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人性的圣火(31)

31.人性的圣火(31)

徐兆寿:唐时对女子的性自由好像宽松了很多,婚前性行为、婚外恋、离婚和再嫁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历中才女晁采与邻生文茂时常以诗通,并乘机欢合,晁母得知,叹道:\"才子佳人,自应有此。\"于是为他们完婚。唐代的传奇小说大多写的就是这样一类男女追求爱、自由结合的故事。最可笑的是,唐人竟然把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也进行了改编,说织女丢下牛郎,夜夜到人间和人私合。人问她怎么敢丢下牛郎独自下凡,织女却说,关他何事?何况河汉相隔,他也不会知道。这个故事虽然纯属虚构,但却反映了当时唐人的性开放观念,甚至有点纵欲了。

从今天现的敦煌资料来看,当时女子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当时,敦煌的少女可以亲自选夫、问夫,直到满意为止。据文献记载,男女在结婚前还可以试婚,试婚时要签一份协议。在日常生活中,裸俗也颇为流行。

从唐诗和史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嫖猖狎妓之风盛行。唐朝的妓女之盛,对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都有影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的文人可以说是最豁达、豪迈了,\"风流\"和\"才子\"大概也是从那时连在一起的,并与**相关了。

为什么那时会有这样一种相对自由的风气?

刘达临:唐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经济繁荣使统治者的信心和力量都很充分,又实行对外开放,各方面政策都很宽松,对性及伦理方面也相对自由。其次,唐时的主要精力一是放在展生产力,进行经济建设,二是开土拓疆,巩固广大的疆土,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较富裕,生活也比较稳定,享乐思想盛行。三是汉族\"胡化\"、民族融合的结果。李唐皇族本身就有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曾长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混居生活,又迹于北魏,在文化习俗上沿袭了北朝传统。另外,敦煌文化更多地来自西域,在和唐文化融合时便带上西域文化的色彩,所以敦煌的性文化显得非常特殊。

徐兆寿:从文化史的角度来讲,实际上还有三点是应该重视的,甚至说是重要因素。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文化的大融合带来的哲学上的兴起,使隋唐文化表现出开放的大气魄。放任旷达的魏晋遗风正是唐朝雄风的前奏,可以说,没有魏晋时期玄学对文化特别是对儒家文化的改造,没有民族大融合带来的异族调,没有这种杂合,就不会有盛唐。二是李唐王朝在推崇道家的时候,并没有像秦汉时那样\"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仍然实行开放的政策,使各种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盛传于世,文化的杂交使唐文化散出奇异的光芒。三是与李唐王朝广阔的胸襟有关。每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建国初总是要重修伦理,教化民心,同时杀戮有功之臣,以此稳定朝野。在这方面,李世民是一个特例,也许这与他的出身和个人修养有关,虽然他在感上有时对魏征等诤臣很恨,但是能实行十分理性的自我控制。历代开国皇帝不是农民起义起家,就是仇恨太多。秦始皇自幼生于赵国,童年的不幸是他残暴性格的原因;刘邦出身平民,朱元彰出身市井,早年的低微生活和后来的皇帝生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是靠\"造反\"起家,他们造别人的反,也怕别人造他们的反,所以他们内心不安,开始诛杀功臣;元朝和清朝的皇帝都是来自异域,民族间的仇恨一直使他们不安,因此实行很多严酷的政策对民众加以压制。只有李世民出身豪门,性格上较为宽容——虽然他也诛杀了兄弟,迫使父亲下台——这些正是他实行开放和宽松政策的个人原因。唐代后世君主皆模仿太宗,这也正是整个唐朝强盛的一个原因。在以阶级论为基础的史学观和文化观下,个人的原因总是被忽视,实际上个人尤其是封建社会中的皇帝,其性格、修养和胸怀会影响一个时代,甚至整个王朝的命运。这三个方面从总体上讲,就是\"宽容\"二字。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宽容的文化背景,所以才有了对性的宽容。性的宽容在很大程度是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伦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非常对话(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非常对话(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1.人性的圣火(31)

%