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穆罕默德死后,他的亲信为了争夺继承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选出了他的岳父艾卜·伯克为哈里发(632—634年)。艾卜·伯克首先镇压了国内各部落的叛乱,统一了半岛。然后开始对外扩张。到第二任哈里发欧默尔统治时期(634—644年),在“圣战”的旗帜下,乘拜占廷、伊朗和中西亚各国内部危机深重、国力削弱之际,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阿拉伯贵族和一般部落成员为了获得土地和战利品,纷纷应召出征。636年远征叙利亚,在约旦河支流雅姆克河畔打败了拜占廷的军队,攻陷大马士革、安条克、阿勒颇等重要城市,占领了整个叙利亚。638年,进攻耶路撒冷,不久占有全部巴勒斯坦。然后转向东方进攻伊朗。637年,占领伊朗首都泰西封。642年,灭掉伊朗萨桑王朝。同时,又派兵攻陷埃及。645年,又占领了昔兰尼加和利比亚。

在欧默尔统治时期,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国家制度,阿拉伯贵族和牧民之间的差别不很显著。按照古兰经的规定,每个战士都可分得一份战利品。到第三任哈里发鄂斯曼统治时(644—656年),阿拉伯国家政权便具有明显的贵族专政性质。国家行政和军队的高级职位都由鄂斯曼的亲信和倭马亚家族担任。倭马亚家族在叙利亚、埃及等地占有大量土地,并竭力扩张自己的势力。哈里发鄂斯曼(644—656年)开始,因哈里发的继承问题,引起伊斯兰教的教派斗争,这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鄂斯曼任用自己的亲信和倭马亚家族的人担任各地的行政长官,并分配给他们大量地产和奴隶,却常常不给阿拉伯普通战士发放粮饷,引起广大阿拉伯人的强烈不满。阿里利用人民的不满来反对鄂斯曼的专横。656年,鄂斯曼在麦地那被暗杀,阿里当选为第四任哈里发(656—661年)。倭马亚家族的人不甘心丧失政权,以叙利亚总督摩阿维亚为首同阿里展开斗争,宣称阿里与谋杀鄂斯曼有关,不能担任哈里发。支持阿里的一派称为十叶派(“十叶”是阿拉伯语,意为“宗派”或“党徒”。

“十叶派”即阿里的党徒,他们认为阿里和法提玛的后代才能当哈里发。);支持摩阿维亚的一派则称为逊尼派(“逊尼”意为“行为”、“道路”;逊尼派全称为“逊奈和大众派”,意为遵守逊奈者;自称为正统派。这一派承认哈里发都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双方经过几个月的战争都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准备以谈判解决。另有一部分不满意阿里的人,从十叶派中分离出去,形成哈瓦立及(哈瓦立及,意为“出走”)派。这一派反映下层人民的一些要求,故又称军事民主派。661年,阿里被一个哈瓦立及派分子刺死,摩阿维亚乘机即位为哈里发,建立了倭马亚王朝(661—750年)。首都由麦地那迁到大马士革,从此,哈里发成为世袭,不再选举。

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继续向外侵略。阿拉伯军队几乎同时向北、东、西三个方向出击。在西方,曾多次进攻君士坦丁堡,并向北非和西班牙扩张。698年,征服了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西部地区,将领土扩张到大西洋沿岸。741年,征服了西哥特王国,占领了比利牛斯半岛,越过比利牛斯山,侵入高卢西南部。732年在波瓦都战役中,为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所败。从此,阿拉伯人入侵西欧内陆的势头终于被阻止。

阿拉伯的对外扩张战争

阿拉伯对外扩张战争指阿拉伯哈里发国家公元7—8世纪强行吞并亚洲、北非和西南欧大片领土的行动。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年),阿拉伯人始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囊括西亚,席卷埃及。倭马亚王朝的时期(661—750年),阿拉伯统治者继续大张挞伐,攻城略地,终于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人之所以能于公元7—8世纪成功地进行一系列对外征服战争,是与其当时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密不可分的。

首先,从内部条件上讲,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半岛统一国家的建立,为阿拉伯人发动对外扩张战争提供了契机与保证。

当拜占廷帝国在地中海地区到处征战,不断向西欧进攻之际,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还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这里是草原和沙漠地带,土壤硗瘠,气候干旱,绝大多数是游牧民,农水草而居,氾毡幕,从6世纪起,阿拉伯西部成了拜占廷和波斯帝国争夺的对象。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海上交通的枢纽。东非、印度和中国等地的商品,从也门经半岛西部红海岸,再北运至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各个港口,向地中海沿岸出售。长期战争使阿拉伯西南部遭到严重的破坏。古代一度繁盛的阿拉伯南方各城,到7世纪,已是一片荆棘瓦砾,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灌溉系统几乎全部废弃,城市一片萧条,商业急剧衰浇,南北货运税减。波斯侵占也门时期,大宗印度等地的商品改经波斯湾,上溯两河流域至小亚细亚和地中海,而不再走由也门经半岛西部红海岸、北至叙利亚的战线。

传统商路的改变,加深了阿拉伯社会固有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许多靠过境贸易生活的平民,更加贫困。驼夫、搬运夫和以保护商队为业的人,无以为生。阿拉伯社会内部,部落贵族与普通成员之间,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刻和尖锐。阿拉伯贵族为了寻找出路,特别是麦加城的贵族,就提出从侵略战争中解决危机,通过掠夺,为发财致富开辟广泛的机会的主张。

公元610年,麦加城古莱西部落中有一个名叫穆罕默德的商人,十分熟悉犹太教、基督教及半岛上其他各种宗教思想。他根据当时阿拉伯的社会状况和民族特点,另创一教叫“伊斯兰”教。他把古莱西部落的主神安拉奉为宇宙惟一之神,而他自己则是安拉派遣到人间的“真正使者”、“最伟大的先知”。伊斯兰教是适应7世纪初阿拉伯社会的政治变革和经济要求而产生的。它的兴起,表面上是崇奉一神、打倒偶像崇拜的宗教革命,实质上是一场旨在结束阿拉伯民族分裂状态、建立统一国家的政治活动。如其教义中,以一神崇拜代替多神崇拜,扫除了建立统一国家的思想障碍;号召服从安拉和使者,进一步清除多神崇拜的影响,为建议统一国家铺平道路;提出团结对敌的口号,以共同信仰来打破血缘纽带,以民族和睦来代替互相残杀,以政治统一来代替分裂割据,从而为形成强大的力量,战胜敌对势力,建立统一国家,提供了前提条件;禁止利息、赈济贫民、宽待和释放奴隶等一系列社会改革政策,缓和了阶段矛盾,赢得了劳动群众的支持,在穆罕默德的宣传下,城市居民、农民和手工业者,很快接受了伊斯兰教,并在麦地那建立了神权国家。

后来,穆罕默德利用穆斯林教徒和麦地那的武装力量,征服了阿拉伯半岛的许多地区,到632年穆罕默德逝世时,整个半岛已经大体统一。团结、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在伊斯兰教团结对敌、进行“圣战”旗帜的指引下,迅即走向对外征服扩张的道路。

其次,从国际方面看,7世纪初,拜占廷和波斯因彼此间长期战争以及外敌入侵,国内人民反抗斗争,已是精疲力竭,国力十分虚弱,这便给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建立及成功地进行扩张战争,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客观条件。

拜占廷帝国与波斯萨珊王朝之间,为夺取西亚霸权、垄断从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和小亚细亚的商路,进行了长期的战争。6世纪时,双方反复争夺战略要冲亚美尼亚及控制东西方海上贸易的也门。7世纪初,波斯占领了拜占廷帝国的安提俄克、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港。以后,拜占廷转入反攻。627年,尼尼微一战波斯大败,被迫归还所占全部土地。波斯与拜占廷互争雄长,导致双方元气大伤,国力消耗殆尽。

6世纪下半叶,波斯先后遭到伕哒和突厥的入侵。6世纪时,斯拉夫人不断进犯拜占廷,占领色雷斯和马期顿等地。外敌入侵,加速了两大帝国的衰微。

6世纪时,拜占廷的君士坦丁堡、巴尔干、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爆发了多次城市和农民起义。602年,多瑙河驻军暴动,占领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杀死了皇帝摩里斯。5世纪末,波斯发生了由僧侣马资达克领导的人民起义,波及全国,直到529年才被镇压下去。科斯洛埃斯一世(531—579年在位)即位后,暴动仍不时发生。人民起义严重动摇了拜占廷帝国和波斯萨珊王朝的统治。

正是由于两大帝国国力的虚耗,才使其面临阿拉伯人势如破竹的进攻,不能进行有效的防御和抵抗,只落得损兵折将,丢城失土,一败再败。

穆罕默德死后,艾卜·伯克尔继任,改称“哈里发”,意为“安拉使者的继承人”。艾卜·伯克尔集国家元首、宗教领袖、最高立法者、最高裁判者和军队总司令诸职于一身。他击败那些只是口头表示归顺而实际独立的部族,统一了全阿拉伯,接着着手进行侵略扩张战争。当时,拜占廷和波斯两大强国经过二十年长期战争,都已精疲力尽,两败俱伤。拜占廷由于经济不振,无法对东方各行省进行经济补助,迫使他们向阿拉伯求援。这种情况对阿拉伯侵略扩张的推行和伊斯兰教的传播,极为有利。

当艾卜·伯克尔准备出兵时,阿拉伯的一些贵族都积极支持。他们认为,对外侵略战争不仅可以夺取新的商路和土地,发财致富;而且也是缓和国内矛盾的最好办法,只有发动对外侵略,才能缓和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才能把叛服无常的各氏族部落领袖的利益和麦地那政权统治者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从而巩固和发展已经建立起来的统一政权。这些战争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战争的第一阶段(634—656年)

叙利亚既是商队贸易的总汇,东西交通的枢纽,又是富庶的膏腴之地。艾卜·伯克尔决定首先攻占叙利亚。事实上,早在穆罕默德时期,就曾派其义子宰德·伊本·哈列赛袭击过死海东南的穆厄台,但两度尝试都归失败。

艾卜·伯克尔写信给麦加、塔伊夫、也门、纳季德和希贾兹的阿拉伯人。号召他们参加圣城,激起他们从拜占廷人手中夺取战利品的欲望。

633年秋(一说634年春),艾卜·伯克尔派出两支军队(每队约3000人,一说7500人),从阿拉伯半岛出发,途经叙利亚沙漠,去攻打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支由阿慕尔·伊本·阿绥统帅,攻打巴勒斯坦东南部,另一支由叶齐德·叔尔哈比勒和艾卜·欧拜德率领,攻打古代称为莫阿比的地方。阿拉伯军在死海南边打败了拜占廷驻巴勒斯坦的总督塞基阿斯,并于加沙附近,几乎全歼塞基阿斯残部。拜占廷皇帝希拉克略组织反击,艾卜·伯克尔命令正在巴比伦尼亚作战的“安拉之剑”哈立德·伊本·瓦利德驰援。这时,哈立德已夺取了希拉王国。哈立德忽忙率领一支由数百骆驼骑兵组成的精锐队伍从希拉出发,越过沙漠,经都麦特·占德勒(今焦夫)和古拉基尔,向北直趋大马士革东北不远的关隘素瓦。经过十多天的沙漠急行军,哈立德突然在大马士革附近出现,包抄到拜占廷军的后方。哈立德击败援助拜占廷的迦萨尼军队后,和阿慕尔于大马士革南边的布斯拉会师,哈立德被任命为联军的最高统帅。

在7、8月光景,据说在巴勒斯坦境内介于赖木莱和拜特·吉卜林两地之间的艾扎那代因发生了一次大战。在这场血战里,穆斯林联军征服了阿莱申率领下的拜占廷人。阿莱申逃往耶路撒冷,他的将官们终于制止住队伍不再逃窜,把他们在约旦河对岸重新集合起来。他们又在贝桑挖堤决口,使得约旦河上的渡口都不能通行,但是哈立德还是渡了过去。

