建立,君士坦丁永远离开了罗马,并于330年正式宣布拜占廷为帝国的首都。罗马的元老院被迁到新的首都,新首都建立起了华丽的政府建筑物和神庙,并取名君士坦丁堡,意则君士坦丁的城市。从此,君士坦丁堡比罗马城占有了更重要的地位。君士坦丁的迁都表明,罗马城在帝国统治区内的位置日趋下降。

为了巩固帝国的统治,君士坦丁顽固地执行维护奴隶制的政策。他重申主人有权处死奴隶,准许父母出卖子女为奴,加强对逃亡奴隶及其煽动者的刑罚。被释放的奴隶如有“无礼”行为,奴隶主有权将他重新收为奴隶。332年,他又颁布敕令,禁止隶农从一个庄园逃到另一个庄园。任何人,若在他的地方内发现别人的隶农,不但应把发现的隶农送回原地,而且应该负担隶农在这期间(即在他的地方上生活期间)的人头税。至于隶农自己,凡是有意逃亡的就应该被束缚于不自由的地位,他们在这种奴役地位的惩罚下,就会被迫去完成与自由人相当的任务。君士坦丁还将手工业者进一步固定在他们所属的公会里,强制他们共同负担国家向他们分摊的赋税和徭役。317年颁布的一项敕令说:“造币厂的工匠要一辈子处于其现有的地位。”有些在皇帝作坊里工作的手工业者,还被打上烙印,以防止逃跑。君士坦丁把隶农和手工业者固定在土地上,限制他们的自由,实际上就是把他们重新降到奴隶的地位。

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同时还决定偿还他们先前被没收的财产,免除教会神职人员的徭役,使基督教成了罗马皇帝对内实行统治的精神工具。

帝国的分裂

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的统治,虽然缓和了三世纪危机的一些方面,但不能从根本上挽救正在没落的奴隶制度。相反,奴隶和其他劳动者的处境更加恶化,奴隶及接近奴隶的隶农与奴隶主之间的阶级对立和斗争,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空前广泛、激烈的程度。

帝国后期的社会经济,各地情形不一。帝国西部奴隶制发达的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继续衰落,农村荒芜,城市萧条,社会经济表现出更严重的自然经济特色。帝国东部也经历衰落的过程,但有些行省表现较缓,有的地区经济还稍有发展。

帝国后期的社会阶级关系,以隶农地位下降为其突出表现。隶农一般耕种土地20犹格。他们的收获,一般约缴1/3给地主,还要给地主尽一些其他义务,交给国家的赋税,又约占1/3,加上地方的摊派、官吏的敲诈,所剩无几,生活非常困苦。因此,隶农逃亡,参加起义,成为普遍现象。

从君士坦丁到以后历代皇帝,都针对隶农制定了一系列法令,规定窝藏逃亡隶农者处以罚金;主人在出卖土地时,须连同隶农一起出卖;隶农不得与自由民结婚;隶农无权控告主人;隶农当兵,须经主人允许;隶农没有财产权,无权出卖农具和收获物。国家对土地、隶农和农业奴隶每五年调查一次,依据调查结果征收赋税。与此同时,手工业者、商人则被固定在同业公会组织中,公会成员应缴的税款、实物及应承担的徭役,由该公会负责。市议员也被固定在公职上,负责监督市民向国家缴税。对逃避的市议员,规定严厉的惩罚,或鞭打,或下狱,直至处死。4世纪末的法令规定,在城市应缴税款不足或不能按期上缴的情况下,应处死三个市议员。因此,市议员逃避义务或逃亡的情况更加严重,有的弃家逃走,有的去当兵,等等。所以城市中的这一阶层,到帝国末期只剩下原有人数的十分之一。

在337年君士坦丁死后,帝国统治集团又发生了十六年争夺皇位的混战,随后也无法建立稳固的政权。提奥多西(379—395年)虽曾一度恢复统一,但他死后把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于是帝国于395年正式分裂为二: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至此,统一的罗马帝国不复存在,昔日罗马的繁荣景象亦一去不复返了。人民贫困,人口锐减,经济衰败,城乡萧条,政局混乱,国家分裂,这一切便是罗马帝国的末日迹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继三世纪大规模的奴隶和人民起义之后,4世纪30年代,在北非又爆发了阿哥尼斯特(意为争取正义信仰的战士)运动,参加起义的有奴隶、隶农、贫农和柏柏尔人。

他们到处打击大土地所有者和奴隶主,烧毁奴隶名单和债券。起义虽被罗马帝国重兵镇压,但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4世纪末期,在多瑙河下游居住的西哥特人,由于受到匈奴人的压迫,经罗马皇帝的允许,越过多瑙河进入色雷斯地区居住。不久,由于不堪忍受罗马统治者的压迫,举行大规模起义。公元378年,罗马皇帝瓦伦斯亲率大军前往镇压,结果全军覆灭,瓦伦斯也被打死。此后,提奥多西也前往镇压,但同样没能取得胜利,遂把色雷斯和马其顿让给起义者居住。395年,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的率领下又掀起起义,并进攻意大利。与此同时,日耳曼部落的汪达尔人和勃艮第人也从北方进攻意大利。410年,阿拉里克围攻罗马,得到城内奴隶的响应。内应的奴隶打开了城门,被称为“永恒之城”的罗马陷入奴隶和蛮族人的手中。西哥特人洗劫了罗马之后,又进入高卢和西班牙,于419年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此时则进入西班牙南部定居,后来又渡海进入非洲的西北部,在迦太基故地建立了汪达尔王国。455年,汪达尔人渡海进攻意大利,再次洗劫了罗马。

4世纪末,匈奴西迁进入欧洲中部。五世纪中期,匈奴王阿提拉率大军攻入东罗马境内,东罗马战败求和。此后阿提拉又两次进军意大利。尽管罗马人联合西哥特人和法兰克人最后战胜了匈奴人,但是匈奴人给予西罗马帝国的打击是异常沉重的。此后,帝国在奴隶、隶农起义和蛮族入侵的双重打击下,已经奄奄一息。

到5世纪70年代,西罗马帝国已经土崩瓦解。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汪达尔人统治非洲北部,高卢则成为法兰克和勃艮第人的天下,意大利则被东哥特人统治。西罗马皇帝已成为日耳曼人雇佣军手中的傀儡。476年,日耳曼雇佣兵的首领奥多雅克废除了罗马最后一个皇帝慕洛,西罗马帝国从此不复存在。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一个标志。在此之后,封建制生产关系在西欧成长起来。东罗马帝国尽管由于历史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没有同西罗马帝国一起灭亡,但也同样经过奴隶起义和外族入侵的过程进入封建社会。

西罗马帝国末期尽管封建的生产关系萌芽已经成长,但是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还有相当的基础,腐朽、保守的上层建筑还在顽强地维护旧的生产关系,从而使罗马奴隶社会走入绝境。而长达两个世纪的大规模的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推翻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最后依托——罗马帝国政权,终于导致罗马帝国的灭亡,从此,西欧历史进入了封建时代。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
上一章下一章

罗马帝国的衰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