635年1月,哈立德又向敌人发动进攻,敌人这时已经集合于贝桑东南,外约旦西部山坡上的斐哈勒(希腊名佩拉),哈立德逼使敌人后退,并且乘胜追击一直到大马士革。与此同时,一支人数较少的穆斯林队伍又从无人防守的乡野地区向北推进,占领了赫姆斯城(古名厄麦萨)。前一年曾经从那里出发作战的希拉克略皇帝这时已经退守安提阿。哈立德就在大马士革城外同拜占廷人又打了一仗,接着又把他们包围在城里。围攻了半年之后,在634年9月大马士革投降了。这时不知道为什么缘故,最高统帅已经不是哈立德,而改由艾卜·欧拜德担任。

第1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死于634年,欧麦尔继承其事业,继续对外扩张。

欧麦尔(634—644年在位)继续对叙利亚发动强大攻势。继布斯拉、大马士革攻陷之后,巴勒贝克、霍姆斯、哈马及其他城市也相继落入阿拉伯人手中。希拉克略集结由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叙利亚人和迦萨尼人组成一支5万多人的军队,命其弟西奥多拉斯率领,准备与阿拉伯人决战。

636年8月20日,雅尔穆克一战,哈立德全歼拜占廷军,西奥多拉斯战死。阿拉伯人乘胜北进,直抵陶鲁斯山脉。欧麦尔又派哈立德和萨比特去征服耶路撒冷。该城在被围困两年以后,于638年向阿拉伯人投降。欧麦尔亲自批准了比较宽厚的投降条件。640年,恺撒里亚请降。同年,阿拉伯人在夺取重要港口克萨里亚后,最终完成了对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征服。

641年,阿拉伯人又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向西,进攻埃及;一路向东进攻波斯。下面分别述之。

埃及地处亚、非两洲的交接点,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它的首府亚历山大港是通往北非的门户,又是拜占廷的海军基地。埃及土地肥沃,有“拜占廷粮仓”之称,阿拉伯人早就把它视为一块肥肉。

639年,西路军由阿慕尔统帅4000人,从巴勒斯坦沿历史上有名的滨海路线,向埃及进军。阿慕尔精明强悍,足智多谋。早在伊斯兰教产生以前,他就屡次带领商队去过埃及,对埃及的城市和道路非常熟悉。639年12月,阿拉伯军夺取阿里什。次年初,攻占埃及东部门户法拉马仪(培琉喜阿姆)及其他重要城市。

阿慕尔向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推进时,被阻于今开罗附近的巴比伦堡,就地待缓。巴比伦堡坚固难攻,守军约有2.5万人,统率这支军队的为亚历山大港主教兼总督居鲁士和西奥多拉斯,他们是从亚历山大港赶来防守巴比伦堡的。不久,祖拜尔·伊本·奥瓦本率援军到达,与阿慕尔军合力攻城。西奥多拉斯逃回亚历山大港,居鲁士被困于巴比伦堡内。阿拉伯人派出以黑人俄巴德·伊本·萨米特为团长的代表团,去尼罗河的劳达岛与居鲁士谈判媾和条件。代表团提出伊斯兰教、贡税和宝剑三种选择,居鲁士同意缴纳贡税,并立即回到亚历山大港,把媾和条件送往拜占廷王宫。希拉克略皇帝拒绝了媾和条款,以卖国罪放逐了居鲁士。641年4月6日,阿慕尔和祖拜尔发动猛攻,巴比伦堡陷落。阿拉伯军蜂拥入城,“安拉最伟大”的胜利喊声响彻巴比伦堡的各个大厅。

接着,阿拉伯人的铁骑奔向埃及首府亚历山大港。驻防亚历山大港的军队约5万人,另有拜占廷全部海军的支援。

阿拉伯军队仅2万人,没有战舰和攻城机械,在数量上和装备上都处于劣势,而且人力的补充十分困难。但是,阿拉伯人的士气高昂,虽屡被弩炮击退,仍不撤离。641年2月,希拉克略去世。其孙君士坦丁二世(641—668年在位)执政后,重新起用居鲁士,令其返回亚历山大港。这位主教希望脱离拜占廷,效忠阿拉伯人。641年11月,居鲁士向阿慕尔立约投降,接受成年人缴纳人丁税和以实物缴纳土地税的条件,并答应不让一个拜占廷士兵重返埃及,不让拜占廷人收复失地。幼弱的君士坦丁二世批准了这个条约,拜占廷帝国的富饶省区埃及,就这样落到了阿拉伯人手里。

攻占埃及后,阿拉伯人分成两路继续西进。642—643年,阿慕尔率北路军,沿海岸古道直奔彭塔波里斯(今利比亚昔兰尼加一带地方)北部;欧格白·伊本·纳菲厄率南路军,由法尤姆沿古商队的绿洲之路,向彭塔波里斯南部和费赍进军,阿慕尔军很快占领巴尔卡,包括莱瓦塔在内的黎波里柏柏尔人纷纷投降。通过这一系战争,阿拉伯人夺取了拜占廷在亚洲和非洲的全部领土的2/3。

正当拜占廷在阿拉伯人的进攻面前节节败退、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波斯的萨珊王朝也遭到阿拉伯人东路军的沿重打击,国运岌岌可危。

早在艾卜·伯克尔时期,哈立德和舍伊班族族长穆桑纳·伊本·哈里赛的联军,就已占领幼发拉底河畔的希拉王国,拔除了波斯西部边境的屏障。634年11月,波斯趁哈立德增援叙利亚之机,在希拉的幼发拉底河桥头全歼阿拉伯军。635年10月至11月,穆桑纳反攻获胜。欧麦尔认识到,尽管萨珊王朝国势衰微,但它仍然拥有一支庞大而战斗力又强的军队。不摧毁萨珊王朝,消灭这支军队,不但希拉难以保全,而且后患无穷。因此,欧麦尔选派赛耳德。伊本·艾比·瓦噶斯为总司令,率军6000人,出征伊拉克。637年5月31日,赛耳德和波斯首相鲁斯塔木在希拉附近的噶底西叶激战。是日,天气酷热,狂风大作,尘埃蔽日,这对来自沙漠中的阿拉伯人非常有利。结果波斯军大败,鲁斯塔木战死。赛耳德乘胜向北追击,637年6月占领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尔后,阿拉伯人连连取胜,以破竹之势长驱东向;640年,陷胡泽斯坦;641年,克摩苏尔;642年,进行尼哈温德会战,波斯军惨败,伤亡10万人以上。会战刚一开始的时候,阿拉伯军队即占领了胡尔万东北的卡尔马新,因此也就控制了进入这个山国的几条隘口。在尼哈温德,阿拉伯军队与敌军发生接触。波斯军队的人数较多,战争一连持续了几天,有一个时期双方打得胜负难分。阿拉伯军队统帅努尔曼本人战死,其后继人胡德赫法·亚曼则取得了最后胜利。波斯国王叶兹德吉尔德三世(即《新唐书·西域传》所记之伊嗣埃)逃往中亚。651年,被木鹿(今中亚土库曼境内的马里)附近的一个磨坊主杀死,萨珊王朝灭亡,整个伊朗全部并入阿拉伯哈里发的版图。在同波斯人作战同时,阿拉伯人也在644—645年逼近了印度边境,于650年夺取了伊斯塔赫尔城。651年到达阿姆河,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一部分,相继于50年代归顺哈里发国家。

战争的第二阶段(7世纪末至8世纪30年代)领土的扩大,提高了阿拉伯的国际地位,同时也造成了内部的分裂。各部落家族之间展开内战。661年,军事民主派取胜,叙利亚和埃及的阿拉伯大贵族拥立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为哈里发,称穆阿维亚一世(661—680年在位)迁都大马士革,从此建立起倭马亚王朝。

倭马亚王朝期间,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仍然非常尖锐。

但由于阿拉伯人加强了自己的军队,故一直没有停止向外扩张。

在东方,阿拉伯的势力从伊朗一直扩张到印度河流域和中亚。穆阿维亚以巴士拉为基地,大举东侵。664年占领阿富汗北部的喀布尔;十年后,越过乌浒河,侵入中亚。瓦立德一世(705—715年在位)时期,呼罗珊长官库泰拔·伊本·穆斯林(即《册府元龟》所记之屈底波)于705年攻占吐火罗斯坦首府巴里里。706—709年,征服布哈拉及周围地区;710—712年,陷撒马尔罕和花剌子模;713—715年,深入到药杀河(今锡尔河)流域。至此,阿拉伯人完全征服了河外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穆斯林政权。

东方战场的另外一支阿拉伯军队,在哈查只的侄子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统率下,也不断取得胜利。710年,攻占莫克兰。711—712年,占领信德(印度河下游和印度河三角洲)。713年,侵入南旁遮普的著名佛教胜地木尔坦。

这些地区,以后完全伊斯兰教化。

在非洲,阿拉伯人继续西进。667年,欧格白·伊本·纳菲厄带领400骑兵,从锡尔特出发,对的黎波里南部沙漠和费赍的叛乱部落,进行讨伐,阿拉伯人在利比亚沙漠的势力,得以巩固。欧格白还远征突尼斯南部地区,攻下了加夫萨,降服了所有的绿洲。670年,穆阿维亚任命欧格白为易弗里基叶总督,并给他增派1万名骑兵。同年,欧格白开始建筑凯鲁万城,并以此为基地,对马格里布发动猛烈的攻击。他摧毁了拜占廷人在北非的根据地,杀戮了无数的柏柏尔人,并派兵到处劫掠。据说,他曾打到大西洋沿岸的吉尔角,面临波涛汹涌的海洋,才勒住自己的坐骑。684年,欧格白在班师途中被柏柏尔人袭击,于比斯克拉附近阵亡。他的尸体就地埋葬,他的坟墓成为人们朝圣的民族胜地。欧格白死后,拜占廷人与柏柏尔人结成同盟,夺回了易弗里基叶。

693年,叙利亚名将、迦萨尼人哈萨尼·伊本·努尔曼被任命为易弗里基叶总督。哈萨尼重新占领凯鲁万城,并于698年将拜占廷人逐出迦太基(遗址在突尼斯)和其他沿海城市。哈萨尼把矛头转向奥雷斯山区。那里柏柏尔部落联盟的首领为一女巫,她因诡计多端而被称为达西娅。她把奥雷斯山区到内富萨山区的柏柏尔部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初战失利,退至的黎波里以东地区。不久,哈萨尼再度发起攻势,两军激战于奥雷斯。由于部下叛变,达西娅战败被杀。拜占廷人退出迦太基,柏柏尔人遭到严重打击,倭马亚王朝由此在易弗里基叶站稳了脚根。

700年左右,穆萨·伊本·努赛尔接替哈萨尼为易弗里基叶总督。穆萨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便席卷了中马格里布和西马格里布,夺取了丹吉尔,柏柏尔人望风披靡。与此同时,穆萨的海军袭击了西西里岛、萨丁岛、马略卡岛和海诺卡岛。

经过三十多年的反复搏斗,阿拉伯人终于永远清除了拜占廷人在北非的势力,彻底挫败了柏柏尔人的抵抗,成为地中海南岸的主人。

北非荡平后,富庶的西南欧立即成为阿拉伯人下一个掠夺目标。

伊比利亚半岛是西南欧的门户,是中世纪欧洲最美好的地区之一,当时,统治半岛的西哥特人,属基督教的阿里乌派。当地土著居民(西班牙——罗马居民)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天主教,他们把阿里乌派视为异端。西哥特人在西班牙专横跋扈,广大人民十分痛恨其统治。阿拉伯人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闯进西南欧大门的。

711年春,一支由300名阿拉伯人和7000名信仰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组成的部队,被派到比利牛斯半岛,深入侦察西哥特王国的领土。711年7月,阿拉伯军在詹达湖岸边的巴尔白特河口与西哥特国王罗德里克的军队相遇。由于对罗德里克篡夺王位不满者的倒戈,西哥特的2.5万之众被完全击溃,罗德里克下落不明。阿拉伯人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很快便占领了马拉加、科尔多瓦和西哥特首都托莱多。

712年,穆萨亲自率领1万名由阿拉伯人组成的军队在西班牙登陆。仅2年时间,整个比利牛斯半岛除北部山区以外都被占领,并建立了西班牙人的统治。

西班牙被征服后,阿拉伯统治者就想征服整个地中海,把意大利、日耳曼和希腊等地都收归阿拉伯版图。

717年8月中旬,阿拉伯军队同时从陆上和海上大举进攻拜占廷帝国的首都。12万阿拉伯陆军由马斯马拉指挥,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准备用封锁的办法围困该城。阿拉伯的海军舰队在苏莱曼指挥下,约1800艘船只从埃及和叙利亚赶来。为了配合封锁,阿拉伯舰队一路在西,切断可能来自爱琴海方面的援助和补给;另一路在东,控制来自黑海方面的补给。

拜占廷帝国皇帝利奥三世面对阿拉伯人的围攻,决定使用“希腊火”袭击阿拉伯舰队,削弱其海上力量,以打破其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海上封锁。为此,他们在君士坦丁堡东北海港出口处建起两座瞭望塔,瞭望塔之间挂起可以升降的大铁链。船舰上,装有用石油、硝石、硫磺及各种树脂制成的混合液质,注进吸管。阿拉伯舰船入港后,即放下铁链,切断退路,随后,各舰船上的“希腊火”一齐喷射。

这种希腊火见水即燃,能在水面上燃烧。顿时,阿拉伯舰船大火冲天,急忙逃遁。

拜占廷舰队利用希腊火不断袭击阿拉伯舰队,使其遭到损失,同时由于阿拉伯人不适应欧洲冬天寒冷的天气,有数以千计的人死亡,苏莱曼将军也被冻死。这些损失打击了阿拉伯军队的士气。718年8月15日,阿拉伯人被迫解围撤兵。途中他们的舰队遇到大风袭击,有15万人死亡,1800艘战舰到达叙利亚和亚历山大里亚港时,只剩下10艘。这对阿拉伯人来说,确实是一场灾祸,对以后的战争进程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不久,阿拉伯人改变征服路线,即先取法兰克、日耳曼、意大利,然后进攻君士坦丁堡,最后回到大马士革。

719年,阿拉伯人在同盟军支持下,越过比利牛斯山,准备侵入高卢的阿奎丹地区,而崛起的法兰克人,这时也正从北方进攻阿奎丹。阿奎丹地区由欧多统治,他面对南北两面之敌的进攻,深感处境危险,就想先收买北非柏柏尔的一个首领,以保障南疆的安全,结果没有得逞。阿拉伯集中兵力分两路大举进攻,主力从西面渡过埃及布罗河,沿潘普络纳向北,过比达索瓦河,进入加斯科尼,再从那里向北运动。以保障主力部队的成功,另一支独立支队,则从东南向北,以罗讷河下游出口处的阿尔为打击目标,目的是在阿奎丹制造恐怖气氛,吸引牵制敌人,保证西路主力的袭击成功。

西路由西班牙总督阿卜杜拉曼率领,发展顺利。在加龙河下游的波尔多击溃欧多的抵抗,波尔多城被抢劫一空。接着分兵出击,连渡加龙河和多尔多涅河,向北并到达图尔以南约95公里的普瓦提埃城。欧多无力抵抗,节节败退,无计可施,他决定向法兰克人求和,借助其兵力向阿拉伯人进攻。

原来,欧多是法兰克人。6世纪中叶,法兰克王国东征西战,势力强盛,其疆域南至比利牛斯山,东至莱茵河川东,成为西欧日耳曼人最强大的国家。后来随着封建贵族权力的增长,王朝开始衰颓,一切大权实际落入宫相之手,国王徒拥虚名。国家分裂为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等几部分。

就在此期间,法兰克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宫相,名叫查理·马特。他重新统一法兰克,稳定奥斯特拉西亚的统治权,统一了纽斯特里亚,并征服了撒克逊人、日耳曼人和多瑙河流域,巩固了东北边疆,保证无后顾之忧。

731年,查理·马特率领一支军队从奥尔良渡过卢瓦尔河,进入贝里地区。这时,阿拉伯军队正忙于抢劫,同盟军统帅、西班牙总督阿卜杜拉闻讯后,立即命令部队退到普瓦提埃城附近。

欧多得到查理·马特的支持后,急于交战。但是,具有杰出指挥才能的查理·马特知道阿拉伯人的弱点。他阻止欧多的行动。他认为,阿拉伯人前进的时候,不能过早发动攻击,一定要忍耐。因为他们由于对财物的贪欲所激发的信心和勇气,就像洪水一样难以抵挡。等到他们满载而归时,就无斗志了,这时再攻击就有成功的希望。

阿拉伯人由于满载劫获物,使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丧失了机动性。阿卜杜拉曼一度曾想放弃这些战利品,但他的部下不肯服从命令,这样只好一面把战利品南撤,一面组织力量准备战斗。查理·马特也展开了队形,因为民兵尚未到达,也就没有主动进攻。两军对峙了七天。

法兰克军队主要依赖步兵。他们的部队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将的私人部队,军事素质好,受过严格训练,参加过多次战斗;另一类是强召来的当地民兵,他们装备不全,没经过训练,说不上有什么纪律,主要任务是搜寻粮秣,保障供给。法兰克军队的兵器主要有刀剑、匕首、标枪和战斧。主要的防护武器是防盾和装甲。阿拉伯军队大部分是骑兵,惯用矛、剑,很少使用弓箭和甲胄。他们没有后方补给,主要靠以战养战,战术上靠野蛮的硬冲和勇敢精神。

732年10月间,阿拉伯人把战利品顺利地撤到南面,阿卜杜拉曼便下令向法兰克人进攻。阿拉伯军队是一支纯粹进攻性的军队,没有防御能力。对他们来说,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只有进攻。法兰克人的战术虽然也很粗劣,可查理·马特是一员良将。他知道敌人的特点,采取了适当的对策。在普瓦提埃以东有一条人字形三岔河,他把军队分为三部分,将法兰克人的亲信部将,列成一个坚强的方阵,作为核心力量配置在人字形岔河低部中央。在其前面还展开了一列前卫步兵。欧多的部队和纽斯特里亚的部队,分别配置在人字形岔河的左右两侧。法兰克人夹水而战,主力又背水而战,地形似乎极为不利,而阿拉伯军队的阵势是在小高坡上展开的,倚山俯瞰,地形有利。

战斗开始后,阿拉伯人按平常的惯例,以猛烈的骑兵冲击作为会战的序幕。配置在中央阵线前面的法兰克前卫步兵立即上前迎战,后面的方阵队形跟随向前。阿拉伯骑兵的猛烈冲击迅速突破了前卫步兵,接着就向方阵冲去。阿拉伯骑兵竭力冲杀,企图打乱阵势。可不管阿拉伯骑兵怎样冲杀,法兰克的方阵仍有条不紊地保持其队形。不仅如此,他们还不断反击,用刀剑砍断阿拉伯骑兵的马腿,刺杀士兵。

黄昏时分,阿拉伯人已经发动多次冲击,一直都没有冲破这坚固的方阵,而欧多率领的阿奎丹部队,这时绕过阿拉伯军侧翼,渡过小河,突然出现在他们背后,呼喊着向他们冲去。正在紧张鏖战的阿拉伯人突然听到后面的呼喊声和砍杀声,顿时惊慌起来。查理·马特看到阿拉伯军队已经混乱,便下令:“进攻的时候到了!”随后,法兰克人的方阵步兵从正面转守为攻,欧多的部队从背后向前冲杀。全军士气高昂,纵横伋突。

阿拉伯人前后受敌,难以应付,遂想夺路而逃,退向营地。此时,处在右翼的纽斯特里亚的军队,也向阿拉伯人的营地进攻。他们袭击营地,杀死了总督阿卜杜拉曼。时至天黑,当阿拉伯人退到营地时,看到他们的统帅已被杀死,就放弃营地逃走了。查理·马特没有派兵追击。

关于此战双方损失情况,有关记载很不可信。据记载阿拉伯人被杀的竟达36万人,而法兰克人的损失才1500人。

但不管怎样,普瓦提埃之战制止了阿拉伯人继续向欧洲的推进,迫使其退回比利牛斯山以南,打破了阿拉伯人企图控制整个地中海的计划。因此,普瓦提埃会战,是欧洲史上一次决定性的会战。

波斯战争

为了争夺高加索通往黑海的出海口,参加对东方的贸易,并牢牢掌握对小亚细亚地区的统治权,公元527年,刚刚继位的查士丁尼一世任命贝利撒留为拜占廷军东方战线统帅。

贝利撒留(约505—565年)出生于巴尔干半岛达尔马提亚的农家。他膂力过人,性情坚韧,有胆有识,颇具大将风范。因其妻安东尼娜与皇后狄奥多拉过从甚密,使他成为查士丁尼一世的宠臣。他此时虽只有二十二岁,但已荣登帝国高级将领之列,出任东方统帅之一要职。他到任后,一方面大力整饬军纪,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着力于防务的加强,在尼西比斯修筑要塞。

科巴德一世得到贝利撒留出任拜占廷军东方统帅和他致力于军务的消息,认为不能坐等拜占廷发展。如果任其扩大实力,将会对波斯极为不利。于是,他下决心先发制人,在528年先向拜占廷宣战,挑起了第一次拜占廷波斯战争。

第一次波斯战争

战争爆发后,科巴德一世派大将扎基西斯率领3万大军向贝利撒留指挥的拜占廷军发动猛烈进攻,当时,贝利撒留麾下共有2.5万人,是一支由拜占廷人和蛮族人混合编成的队伍。这支队伍虽经贝利撒留作了整顿,但因时日过短,仍然存在纪律松弛、意志消沉等弱点,加上构成复杂,与波斯军相比,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处于劣势,战斗开始后,扎基西斯指挥的波斯士兵勇猛冲杀,很快就在战场上占据主动地位,在529年的尼西比斯作战中击败了拜占廷军队。首战失利后,贝利撒留冷静地分析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和战场形势。他认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应当主动后撤,集中力量,待敌人的战线拉长,力量分散之时再主动出击,与敌人决战。这样,他下令拜占廷军全线后撤,集中在德拉城。初战告捷及顺利进军,使波斯军新任统帅贝利则斯将军认为贝利撒留无计无谋、胆小如鼠,以为拜占廷军不堪一击,德拉城唾手可得。公元530年,他率领4万精锐的波斯大军,直扑德拉城。

德拉城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战略重镇,位于尼西比斯北部23公里处,距底格里斯河有四天的路程,四周没有任何自然屏障,完全依靠城防工事的保护。其城防由内城、外城、护城河和防御壕及塔楼组成。内城城墙高达30米,外城的墙基坚固。为了加强守备,与敌人周旋,贝利撒留在城内布置了大批军队;在开阔平坦的城外,挖掘了纵横交错的交通壕,以掩护待命出击的骑兵。刚愎自用的贝利则斯十分轻敌,认为波斯军很快就会击败敌人并攻占城池,因而在攻城之前即向德拉城内的市民发布通告,要他们准备好洗澡水,以便占领该城后为波斯士兵洗涤征尘。

战斗开始后,波斯大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拜占廷军接连失利,中军发生动摇。就在这危急时刻,贝利撒留指挥两翼的骑兵适时出击,出其不意地从两个方面夹击敌人侧后。

在拜占廷骑兵的冲击下,波斯军阵脚大乱,导致全军溃败。

统帅贝利则斯看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波斯士兵丢弃武器,四散奔逃,结果有5000人阵亡、8000人被俘。获胜的贝利撒留为防敌人反扑,下令收兵回城,重整防务,531年,波斯军渡过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沙漠方向发动进攻。

贝利撒留统兵2万前往援救。波斯军发动的多次进攻,都在贝利撒留的巧妙应付下瓦解了。在胜利面前,拜占廷军中的骄傲轻敌情绪日益高涨,加上贝利撒留尚不满二十六岁,其部下诸将欺其年轻,经常不服从他的统辖,全军缺乏行动的一致性,直接影响了此后的战争进程。

当时,贝利撒留为了尽快退敌,下令要拜占廷军每晚都抢先占领敌人预定第二天占领的阵地,待敌人前来进攻时,经短暂战斗,即主动放弃。这样,通过拉锯战来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但贝利撒留部将急于立功,不遵守贝利撒留的命令,有的轻举妄动,擅自出击,以致在卡尔基斯城附近轻易与波斯军主力交战。在战斗中,位于拜占廷军右翼的阿拉伯人在波斯士兵的拼死攻击下临阵逃脱,使拜占廷军陷入绝境,800名英勇善战的匈奴老兵被包围消灭。只有左翼的拜占廷步兵在贝利撒留的激励下,在幼发拉底河岸背水一战,顶住了波斯骑兵的冲击,并乘夜巧妙渡河撤退,摆脱了危险。波斯军队取得了卡尔基斯会战的胜利。

公元531年秋,波斯国王科巴德一世逝世,国内发生继嗣之争,政局动荡不安;而拜占廷方面,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为了恢复失去的国土,准备集中全力对非洲用兵,进攻汪达尔王国,也急于尽快结束与波斯的战争。这样,因双方都无心再战,就在公元532年达成媾和协议,结束了第1次波斯战争。条约规定:拜占廷撤回德拉城的驻军,向波斯支付黄金1000磅。

纵观第1次波斯战争,波斯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始终占绝对优势,但是拜占廷军在足智多谋的贝利撒留指挥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给波斯军以很大打击。由于这次战争是一场没有经过决战定出胜负就停战媾和的战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场没有打完的战争。虽然查士丁尼一世不惜以金钱和实利换取了和平,但是在交战双方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未消除,双方的军事力量也没有受到任何大的损失,因而双方的冲突和战争仍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次波斯战争

双方停战后,波斯新王库斯鲁一世(531—532年在位)利用和平时机,致力于稳定国内政局。他在无情镇压政敌,巩固自己的地位,把持了朝政之后,就开始大力进行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首先,鼓励发展农业,推广农耕技术,向人烟稀少的边疆地区大量移民;其次,大力整修道路,发展交通事业,使之既有利于军队的调动,也为贸易往来提供便利;第三,改革军制,以铁甲骑兵和农民组成的步兵为主,建立新的正规军,增强军队的训练和组织纪律性;第四,大力进行税制改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他改变过去官员和贵族随意摊派税额和随意征收的旧制,开始征收固定的土地税和人头税,每年分两次完税;另外,他还奖励发展工艺品的制造,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创办了苏萨大学。这些措施,巩固了波斯王室的地位和中央集权的统治,也使波斯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增强,因此,库斯鲁一世在位期间,被称为萨珊波斯的黄金时代。

库斯鲁一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进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国力,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扩大自己的版图。但是,在他致力于解决国内问题的时候,拜占廷军已征服了汪达尔王国,正在向东哥特王国进攻。因此,库斯鲁一世非常不安,他既嫉妒查士丁尼一世取得的成功,又担心拜占廷势力的强大会威胁到波斯的存在,整日郁郁寡欢,苦思对策。

就在这时,公元539年底,东哥特国王维提吉斯派特使求见库斯鲁一世,告诉他:东哥特王国在贝利撒留指挥的拜占廷军的打击下,已岌岌可危,所以敦请库斯鲁一世火速出兵拜占廷,以减轻东哥特王国的压力,同时可以从东西两个方面夹攻拜占廷帝国。库斯鲁一世不愿看到拜占廷打败东哥特王国壮大力量,接受了请求。他认为拜占廷军的主力都在贝利撒留的指挥下西征东哥特王国,国内必定空虚;而且亚美尼亚和科尔奇斯人不满拜占廷的统治,如果趁此时机发动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于是,他先唆使阿拉伯人酋长进攻拜占廷帝国,尔后以援助阿拉伯人为名,撕毁和约,向拜占廷宣战,战争再次爆发了。

公元540年春,库斯鲁一世亲率大军从首都泰西封出发,沿幼发拉底河西岸前进。拜占廷人猝不及防,加上拜占廷军在幼发拉底河防线上的兵力薄弱,无法与波斯军对抗。

因此,战争一开始,库斯鲁一世就给予拜占廷军以自亚德里亚堡以来所没有受到过的打击。在镇压了小城苏拉的反抗后,库斯鲁一世率军进攻希拉波利斯、卡尔基斯等城,勒索得巨额赎金,然后直捣叙利亚首府安条克。

安条克是拜占廷在东方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稠密,建筑宏伟,三面环山,一面临奥伦德斯河,围绕城市建有坚固的堡垒。守将是查士丁尼一世的外甥,他完全是依靠姻亲关系担任这一职务的,根本就没有指挥才能。虽然在波斯军的包围圈形成之前,查士丁尼一世派来的6000援军已进入城内,但援军的到来并未使军队的士气有所提高。波斯军围城之后,库斯鲁一世下令指挥大军攻城。数万波斯士兵肩扛登城的云梯,发动了一次次的强攻,在残酷、激烈的战斗中,拜占廷军的伤亡不断增加,许多士兵从旁门突围逃走。城内吉莫(市民的区域组织,有自选的区长,负责治安)派出大批青壮年支援残留在城内的士兵进行抵抗,但在波斯军的最后总攻下,安条克城陷落了。库斯鲁一世为了报复,下令让波斯军大肆烧杀抢掠。寺院受劫掠,房屋被焚烧,人民遭屠杀,整个城市惨状纷呈,劫余的居民被掳往波斯。尔后,库斯鲁一世挥军进攻地中海东岸地区。

在这一年里,库斯鲁一世率领波斯大军纵横驰骋在拜占廷帝国的东方领土上,如入无人之境,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掠得的财宝不计其数。在胜利面前,库斯鲁一世日渐狂妄自大,野心不断膨胀。他认为从拜占廷帝国夺取小亚细亚已不成问题,就是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将在波斯大军的铁蹄下化为齑粉。

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得到波斯军队入侵并劫掠的消息后,十分惊慌,急忙召回正在意大利指挥作战的贝利撒留,任命他为征讨波斯的统帅。公元541年,贝利撒留风尘仆仆地从意大利战场上赶回,戎装未卸,就奔向叙利亚战场。

这时的贝利撒留经过十几年无数次战争的锻炼,早已成为一个杰出的骑兵指挥官和战术家,他建立了一支由拜占廷人和一部分蛮族人组成的7000人的亲随骑兵。他们身披锁子甲,装备有日耳曼人的长矛和波斯人的弓箭,在战斗中行动迅速,勇猛异常,成为拜占廷军的主力,被称为“铁甲士”。作为一名将军,贝利撒留深知士兵的重要,因此他非常爱护士兵,珍惜士兵的生命,在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带领亲随骑兵驰骋拼杀,因而得到士兵们的崇敬和爱戴。贝利撒留抵达东方前线,立即指挥拜占廷军向前推进,在幼发拉底河畔扎营。他详细考察、研究了战场形势,决定采取引蛇出洞的战术,把以逸待劳、固守堡垒的波斯军引出来,加以伏击。但是,由于执行诱敌任务的阿拉伯雇佣军军纪涣散,战斗力低下,使计划失败了。这时,由于家庭纠纷,查士丁尼一世召贝利撒留回君士坦丁堡,他只好暂时离开了前线。波斯军趁机发动进攻,缺乏主帅的拜占廷军无心恋战,节节后退。542年,当贝利撒留重返前线时,拜占廷军已退缩到希拉波利斯城。他立即投身于建立新的战线的工作,同时,鼓励士兵振奋精神,奋勇向前。很快,他就在希拉波利斯城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建立了新的防线。新的防线是由骑兵和步兵按梯次配备组成的,第一线是由6000骑兵组成的机动部队;第二线是由哥特人、汪达尔人、伊比利亚人等蛮族组成的步兵。步兵每个阵营分为四队,第一队持鞭,第二队仗剑,第三队执弓,第四队用斧。此外,在幼发拉底河东岸部署1000各亚美尼亚骑兵,作为策应。

库斯鲁一世深知贝利撒留作为一代名将在胆量和韬略方面的过人之处,当他看到拜占廷军已做好迎战的准备,就决定放弃进攻,避免与贝利撒留进行决战。于是,他引兵向北进攻、劫掠黑海北岸。

此时,流行于欧洲大陆的黑死病(鼠疫),在拜占廷肆虐起来。在黑死病的袭击下,君士坦丁堡居民大量死亡,最多时一天有近万人死于瘟疫。同时,黑死病也威胁到交战双方的军队,两军因此不得不休战。留在前线的贝利撒留利用休战,整训军队。这时,一个消息传到前线,说查士丁尼一世死于黑死病。一个部将趁机劝说贝利撒留利用手中的兵权夺取帝位。这件事被人密报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一世本来就害怕贝利撒留功高盖主,此时他不问青红皂白,将贝利撒留召回,没收其财产,剥夺其亲兵,削去其职务,使拜占廷军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指挥官。

看到拜占廷内部发生的纠纷,库斯鲁一世觉得有机可乘,遂于公元543年派军进占亚美尼亚,全歼了前来进攻的3万拜占廷军。544年,库斯鲁一世再次亲征上美索不达米亚,围攻首府尼得撒城达数月之久。但波斯军发动的多次攻城战,均因城高险固未能如愿。无奈,他率军退回尼西比斯。

公元545年,双方缔结了一个有效期为五年的停战协定,根据协定,波斯将所占领土归还拜占廷,拜占廷则偿付波斯黄金2000磅。第二次波斯战争至此就结束了。

这次战争,双方仍未决战,由于查士丁尼一世采取了以金钱买和平的息事宁人的政策,战争暂时停止了,但导致战争的因素并未消除,战争仍是解决双方矛盾的惟一手段。因此,公元549年又爆发了第三次波斯战争。

第三次波斯战争

这次战争(549—562年),双方主要围绕科尔奇斯进行争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进行了反复的较量。科尔奇斯只是一个小国,它位于黑海东岸,扼守作为东西方商路的高加索通道,法息斯河流经其间,河运十分便利,从河口的港口只需9天即可航行到君士坦丁堡。科尔奇斯物产丰富,特别是黄金等矿产蕴藏量很大。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吸引了众多的人口,成为多民族的聚居地。科尔奇斯号称人口400万,仅使用的语言就达130多种。它由7个部落组成,其中以拉济卡部落最大,拉济卡酋长又称为科尔奇斯国王。富庶的科尔奇斯一直是周围强国的争夺目标。为了进行自卫,国内建有许多小要塞,每个要塞都有砖砌的城墙和塔楼,并配备相当数量的守军。全国号称有军队20万人。

在古代,科尔奇斯是波斯帝国的属国,波斯帝国瓦解,被本都王国吞并,本都在米特拉达梯战争中失败后,又被罗马帝国征服。但由于距罗马过于遥远,罗马的控制很松弛,实际上仍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存在着。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科尔奇斯人纷纷转而信奉基督教。控制着教权的拜占廷帝国趁机向科尔奇斯进行渗透,扩张自己的势力。公元522年,科尔奇斯遭到东方伊比利亚人的侵害,为了求得拜占廷帝国的庇护,科尔奇斯国王沙非亲自到君士坦丁堡接受洗礼,并娶拜占廷人为妻。后来又与查士丁尼一世缔结同盟,实际上成为拜占廷的属国。

到国王卡巴翟斯当政时,拜占廷在比遵达和庇特拉修建要塞,驻扎重兵。开始,科尔奇斯人欢迎拜占廷士兵的到来,认为他们是来保护自己的。但由于拜占廷军的纪律涣散,长期以来,扰民行为不断发生。拜占廷士兵到处侮辱、劫掠当地人民,甚至插手科尔奇斯的政治,使国王卡巴翟斯成为傀儡,政权几乎完全掌握在拜占廷官吏的手中。这些,都大大伤害了科尔奇斯人的民族自尊心,他们忍无可忍,遂向波斯国王库斯鲁一世恳求援助和友谊。早想染指科尔奇斯的库斯鲁一世接到请求后,大喜过望,马上应诺下来。他计划先派舰队沿法息斯河顺流而下,控制黑海商路和制海权,蹂躏本都和比西尼亚海岸;同时联合不满君士坦丁堡统治的各蛮族,共同进攻拜占廷帝国。公元547年,库斯鲁一世率领8万大军,以讨伐斯基泰人为借口,秘密进入伊比利亚。

科尔奇斯人看到波斯军的到来,认为是来解救他们的,高兴地为波斯军充当向导,帮助开辟通过高加索山脉的道路。卡巴翟斯王甚至跪在库斯鲁一世面前表示感谢,宣誓效忠波斯。进入科尔奇斯后,库斯鲁一世指挥波斯军进攻庇特拉要塞。拜占廷守军顽强抵抗,但在波斯大军的轮番冲击下,城垣毁坏,残余的拜占廷守军投降,庇特拉落入波斯之手。

科尔奇斯人原以为“救星”波斯人的到来,会给他们带来和平、安宁的生活。但事与愿违,作为专制君主的库斯鲁一世,不但把以卡巴翟斯王为首的科尔奇斯人视为奴隶,百般驱使,而且下令强制要求科尔奇斯人放弃基督教的信仰,改信波斯的祆教。在信奉基督教的科尔奇斯人眼中,祆教的许多仪式和习俗是难以接受的。如祆教习俗之一的“天葬”,是将亲人的遗体放在高塔上任凭日晒雨淋,作鸟和鹰的食物,这被他们看做是对亲人的不敬和残忍的行为。

因此,他们对改教抱有反感,从而产生了敌意。库斯鲁一世察觉后,准备暗杀卡巴翟斯王,并将科尔奇斯人迁往遥远的沙漠地区,把忠实于自己的波斯人移民法息斯河畔。科尔奇斯人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后,慌恐万分,他们既不愿改变自己的信仰,也不愿离开世代生息的家园。于是,公元549年,他们再次向拜占廷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求救。查士丁尼一世觉得收复科尔奇斯的机会来了,他立即派将军达基斯特率8000拜占廷士兵向波斯军发动进攻,力图从黑海沿岸驱逐波斯势力。双方因此展开了著名的庇特拉争夺战。

庇特拉要塞建在法息斯河口的一个伸向黑海的小半岛上,岛上地势险要,只有一条小路通向陆地,易守难攻。波斯军占领该要塞后,对要塞进行了改造,使之更加坚固。要塞中有1500名波斯士兵驻守,储有约5万件防御武器和五年的口粮。在拜占廷军的围攻面前,波斯守军毫不畏惧,顽强战斗,保住了要塞。但是在激烈的战斗中,有1200名波斯士兵阵亡,残存的300名波斯士兵在战友们的尸体堆中,忍受着难耐的尸臭,继续战斗。在最危急的时刻,波斯将军梅尔美劳斯带3000名士兵,杀开一条血路,冲入城内增援。

拜占廷军因久攻不下,由贝思将军出任攻城总指挥。梅尔美劳斯是位失去双脚,在担架上指挥战斗的老将军;贝思则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年逾七十的宿将。两人到达前线后,都潜心研究战场上的形势,制定新的战略战术。

公元551年,经过充分准备的拜占廷军5万人发起了新的攻城战。拜占廷军使用需40名士兵搬运的大型撞城槌冲击城墙,然后用铁钩钩下松动的墙砖,力图打开一个突破口。波斯军则在城墙上往下倾倒用硫黄和沥青制造的燃烧剂,烧灼拜占廷军,并以飞蝗般的箭矢阻止拜占廷军登城。

拜占廷军老将贝思一马当先,常常冲在队伍最前列,他的勇气鼓舞了拜占廷士兵的斗志,他们顶着矢雨,奋勇登城。波斯军也在梅尔美劳斯的指挥下英勇杀敌,寸土必争。残酷的战斗持续了几个月。战斗激烈之时,6000名拜占廷士兵同时架起云梯登城,战场上到处是刀剑的撞击声、喊杀声、呻吟声。在拜占廷军的攻击下,波斯军伤亡惨重,但仅存的2300人仍坚守着残破的要塞。在拜占廷军的最后总攻击中,波斯军仅有700人受伤被俘,其余的1600余人均被剑与火夺去了生命。最悲惨的是被包围在名为天主阁的卫城内的500名波斯士兵,因拒绝投降,在拜占廷军的火攻下,一齐葬身火海。拜占廷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占领了已成为废墟的庇特拉要塞。

庇特拉围攻战后,拜占廷军和波斯军在高加索山麓进行了六年的拉锯战。拜占廷军掌握了主动权,取得了多次小胜利。但由于波斯军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力量不断增加,总兵力达到了7万人。554年,波斯军向阿尔凯奥波利斯发动进攻,失利后,主动撤退。不久,再次发动进攻,占领了伊比利亚。战争逐渐向有利于波斯的方向发展。连续的失利,使拜占廷军士气低落,战线不断后移,卡巴翟斯王逃入山中。公元555年,那科劳凯恩将军出任波斯军统帅。他傲慢自负,不可一世,狂言在战场上取胜,就像往自己手上戴戒指一样容易,当时,数万拜占廷军已被波斯军困在法息斯河口的一块狭小的地区,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但置之死地而后生,处于绝境的拜占廷军抓住有利时机,拼死向轻敌冒进的波斯军队发起反攻,取得了胜利,消灭波斯士兵1万余人。那科劳凯恩将军狼狈地逃回波斯,被激怒的库斯鲁一世将他剥皮处死。

面对战场上的败势,库斯鲁一世采取了养精蓄锐、以利再战的政策,主动放弃战争,逐渐将军队撤回国内。拜占廷恢复了对科尔奇斯的控制,卡巴翟斯王再次向拜占廷宣誓效忠,但不久被查士丁尼一世以背信弃义的罪名处死。

公元562年,波斯与拜占廷再次媾和,条约规定:波斯放弃对科尔奇斯的领土要求,作为补偿,拜占廷每年向波斯支付黄金1.8万磅;条约有效期限为五十年。

这样,在拜占廷帝国方面由查士丁尼一世进行的三次战争就结束了。通过战争,拜占廷保住了在东方的领土。但辉煌的战果是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取得的,庞大的战争费用和巨额的年金,耗尽了国家原有的积蓄,天文数字般的财政赤字的弥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下层人民的不满与仇视情绪与日俱增,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也因种种矛盾,趋向分化解体。拜占廷帝国已成为外强中干的空架子,往昔繁荣的大帝国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了。

正像查士丁尼一世的继承人查士丁二世在566年发布的补充诏令中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库空虚,负债累累,达到极端贫困的境地,军队也趋于瓦解,以致国家遭到蛮族不断的侵袭与骚扰。”

第四次波斯战争

公元562年双方媾和之后,库斯鲁一世再次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为了稳定后方,消除后顾之忧,他出兵征服阿拉伯半岛,控制了半岛最大的港口亚丁。经过一番努力,波斯的实力渐渐恢复起来。

公元565年1月,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去世,把拜占廷帝国这个乱摊子丢给了继承人查士丁二世(565—578年在位)。面对财政困窘,吏治混乱,军事无力,人民斗争不断的局面,查士丁二世改变了查士丁尼一世的对外政策,力图通过改革内政来挽回颓势。571年,查士丁二世下令停止向波斯支付年金。库斯鲁一世以查士丁二世撕毁条约、拒纳年金为名,率领波斯军进攻德拉城,战端又启。经过五个月的厮杀,德拉城陷落。在索得黄金4万磅后,波斯军后撤,双方暂时休战,在战争失利的情况下,性格内向的查士丁二世苦于强国无策,终日闷闷不乐,最后竟精神失常,死于578年。将军提比略二世继其后为拜占廷皇帝(578—582年在位)。提比略二世为了集中全力同波斯进行战争,在帝国其他方面都采取了守势,甚至不惜花费巨额款项与阿瓦尔人和解,但面对残破的局面,他同样回天乏术,在声声悲叹中死去。根据遗诏,其女婿、将军莫里斯登上帝位(582—602年在位)。

在波斯,579年库斯鲁一世逝世,其子霍尔密资德四世(579—590年在位)继位。霍尔密资德锐意改革图治,采取了许多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力争重新树立国王的权威。但是,他的改革措施遭到了普遍反对。巴比伦、苏萨、达尔马提亚相继发生叛乱,阿拉伯等地拒绝向中央政府缴纳贡赋。西方有拜占廷军的进攻,东方面临突厥人的入侵,内忧外患一齐涌来。589年,以阿塞拜疆驻军司令巴拉姆·楚宾为首的部分贵族发动叛乱,杀掉霍尔密资德,篡夺王位。霍尔密资德之子库斯鲁二世巴尔维茨逃往拜占廷,请求拜占廷皇帝莫里斯的保护。为了彻底解决东方问题,莫里斯答应了他的请求,派将军那尔翟斯率7万大军援助库斯鲁二世。拜占廷军在幼发拉底河畔击败了波斯军,乘胜于591年攻陷波斯首都泰西封,杀掉了巴拉姆·楚宾,把库斯鲁二世扶上波斯王位(591—628年在位)。继位之初的库斯鲁二世不得不向拜占廷做出重大让步,将亚美尼亚的大部分和伊比利亚之半割让给拜占廷,双方订立“永久和平协定”。莫里斯圆满地结束了苦战二十年的战争。

第五次波斯战争

波斯国王库斯鲁二世是个颇有才智和野心的人。他虽然借拜占廷的力量登上王位,并与拜占廷订立“永久和平协定”,但其真实目的是为了首先解决国内问题,巩固刚刚到手的王位,扩大自己的势力,增强国力。因此,他一面派兵出击突厥人,守卫东部边疆;一面稳定国内政局,注意休养国力。恰好,由于阶级矛盾激化;拜占廷发生兵变,602年,暴动士兵在百夫长福卡斯率领下向君士坦丁堡进军。兵变得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吉莫和平民的广泛支持,他们推翻并处死了莫里斯皇帝,拥立福卡斯为拜占廷皇帝(602—610年在位)。但福卡斯政权一建立,就遭到元老、大地主、行政官吏和高级军官的反对,拜占廷陷入了国内战争。内战使拜占廷的行政机构完全处于瘫痪状态。

拜占廷的内乱使库斯鲁二世觉得时机已到,便以给大恩人莫里斯复仇为名,于公元606年率领大军西征,战火又起。交战中,波斯军斩杀拜占廷将军凯尔马努斯,俘其所部;进而围攻德拉城,经九个月的战斗攻占该城。608年,波斯军进攻卡帕多西亚、比西尼亚、卡拉奇亚;另一支波斯军攻占了卡尔西顿城,联合阿瓦尔人、斯拉夫人威胁君士坦丁堡。

波斯大军的迫近,使君士坦丁堡一片混乱。已被内乱搞得头昏脑胀的福卡斯皇帝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付如此危急的局面。在元老、大地主和行政官吏的支持下,近卫队长普里斯库斯秘密联合非洲行省省长希拉克略,准备发动政变,推翻福卡斯。610年,希拉克略率舰队向君士坦丁堡进军,在达达尼尔海峡击败了支持福卡斯的军队,顺利进入君士坦丁堡,推翻并处死了福卡斯,希拉克略成为拜占廷皇帝(610—640年在位),开始了希拉克略王朝的统治。

这时的拜占廷,国内战争虽然结束,但旧有的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外部,波斯大军兵临君士坦丁堡,直接威胁到帝国的存在。可以说这是拜占廷帝国形成后未曾有过的黑暗时代。希拉克略千方百计想排除重重困难,挽救危急中的帝国,为阻止波斯军的攻势,他任命普里斯库斯为东方统帅,并派其弟德奥多尔斯驻守战略要冲奇里乞亚(又译西里西亚)山口,但611年普里斯库斯因与希拉克略的关系破裂,阴谋反叛,东方战线形同虚设,根本无法与波斯军抗衡。

波斯在蹂躏小亚细亚之后,于609年进攻叙利亚,611年再次攻占安条克。帝国的广大下层人民,特别是犹太居民,认为波斯人是来解救他们的,使他们不再受帝国的政治压迫和经济盘剥,因而情愿接受波斯人的统治。613年,波斯大将夏尔·巴尔兹率军攻占大马士革,并进攻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传说中耶稣基督的殉难地,耶稣的灵墓即在这里,因而被基督教徒视为“圣地”。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廷士兵和当地居民为保卫“圣地”不受异教徒的亵渎,浴血奋战。波斯军以移动木塔为掩护,用攻城槌撞击城墙,发动轮番进攻。守军寡不敌众。在激战八十多天后,耶路撒冷城被攻陷。波斯军进城,大肆劫掠,总计有9万人惨遭杀戮,圣殿和庙宇均罹兵燹,三百多年的积蓄被抢劫一空,连耶稣的陵墓也未逃厄运,“圣十字架”(传说中钉死耶稣的十字架)被作为战利品运回泰西封。基督教的信徒们闻此失色,悲叹世界末日的降临,他们把库斯鲁二世视为《圣经》中的“基督的仇敌”。

616年,夏尔·巴尔兹又率领波斯军侵入埃及,攻陷了亚历山大里亚城,到619年征服了整个埃及。同时,另一支波斯军队出征小亚细亚,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再次威胁到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波斯大军兵锋所至,本都沿海经安基拉到罗得岛的许多城市望风而降。庞培等罗马帝国将军在几百年间夺占的土地,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全部被库斯鲁二世夺走。到这时,埃及、阿拉伯、巴比伦、叙利亚及小亚细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美地亚等地,都先后臣服于波斯,波斯的版图扩大到了极点,萨珊波斯的势力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极盛时期。617年,波斯军又一次攻占卡尔西顿城,库斯鲁二世与阿瓦尔人、斯拉夫人等蛮族订立同盟,共同进攻君士坦丁堡。

这时,拜占廷帝国的形势非常紧张,君士坦丁堡被围困,粮道断绝,军费匮乏,士气低落,人心浮动,加上疾疫流行,城内混乱不堪。希拉克略无计可施,打算放弃君士坦丁堡,迁都迦太基城。在主教塞尔基乌斯的竭力劝阻下,希拉克略打消了迁都的念头,决心坚持战斗到底。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帝国内部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和,他们都团结在希拉克略周围,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希拉克略在他们的支持下,在国内施行了三项重要改革:首先,把北非的总督制移植到拜占廷东方各省,建立军区制(亦称宅姆制),把地方军、政大权集于军事长官一身,健全了军事组织;其次,充分利用帝国内乱时充入国库的被镇压贵族的财产,把土地分给军人,建立军役和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加强军队的经济基础;第三,利用宗教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大批动用教产,以“圣战”号召全国军民同仇敌忾,与“异教徒”波斯人决一死战。

为了争取时间,希拉克略向波斯提出休战。波斯严辞拒绝,同时发兵进攻君士坦丁堡,逼迫希拉克略投降。620年,夏尔·巴尔兹率军从埃及赶到卡尔西顿,参加对君士坦丁堡的攻击。得到增援的波斯军乘船强渡博斯普鲁斯海峡,试图从海上进攻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廷舰队的拦击下,波斯军伤亡士兵4000余人,进攻受阻。见此情景,库斯鲁二世向希拉克略提出休战条件:拜占廷每年向波斯交付金银2000塔兰特,绢衣1000件,马1000匹,美女1000人。迫于当时的形势,希拉克略答应了这些苛刻的条件,但以时间仓促为由,要求延缓纳贡的期限。双方达成了休战协定。利用这一短暂的时机,希拉克略大力加强陆海军军备。621年,又以黄金20万磅的代价与阿瓦尔人议和,消除了后顾之忧。

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元622元,希拉克略将太子留在君士坦丁堡,把后事托付给主教和元老院,抱着必死的决心,亲自率领拜占廷军踏上了进攻波斯的征途。希拉克略指挥拜占廷军避开正面的敌人,乘军舰出其不意地在小亚细亚南端奇里乞亚的伊索斯港登陆。这里曾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大败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古战场。驻扎在卡尔西顿城的波斯军听到拜占廷军在自己身后的伊索斯登陆,十分惊慌,为保住自己的补给钱,马上分出一支部队火速赶往伊索斯。希拉克略率军迎击,双方在卡帕多西亚相遇。战斗中,在希拉克略的激励下,拜占廷军奋勇拼杀,人人争先,大败波斯军,乘胜收复小亚细亚东部。初战告捷,拜占廷军士气大振。623年,希拉克略又率军舰在小亚细亚北部的特拉帕作斯港登陆,在击退敌人的进攻后,占领科尔奇斯。在这里,拜占廷军得到许多来自高加索山区的蛮族雇佣军的补充。不久,拜占廷军又夺取了亚美尼亚,攻入美地亚,占领塔里斯城。为避免过早地与波斯军进行决战,希拉克略下令停止进攻,原地休整。624—625年,拜占廷军基本上平定了小亚细亚西部。

战场上的失利和军队的大量减员,使波斯军面临着许多困难。为了补充兵员的严重不足,库斯鲁二世大量募集新兵,并打破惯例将广大下层贫苦人民强制编入军队。626年,库斯鲁二世为了发动新的进攻,制定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按计划,波斯军兵分两路:一支由5万人组成,出兵亚美尼亚,牵制希拉克略率领的拜占廷军;另一支由夏尔·巴尔兹将军指挥,从南方经小亚在卡尔西顿城与阿瓦尔人会合,力争在短时期内攻下君士坦丁堡。

在得知波斯军的动向后,希拉克略调整了自己的战略部署。他将拜占廷军分为三部分:一支横渡黑海,援救君士坦丁堡;一支由其弟德奥多尔斯率领在亚美尼亚与波斯军队周旋;第三支主力由希拉克略亲自指挥,作为机动部队,静观战局发展再决定出击方向。

626年8月,8万阿瓦尔人大军向君士坦丁堡发起进攻,在激战十天后,被拜占廷军击退,失利的阿瓦尔人欲乘船渡过海峡与波斯军会合,但遭到拜占廷舰队的猛烈攻击,在拜占廷军海陆夹攻下,阿瓦尔人解围引兵北遁,从此一蹶不振。

在亚美尼亚,德奥多尔斯大败波斯军,再次攻入美地亚。希拉克略抓住有利时机,派一支精锐部队经美地亚、阿西利亚直捣波斯首都泰西封。他自己指挥主力出科尔奇斯,沿底格里斯河南下,两支军队互相策应。

面对拜占廷军的大规模进攻,库斯鲁二世被迫与拜占廷军决战。他把所有留在国内的士兵集中起来,拚凑了一支军队,以将军拉扎特斯为统帅,进行决战的准备。他对即将出征的拉扎特斯说:“胜利与殉国,希卿任选其一。”同时,他又派信使火速赶往卡尔西顿,召大将夏尔·巴尔兹率军回国参加决战。信使在途中被拜占廷军俘获,使波斯军失去了后援。

公元627年12月12日,两支大军在古城尼尼微附近相遇,激烈的战斗开始了。战斗自拂晓至中午仍未见胜负。激战中,希拉克略身先士卒,带领拜占廷军发起最后攻击。拜占廷士兵勇猛拼杀,战场上人喊马嘶,声震如雷。波斯军损失惨重,将军拉扎特斯阵亡。傍晚,波斯军稳住阵脚,开始主动后撤。不久,波斯军重新发起进攻。希拉克略见波斯军来势汹汹,避而不战,率军乘夜色从小路昼夜兼程,直扑波斯陪都达斯塔噶德城,库斯鲁二世见势不妙,一面下令拆掉护城河上的木桥,一面再派信使召回夏尔·巴尔兹,但由于拜占廷军进军神速,一切都无济于事了,无奈,他只好弃城逃走。希拉克略进入该城后,将离宫内的财宝、积蓄抢劫一空,放火焚烧了宫殿。尔后,继续率军向泰西封挺进。由于天寒雪大等不利条件,加上得到夏尔·巴尔兹大军将至的消息,希拉克略下令将军队撤回美地亚。

战场上的接连失利,使库斯鲁二世恼羞成怒。他不顾国库空虚、兵力不足等客观条件,拒绝了希拉克略的媾和要求,誓与拜占廷帝国血战到底。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628年,一部分波斯贵族联合将军夏尔·巴尔兹举行政变,将库斯鲁二世逮捕入狱(后在狱中忧愤死去),拥立其子西罗斯为波斯国王,即科巴德二世,公元631年,科巴德二世与拜占廷议和。条约规定:波斯立即归还历代侵占的拜占廷领土;无条件释放拜占廷俘虏;归还抢自耶路撒冷的“圣十字架”;归还一切抢劫的拜占廷财物,并偿还相当数额的军费。

波斯惨败以后,国势日颓,再也无力向拜占廷发动战争;到公元651年,萨珊波斯也就被阿拉伯帝国灭亡了,但是,这一地区并不宁静。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便又开始了阿拉伯与拜占廷之间的战争。

波土战争

第一次波土战争

14世纪末叶,帖木儿帝国兴起于原察合台汗国的西部,势力逐步扩展到伊朗和中亚一带。1399年,帖木儿侵入小亚细亚,1402年在安卡拉同奥斯曼帝国发生大规模激战,双方集结兵力共达100万人。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又译拜亚齐德)一世(1389—1402年在位)由于骄傲轻敌而战败被俘,帝国也丧失了大片领土。帖木儿帝国在帖木儿及其子沙哈鲁统治时期,施行了伊朗的法律和政策,曾盛极一时。但因为没有统一的经济基础,帝国各地充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15世纪中期,由于封建主间的混战,帖木儿帝国土崩瓦解。这种形势不仅有利于伊朗萨非王朝的创立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重新缔造,而且导致了波斯和土耳其之间的多次战争,有时习惯上称波土战争。

安卡拉会战后,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之子穆罕默德一世(1411—1421年在位)在国内混乱的局势中,挫败两位兄弟而继位为苏丹。他以帝国的欧洲部分为基地,在十年间基本上光复了失土。苏丹穆拉德二世(1421—1451年)和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继续扩张。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以后,伊斯坦布尔和海峡区域已属奥斯曼帝国所有。穆罕默德二世遂将扩张矛头转向东方,企图控制黑海沿岸,扫除东罗马帝国在亚洲的最后残余。

15世纪中期,帖木儿后裔直接控制的地区只局限于伊朗的东部一隅。此时,伊朗的西部已先后出现了两个突厥人的王朝,即卡拉一科雍鲁王朝(1378—1468年),因为黑羊为标志又称黑羊王朝和阿克—科雍鲁王朝(1387—1502年),因以白羊为标志又称白羊王朝。阿克—科雍鲁王朝于1468年和1469年先后打败并灭亡了卡拉—科雍鲁王朝和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活动,令统治着伊朗、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东部的阿克—科雍鲁王朝十分不安。

在奥斯曼帝国和阿克—科雍鲁王朝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威尼斯的使臣们来到阿克—科雍鲁朝廷,鼓动它对穆罕默德二世宣战。威尼斯人尽管十分重视对东方的贸易,但它更忧虑的是奥斯曼对威尼斯共和国的日益增长的压力。

1473年,阿克—科雍鲁王朝乌赞·哈桑汗(1453—1478年在位)向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正式宣战。

穆罕默德二世迅速发布了动员令,很快就集结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他的两个儿子穆斯塔法和巴耶塞特,帝国的首相以及行伍出身的猛将格迪克·艾哈迈德帕夏都亲临战场。两军会战于小亚细亚东部的埃津兼附近。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指挥有方的奥斯曼帝国军队,作战十分勇猛,把阿克—科雍鲁王朝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从此,这个王朝逐渐衰落下去。奥斯曼人遂将突厥诸汗所统辖的克里木纳入帝国版图,将热那亚人在黑海和亚速海之间的重要商业城市划为己有。除了克里木和多瑙河之间的海岸外,黑海已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内湖了。这次波土战争实质是王朝争霸战争,处于国势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取得了胜利。阿克—科雍鲁王朝则开始解体,并于1502年被萨非王朝灭亡了。

第二次波土战争

15世纪末,位于南阿塞拜疆阿达比尔地方的基泽勒巴什部落,在酋长伊斯梅尔率领下,逐渐联合附近7个突厥部落,势力日益强大。1502年,伊斯梅尔击溃阿克—科雍鲁王朝的主力部队,占领了南阿塞拜疆和大不里士城,宣布自己为沙赫(即国王,1502—1524年在位),建立了萨非王朝(1502—1722年)。伊斯梅尔出身于波斯的一个什叶派家族,他上台后,宣布什叶派为国教,以维系来自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所有旧部。1507年,伊斯梅尔占领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1508年,吞并巴格达;1510年,又在木鹿附近成功地伏击了乌兹别克汗,以1.7万兵力歼灭了乌兹别克2.8万大军。乌兹别克汗被杀,伊斯梅尔遂进占呼罗珊。此时,发展势头日盛的奥斯曼帝国也正垂涎于南高加索、库尔德斯坦与阿拉伯的伊拉克等地方,以取得丰富的原料、矿产,并夺取欧洲主要的通商道路。萨非王朝的建立及其在上述地区的迅速扩张,是奥斯曼帝国所不能容忍的。于是,双方的战争便势不可免。

第二次波土战争的启端,是以两大穆斯林国家宗教冲突的形式出现的。奥斯曼帝国苏丹谢利姆一世(1512—1520年在位)于1513年末下令,对其治下的4万什叶派穆斯林进行血腥的大屠杀,并号召对萨非王朝进行圣战,宣称杀死1个什叶派穆斯林等于杀死7个基督徒。

1514年,谢利姆派遣庞大的舰队和他的军事顾问前往特拉布松。他亲自率领几千名近卫军、首相以及安纳托利亚等地的封建部队数万人,在炮兵的配合下,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军,寻找伊斯梅尔的主力决战。伊斯梅尔被迫实施战略退却,沿途施行焦土政策,坚壁清野。因此,谢利姆的兵士们在被驱使前进时,怨声载道。但谢利姆不肯撤退。最后,两军在迦勒底展开了大会战。伊斯梅尔兵分两路,从两翼同时向奥斯曼帝国军队发起猛攻。他自己所率领的一路英勇地突破了敌人的防御阵线,使敌人陷于混乱之中。然而,另一路则攻击失利,奥斯曼人的火炮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炸得萨非王朝的军队人仰马翻。尽管如此,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着。

伊斯梅尔身先士卒,直到负伤落马,当他重新上马时,发觉败局已定,于是被迫率残部撤离战场。谢利姆乘胜追击,很快占领了伊斯梅尔的首都大不里士。但由于伊朗高原地势险峻,奥斯曼帝国大军的后勤补给工作发生了严重困难;而且,谢利姆军队的传统信念是进行弯月反对十字架的圣战,他们不愿意同另一支穆斯林军队交战。这种情况使得部队士气低落,军心动摇。谢利姆因此不得不放弃大不里士。然而,他还是吞并了库尔德斯坦和迪阿伯克尔。

在第二次波土战争中,奥斯曼苏丹显然是侵略者,他的军事行动是几个世纪以来奥斯曼帝国征服扩张政策的延伸。

伊斯梅尔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对伊朗的统一,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他所领导的抵抗斗争是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显然代表着正义的一方。由于力量相差比较悬殊,伊朗军队在这次战争中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奥斯曼帝国军队占了上风。

第三次波土战争

萨非王朝第二代国王塔赫玛斯普(1524—1576年在位)在位期间,波土战争再度爆发。奥斯曼帝国苏丹苏里曼一世(1520—1566年在位)为了掠夺伊朗的土地来赏赐其军官和贵族们,于1532年悍然发动了侵略伊朗的战争。塔赫玛斯普闻讯,立即向奥地利派出使者,企图与奥地利结成反土耳其的攻守同盟。然而,这次外交活动未产生任何结果。苏里曼的大军迅速席卷了美索不达米亚,攻占了大不里士,然后乘胜向巴格达推进。途中,他损失了一些火炮,但其南侵势头未减,终于在1534年占领了巴格达,在该城留下一支驻军后,返回国内。四年以后,他再次入侵并攻克大不里士,向遍布要塞的范城发起攻击,借以炫耀他的军威。塔赫玛斯普不敢同他正面交锋,只是在后面尾随入侵者。苏里曼一世前进,他便后退。这种“费边战术”未带来可观的战果,但却具有骚扰性的意义。至少,它使苏里曼无法巩固他的战果。这场战争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二十四年之久,直到1555年才宣告结束。最后,波土两败俱伤。宣布了停战协定,次年,于伊斯坦布尔签订了和约。根据和约,伊朗保有在南高加索占领的全部领土,即继续拥有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以及格鲁吉亚东部。而格鲁吉亚西部则划归奥斯曼帝国管辖。

1555年的条约,确定了两大伊斯兰教国家在中亚的分界线,战事暂告止息。

第四次波土战争

1576年,塔赫玛斯普逝世,伊朗统治集团发生内讧。

1578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三世(1574—1595年在位)乘机向伊朗宣战。在外敌压境的危急关头,伊朗大小封建主几经周折,消弥了彼此间的分歧,一致拥护塔赫玛斯普的孙子呼罗珊总督阿拔斯为萨非王朝国王(1578—1629年在位),此即历史上有名的阿拔斯大帝。

阿拔斯继位之前,奥斯曼帝国在与萨非王朝的战争中一直占上风。阿拔斯登基后,雇佣了两个英国人,即安东尼·雪莱和罗伯特·雪莱兄弟。在他们的帮助下,他建立了一支步枪队和一支火炮部队。同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在名将法哈德·帕夏的率领下,兵临巴格达城下,但萨非王朝的军民在英勇地奋战三日之后,仍遭挫败。接着,奥斯曼人再克大不里士,占领了北起格鲁吉亚、南至鲁里斯坦的伊朗西部地带。与此同时,伊朗各地相继爆发了起义;东方的乌兹别克人又屡屡犯边。在这种内外交困的严重形势下,阿拔斯大帝不得不忍痛于1590年与奥斯曼帝国缔结了君士坦丁堡和约,将全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大不里士(阿达比尔与塔利什除外),以及鲁里斯坦的一部分土地,割让给了奥斯曼帝国。至此,第四次波土战争以萨非王朝的失败而告结束。土耳其苏丹的扩张野心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第五次波土战争

第四次波土战争后,阿拔斯得到了喘息之机。1597年,他打败了东方的乌兹别克人,并将首都迁至伊斯法罕。为了向奥斯曼帝国报仇雪耻,他着手改编军队,展开频繁的外交活动,准备对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

阿拔斯大帝的军队改编工作,是由萨非王朝武装力量总司令、杰出的军事家阿拉维尔狄汗(原籍亚美尼亚)主持的。通过改编,建立了正规军诸兵种,其编制为:步兵(狙击手)每军1.2万人,骑兵(骑士)每军1万人。骑兵的补充一如土耳其的近卫军部队:格鲁吉亚与高加索其他各族人民的孩童,均自幼被征入伍,脱离家庭父母故乡,信仰伊斯兰教,在萨非王朝部队中受训练直至长大。狙击手的补充都是从伊朗居民中征募的。鉴于过去伊朗军没有炮兵部队而吃尽了苦头,新军装备了各种火炮。阿拔斯还特别建立了直属于他本人的“近卫军团”。原则上,各部落出身的人都可以加入“近卫军团”,而事实上,“近卫军团”的大多数士兵都是突厥基泽勒巴什部落出身的人。“近卫军团”很快地成长为拥有特权的集团,受到国王的庇护。国王把阿塞拜疆的大不里士与阿达比尔之间的、以及沙甫地区、喀斯文南部地区的沃野肥田,赏赐给“近卫军团”的广大官兵。

阿拔斯一世实施军事改革,不仅是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而且也是为了巩固有衰败倾向的中央政权。因此,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削弱骄横跋扈的基泽勒巴什军事贵族。

基泽勒巴什各部落的武装力量,曾是萨非王朝的主要依靠力量。但是,基泽勒巴什各部落之间内讧不已,只拥护本部酋长,目无国王,渐渐地堕落为国王的心腹之患。有些部落贵族竞相拥立自己的傀儡,互争雄长,完全不把国王放在眼里,成为中央集权的绊脚石。阿拔斯大帝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决心削弱这些突厥部落军的势力。他把基泽勒巴什各部落的武装力量由原来的6—8万人减少到后来的3万人,使之不再能与中央分庭抗礼。经改编后的各种部队(包括正规军和“近卫军团”)皆直属国王。由此,大贵族权势受到遏制,中央政权得到巩固。同时,阿拔斯大帝还采取了其他各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有力措施:设立由国王控制的中央最高会议,由国王召集各部落军事贵族、官僚和高级神职人员的代表共议国事;设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行政机构,中央设首相之职,地方设省、王室领地内设州,由国王派各级官吏管理。他由是巩固了王权,加强了国力。萨非王朝对奥斯曼帝国发动反攻的条件趋于成熟。

与此同时,阿拔斯一世也开始在外交上进行对奥斯曼帝国开战的准备。他派遣安东尼·雪莱率领使团前往沙皇俄国与西欧各国缔结反土联盟。安东尼·雪莱先后到过莫斯科、德国皇宫和罗马。西欧各国也乐于以伊朗作为反对奥斯曼帝国的先锋,而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同时发展与伊朗的贸易。

沙俄、西班牙与荷兰都多次派遣使者到达阿拔斯的宫廷。形势对萨非王朝甚为有利。

这时的奥斯曼帝国陷入内外交困之中。1590年波土停战后,奥斯曼土耳其人曾积极在东南欧和俄国南部扩展势力范围,曾迫使下乌克兰首领臣服。在西北战线,土耳其人与奥地利的时断时续的战争仍在进行之中。奥斯曼帝国宫廷政变频繁,叙利亚和小亚细亚相继反叛,虽都被镇压下去,但已严重地削弱了土耳其人的军事力量。

于是,萨非王朝国王阿拔斯大帝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于1603年向奥斯曼帝国宣战。他统率6.5万人的部队挺进阿塞拜疆,号召那里的人民拿起武器参加圣战。10万奥斯曼帝国大军与6.5万萨非王朝的劲旅在马鲁米亚湖附近相遇,进行了一场大会战。阿拔斯大帝的军队装备十分精良,配有毛瑟枪的步兵达1.2万人,拥有500门大炮的炮兵1.2万人,骑兵一万人。军队采取欧式训练法,部队素质大为提高,又有阿拔斯大帝出色的指挥,因而取得了这次大战的全胜,毙敌2万余人。萨非王朝收复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库尔德斯坦等地。1612年双方订立了伊斯坦布尔和约,奥斯曼帝国被迫承认上述地区为萨非王朝的领土。

但是战争并没有结束。1616年,奥斯曼帝国再度进攻埃里温,在伊朗人的英勇抵抗下,奥军被迫撤退。1618年,奥军攻击大不里士,再次败北。1623年,奥军曾深入到遥远的巴格达,但那次远征亦无果而终。1618年和1639年双方再订和约,基本上肯定了1612年和约的内容。

这次波土战争,以萨非王朝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阿拔斯一世在军事、行政方面的改革以及他卓越的外交和军事指挥艺术,是伊朗军民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奥斯曼帝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被粉碎了。奥斯曼帝国曾在1606年签订的希特瓦—托洛克条约中首次承认了奥地利帝国的平等地位。

现在,它又不得不与波斯人妥协。奥斯曼帝国向东扩张的势头在阿拔斯大帝的英勇打击下锐减下来。伊朗一度成为西亚强国。

收复失地运动

阿拉伯—摩尔人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后,占领了半岛上3/4的地区,将西哥特人、苏维汇人及汪达尔人等驱赶到西北部狭隘的山区地带。

伊比利亚半岛在阿拉伯—摩尔人统治下,经济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旧卡斯提利亚高原缺乏天然资源,而且气候变化较大,由于季风带关系,故雨量稀少,土地干燥,各地仅仅生长杂草与灌木。在新卡斯提利亚高原地区,在马德里东南有西班牙中央草原,而在南方又有阿拉伯人称之为“焦土”的拉曼查荒漠,西方则是有名的厄斯特勒马都拉草原。至于天然森林皆因发展畜牧业而被砍伐掉,仅仅在大西洋岸的山脉腹地还保存一些森林。因此,大部分土地只适宜于畜牧业。但阿拉伯—摩尔人凭着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修建大型水利灌溉系统、引卡斯提利亚与亚拉冈高原的水源,以浇灌其不毛之地,进行深耕细作。他们引进东方大量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结果把荒野都变成了五谷丰登的良田。尤其是在安达卢西亚平原,也由于阿拉伯—摩尔人的努力开垦耕耘,在格兰那大、莫西亚、瓦伦西亚等地,栽桑养蚕,使其所纺织的丝绢成为欧洲最优质的纺织品,远销欧洲及近东各地。他们还在半岛中部和北部,用非洲良种绵羊等发展起养羊业及其他畜牧业来。摩尔人还开发其征服地上的丰富矿产资源。阿拉伯—摩尔人就是这样推动了半岛上广大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它成为中世纪欧洲的“地上天堂”。

阿拉伯—摩尔人发展了半岛社会经济,也提高了这里的文明水平。如当时哈里发达国家的首都哥多瓦是这个时期欧洲的一盏明灯。在十世纪时,这里有居民113300户,约50万人。艾米尔(总督)在此创办免费高等学校27所,并在最大的清真寺里创办起在欧洲居于优越地位的哥多瓦大学,吸引着欧洲许多信仰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的学生来此学习。而在这所大学里收藏着40万册图书,许多书籍都是珍本。在这里建有清真寺700座、公共澡堂300所,还有铺砌长几英里的街道,从路旁小屋里射出的灯光,把大街照得通明。而“七百年后的伦敦还连一盏路灯都没有”,“在巴黎,过了几百年之后,下雨天如果有人敢于出门走一走,街上的烂泥还会使他的两脚陷到踝骨”。这是两种多么鲜明的不同图景!

这里哈里发的宫廷是全欧最富于魅力的宫廷之一,哥多瓦的华丽仅次于巴格达和君士坦丁堡,成为世界三大文化中心之一。伊斯兰教统治下的西班牙是当时阿拉伯天文学家、数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诗人以及地理学家荟萃的地方。因此,西班牙半岛在伊斯兰教统治下,不仅是欧洲物质财富的“天堂”,而且更是精神文明的宝库,成为欧洲最繁荣富庶的地区。

但是,随着哈里发国家封建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趋激化了。伊斯兰封建主对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封建剥削、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大大地加强起来。被征服地区的基督教徒在被迫成群结队地皈依伊斯兰教后,仍然遭到种种不平等的待遇。在哈克木一世统治时期(796—822年),因其放荡不羁、酷爱狩猎和狂饮,败坏朝政,使局势发生剧变。

人民不仅反对这位艾米尔的荒淫生活,而且还反抗其禁卫军的残暴横行。于是从805年开始,新穆斯林首先揭竿而起,随后,反对哈克木暴政的起义在新穆斯林居住区里,接二连三地持续发生。这一系列起义虽告失败,但艾米尔的统治地位则受到沉重的打击,使阿拉伯—摩尔人统治者的政局十分混乱。早在732—755年短短的二十三年期间,西班牙的省长就更换达23次之多。而在人民纷纷起义之后,这种情况更趋于严重了。

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地方的封建割据势力迅速增长。到了11世纪上半叶,强大的艾米尔国家已经变得四分五裂,这时在半岛南方的许多城市或省区里,出现了23个封建小国家,其创立者都是一些首领和小王公。他们之间互相残杀,弄得精疲力竭,两败俱伤,这就大大地削弱了伊斯兰教国家的统治力量,推动了被统治者起来反抗斗争。

在这期间,统治阶级政治危机迭起,统治地位极不稳固。在西班牙半岛的穆斯林统治者的内部和东部哈里发国家一样,在封建制度发展中,内部矛盾不仅表现为不同教派之间的尖锐斗争,而且还表现为宫廷内部的阴谋、暗杀和发动政变种种形式的复杂斗争。如1232—1492年的二百六十年间共有21位素丹在位,其中有6位曾经上台两次,有一位称为穆罕默德八世者则曾上台三次(1417—1427年、1429—1432年、1432—1444年)。这是统治者内部矛盾尖锐化的典型事例。这种王朝内部斗争的表面化,促使伊斯兰教的统治地位危殆,从而推动并加速了基督教国家起来为收复失地而斗争的历史进程。

西班牙自八世纪被阿拉伯—摩尔人征服后,西哥特人、苏维汇人和汪达尔人被驱赶到西北部边陲地带,建立起阿斯图里亚王国,占有半岛面积1/4的贫瘠土地。他们念念不忘夺回失去的祖先土地。艾米尔国家的繁荣富庶早就引起这些基督教徒的羡嫉,阿拉伯社会的动乱更为他们造成了一种可乘之机。随着国家人口的增长、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畜牧业经济的成长、牛羊迅速繁殖,迫切需要扩大牧场的面积。畜牧业是新、旧卡斯提利亚和亚拉冈广大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所以这就成为推动基督教徒要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被侵占的土地的主要动因。

在北方逐步形成的一系列基督教小国,以地处西北隅的阿斯图里亚为基地,不断向阿拉伯人反攻,逐步地蚕食艾米尔的统治地盘,并先后在半岛的中北部建立起那瓦尔、雷翁、卡斯提和亚拉冈等封建国家。其封建政权逐步强化,开始加紧向阿拉伯人夺取土地,进一步扩大其封建领地。

科法敦加战役后的收复失地进程

收复失地运动始于718年科法敦加战役。在这次战役中,西哥特人后裔的领袖培拉约在科法敦加的山隘对阿拉伯人发起突然袭击,杀死大量伊斯兰教徒,并俘获一大批战俘,阻挡了穆斯林继续北进的道路,保存了北方山区中基督教的最后势力。以科法敦加战役为起点,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基督教徒在“十字架反对弯月旗”的圣战幌子下面,开始了长达八百年的收复失地运动。这次运动是基督教封建主领导下进行的西班牙人民反侵略反奴役的斗争,它的主力军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市民。半岛上几乎所有基督教人民都参加了运动。但是,基督教徒的斗争经历了多次的反复,斗争的道路相当曲折。

8—9世纪是收复失地运动的第一阶段。这是运动的动员和开始阶段。科法敦加战役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基督教徒的反抗斗志。此后,基督教的阿斯图里亚王国在阿尔方索三世时,不断蚕食穆斯林占领地,使自己的势力逐步得以扩大。

从10世纪初开始,恢复失地运动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10世纪初年,阿斯图里亚王国扩张领土后,分裂为雷翁王国和卡斯提王国,其后它们又重新合并为强大的卡斯提王国,这个王国在运动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半岛东部形成了加泰隆尼亚与亚拉冈和那瓦尔国家。1137年加泰隆尼亚与亚拉冈合并为亚拉冈王国。11世纪末年,在卡斯提王国西面兴起了葡萄牙伯爵领地。1139年,葡萄牙伯爵大败摩尔人,被军队拥立为国王,称阿尔方索一世,他继续扩大胜利,于1147年定里斯本为首都。三个国家好像三把利剑,刺向南方伊斯兰教艾米尔国家的统治心脏,推动了收复失地运动的迅速进行。

在11世纪,在穆斯林的艾米尔国家分裂成为许多小国之后,雷翁王国的阿尔方索六世带头反对异教徒,凭借其强大国力,团结南北方的基督教徒力量,几乎将穆斯林完全征服,取得了收复失地的巨大胜利。后来,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向非洲狂热的阿尔摩拉维德派的穆斯林求援,结果把阿尔方索六世的反攻暂时遏止。然而阿尔方索六世在不久后又继续向前推进,扩大征服地区。沿大西洋南下夺取了特茹河岸的里斯本、辛特拉及圣塔伦等地并向半岛的中部及东部不断蚕食,扩大占领地区。而在他的长期收复失地的斗争中,法兰西的勃艮第大公等外国基督教军队,因垂涎于穆斯林国家的财富和战利品,也在“十字架反对弯月旗”的幌子下,纷纷前来投效,加速并扩大其反阿拉伯人斗争的战果。可是,在这位基督教国王逝世后,国内发生内乱,阿拉伯人又乘机反攻,收复失地运动又经历了一次曲折。

13世纪是收复失地运动的关键时刻。自从12世纪中叶新的征服者阿尔摩哈得人由北非来西班牙代替阿尔摩拉维德派穆斯林之后,他们向基督教国家发动强大的反攻,像其先辈一样蹂躏许多地方。这样“十字架反对弯月旗”的斗争终于形成了1212年拉斯·那瓦斯·德·陶罗萨地方的大决战。这时正是教皇英诺森三世当政时期,教皇权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号召欧洲各国发动十字军以支援西班牙的基督教国家共同反抗穆斯林。托勒多大主教作为信使奔走于欧洲各国宫廷,请求各国王公贵族组织十字军。英、法带头派遣大军到达,组成基督教联军,由卡斯提国王阿尔方索八世率领,对穆斯林发动攻击。双方于1212年7月16日,在哥多瓦以东70公里的拉斯·那瓦斯·德·陶罗萨小山丘进行决战,那瓦尔和亚拉冈国王率领西班牙大军,从右翼和左翼配合阿尔方索八世作战。而大主教罗德立哥则千方百计地鼓舞士气,大声疾呼:“教友们,让我们为圣战而牺牲在这里吧!”经过一场血战之后,哈里发穆罕默德·纳绥尔(1199—1214年)所统率的60万大军,幸存而遁逃者仅有1千人,几乎全军覆灭,其中阵亡者达10万以上,其余则被俘获,哈里发本人逃脱。

西班牙诸基督教国家在联合反攻穆斯林的同时,他们之间也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争夺。基督教徒的内部兼并与反穆斯林斗争交互作用,推动了西班牙各国的合并与统一。拉斯·那瓦斯·德·陶罗萨战役尚未结束,西班牙北方各基督教王国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火并,最后仅剩下亚拉冈、卡斯提和葡萄牙三个王国。其中亚拉冈王国占有了加泰隆尼亚、马约卡岛、米诺卡岛和瓦伦西亚等地区,在半岛的东海岸具有极大的势力,而卡斯提王国则并吞了雷翁王国,从半岛的中央向南逐渐伸张势力,先后从穆斯林手中夺回了哥多瓦、塞维尔,莫西亚、直布罗陀等地,从三面包围了保留在穆斯林手中的狭小而又极强固的格兰那大王国。从12到14世纪期间,卡斯提与葡萄牙不断发生争夺领土的战争。

阿拉伯—摩尔人自拉斯·那瓦斯·德·陶罗萨战役遭到惨败后,再也无法恢复元气,收复失地运动的历史进程大大地加快了。到了13世纪末年,阿拉伯人只剩下南部弹丸之地——格兰那大,这是半岛上最富庶的地区,阿拉伯人凭借内部雄厚实力,依靠外部非洲穆斯林的支援,负隅顽抗。基督教国家的收复失地运动最后再一次经历着艰难曲折的道路。

15世纪末叶,西班牙王国占领格兰那大,夺取反侵略斗争的最后胜利。

穆斯林统治下的格兰那大凭借有利条件,利用基督教国家内部矛盾,不但长期负隅顽抗,而且还不断侵袭基督教国家,阻碍其最后收复失地,完成统一事业。15世纪中叶,卡斯提王国成为雄视半岛的头等强国。但在1454年名王夫瓦驾崩后,因长子亨利四世与次子阿尔方索争夺王位进行内战,前者统治托勒多以北各城市及地方,后者则占有托勒多、哥多瓦、布哥斯、塞维尔等南部城市。这就使卡斯提王国陷于分裂状态,两王互相争战,全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这时,格兰那大王国的阿拉伯一摩尔人伺机准备大举反攻,力图拯国家于危亡,伊比利亚半岛大有被穆斯林重新征服之危。

可是,随着卡斯提公主伊萨伯拉与亚拉冈王子斐迪南的联姻(1469年),两个王国合并为西班牙王国。这种中央集权化的国家的建立,使王权空前强化,国力大为加强。与此同时,格兰那大王国在其首都格兰那大虽然拥有人口25万、驻有精兵5000,兵精粮足,为西班牙各基督教国家所望尘莫及。但其国王哈桑父子之间争夺王位,骨肉相残。哈桑死后他的弟弟叶兹扎噶尔继位。叔侄之间纠纷不断,斗争十分剧烈。这种客观形势为西班牙王国完成收复失地大业创造了可能性与现实性。

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与女王伊萨伯拉利用格兰那大王国内乱及其国王哈桑扰乱边境(1481年)之机,由加的斯侯爵攻陷了格兰那大要塞阿拉玛,建立了进军格兰那大的前哨,鼓舞了西班牙人民最后收复失地的热情和信心,翌年,国王及女王虽数度率领空前庞大的精兵亲征,但因格兰那大新王叶兹扎噶尔既英勇善战,又深得民心,使西班牙军虽付出高昂代价,仍屡遭挫败。而且,正当西班牙军队攻陷马拉加之际,原亚拉冈王国威雷那侯爵伺机起兵作乱,致使国王与女王不得不分兵回国平定内乱,使反攻进程一度停顿。

在格兰那大方面,因王室成员之间发生冲突以至演成内战,抗击西班牙实力大受影响。斐迪南伺机加紧进攻,使西班牙在1492年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收复失地运动是在双方都以宗教斗争为外衣和争取外来援助的情况下,经历着上述反复、缓慢又曲折的斗争道路而完成的,它构成这个运动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
上一章下一章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